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桑葚之夏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季如电光火石又降临人间,热浪滚滚,桑葚转眼间由青变红,又由红变紫,完全熟透。超市里细细密密的方形盒,装着红得发紫、颗粒饱满的桑葚,恰似玛瑙般诱人,每颗都散发着熟稔的气息,勾起孩提的“零食”回忆。
  儿时,我被寄养在奶奶家,就在中学的后山宿舍。爷爷在山脚下培育一座桑园,初夏桑树上密密麻麻地结满红、白、粉、黑的各色桑葚。有的桑树枝较高,小伙伴学着猴子爬上树采摘。桑葚果采一个吃一个,多汁味甜,爽口宜人。我们专挑熟透的黑色果,最可口甜美,采完黑色,寻觅红色,红果虽稍微酸硬,但吃起来味道也不赖,粉红和白色的果子没有完全熟透,吃后就酸入心坎,乌黑汁液将唇齿和衣裳都染成黑紫色。下午上课前,我们总是抵挡不住那紫红水晶般的“诱惑”,采完桑葚午休时,就不停在课桌下往嘴里塞。铃声一响老师喊“起立”,发现大家嘴唇都是紫黑色的,汁液把小嘴染成浓浓的色泽……
  那时,我最喜欢和同班的女生小杨同行,她的眼睛大得水灵,有些婴儿肥,又有点洋娃娃的味道。我们吃起桑葚,紫的吃完吃紅的,红的吃完吃青的,即使余味是酸的,也仍开怀大笑。
  桑葚熟得快,落得也快,通常从长出到成熟落地也不过一两周的时间。每年4至6月桑葚果变红时开始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可以加工的副产品挺多——桑葚果汁、桑葚膏、桑葚酒、桑葚罐头和桑葚蜜饯等。母亲最喜欢熬制桑葚膏,只要具备以下原材料:半担桑葚、天然蜂蜜和冰糖。首先,将桑葚果冲洗干净再晾干,用搅拌机绞成浆汁,如果要制成纯正膏,可以绞的时间长点,如果喜欢有点嚼头,绞散即可;接着,把汁液倒入不锈钢锅中,放入冰糖;先用大火煮沸,待汁液变稠,改用文火慢慢蒸发水分,不时搅动,以防熬焦;快熬好时,倒入三勺蜂蜜,均匀搅拌,关火即可;冷却之后,装瓶密封,保存在冰箱。
  最近,我又重返儿时居住的地方,女同学小杨已搬家,这里盖了新房。那座桑园也被清空,好在边上还留有一丛桑树,正是夏季成熟季节,桑葚一地落红。那种回忆,其实也如桑葚一般,熟得快,落得也快,让人来不及拾起。
其他文献
一  那时候文粒粒还是个胖女生,又胖又笨,每次画画都将颜料弄得纸上到处都是。  也是那时她遇到林临,只有林临会笑着对她说,我教你,慢慢来,然后拿过文粒粒手里的画笔教她。  文粒粒不敢看眼前的少年,只觉得心里酥酥的,像春天里的麦子,一粒一粒的,在发芽。  后来学校办画展,里面有文粒粒一幅画,她以这个理由跟着林临忙里忙外摆画,累得满头大汗,最后却把自己那幅摆在最角落,而显眼的地方,都是林临的画。她顾不
期刊
小院漂浮着淡淡的鱼腥味,有点咸。这股腥气从这家小院流窜到那家,穿街走巷,熨帖着渔家人的心肺。他们并不觉得这气味的腥有多特别,于他们而言,这属于寻常。反倒是闻不到腥味就寝食难安,这气味是渔家小院的最鲜明的主题。  小院坐落在近海,依地势而建,随意而洒脱,像极了渔民闯荡大海那宽广的胸怀。方方正正的山石是小院的脊梁,山石坚固耐蚀,再潮湿的海风也奈何不了它们,久经风雨的侵蚀,它们容颜不老。  小院的门通常
期刊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世界就是我能看到的那些连绵的大山围成的天地。因为,我听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五六公里之遥的县城。虽然没去过多少次,但我对县城并没有多少的向往。因为来回2个多小时的步行,让我稚嫩的双脚感到非常的疲累,而且那里根本没有我歇歇脚的地方。偶尔,随父母去卖些土特产,想要找一个地方摆放它们,甚至比我们用汗水从土地中获取那些果实还要困难。因为不管去到哪里,都是那些“城里人”的地盘,假如能有那么
期刊
