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本共性,化繁为简解读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是从案例中总结规律性内容,并重新体验寻找规律的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是语文教学的细胞,它是活生生的语文本体性知识载体。每一个文本案例,其实就是为习得本体性知识服务的;对每一个文本的教学,其实就是反复体验探寻本体性知识的这一过程。所以,在差别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寻找差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文本案例;本体性知识;共性;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117-03
  1 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初中《语文》每册课文25~30篇(九年级25篇),如果每一篇都精讲,学时不够。教学最怕出现这种情况:对每册教材的整体目标不明确,一学期要教给学生的本体性知识缺少具体规划,教师只列出了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陷入繁琐的文本解剖中使教学显得支离破碎。只有置于本体性知识统率下的语文教学才能凸显其规律性。立足于本体性知识的教学提倡教少一点、精一点、细一点、透一点、慢一点,务必研讨到位一点,掌握牢靠一点,反对将语文教得太泛、太粗、太玄虚,或者把每一文本解剖得面面俱到。每一文本解决一两个本体性知识问题,合理安排掌控教学进度,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本体性知识目标,还可以在下一文本中反复体验其学习过程,以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如此看来,语文教学确实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孤立地教“这一课”。正如贝塔兰菲所说:“各级‘系统’不能靠研究其孤立的有关部分来了解。”[1]立足于本体性知识的教学,可谓纲举目张,将老师和学生从繁琐的文本案例解剖中解放了出来,课堂变得轻松、灵活、机动,不被教材和教参束缚住手脚。
  2 在差别中寻找共性
  为了避免教学因为案例的形形色色而变得破碎,笔者提倡不同文本案例的比较阅读,将文本置于本体性知识的大系统中寻找其共性,认识其个性,化繁为简,通过案例信息接连不断的刺激和训练,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建构起语文知识体系。
  2.1 寻找文本的共性
  兹举笔者对教学内容确立的实例加以浅谈,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我的老师》[2](魏巍)一课时,笔者针对学生基础较差以及文本特点,确立本课的目标和重点是: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采取了以下步骤。
  1)学生默读熟悉课文,思考:本文一共写了与蔡云芝老师相关的几件事情?
  2)学生对比前五件事(假装打我、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模仿写字)与后两件事(排除纠纷、梦里寻师),通过字数直观体会详略。
  3)以“排除纠纷”为例,引导学生研讨这一件事是怎样变详细的,找出作者加入了哪些情节以及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等。
  4)让学生把其中的情节和描写删去,将“排除纠纷”故事变为概述,再与前五则事件对比。
  5)课堂练习:选取前五件事任意一件,添加适当合理的情节,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手法,将之变为一则详写的故事。整个教学环节都围绕着“详略”展开。
  为了强化这一成果,在接下来《再塑生命的人》[2](海伦凯勒)一课中,笔者再一次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为:详写和略写的区别,扩写训练。教学步骤如下。
  1)学生初读,找出课文中涉及莎莉文老师教给“我”的英语单词,板书在黑板上:doll、pin 、cup、sit、stand、walk、water、father、mother、sister、teacher。
  2)提问:课文中哪些单词用的笔墨多,哪些单词用的笔墨少?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加以明确:教“doll”、“water”这两个单词是详写,其余则是一笔带过。这样写显得详略得当、张弛有度,行文技巧与《我的老师》相似,可以在作文里尝试运用。
  3)提问:教“doll”“water”这两个单词,作者加入了哪些情节,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师生共同探讨,明确:加入了老师送洋娃娃、“我”区分不了“cup”和“water”生气摔坏洋娃娃、老师带“我”到花园散步的情节。同时,运用了大量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将“我”学到知识时的兴奋,因长久失明失聪后的暴躁,被老师唤醒了热爱世间万物的奇特感受,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出来。可见是描写和添加情节将文章篇幅拉长,增强了可读性和生动性。
  4)课堂练笔:尝试添加情节和描写进行详写片段训练。备选素材:学体操、学骑自行车、学游泳、学跳舞、学书法等。
  5)现场展示、点评:主要针对学生对本课写作技法的掌握程度作点评。
  基于同样的思路,在教朱自清《春》(散文)、老舍《济南的冬天》(散文)、何其芳《秋天》(新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格律诗)[2]时,笔者也将几个文本联系起来寻找它们的共同点。《春》写了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济南的冬天》写了四幅图:小山摇篮图、小山薄雪图、雪霁初晴图、空灵水晶图。《秋天》写了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也可以说由几幅图组成:春云图、春水图、春鸟图、春花图、春草图、春柳图。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尽管文本体裁不一样,创作时代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模式,即照片拼贴式结构。推论开来,照片拼贴式结构也可运用于写人的散文中,如前面的《我的老师》就是通过几件事拼贴表现人物形象。
