缘聚聚缘轩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8785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眼望去,周遭群山环绕,如同襁褓把山城严严实实地包裹其中,默默流淌了也不知多少个世纪的蟾溪,穿城而过,蜿蜒着往山的那一边流去。翠微的青山,清澈的溪水,恰似彩虹卧波横跨溪流的廊桥,还有那年湮代远的故人旧事,杂糅着渐渐被城市化的建筑,皆纳于这一座情韵兼胜的小山城中。一座沿溪而建、古香古色的双层茶楼玉立在山城新旧两区的交接处,一边是古旧,一边是簇新。乌瓦白墙的外观,雕绘满眼的窗格,很容易就让人目摇神迷,脚步并为之停驻。
  门楹上一块原木金字匾额,“聚缘轩”金字行书赫然其上。名为“聚缘”,主人之深意不言而喻:茫茫人海,人来人往,皆因缘而聚,缘尽而散。不如驻足饮一杯茶,以茶结缘,以茶会友。走进茶楼,主人别出心裁地用楼梯将一楼划成了茶品展示区与接待区,一面寓“天圆地方”之意的回纹背景墙浸泡在暖黄色的灯光中,油然而生阵阵暖意。
  缘梯而上,更是别有洞天。一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将窗外之景一一揽入人眼,一幅气韵生动的山水画浑然天成,而落地窗下古雅的雕栏则是画的边饰。窗边,摆着几组古典泡茶桌椅,在有着汉韵唐风的红色窗帘掩映下,透着朦胧温婉之美。茶客们围桌而坐,茶话相洽,盏中茶香正浓,天光云影、山水廊桥仿佛者隔入进了一盏茶色,焉能不生优游物外之心?
  品茗的同时又能赏景,如画风景,不花一分钱就能尽收眼底,此得益于天时地利的造化之功。但是,这家茶楼的“人和”亦是功不可没,书画、瓷瓶、木雕、盆栽,俨然是文人雅士的书房。茶楼里与玻璃窗平行的另一边是模仿传统宅第的厅堂,四扇绘有“四君子”的花窗木门紧闭,隔开了喧嚣聒噪;两张官帽椅倚壁而置,壁上悬挂写有店招的题字,椅的右侧有一明式花架,一盆幽兰吐翠;左侧则有一盘石磨,农家之物看似格格不入,若仔细玩味,亦饶有淳朴之趣;两椅之中有一案几,上面摆放着一只仿古青花瓷瓶,文士儒雅之气呼之欲出。与此厅堂相对的是一个舞台,用于茶艺师弹筝调琴,以助茶兴;其后则是一面水纹石墙,透亮的白炽灯映照出唐代张萱所绘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画上凹凸有致的质感极为逼真,完全忠实于绢本设色的原作。
  移步前行,三步一书画,五步一瓷瓶,还有一处可以让文友诗客挥毫泼墨的几案。当茗香美景触发诗情画意时,满心的雅兴诗意就如泉涌,绵绵不绝地流之笔端,在纸上留下烟霞,伴着茶的馨香,雅人深致。在厅堂后区拐角处,一尊手执青龙偃月刀的关公木雕像,威风凛凛地伫立一旁,对面墙体上挂一轴书法,上书朱字“茶道”。这一文一武,涧水互答,此中真意,有心者自会报以会心一笑。琴、茶、书、画、瓷,这些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都无一遗漏地融汇其中,浓郁的文人气息甚至弥散到一桌一椅、一砖一瓦,就连毫无美感可言的消防栓经修透发着浓浓古意,足见主人底蕴之深厚,匠心之独运。
  一个僻静的角落里,身着旗袍的茶艺师坐在根雕茶桌前,正落落大方地煮水泡茶,一阵甜醇氤氲的红茶香随之钻入鼻腔,沁人肺腑。香氛中,袅袅升起的茶烟,聚而后散,继而消弭。茶楼里,你来我往的茶客,因茶而聚,饮过之后,又各奔东西。其实,不论是因到山城而来茶楼,抑或因去茶楼而来山城,人、事、物无不是因缘聚散,毕竟缘聚缘散,本来就是来无影去无踪。不必多言,言多则易入言筌,不如任运自然,随缘欢喜,且饮一杯茶去!