贾母巴蒂斯塔·提埃波罗,出生于1696年,逝世于1770年。他是18世纪最伟大的意大利画家,其绘制的磅礴而辉煌的宫殿及教堂湿壁画装饰,至今依然令人赞叹。这种赞叹并不仅仅是被湿壁画的华美而折服,同时还有一种对于庞杂巨大的工作量的震惊。卡尔·古斯塔夫·泰辛伯爵在1736年的《书信》中称他为:“充满着智慧,带着无尽的灵感与炫目的色彩感,作画神速。”智慧与精力  有人说,这个世界并不是依据着物质机械的一些
期刊
可用三分钟勾勒一座城市,是否太简笔?更多丰富的细节等待你用自己的脚步去填充。  “成都是个很巴适的地方/这里面有很多的名堂……”  第一次去天府之城,因为停留时间短,攻略也做得很简单:只在手机里下载了几首关于成都的歌之后,便出发了。  为我充当“声音地图”的,不是那首“惊艳了中国”的《成都》,而是一首网络歌曲《带你游成都》。由每位成员都是土生土长成都人的“钢管兄弟”演唱的。2006年他们将草蜢乐队
期刊
记忆里,一条小河环绕我家,家在绿树掩映中像一个小小的岛,通往小河边有七八个台阶,台阶下暗生着绵密的青苔,青苔的绿极清爽,状如短短的毛发。一场雨后,真是“雨滋苔藓侵阶绿”,青苔带给人一片醉人的清凉。  对于青苔,是那么地熟悉,雨季,院前院后的屋角,大树下,常常会生出一丛丛的青苔,暗绿色,摸上去滑腻腻的。冰心曾在《寂寞》中写道:“他便脱鞋和袜子,轻轻的走入水里,一面笑道:凉快极了,只是底下有青苔,滑得
期刊
我的老家有两处院落,一曰东院,一曰西院,对门而立,只隔着条几米的过道。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到我住过的西院看看。  西院,本是新院,我在那里长大,我在那里读书,我在那里练字。  后来,本是老院的东院翻盖了,东院变成了新院,西院便成了老院。  老院有老院的味道。  虽然砖瓦都旧了,虽然门窗都破了,虽然屋里也落满了灰塵,可我喜欢这样的地方。  屋子里,有我用过的桌子,还有我用过的书橱,几个躲在角落里的
期刊
爸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爸爱读书,更爱书法。  爸写字,有一个特点:几乎不写古人名人的现成内容,哪怕你是李白杜甫,他也要自辟蹊径,写自己创作的诗词、警句。爸的书房里有一副他自撰自书的对联:为人最鄙奸與矫,作字常标撰并书。这副对联可以视之为他在为人和书法上的“宣言”。爸经常会参加一些书法赛,常常是参赛必获奖。他曾得意地说:我的书法比起那些下笔就知道“月落乌啼霜满天”和“日照香炉生紫烟”的书家更容
期刊
崇左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交汇的中心地带,是广西边境线陆路最长的地级市。自古以来,崇左就是壮族的聚居地,目前壮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0%左右。崇左市地质构造古老,地形地貌复杂,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独特的地貌造成了崇左丰富的自然景观,崇左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境内有中国最美的瀑布之一——德天跨国大瀑布,天然盆景崇左石林,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崇左归龙斜塔,中国九大
期刊
“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小桥蕴涵古城貌,青石幽雅怡心矣”,想到周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一幅小桥流水的静谧画面:撑着油纸伞,步履轻缓的走在青石板上,忘记喧嚣、忘记纷扰,那古老与沉静,时光与流水,悠然与斑驳,浑然一体……这如诗画的江南水乡,让人心醉神驰。  天空正下着蒙蒙的细雨。整个周庄笼罩在烟雨之中,如一幅年代久远的水墨画,在人们的闲庭信步中,缓缓地打开了她的卷轴。缓步走进周庄,恍若隔世。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