  以此类推,可以发现《蝉》、《贝壳》、《荷叶 母亲》、《紫藤萝瀑布》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行文思路一致。《蝉》、《贝壳》,为动物类的,描写 感悟;《荷叶 母亲》、《紫藤萝瀑布》,为植物类的,描写 感悟;《观沧海》、《天净沙 秋思》,为景物类的,描写 感悟;《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事件类的,叙述 感悟。这些文本无论是托物寓意(寄意于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一事一议,其实构思模式几无区别。所以,教师设计教学时,完全可以灵活机动选择文本,如果在此案例中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可以在下一案例中有意强化刺激,不至于浅尝则止,前后孤立脱节。同时也可对学生强调,头脑里不妨牢记几种文章的模板,写作时势必较能轻快地进入状态。   2.2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基于寻找文本共性的教学,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大可单一点,集中力量解决一两个问题,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勿须面面俱到。比如,讲《再塑生命的人》,笔者在第二课时就将之与《秋天的怀念》[2]类比,而且只比较相似的情节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首先,学生朗读《再塑生命的人》第八段“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接着让学生默读《秋天的怀念》,找出相似情境的语段。学生很快找出来了:“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于是教师提示:比较两个语段,感受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因为失明失聪,区分不了“杯子”和“水”,不耐烦,发脾气,抓起洋娃娃狠狠地摔坏,而莎莉文老师却保持着相当大的爱心和耐心,将洋娃娃碎片扫到炉子边,带着情绪极不稳定的海伦到花园区散步。《秋天的怀念》开篇就写“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坏,乱扔乱砸东西,而母亲每逢这种时候就悄悄离开,偷偷听动静,当一切恢复平静再悄悄进屋来,安慰不幸的儿子,要带“我”去北海公园散心。
  相类的情境、相似的人物、相似的命运、相同的写法。两文中的“我”都是暴怒和无礼的,而“母亲”(“老师”)却是那么的平和。这种张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两位作者极力渲染自己的情绪败坏(所用笔墨不少),意图不在于自我批判,而在于反衬“母亲”和“老师”的慈爱——那种极具耐心、善解人意、具有巨大承受力的大爱。
  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写法,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家庭、校园、社会)类似的情境,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间接材料,进行片段写作训练。随后教师展示学生作业,针对本次写作技法进行点评。
  3 在共性中寻找差别
  当然,寻找文本共性,强化文本的共性,并不是说文本的个性不重要。一篇成功的文章,它犹如一个独立生命体,其价值更在于是“这一个”,而不是泯然众人。但作为教学案例的文本个性,笔者认为还是应该纳入共性下加以认识,比较其差别,探讨、感悟、训练、巩固,以此强化本体性知识,由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紫藤萝瀑布》描写紫藤萝与《春》描写“春花图”有一类似的情景和写作技巧,笔者引导学生将它们进行比较。在寻找共性的基础上要求他们也找出其差别来。
  朱自清是这样写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宗璞是这样写的: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从某种意义上说,两段文字的相似性是暗合,但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后者模仿了前人。写作,模仿是第一步,是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需要教师进行细腻地指导,而不是粗略泛论。两段文字相同的构思,相同的拟人手法,不同处在于后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其实完全可以把紫藤萝花的对话描写迁移到“春花图”里,照样很精彩。
  这种统率在共性下的个性探讨,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趣,以前枯燥乏味的写作技法讲授,学生往往不得要领,而今通过这样的案例对比阅读和模式训练,变得比较容易操作了。
  再比如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2],这首七绝先议论后描写,如果说诗的前两句“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是果,那后两句就是交代原因——“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那么“一山放过一山拦”该是怎样一种情况呢?笔者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加以细致描述出来。接下来,笔者鼓励他们说,写诗难,特别是格律诗,讲押韵和平仄;但写诗也不难,你们把刚才写的文字分行排列,将它们打磨一番。学生开始有点不信,于是我让他们翻到《在山的那边》[2](王家新),找出与“一山放过一山拦”意思相近的句子来。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两首诗前后相差近千年,一为古代格律诗,一为新诗,但其中构思及意象的选取都惊人相似,以山寓指困难。但也明显有不同,杨诗简练,几乎是白描,而王诗则将之丰富了,有了情节、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有了拟人手法。就此,我再次强调文本的共性下如何施展个性,如何把简笔转为繁笔,让文章变得丰润起来。学生在对比中也理解了这两首诗都有理趣,采取比喻取象增强形象感。杨诗的“山”和王诗的“山”都象征着人生困难,“爬山”则代表着克服困难。
  同样的,《在山的那边》结尾“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大海”是如何的壮阔美丽,诗人没有再写。那笔者可不可以将这大海的景象想象一番,续写呢?笔者让学生将这首诗和本册教材《我的老师》所引用的《过印度洋》串读:“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学生反复串读,兴趣盎然,又发现将《在山的那边》和曹操《观沧海》进行串读,老师稍加指点,一首表达建功立业、慷慨激昂豪情的古诗结果在新的语境下,变成了理想实现之后的幸福的直观描绘与抒情。
