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也有不少矛盾体:教师和学生、教材与教师、教材与学生、教材与课堂、学生与学生……其中,教师和学生就是最大的一对矛盾体。而正如中医理论中所说的那样,只有让这些矛盾体趋于平衡状态,课堂教学才能向良性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实现双赢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
那么,如何寻找到初中课堂教学的平衡点呢?我认为学校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加以探索:
一、从技术层面的管理来寻求教与学的平衡
1、站在科学的高度,努力探求教学规律以实现教与学的平衡。
如果学校教导处和教研室重视让老师们在常规教学之余多加反思,并组织教学骨干对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模式、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那么,定能有益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改变按部就班的做法,把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到课堂前十五分钟的黄金时间来灵活处理。比如,像洋思中学那样先学后教、兵教兵,像杜郎口中学那样让学生大胆演示、相互观摩学习,像昌乐二中那样有组织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虽说这些学校尚难说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但是,他们的改革都重视了教学规律的探索,重视了努力促成师生教学的平衡,而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许,适当改变传统的做法,尝试科学的新发现,会让师生都收到意外的惊喜。
2、盘活校本化的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平衡打下根基。
教师的智慧是一所学校潜力无限的教学资源,要经营好这一资源,必须做好集体备课的管理。集体备课是很重要的教学研讨形式,老师们分工合作,思维碰撞,最终达成共识。若组织得好,往往会带动一个教师团队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几年的辉煌业绩就与我们摸索出来的“三案定教”的集体备课形式密不可分,“三案定教”的基本操作过程为:(1)教案拟稿:分工到个人,由个人设计出教案发给所有老师;(2)集体议教:备课小组和科组分别就初稿和研讨课进行讨论,最终形成更合理的方案;(3)个性补教:老师们再根据自己的风格和所需设计出个性化的最佳教案。
这样的形式能充分挖掘出教师的集体智慧并为我所用,使老师们互相取长补短,平衡发展,必然能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语文科组在教授诸葛亮的名篇《出师表》的过程中,由于这是初中最长的一篇古文,字词多、难度大,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走过一些弯路、耗时长,而且讲得很琐碎,效率较低。但是经过这几年的研究,我校教师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好的方案:第一课时完成背景介绍、诵读训练、字词积累和翻译理解课文大意等任务;第二课时则抓住以下主问题来展开阅读活动:请用一个字概括诸葛亮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从文中找出印证这一感情的句子或内容。这样来教学,能够循序渐进又高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概括课文内容和梳理全文结构的活动中来,因为文中所写的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三条治国建议以及回顾回顾历史、表达出师的决心等等事件都出自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耿耿忠心。这被老师们称为“点穴通经”模式。
如此坚持不懈地钻研和积累下去,形成自己校本化的资源库,教学平衡、双赢课堂的实现便有了根基。
二、从管理层面来努力促成双赢课堂的教学环境和制度
教学平衡、双赢课堂的实现不仅涉及到教材处理、课型设计等环节,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的状态、师生关系的协调才是关键之关键。只有教学设计合理并且课堂内外的气氛达到了理想状态,课堂才能真正地实现双赢!那么,如何促成课堂的平衡呢?美国布鲁斯坦博士认为:双赢的课堂不仅要让教师的角色“从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者”,而且还要专注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和课堂文化的打造。因为“师生关系是学生取得学习进步的基本背景要素,而且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在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和优质的师生关系之下,不仅那些破坏性的学生行为很难或者无法对教与学产生干扰,而且,学生全情投入,愉快地参与,学生的智慧必然会在教师的协调和引导下绽放出最绚烂的火花。我们的课堂当然就能在平衡与和谐中良性发展。难怪布鲁斯坦博士还强调:“要创造积极的课堂文化——即使暂时以牺牲课程进度为代价!”
但是,双赢课堂的构建不仅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双赢的品质,而且要求在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及教辅人员之间建立双赢的人际互动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双赢的管理必须有合理的制度加以配合,双赢课堂的实现需要教育者努力创设双赢的教学环境和制度。我们期待着教育部门的管理者能在这方面拿出科学而强力的举措!
