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畜产品消费现状,指出黑龙江畜产品消费存在消费能力不足、消费结构不合理、质量安全隐患和收入组群消费差异化程度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从树立健康消费理念、加强畜产品全程产业链质量监控、提高可支配收入入手,推动畜产品消费结构的健康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
中图分类号 S-9;F32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7-05707-02
Abstract The animal products consumption statu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s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such as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ability, unreasonable consumption structure, quality security and weakness income groups consumption differentiation degree.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establishing healthy consumption idea, strengthening industrial chain quality monitoring, increasing disposable income, so as to promote healthy upgrading of animal produc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imal products; Consumption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黑龙省居民的畜产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均畜产品消费数量有了显著增加,畜产品消费升级将是食品消费中的热点。
人们开始推崇营养、健康和科学的消费理念[1],对主要畜产品(肉、蛋、奶等)不同种类的消费数量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粮食的安全问题渐被关注,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势重要[2]。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强省和畜牧业大省,在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下,把握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情况,对提高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水平、改善畜产品消费结构、增进营养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现状
目前,城镇居民是我省畜产品消费的主体,2012年黑龙江省肉类商品的消费总量是82 335.42万t,
其中城镇居民的消费量
占消费总量的66.8%,城镇居民蛋类消费和奶类消费比重分别为71.4%和79.4%。近年来,黑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畜产品消费量稳定。如图1所示,2008~2012年黑龙江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畜产品消费量均值为48.4 kg和25.1 kg,城乡消费人均差距维持在23.4 kg,其中,农村居民畜产品人均消费以年均4.15%的速度递增,城乡居民畜产品人均消费差距以年均4.19%的速度递减,消费差距不断缩减。与全国平均人均消费情况相比,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人均畜产品消费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畜产品消费量分别为黑龙江省的1.2和1.3倍,但全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差距的绝对值明显高于黑龙江,是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差距绝对值的1.1倍,且研究期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畜产品消费差距以年均19.8%的速度增长。
在畜产品消费结构上,如表1所示,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主要以肉类为主,2008~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及城镇居民肉类人均消费量整体呈现递增态势,年均增幅分别为6.0%和2.6%,农村及城镇居民的蛋类人均消费出现递减态势,年均降幅分别为2.1%和3.5%,在奶制品消费方面,农村居民的奶制品消费发展态势较好,人均消费量以年均8.7%的速度增长。综上可知,黑龙江省畜产品城乡消费差距在逐渐缩短。
2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存在的问题
2.1 消费能力不足,消费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不同类别畜产品的人均消费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均有一定的差距,如表2所示,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猪肉、家禽及奶制品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是黑龙江省的1.4、1.9和1.2倍,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牛羊肉及鲜蛋的人均消费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农村居民除蛋类及蛋制品的人均消费量略高于全國水平外,其他类别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畜产品消费能力不强;从营养健康角度,在肉类结构中,猪肉相对于其他肉制品其脂肪含量较高,过多的摄入会引发“富贵病”,如肥胖症、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提高,而牛羊肉及家禽这类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的畜产品则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替代品。然而,当前黑龙江主要畜产品消费群体的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人均消费比重达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而在被誉为“营养珍宝”的奶及奶制品消费方面,黑龙江省的城镇和农村均表现出较低的消费水平。
