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影像学诊断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CT及超声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62例疑似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RCP为“金标准”,评价经腹超声、CT扫描及超声内镜这3种影像方法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的比较,3种影像方法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种影像方法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超声内镜>CT扫描>经腹超声(P<0.05).结论 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而言,超声内镜诊断价值最高,CT扫描次之,经腹超声较低.术前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鉴别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避免不必要的ERCP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心电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功能不全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MRI、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影像学特点,依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组、无症状组,对比两组的CMRI、心电图检查结果,并分析CMRI与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CMRI、心电图下不同疾病类型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一定影像学特点;CMRI上有症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无症状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4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RCP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并以ERCP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和MRCP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结果,并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ERCP结果的kappa值以及不同结石大小的准确率.结果 146例患者中,经ERCP诊断出胆总
目的 研究Balthazar CT严重指数(CTSI)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SAP患者147例临床资料并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121)和死亡组(n=26),比较两组CTSI评分和血清CR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CTSI和CRP对SAP患者预后情况评估效果,分析两者最佳界值联合预测SAP患者死亡率的准确性.结果 SAP患者CT平扫可见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密度坏死区和包膜组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