那么,如何寻找到初中课堂教学的平衡点呢?我认为学校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加以探索:
一、从技术层面的管理来寻求教与学的平衡
1、站在科学的高度,努力探求教学规律以实现教与学的平衡。
如果学校教导处和教研室重视让老师们在常规教学之余多加反思,并组织教学骨干对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模式、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那么,定能有益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改变按部就班的做法,把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到课堂前十五分钟的黄金时间来灵活处理。比如,像洋思中学那样先学后教、兵教兵,像杜郎口中学那样让学生大胆演示、相互观摩学习,像昌乐二中那样有组织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虽说这些学校尚难说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但是,他们的改革都重视了教学规律的探索,重视了努力促成师生教学的平衡,而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许,适当改变传统的做法,尝试科学的新发现,会让师生都收到意外的惊喜。
2、盘活校本化的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平衡打下根基。
教师的智慧是一所学校潜力无限的教学资源,要经营好这一资源,必须做好集体备课的管理。集体备课是很重要的教学研讨形式,老师们分工合作,思维碰撞,最终达成共识。若组织得好,往往会带动一个教师团队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几年的辉煌业绩就与我们摸索出来的“三案定教”的集体备课形式密不可分,“三案定教”的基本操作过程为:(1)教案拟稿:分工到个人,由个人设计出教案发给所有老师;(2)集体议教:备课小组和科组分别就初稿和研讨课进行讨论,最终形成更合理的方案;(3)个性补教:老师们再根据自己的风格和所需设计出个性化的最佳教案。
这样的形式能充分挖掘出教师的集体智慧并为我所用,使老师们互相取长补短,平衡发展,必然能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语文科组在教授诸葛亮的名篇《出师表》的过程中,由于这是初中最长的一篇古文,字词多、难度大,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走过一些弯路、耗时长,而且讲得很琐碎,效率较低。但是经过这几年的研究,我校教师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好的方案:第一课时完成背景介绍、诵读训练、字词积累和翻译理解课文大意等任务;第二课时则抓住以下主问题来展开阅读活动:请用一个字概括诸葛亮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从文中找出印证这一感情的句子或内容。这样来教学,能够循序渐进又高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概括课文内容和梳理全文结构的活动中来,因为文中所写的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三条治国建议以及回顾回顾历史、表达出师的决心等等事件都出自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耿耿忠心。这被老师们称为“点穴通经”模式。
如此坚持不懈地钻研和积累下去,形成自己校本化的资源库,教学平衡、双赢课堂的实现便有了根基。
二、从管理层面来努力促成双赢课堂的教学环境和制度
教学平衡、双赢课堂的实现不仅涉及到教材处理、课型设计等环节,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的状态、师生关系的协调才是关键之关键。只有教学设计合理并且课堂内外的气氛达到了理想状态,课堂才能真正地实现双赢!那么,如何促成课堂的平衡呢?美国布鲁斯坦博士认为:双赢的课堂不仅要让教师的角色“从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者”,而且还要专注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和课堂文化的打造。因为“师生关系是学生取得学习进步的基本背景要素,而且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在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和优质的师生关系之下,不仅那些破坏性的学生行为很难或者无法对教与学产生干扰,而且,学生全情投入,愉快地参与,学生的智慧必然会在教师的协调和引导下绽放出最绚烂的火花。我们的课堂当然就能在平衡与和谐中良性发展。难怪布鲁斯坦博士还强调:“要创造积极的课堂文化——即使暂时以牺牲课程进度为代价!”
但是,双赢课堂的构建不仅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双赢的品质,而且要求在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及教辅人员之间建立双赢的人际互动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双赢的管理必须有合理的制度加以配合,双赢课堂的实现需要教育者努力创设双赢的教学环境和制度。我们期待着教育部门的管理者能在这方面拿出科学而强力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