2.2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发引发消费者的谨慎消费行为
近年来居民对饮食结构日益改善,导致畜产品生产总量连年递增,这种需求增加有积极意义,但是,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据报道,畜产品的生产及其加工的过程之中,使用二噁英、“瘦肉精”和苏丹红等违禁、有毒添加剂现象屡屡发生,尤其是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和双汇的2010年“瘦肉精”肉事件的爆发,既再次让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警钟轰鸣,更为我国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信誉造成毁灭性打击,为这个行业发展蒙上阴影,而现行各种传播媒介的快速放大机制,在给民众身理、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和前所未有的数重威胁的同时,带给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4]。与此同时,也为某些不法商贩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了可乘之机。如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某些畜产品,由于其拥有的比较优势,使获得其标志的畜产品往往成为造假和贩假者的首要对象,与普通畜产品相比,这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控制及防范就更应受到重视[3]。由此可见,全国范围的质量安全事件和造假事件的发生和披露,降低了消费者对畜产品的满意度,进而遏制了畜产品消费量的提升,黑龙江作为畜牧业大省,在全国宏观环境的影响下势必存在畜产品消费制约的隐患。 2.3 城乡居民不同收入组畜产品购买数量差异化程度不大
普遍来说,收入水平差距会导致不同的收入群体在畜产品的消费方面处于不一样的阶段。高收入者在消费更多畜产品的同时还更关注畜产品的品质、口感等;而相比之下,低收入群体受消费预算、价格波动以及本身工资收入等影響,消费畜产品数量明显少。如图2所示,2012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人均消费伴随着收入的增长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城镇最高收入户人均肉类消费、鲜蛋消费和奶制品消费分别为最低收入户的2.1、1.8和2.7倍;农村最高收入户人均肉类消费、鲜蛋消费和奶制品消费分别为最低收入户的1.5、1.3和1.4倍,尽管消费水平伴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是在高收入组群中,并未体现出较为鲜明的畜产品消费能力和水平差距。与此同时,通过不同类别畜产品在不同收入组群中城乡消费情况不难发现,各收入越高的组群其城乡居民畜产品人均消费差距愈大,如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人均消费的城乡差距在最低收入组分别为2.8、3.4和3.4 kg,在最高收入组差距分别达到15、9和13 kg。可见,不同收入组的畜产品购买差距增大,非但对民众膳食结构调整和提高总体生活质量无益,还会给畜牧业平稳、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推动畜产品消费健康升级的对策建议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居民畜产品的总量消费,更让民众畜产品消费需求出现“双调整”现象,这就是从“数量满足”到“质量和品质的追求”,从以“户内需求为主”变成“户外需求日多”。但是,因为民众畜产品消费量的差距渐增,其消费结构又不太合理,由此引发出了畜产品的消费结构和数量存在差距和断层,这也会阻碍民众正常的畜产品消费[4]。对此,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引导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畜产品消费健康升级:
第一,充分利用媒介,积极宣传,引导民众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当前黑龙江省居民猪肉消费所占比重失衡严重,已经既影响到民众畜产品的消费营养搭配及结构平衡,又因为养猪产业属“耗粮型”,也不利于黑龙江省长远的粮食安全考虑。对此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在以畜产品消费的合理结构为基础上,适当对耗粮型畜牧业的规模发展和速度加以控制,积极倡导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同时,对草原肉羊(牛)产业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对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及其完善合理设计政策,科学引导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5]。
其次,继续增加对饲料加工和粮食生产者补贴力度,努力着眼于稳定生产。由于消费者对于畜产品消费支出上的差别主要是收入差距导致,因此,政府各级各部门必须要完善和加强社保体系,着力提升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从而推动包括畜产品在内的饮食消费结构升级[6]。
最后,不断增强畜产品产业生产加工全过程的安全质控,对产业链的环节中,尤其对生产加工畜产品环节内那些违规添加违禁药品或添加剂的不法行为加大监管打击力度,以此来保障畜产品生产加工全程的质量安全[7]。生产、加工畜产品环节是畜产品安全基础,只有确保养殖、生产和加工的质量安全,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质量,确保畜产品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丽红,路剑,卢志丹.河北省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分析和预测[J]. 湖北农业科学,2012(2):855-858.
[2] 夏晓平,李秉龙,隋艳颖.收入变动与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2010(10):17-22.
[3] 曹志宏,陈志超,郝晋珉.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变化趋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10):1173-1179.
[4] 尚旭东,李秉龙.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与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12(6):45-53.
[5] 姜冰,李翠霞.乳制品质量危机背景下供应链安全管控机制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6):74-79.
