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义务的刑事法律化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ei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经济利益成为了人们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为与自身利益无碍,当面对正在遭受损害的他人时,人们往往选择明哲保身、漠然处之。这不但与我国的道德传统相违背,更会使人们的价值观逐步扭曲。当正义保持沉默时,罪恶就会无所顾忌,所以将见危不救入刑不但是对见危不救行为的责难,更是维护社会基本道德的手段。
  [关键词]见危不救;刑事立法;道德义务
  一、引子——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可能出于某种偶然,但这个鲜活生命的逝去仍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拷问:事态何以冷漠至此?是否有必要借助法律,尤其是刑罚的手段疗救冷漠的世事?
  二、我国对于见危不救行为定罪处罚的历史渊源
  我国古代的法律文献中不乏对见危不救的处罚规定。在我们能见到的材料中,对见危不救者的惩罚措施可上溯到秦朝。在以“睡虎地竹简”为代表的秦代法律文献中就记载了对见义不为的法律惩罚措施。其中规定:“贼入甲室,贼伤甲,甲号寇,其四邻、典、老皆出不存,不闻号寇,问当论不当?审不存,不当论;典,老虽不存,当论。”这句话是说有贼入甲家,将甲杀伤,甲向四邻呼救。若四邻、里典、伍老外出不在家,没有听到叫喊捉贼的声音,如情况属实,四邻可免于处罚;典、伍仍应论罪。若四邻在家而不去救助,很显然要遭到法律的制裁。及至后世,对见危不救、见义不为之人的处罚则更加详细具体。
  从这些古代法律文本中可见,在责任主体的范围上,我国古代对于见危不救罪的处罚范围一般以四邻、里典、伍老为限。这是由于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流动人口较少,为了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所以产生了以四邻、里典、伍老为基础的救助义务。在主观方面上,对见危不救的处罚主要是针对故意的心态。在客观方面主要是不作为,即面对遭遇现实危险的他人漠然处之不施以援手。唐律对其的规定更加细致和人性化,对见危不救者定罪处罚不但要求其见危不救,还要求其行为能力是“见危能救”,即要求救助人对当时的现实危害力所能及。见危不救罪在针对的对象上主要是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犯罪,如盗贼、杀伤,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在其承担法律责任的性质上,既有民事责任也有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法律不论是其本身还是其所反映出的社会道德评价,都对见危不救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甚至是严厉的惩罚。虽然其中有些惩罚过于严苛,成为当代法治理论批判的对象,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见危不救行为的鄙夷和仗义援手的褒扬由此可见一斑,可以将其视为见危不救罪入刑的道德基础和本土文化基础。
  三、见危不救入刑的现实可行性论证
  目前,我国虽未将见危不救的行为列入刑法体系,但有的学者根据学理将见危不救作出了如下定义,“不负特定职责或义务的主体,对处于有生命安全危险状态中而急需给予救助的人,自己能够救助而且明知给予救助对自己或对他人无危险,而竟不予救助的行为”。从这个定义中笔者分解出了见危不救行为的如下几点要素。从行为主体上看,其主体是不负特定职责或义务的且有能力对受害人实施救助的人。从主观方面看,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是故意。其客观方面是,对于受害人能够救助而又不予救助的行为。对象是“处于有生命安全危险状态中而急需给予救助的人”。
  要论证见危不救罪是否应该列入刑法的规制范围,最核心的问题是见危不救行为是否满足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从立法上看,犯罪的确立是从其本质特征中提炼出来的。只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足以破坏社会基本秩序及生存条件的行为,立法者们才会将其规定为犯罪。在立法过程中,确定犯罪的时候,立法者们主要考虑的是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所谓社会危害性是指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关系造成的实际或现实威胁。它既包括行为客观上造成的危害也包括行为体现的行为主体的主观恶性。
  从其对社会关系的整体影响上看,不负有特定职责或义务的主体在能救且无危险的情况下仍然见危不救,的确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从客观方面来看,行为人在有条件对他人实施救助的情况下而选择明哲保身、毫不作为,间接地造成了被害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其不作为甚至会间接导致社会整体利益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果人人都在关键时刻选择沉默和逃避,那么这种不作为形成的合力对社会个体和社会整体的负面影响都将不容小觑。从主观方面来看,能救而不救体现出了行为人主观上的价值取舍,这是对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遭受损失的放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间接故意的态度。对于行为人的这种主观上的价值取舍,法律无疑应对其进行否定评价。所以,不论在客观层面还是主观层面上进行考量,见危不救行为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已经具备了犯罪的最基本特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具备了道德基础、文化基础、历史基础与现实基础后,将对见危不救的规定融入刑法体系已势在必行。同时,在立法时也要考虑到司法操作的问题,通过多层次的立法来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如对见危不救予以刑事惩罚,并利用行政立法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奖励、设立完善的保障制度等。如此,刑事法律体系才能为市场经济和社会道德的同时进步保驾护航,避免人们在利益面前迷失自我以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
  [作者简介]于瀚鹏,男,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刑事诉讼诉讼过程中,侦查人员作为某些案件证据最初的接触者以及取证活动所形成的程序法事实的证据来源主体,由其充当证人参与法庭质证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案件真实的发现和实体法律的正确适用,而且有利于激发刑事诉讼各方参与者的主动性,彰显程序自身的公正性,还可有力约束侦查人员的非法取证行为。①因此,侦查人员作证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拟在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从作证范围和作证方
