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产业有大年也有小年,撇开统计数字,刚刚过去的2012是什么年景,资深医药经理人心里应该都有数。
和往年一样,各方机构都会做各种年度盘点,如年度产品、年度企业、年度事件等,笔者愚见,今年的盘点含金量不高,有些盘点颇有些凑数之嫌。唯一一个实打实的,就是2012年度医药行业政策盘点了,从新版GMP到限抗令,从医保付费调整到整治票据,委实是拳拳见肉、步步惊心。那些业务数字一片晴好的药企,管理层的心中是否同样晴朗?未来有太多的十字路口,太多的或有或无的机会和结局,我们需要去面对。在各种模式的讨论中、探索中、试点中,我们观望、我们尝试,我们试着伸出脚来触碰河里的石头,却在即将踩实的那一刻,又踌躇地把脚悬了起来,想再多看一眼睬的是不是对的石头,是不是对的时机……
害怕不是坏事情
最近看了一部动画片《超凡的诺曼》,一个一百年前的女巫对诺曼的小镇下了诅咒,坟墓里的邪恶的僵尸、鬼魂和女巫一个接着一个地跑了出来——它们想用自己的力量占领小镇,最终拯救小镇的希望落到了小男孩诺曼(Norman)的身上,因为他拥有和死人对话的特异功能。这部片子用一个不平常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个浅显的道理:害怕不是坏事情,关键是你要如何去面对,我们不要非黑即白地排斥和远离一切让我们觉得害怕的东西,而是要试着去直面和沟通。村民们面对僵尸,勇敢地举起武器奋力搏斗,但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最终,事情是通过男孩联合了僵尸,与女巫进行了一次有引导性的对话,最终让女巫放弃了报复,拯救了小镇。这种处理方式,在鬼片里比较少见,也给了我们更多思索的空间。
在当前这种纷繁芜杂的环境下,各种决策机制和政策选择并行,沟通就变得无比重要。对内对外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和交流,会帮您更清楚地理解问题,明辩是非,以及影响他人的重要决策。
坚持做对的事情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一些大是大非的东西始终是不会改变的。对患者生命负责,维护产品质量,响应国家医改和公共卫生发展政策,坚持专业化的学术推广方向,是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药企最基本的底线。一个坚持质量承诺和社会承诺的药企,是不可能发生毒胶囊、塑化剂事件的,不可能为了追求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导致企业长期及外部社会的不经济。
除了坚守基本价值观,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是否进入的是国家重视和引导的领域,是我们判断业务发展方向是否正确的不二法门。随着国务院医改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的出台,新医改初见成效。未来起到长远指导意义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开始逐步进入实质性阶段,重点关注领域主要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领域、主要慢性病领域、妇幼卫生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环境健康领域、行为健康领域等。对一个以长期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药企,可以在参考上述领域的情况下,主动进行产品和产业布局。
坚持做懂的事情
最近医药圈跨界的项目很多,大健康概念如日中天,房地产项目风生水起,参与投资广泛撒网的也大有人在。因时日较短,长期效果如何,不好评价。全球多元化经营做的最好的公司就是GE了,从能源、机电、金融到医疗的多个行业均有涉猎,不过要再不假思索地举出第二家公司的例子,还真有点难度。曾经和一位在麦肯锡工作过多年的咨深顾问聊过,问他对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看法,他说,凡是他看过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现有企业决策层里,有一个对要进入的新行业特别明白的人,成立的新行业必须在他的带领/直接管理下,经营上一段日子,才能最终实现新行业扩张的成功。各家有志于发展多元化的公司高管团队里,现在有这样的人才吗?