[6] 张蕾.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异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2010(6):75-79.
[7] 陆文聪,梅燕.收入增长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趋势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2):81-87.
关键词 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
中图分类号 S-9;F32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7-05707-02
Abstract The animal products consumption statu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s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such as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ability, unreasonable consumption structure, quality security and weakness income groups consumption differentiation degree.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establishing healthy consumption idea, strengthening industrial chain quality monitoring, increasing disposable income, so as to promote healthy upgrading of animal products consumption structure.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imal products; Consumption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黑龙省居民的畜产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均畜产品消费数量有了显著增加,畜产品消费升级将是食品消费中的热点。
人们开始推崇营养、健康和科学的消费理念[1],对主要畜产品(肉、蛋、奶等)不同种类的消费数量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粮食的安全问题渐被关注,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势重要[2]。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强省和畜牧业大省,在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下,把握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情况,对提高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水平、改善畜产品消费结构、增进营养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现状
目前,城镇居民是我省畜产品消费的主体,2012年黑龙江省肉类商品的消费总量是82 335.42万t,
其中城镇居民的消费量
占消费总量的66.8%,城镇居民蛋类消费和奶类消费比重分别为71.4%和79.4%。近年来,黑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畜产品消费量稳定。如图1所示,2008~2012年黑龙江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畜产品消费量均值为48.4 kg和25.1 kg,城乡消费人均差距维持在23.4 kg,其中,农村居民畜产品人均消费以年均4.15%的速度递增,城乡居民畜产品人均消费差距以年均4.19%的速度递减,消费差距不断缩减。与全国平均人均消费情况相比,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人均畜产品消费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畜产品消费量分别为黑龙江省的1.2和1.3倍,但全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差距的绝对值明显高于黑龙江,是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差距绝对值的1.1倍,且研究期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畜产品消费差距以年均19.8%的速度增长。
在畜产品消费结构上,如表1所示,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主要以肉类为主,2008~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及城镇居民肉类人均消费量整体呈现递增态势,年均增幅分别为6.0%和2.6%,农村及城镇居民的蛋类人均消费出现递减态势,年均降幅分别为2.1%和3.5%,在奶制品消费方面,农村居民的奶制品消费发展态势较好,人均消费量以年均8.7%的速度增长。综上可知,黑龙江省畜产品城乡消费差距在逐渐缩短。
2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存在的问题
2.1 消费能力不足,消费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不同类别畜产品的人均消费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均有一定的差距,如表2所示,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猪肉、家禽及奶制品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是黑龙江省的1.4、1.9和1.2倍,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牛羊肉及鲜蛋的人均消费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农村居民除蛋类及蛋制品的人均消费量略高于全國水平外,其他类别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畜产品消费能力不强;从营养健康角度,在肉类结构中,猪肉相对于其他肉制品其脂肪含量较高,过多的摄入会引发“富贵病”,如肥胖症、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提高,而牛羊肉及家禽这类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的畜产品则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替代品。然而,当前黑龙江主要畜产品消费群体的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人均消费比重达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而在被誉为“营养珍宝”的奶及奶制品消费方面,黑龙江省的城镇和农村均表现出较低的消费水平。
2.2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发引发消费者的谨慎消费行为