期刊
[摘 要]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使得资源型城市必然要受资源、市场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在其由成熟期转变为衰落期的过程中普遍面临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文章分析了淮南煤炭资源的现状,寻求适用于淮南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实现淮南由煤炭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从而达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协调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移;路径
期刊
[摘 要]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简易程序的适用作了较大的修改,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在分案、审查、出庭等方面作出积极应对,并在证据展示、完善犯罪嫌疑人的程序选择权等方面作出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简易程序;法律监督;办案模式;配套制度  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经过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关于简易程序的修改是其中较大的改动之一。我国
期刊
[摘 要]法律援助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财力、人力不足的问题,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出现,可以弥补和解决此问题。同时,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又能推动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发展,促进法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温州大学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分析我国法律援助与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互动。  [关键词]法律援助;诊所式法律教育;互动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及我国法律援
期刊
[摘 要]为遏制恶意诉讼,强化对第三人的程序保障,实现程序公正,新《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确立了第三人的撤销之诉制度,该制度与已被《民事诉讼法》第227条确立的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以及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1款规定的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一同构成了民事诉讼活动中民事权益受损的案外人在不同条件下的三种救济途径。文章旨在通过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与其它两种案外
期刊
[摘 要]陪审制度是审判机关吸收法官以外的社会公众代表参与案件审判的制度。文章以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为视角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的实施现状,谈谈美国陪审团制度对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陪审团制度;实施现状;人民陪审员制度  谈到美国的司法制度,不得不提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制度是美国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也一直被美国人奉为“自由的堡垒”而津津乐道。曾经有法学家指出:即便出于“略
期刊
[ 摘 要]《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实施之前,我国法律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打击力度相对较弱。且该法条在犯罪的行为方式、犯罪对象、罪状表述等方面的表述过于抽象、原则,使得实践中那些应当受到刑法惩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尚未得到有效的刑法规制。文章针对《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相关规定之解读提出了粗浅建议,旨在完善其不足。  [关键词]拒不支付劳动
期刊
[摘 要]公、私法的分类是成文法国家对法律规则的基本分类。这种划分在西方国家是从罗马开始起源的,中世纪遇到了瓶颈,但现代又蓬勃发展起来,随着社会变迁,公私法的划分又有了一系列的变革。二十世纪以来,公私法的二分传统出现了一些变化。公、私法的区分代表两种不同的法律价值和形式要求。这对我们明确“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保护私权利,正确处理公权与私权的关系,进而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关心农民工成为党和政府、社会学界一项重点工作。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工在工资、就业、生活、住房、维权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其次,探讨了由政府引导建设农民工社区的结构模式,旨在通过发挥农民工社区的各项功能。  [关键词]农民工社区;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随着改革的步伐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现代化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正式实施,小额诉讼程序也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各地区的基层法院也都在积极响应,各省高级法院也都相继出台标的额等具体规定。所以面对现存的小额诉讼程序,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发展前景的研究。文章将立足于现行立法的司法现状及社会政策,对小额诉讼的现存缺陷进行剖析,客观的对未来司法解释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额诉讼;发展近路;司法解释  一、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