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胁迫下10个树种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耐水淹能力的比较

来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y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为指标,比较了水淹条件下10个树种的耐水淹能力。结果表明,水淹胁迫下,不同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则有显著差异。根据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和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耐水淹能力较弱,耐水淹时间仅为5至10 d;蓝果树(Nyssa sinensis Oliv.)、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h.)Koch〕、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和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 L.)具有一定的耐水淹能力,耐水淹时间约为25 d;乌桕〔Sapium sebiferum(L.) Roxb.〕和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的耐水淹能力较强,耐水淹时间超过45 d;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acronatum Ten.)和花叶杞柳(Salixintegra‘Hakuro Nishiki’)的耐水淹能力最强,受水淹的60 d内无受害现象。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青年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应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单位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8例青年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2组,即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理改变以动脉内脂质沉积、粥样斑块形成及伴随的炎症反应为特征,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AS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近年来大
通过采用在现有U900网络的基础上平滑升级的方式来实现L900网络的部署,重新梳理现有网络结构,实验LTE网络的快速部署和深度覆盖的增加,极大提升LTE网络的品牌影响力。
目的:观察丹红通脉胶囊防治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成功接受冠脉内支架的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8例)和西药常规治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