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写回忆录,人们通常都会认为,因为人上了年纪,又有了空闲时间,便喜欢回想一些过去的事情。而对张世元老人来说,他写回忆录主要是给家人看,他想给儿孙们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借此教导他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张世元老人自从1984年10月退居二线后,工作不像以前那么忙了,于是他就开始构思写回忆录,做些收集素材的准备工作。开始想着并不难,可一着手要写了。张老才发觉这其实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如果从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算起,他已走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人生路,曾在多个地方不同单位工作过,这给收集材料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990年5月。张老正式离休在家,开始动笔写回忆录。由于不会使用电脑,张老就先写在稿纸上。在写作时,为了避免叙述过于浮光掠影,且保持事件的真实性,他查阅了大量旧报刊,以确定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背景,以及其他参与者的姓名,而其中有些人的准确姓名他已记不清楚了。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不能长时间地伏案写作,因此,在写作期间,张老采取劳逸结合的方式慢慢写:每天上午写2个小时,再做些家务,午休后接着写1个小时。
张世元老人是个做事情特别认真的人,既然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不会半途而废,要做就要做好。从1990年开始动笔写回忆录,到2007年最后完稿,十几年间,老人写了改,改了写,斟字酌句,反复推敲,手稿累计写了70多万字,其中一稿近20万字,二稿约24万字,最后定下来的三稿为28万字左右。在边写边修改的过程中,张世元老人常常会思考: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工作生涯中,自己有哪些事情做对了,又有哪些地方欠妥当,从而自我反省,重新审视自己。张老坦言,由于当年的处境,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形势和大局不能很了解,难免有一些片面性的理解,因而会出现“听其言而所以言”的情况。此外,老人还谦虚地说自己在遣词造句上有所不足,还需改进。
张世元老人告诉笔者,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写这本回忆录的,因为他的美好人生是中国共产党给予的。张世元出生在旧社会,因为出身贫苦,小时候他做过童工,卖过苦力,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后来他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1951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老说,是党把他从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儿培养成一名领导干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他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他时刻都把党的恩情铭记于心,并将亲身的感受和经历写下来教导后辈。
经过三易其稿,历经十几年的时间,直到2007年,张世元老人的回忆录——《记往昔事如云
忆当年情似雪》正式完成。张老印了30册赠给家人、朋友和老同事。尽管写回忆录花费了张老的许多时间和精力,但他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采訪结束之际,张老感慨地说,有些老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因为有技术,他们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继续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而他则选择写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儿孙们珍惜美好的生活,认真工作,爱岗敬业,报效国家。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张世元老人的身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今年82岁的张老依然坚持每天看=B读报,由于他长期订阅报刊和喜欢藏书,他家都可以开个小型图书馆了。他说只有多学习,了解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跟得AH寸代。
“看到国家日新月异,看到我们新钢(新余钢铁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迈进,子女们忠于职守,我感到特别高兴。”张世元老人欣慰地说。当把张老那本大16开、230页的回忆录捧在手中时,笔者感到的不仅仅是这本书自身的厚度,更多的是老人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厚重的情感。
责编/海燕
张世元老人自从1984年10月退居二线后,工作不像以前那么忙了,于是他就开始构思写回忆录,做些收集素材的准备工作。开始想着并不难,可一着手要写了。张老才发觉这其实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如果从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算起,他已走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人生路,曾在多个地方不同单位工作过,这给收集材料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990年5月。张老正式离休在家,开始动笔写回忆录。由于不会使用电脑,张老就先写在稿纸上。在写作时,为了避免叙述过于浮光掠影,且保持事件的真实性,他查阅了大量旧报刊,以确定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背景,以及其他参与者的姓名,而其中有些人的准确姓名他已记不清楚了。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不能长时间地伏案写作,因此,在写作期间,张老采取劳逸结合的方式慢慢写:每天上午写2个小时,再做些家务,午休后接着写1个小时。
张世元老人是个做事情特别认真的人,既然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不会半途而废,要做就要做好。从1990年开始动笔写回忆录,到2007年最后完稿,十几年间,老人写了改,改了写,斟字酌句,反复推敲,手稿累计写了70多万字,其中一稿近20万字,二稿约24万字,最后定下来的三稿为28万字左右。在边写边修改的过程中,张世元老人常常会思考: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工作生涯中,自己有哪些事情做对了,又有哪些地方欠妥当,从而自我反省,重新审视自己。张老坦言,由于当年的处境,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形势和大局不能很了解,难免有一些片面性的理解,因而会出现“听其言而所以言”的情况。此外,老人还谦虚地说自己在遣词造句上有所不足,还需改进。
张世元老人告诉笔者,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写这本回忆录的,因为他的美好人生是中国共产党给予的。张世元出生在旧社会,因为出身贫苦,小时候他做过童工,卖过苦力,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后来他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1951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老说,是党把他从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儿培养成一名领导干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他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他时刻都把党的恩情铭记于心,并将亲身的感受和经历写下来教导后辈。
经过三易其稿,历经十几年的时间,直到2007年,张世元老人的回忆录——《记往昔事如云
忆当年情似雪》正式完成。张老印了30册赠给家人、朋友和老同事。尽管写回忆录花费了张老的许多时间和精力,但他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采訪结束之际,张老感慨地说,有些老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因为有技术,他们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继续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而他则选择写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儿孙们珍惜美好的生活,认真工作,爱岗敬业,报效国家。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张世元老人的身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今年82岁的张老依然坚持每天看=B读报,由于他长期订阅报刊和喜欢藏书,他家都可以开个小型图书馆了。他说只有多学习,了解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跟得AH寸代。
“看到国家日新月异,看到我们新钢(新余钢铁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迈进,子女们忠于职守,我感到特别高兴。”张世元老人欣慰地说。当把张老那本大16开、230页的回忆录捧在手中时,笔者感到的不仅仅是这本书自身的厚度,更多的是老人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厚重的情感。
责编/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