近年来居民对饮食结构日益改善,导致畜产品生产总量连年递增,这种需求增加有积极意义,但是,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据报道,畜产品的生产及其加工的过程之中,使用二噁英、“瘦肉精”和苏丹红等违禁、有毒添加剂现象屡屡发生,尤其是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和双汇的2010年“瘦肉精”肉事件的爆发,既再次让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警钟轰鸣,更为我国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信誉造成毁灭性打击,为这个行业发展蒙上阴影,而现行各种传播媒介的快速放大机制,在给民众身理、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和前所未有的数重威胁的同时,带给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4]。与此同时,也为某些不法商贩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了可乘之机。如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某些畜产品,由于其拥有的比较优势,使获得其标志的畜产品往往成为造假和贩假者的首要对象,与普通畜产品相比,这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控制及防范就更应受到重视[3]。由此可见,全国范围的质量安全事件和造假事件的发生和披露,降低了消费者对畜产品的满意度,进而遏制了畜产品消费量的提升,黑龙江作为畜牧业大省,在全国宏观环境的影响下势必存在畜产品消费制约的隐患。 2.3 城乡居民不同收入组畜产品购买数量差异化程度不大
普遍来说,收入水平差距会导致不同的收入群体在畜产品的消费方面处于不一样的阶段。高收入者在消费更多畜产品的同时还更关注畜产品的品质、口感等;而相比之下,低收入群体受消费预算、价格波动以及本身工资收入等影響,消费畜产品数量明显少。如图2所示,2012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畜产品人均消费伴随着收入的增长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城镇最高收入户人均肉类消费、鲜蛋消费和奶制品消费分别为最低收入户的2.1、1.8和2.7倍;农村最高收入户人均肉类消费、鲜蛋消费和奶制品消费分别为最低收入户的1.5、1.3和1.4倍,尽管消费水平伴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是在高收入组群中,并未体现出较为鲜明的畜产品消费能力和水平差距。与此同时,通过不同类别畜产品在不同收入组群中城乡消费情况不难发现,各收入越高的组群其城乡居民畜产品人均消费差距愈大,如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人均消费的城乡差距在最低收入组分别为2.8、3.4和3.4 kg,在最高收入组差距分别达到15、9和13 kg。可见,不同收入组的畜产品购买差距增大,非但对民众膳食结构调整和提高总体生活质量无益,还会给畜牧业平稳、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推动畜产品消费健康升级的对策建议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居民畜产品的总量消费,更让民众畜产品消费需求出现“双调整”现象,这就是从“数量满足”到“质量和品质的追求”,从以“户内需求为主”变成“户外需求日多”。但是,因为民众畜产品消费量的差距渐增,其消费结构又不太合理,由此引发出了畜产品的消费结构和数量存在差距和断层,这也会阻碍民众正常的畜产品消费[4]。对此,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引导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畜产品消费健康升级:
第一,充分利用媒介,积极宣传,引导民众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当前黑龙江省居民猪肉消费所占比重失衡严重,已经既影响到民众畜产品的消费营养搭配及结构平衡,又因为养猪产业属“耗粮型”,也不利于黑龙江省长远的粮食安全考虑。对此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在以畜产品消费的合理结构为基础上,适当对耗粮型畜牧业的规模发展和速度加以控制,积极倡导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同时,对草原肉羊(牛)产业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对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及其完善合理设计政策,科学引导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5]。
其次,继续增加对饲料加工和粮食生产者补贴力度,努力着眼于稳定生产。由于消费者对于畜产品消费支出上的差别主要是收入差距导致,因此,政府各级各部门必须要完善和加强社保体系,着力提升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从而推动包括畜产品在内的饮食消费结构升级[6]。
最后,不断增强畜产品产业生产加工全过程的安全质控,对产业链的环节中,尤其对生产加工畜产品环节内那些违规添加违禁药品或添加剂的不法行为加大监管打击力度,以此来保障畜产品生产加工全程的质量安全[7]。生产、加工畜产品环节是畜产品安全基础,只有确保养殖、生产和加工的质量安全,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质量,确保畜产品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丽红,路剑,卢志丹.河北省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分析和预测[J]. 湖北农业科学,2012(2):855-858.
[2] 夏晓平,李秉龙,隋艳颖.收入变动与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2010(10):17-22.
[3] 曹志宏,陈志超,郝晋珉.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变化趋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10):1173-1179.
[4] 尚旭东,李秉龙.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与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12(6):45-53.
[5] 姜冰,李翠霞.乳制品质量危机背景下供应链安全管控机制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6):74-79.
[6] 张蕾.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异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2010(6):75-79.
[7] 陆文聪,梅燕.收入增长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趋势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2):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