回到医药圈,终端拓展也是时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大药厂选择从第一终端向二三终端的延伸,原有的一些做低端市场的药企和药商,也想借着政策调整的机会,实现全国扩张的梦想。
前几天,一个朋友和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桃村(烟台地区的一个镇)的民办教师来烟台市看她,下午两点就结束了,但是他为了省钱,一直熬到晚上8:30才回家。因为如果坐汽车,烟台到桃村要22块钱,如果坐烟台一青岛的火车途经桃村,只要5块5毛钱!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其实就是给做业务发展战略的人提个醒,要想真正理解一个市场,你一定要走下去,理解这个市场的人群,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做法,要有同理心!如果还是出门私家车,出差有接送,餐饮要私房菜的“高富帅”做法,是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战略战术的,结果真是要空谈误国了。
坚持做有市场的事情
最近IMS发布的关于中国新药上市难的研究文章想必大家都已看到,因为市场准入的诸多障碍,从注册批准再到国家医保、省级准入及医院准入,导致新药实际上市时间的大量延迟,IMS提出了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中国患者用新药比国外晚8年”。延迟上市的背后,是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的浪费,也造成了很多的沉没资本。
其实不光是新药,仿制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仿制药要做得好,产品梯队的经营更为重要,一定要保证在合适的时机上市合适的产品,保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健康发展。然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仿制药公司发现,他们出现了前浪已经拍在沙滩上,后浪还出不来的尴尬局面,青黄不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在短期外部环境无法改变,而因当前宏观经济情况导致资源更加稀缺的局面下,企业要生存,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要提高投资回报率,保证投资的可回收性。从业务角度,在同等时间和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集中资源,投入到有大市场的大产品上,才能保证回收。利基产品和一些罕见病治疗药,不是不能做,而是要看时机。企业不是慈善家,我们首先还是要保证生存,平稳过冬。即便是跨国大药企,近几年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也在不断缩减业务单元、产品线和裁员的过程中挣扎前行。
“打铁还须自身硬”,任何成功的企业和经理人,在不确定环境下,要想脱颖而出,除正确的战略战术选择外,自身必须有足够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竞争者超越,被时代所抛弃。善意地提醒每一位经理人,无论您是否拥有足够强的自身实力,还是建议您坚持学习。学习不光是为了补充知识、与时俱进,也是为了保持经理人自身积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永远是激励我们在忧患中前行的正能量!
和往年一样,各方机构都会做各种年度盘点,如年度产品、年度企业、年度事件等,笔者愚见,今年的盘点含金量不高,有些盘点颇有些凑数之嫌。唯一一个实打实的,就是2012年度医药行业政策盘点了,从新版GMP到限抗令,从医保付费调整到整治票据,委实是拳拳见肉、步步惊心。那些业务数字一片晴好的药企,管理层的心中是否同样晴朗?未来有太多的十字路口,太多的或有或无的机会和结局,我们需要去面对。在各种模式的讨论中、探索中、试点中,我们观望、我们尝试,我们试着伸出脚来触碰河里的石头,却在即将踩实的那一刻,又踌躇地把脚悬了起来,想再多看一眼睬的是不是对的石头,是不是对的时机……
害怕不是坏事情
最近看了一部动画片《超凡的诺曼》,一个一百年前的女巫对诺曼的小镇下了诅咒,坟墓里的邪恶的僵尸、鬼魂和女巫一个接着一个地跑了出来——它们想用自己的力量占领小镇,最终拯救小镇的希望落到了小男孩诺曼(Norman)的身上,因为他拥有和死人对话的特异功能。这部片子用一个不平常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个浅显的道理:害怕不是坏事情,关键是你要如何去面对,我们不要非黑即白地排斥和远离一切让我们觉得害怕的东西,而是要试着去直面和沟通。村民们面对僵尸,勇敢地举起武器奋力搏斗,但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最终,事情是通过男孩联合了僵尸,与女巫进行了一次有引导性的对话,最终让女巫放弃了报复,拯救了小镇。这种处理方式,在鬼片里比较少见,也给了我们更多思索的空间。
在当前这种纷繁芜杂的环境下,各种决策机制和政策选择并行,沟通就变得无比重要。对内对外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和交流,会帮您更清楚地理解问题,明辩是非,以及影响他人的重要决策。
坚持做对的事情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一些大是大非的东西始终是不会改变的。对患者生命负责,维护产品质量,响应国家医改和公共卫生发展政策,坚持专业化的学术推广方向,是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药企最基本的底线。一个坚持质量承诺和社会承诺的药企,是不可能发生毒胶囊、塑化剂事件的,不可能为了追求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导致企业长期及外部社会的不经济。
