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抢抓机遇是灵魂,高效服务是关键,发展战略的连续性是基础。
抢抓机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灵魂。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曾带来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证券交易也是海南最早搞起来的。但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思想比较保守,观念较为落后,不善于抢抓机遇,海南县域经济曾多次错过发展机遇,县域经济发展在一段时间内跌入低谷,从而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近年来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最根本的还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思想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先导性作用。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的思想方式、工作方式还没能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思想解放的程度、观念转变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键是看能不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因此,要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冲破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从领导者层面到各经济单元都要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大转型、大跨越。
高效服务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境是一种财富,是吸引投资者的强磁铁。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政府的服务,政府的高效服务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海南各市县为发展县域经济,都在加大招商力度,但在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与昆山等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海南大部分干部执行能力较强,但仍有一些部门“亲商、爱商、护商”的意识不浓,不惜损害投资商的利益,对明令禁止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依然照旧收费,一些职能部门的办事人员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现象屡禁不止,一些部门和个人衙门作风严重,推诿扯皮,办事久拖不决,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和部门只关心局部利益,凡事以利为先,有利可图的就“越位”,无利可图的就“缺位”。这些行为极大地伤害了群众和投资者的心,严重破坏了创业和投资环境。要加大监督整治力度,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要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效能建设就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效能建设就是提高执政能力”的理念,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制止各种乱收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一支“真抓实干、创新实干、改革实干、廉洁实干”的干部队伍,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高效、便捷、公开、透明的行政服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发展战略的连续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思路,往往经几届领导班子探索形成,是广大干部群众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后任的领导要在具体可操作层面不断充实、完善,不要轻易变更。与昆山等地区相比,我们在发展战略、政策的连续性上有一定的差距。海南一些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往往是新官新思路,一届领导一个主张,一种思路,而县域经济的基础又比较薄弱,每一个新的定位就意味着资源要重新配置,导致基层干部无所适从,造成原先发展措施效果落空,有限的资源被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此,海南县域经济发展要认清自己的优势,重在打基础,立长远,集中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不能朝令夕改,一届班子一个目标,急功近利,看见别人发展什么产业,自己也照葫芦画瓢,必须保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连续性,按照制定好的蓝图,着眼转型升级,一茬接着一茬干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摘自《海南日报》,2014-02-11,林芳兰/文)
抢抓机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灵魂。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曾带来巨大人流、物流、资金流,证券交易也是海南最早搞起来的。但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思想比较保守,观念较为落后,不善于抢抓机遇,海南县域经济曾多次错过发展机遇,县域经济发展在一段时间内跌入低谷,从而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近年来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最根本的还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思想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先导性作用。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的思想方式、工作方式还没能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思想解放的程度、观念转变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键是看能不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因此,要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冲破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从领导者层面到各经济单元都要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大转型、大跨越。
高效服务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境是一种财富,是吸引投资者的强磁铁。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政府的服务,政府的高效服务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海南各市县为发展县域经济,都在加大招商力度,但在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与昆山等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海南大部分干部执行能力较强,但仍有一些部门“亲商、爱商、护商”的意识不浓,不惜损害投资商的利益,对明令禁止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依然照旧收费,一些职能部门的办事人员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现象屡禁不止,一些部门和个人衙门作风严重,推诿扯皮,办事久拖不决,工作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和部门只关心局部利益,凡事以利为先,有利可图的就“越位”,无利可图的就“缺位”。这些行为极大地伤害了群众和投资者的心,严重破坏了创业和投资环境。要加大监督整治力度,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要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效能建设就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效能建设就是提高执政能力”的理念,规范各种收费行为,制止各种乱收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一支“真抓实干、创新实干、改革实干、廉洁实干”的干部队伍,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高效、便捷、公开、透明的行政服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发展战略的连续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思路,往往经几届领导班子探索形成,是广大干部群众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后任的领导要在具体可操作层面不断充实、完善,不要轻易变更。与昆山等地区相比,我们在发展战略、政策的连续性上有一定的差距。海南一些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往往是新官新思路,一届领导一个主张,一种思路,而县域经济的基础又比较薄弱,每一个新的定位就意味着资源要重新配置,导致基层干部无所适从,造成原先发展措施效果落空,有限的资源被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此,海南县域经济发展要认清自己的优势,重在打基础,立长远,集中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不能朝令夕改,一届班子一个目标,急功近利,看见别人发展什么产业,自己也照葫芦画瓢,必须保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连续性,按照制定好的蓝图,着眼转型升级,一茬接着一茬干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摘自《海南日报》,2014-02-11,林芳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