  4 结语
  可见,立足于语文案例性特点,用课堂40分钟来重新寻找本体性知识,在共性的统率下探讨个性知识,在差别中寻找共性,在共性中寻找差别,反复体验、刺激、强化,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让教学过程变得富有新颖性、灵活性和操作性,而且语文本体性知识目标明确,教学活动变得举重若轻。
  参考文献
  [1]L.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30.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澳 短喙鸟的顽强精神    大利亚的一个孤岛上生活着一群鸟,它们因有着尖而长的喙而得名为长喙鸟,靠啄食一种蒺藜的果子为生。就像人有美丑高矮之分一样,长喙鸟也有长喙的和短喙的。  短喙的鸟一孵出来就被视为残疾,母亲在它们满两个月后就会抛下它们不管了。因那种果子浑身长满了坚硬的刺,只有长喙鸟才能啄得开,甚至连那些喙稍短的长喙鸟也啄不开,于是,每年都有很多喙短的鸟因无法啄开蒺藜的果子而饿死。  喙长的鸟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墨子号”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
享域对于东风Honda来说,是一款全新的车型。从命名上,我们其实也很容易看出,它针对的是思域所在的家庭用户市场,思域、享域,双车将构建东风Honda在这一细分市场上更强有力的产品矩阵。而至于车辆的性能偏向呢?也很简单明了,相对于思域这样一款同级的操控明星,享域则侧重给全车驾乘者带来更周到完美的出行享受,正如其车型理念“新风格、大乐趣”。  空间越级  既然要突出一个“享”字,空间显然是尤为关键的一
编者按: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安全。对于以家庭为主要生活场所的幼儿来说,亲子依恋对孩子的心理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恋是指儿童和主要照料者之间(主要是父母)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依恋关系的存在不仅为儿童的生存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情感支持。所以儿童早期依恋安全与否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依恋的类型    研究者将依恋划分为A、B、C、D四种类
孩子也有人际交往吗?以怎样的形式呢?  交往,是双方相互作用下的沟通交流,以达到信息和情感的传递,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极为重要,也是孩子踏入社会、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即会产生人际交往的渴求,他们好奇别的小朋友们是怎么玩的,迫不及待想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小小快乐,并喜欢听到来自家人以外的赞扬和肯定。起初他们只是从身边接触的范围中尝试交流,内容也仅限于问好或再见之类的打招呼,但随着心
疫苗打了,清洁做了,营养够了,可孩子还是逃不脱疾病的纠缠。别急,不妨试试维生素,说不定可收到意外之喜。    预防糖尿病:补充维生素D  近年来,儿童糖尿病发病数量已占到糖尿病总人数的5%,且每年以10%的幅度上升,儿科医生建议,给孩子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以预防糖尿病。有资料显示,补充维生素D的婴儿罹患1型糖尿病的概率,比没有补充的同龄儿少80%。  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维生素D属于免疫抑
紫岚——勇敢而伟大的母亲  一直以来对狼的印象除了凶残、狡猾和贪婪,实在找不出什么好词来描述它。但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却时时为母狼紫岚和她的孩子们的命运而担忧,而难过,而感动,甚至也为这些命运多舛的狼崽们叹息,完全没有把他们当作寻常意义上的狼。这就是好作品的魅力!  作为母亲,紫岚无疑是伟大的。为了保证自己腹中的狼崽们有足够的营养,她拖着马上就要分娩的虚弱身子,铤而走险猎食鹿,引来了急于想立功表
【摘 要】“画数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图形、线段等不同事物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从本质上看,“画”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让学生在“有需才画、有用才画、有策才画、有思才画”的过程中,充分领悟,充分学习,让“画数学”在数学课堂中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画图法;应用策略  为了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基础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充分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进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文章就现行的一、二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实例,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在新版教材中的渗透教学,提供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模式,并借此引起教师对在低年段开展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和有序提高。  
提要: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重口味,吃什么都追求“入味儿”。可是,在追求味觉刺激的时候,你是否知道食盐也许会让你患上各种疾病呢  每天应该吃多少食盐呢?2005版的美国膳食指南推荐人均每天摄入钠不超过2300毫克,换算成食盐是5.84克。不过,2010版美国膳食指南提倡减盐,已将钠的推荐摄入量减少到1500毫克了(大约是3.8克食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等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