除了坚守基本价值观,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是否进入的是国家重视和引导的领域,是我们判断业务发展方向是否正确的不二法门。随着国务院医改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的出台,新医改初见成效。未来起到长远指导意义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开始逐步进入实质性阶段,重点关注领域主要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领域、主要慢性病领域、妇幼卫生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环境健康领域、行为健康领域等。对一个以长期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药企,可以在参考上述领域的情况下,主动进行产品和产业布局。
坚持做懂的事情
最近医药圈跨界的项目很多,大健康概念如日中天,房地产项目风生水起,参与投资广泛撒网的也大有人在。因时日较短,长期效果如何,不好评价。全球多元化经营做的最好的公司就是GE了,从能源、机电、金融到医疗的多个行业均有涉猎,不过要再不假思索地举出第二家公司的例子,还真有点难度。曾经和一位在麦肯锡工作过多年的咨深顾问聊过,问他对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看法,他说,凡是他看过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现有企业决策层里,有一个对要进入的新行业特别明白的人,成立的新行业必须在他的带领/直接管理下,经营上一段日子,才能最终实现新行业扩张的成功。各家有志于发展多元化的公司高管团队里,现在有这样的人才吗?
回到医药圈,终端拓展也是时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大药厂选择从第一终端向二三终端的延伸,原有的一些做低端市场的药企和药商,也想借着政策调整的机会,实现全国扩张的梦想。
前几天,一个朋友和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桃村(烟台地区的一个镇)的民办教师来烟台市看她,下午两点就结束了,但是他为了省钱,一直熬到晚上8:30才回家。因为如果坐汽车,烟台到桃村要22块钱,如果坐烟台一青岛的火车途经桃村,只要5块5毛钱!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其实就是给做业务发展战略的人提个醒,要想真正理解一个市场,你一定要走下去,理解这个市场的人群,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做法,要有同理心!如果还是出门私家车,出差有接送,餐饮要私房菜的“高富帅”做法,是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战略战术的,结果真是要空谈误国了。
坚持做有市场的事情
最近IMS发布的关于中国新药上市难的研究文章想必大家都已看到,因为市场准入的诸多障碍,从注册批准再到国家医保、省级准入及医院准入,导致新药实际上市时间的大量延迟,IMS提出了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中国患者用新药比国外晚8年”。延迟上市的背后,是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的浪费,也造成了很多的沉没资本。
其实不光是新药,仿制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仿制药要做得好,产品梯队的经营更为重要,一定要保证在合适的时机上市合适的产品,保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健康发展。然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仿制药公司发现,他们出现了前浪已经拍在沙滩上,后浪还出不来的尴尬局面,青黄不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在短期外部环境无法改变,而因当前宏观经济情况导致资源更加稀缺的局面下,企业要生存,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要提高投资回报率,保证投资的可回收性。从业务角度,在同等时间和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集中资源,投入到有大市场的大产品上,才能保证回收。利基产品和一些罕见病治疗药,不是不能做,而是要看时机。企业不是慈善家,我们首先还是要保证生存,平稳过冬。即便是跨国大药企,近几年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也在不断缩减业务单元、产品线和裁员的过程中挣扎前行。
“打铁还须自身硬”,任何成功的企业和经理人,在不确定环境下,要想脱颖而出,除正确的战略战术选择外,自身必须有足够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竞争者超越,被时代所抛弃。善意地提醒每一位经理人,无论您是否拥有足够强的自身实力,还是建议您坚持学习。学习不光是为了补充知识、与时俱进,也是为了保持经理人自身积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永远是激励我们在忧患中前行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