其他文献
公元817年的初夏,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顶大林寺游赏,此季虽已大地春归,但是寺中的桃花却开得正艳,惊喜之余,感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花开到酴醵时,芳菲落尽,意味着春光就要匆匆离开,任你如何挽留,还是无法将它留住,它只会给人们留下委地落尘的残花和枝繁叶茂的嘉树作为纪念。  茶又何尝不是如此?  春天对于茶来说,就像人生的头二十年,朝气蓬勃,活
期刊
中国的有机食品每年以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在发展,而在有机茶领域,有机茶在国内已经发展十余年,但取得的成效不尽如人意,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机茶产量只占到全国茶总产量的1%左右。之所以有着这样的现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技术的制约。一生矢志于茶事业的茶界泰斗、百岁老人张天福先生病感于此,在华祥苑的帮助下,建设了“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    4月14日,一场国内最高规格的有机茶园示范基地技术推介会在
期刊
近期,市场上频频出现冠以“野茶”或“菜茶”之名的茶叶产品,而且价格不菲,诸多茶客在好奇、跟风等心理作用下,大有追逐“野”“菜”之势。在这愈演愈烈的热潮背后,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譬如,何谓野茶、菜茶,如何辨别,其品质如何,它们为何能卖得高价,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访了用野生菜茶制成的金骏眉产地武夷山以及当地的茶学专家,也寻访了以野生大叶种茶树扬名的云南茶山,最终识得“野”“菜”之名、分得“野
期刊
“不管是在‘桃花源里’(湖南馆),还是在联合国馆,总会有络绎不绝的爱茶人前来光顾,而且其中绝不乏重量级人物!”湖南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区域经理、湖南黑茶世博会推广总监孟涛兴冲冲地对记者说道。世博会期间,他带领两支茶艺师团队挥师世博湖南馆和联合国馆。据介绍,这两支团队均由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的女生组成。她们朝气蓬勃,且富有敬业精神,在长达184天的上海世博会中,她们以香醇的黑茶与精湛的茶艺赢得
期刊
抛开一切知障,以本能自然的身心去体验茶,即可得真味。  “医者意也”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观念所在。“意”包含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意蕴,类似于一种形而上的东西。自古以来,中医因“意”而被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其实不然,国学大师梁启超曾在《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一文中指出:“中国凡百学问,都带一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神秘性……”同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茶与中医可谓是理一分殊。因为就茶的药
期刊
谈论茶文化,总会说到人与事。什么人在从事着什么样的茶事工作,人物在茶界担任的角色差异也正可说明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称谓,大家在应用上就出现许多有趣的画面。  茶友(Tea Drinkers)是最广泛的称谓,只要是喝茶的人,或是从事茶工作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茶友。在谈茶的聚会上,各层各类的人聚集一堂,这时称大家为茶友最为妥当。一度有人用茶人代替,后来随着茶文化的进程,茶人演变成别有
期刊
茶叶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过去散茶打天下,未来品牌坐江山。在中国,普及茶叶消费及推广茶文化方面散茶起到了关键作用,散茶大军经营灵活、服务深入、方便消费者的体验,培养了大批消费者的喝茶习惯,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的成熟,消费者慢慢地把眼光转移到了品牌茶叶身上,品牌消费逐步成为茶叶消费的主流。茶叶企业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品牌建设是决定因
期刊
茶文化交流活动,听见有位茶道老师与他学生的对话,老师说规定了在茶道表演时不能佩戴首饰,为何还戴?学生说那并非首饰,是我的订婚戒。老师说不按照规例的,只好踢出局,不能上台表演。学生说上次老师在海边泡茶,手腕上不是也戴着一个花布制的圈圈橡皮筋。老师说不一样,那时是非正式的茶会,现在是正式茶道表演。  首先要提出“茶道”应该分成正式与非正式吗?然后是有关茶道表演时一些行为举止、言语神态、服饰装扮的礼数,
期刊
在当今社会,家里来了客人以茶相待,或者受邀参加茶会,以茶会友或是以友会茶的情形,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喝茶、品茶成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应酬很重要的一环。出席茶会或参与喝茶、品茶的聚会,如果能表现得优秀得体,必然受大家欢迎;如果表现得不能恰如其分,很可能成为不受欢迎的茶客。  茶是清高的饮品,自古以来就为文人雅士、逸士高僧的重要的喜好,品茶、喝茶是人们优雅、健康的嗜好,茶会是培养超凡脱俗气质的好环境,不论是
期刊
它是饱含南武夷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它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遥远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是珍贵。它的观星茶以神奇的碎铜奇效闻名于世,它就是奇迹般地保留着300余栋明清古民居的和平古镇。    初春,朦胧的细雨一直下个不停,从武夷山驱车2个小时,来到千年文化古镇和平。和平镇,始于唐朝,它是地处闽西北的边陲小镇,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也是一处全国罕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