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铁一样的生命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这只摇了38年
  的轮椅,停了
   史铁生在轮椅上度过了整整38年。2010年12月31日,在距离自己60岁生日仅仅4天的时候,因为突发脑溢血,史铁生带着永不能实现的梦想和未完成的书稿,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一直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男人,终于“辞职”了。
  从21岁那年开始,史铁生就一直没有逃过病痛的折磨。他把身体比喻成一架飞机,先是作为“起落架”的两条腿瘫痪了,然后像是“发动机”般的两个肾也“一起失灵”,患上了尿毒症。他不得不每周接受三次透析,经历过1000多次的针刺,手臂间肿胀的动脉和静脉就像“3条大蚯蚓”。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甚至就连喝汤时呛了一口,都可能感染肺炎”。就在2010年秋天,他为了和朋友聊上一个小时,甚至不得不提前一天整日卧床、养足精神。
  可是,在朋友们的眼里,史铁生乐观得“根本不像一个被重病缠绕的病人”。几乎所有采访过他的人都提到,他很少一脸愁容,恰恰相反,他“太爱笑了”,黑镜框后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有时还透着几分孩子般的狡猾”。
  当然,并非从一开始,这个病人就能笑着面对他无法摆脱的梦魇。21岁时,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朋友们还记得,那时,如果有人嘲笑他的腿,“他恨不得想抱着炸药包冲过去”。
  当年,史铁生住在一座大杂院的最里面,屋子不到7平方米,“除了床和写字台,剩下的空间仅够他的轮椅转个小弯儿”,就连轮椅推出去时,“还擦着门”。
  这个年轻的病人最常去活动的地方,是离大杂院不远的地坛。每天,他都在这座荒废的园子里,“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为什么要出生”。
  作家徐晓也正是在这里认识了史铁生。因为住在附近,每天上下班超近道穿过地坛,她注意到,那里总是有个年轻人,“黑色的皮肤,厚厚的嘴唇,明显残废的双腿,总是捧着本厚厚的英文词典”。
  有时,他也带着本子和笔,到园中找一个少人的角落,“偷偷地写”。如果有人无意中闯进这个空间,他就“把本子合上,把笔叼在嘴里”。
  最终,这个古园里诞生了一篇15000字的《我与地坛》。这部探讨生与死、荒废与生长、绝望与希望的长篇散文,打动了无数读者,以至于作家韩少功评价道,“《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作为写作者,史铁生获得了盛名,但作为一个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的病人,他却开始失去宝贵的时间。
  “1979年,由于下肢麻痹、肾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尿毒症威胁着他的生命,不得不造漏排尿。紧接着,由于肌肉萎缩,血液循环受阻,再加上每天长时间地坐压,褥疮发作,前景是败血症。1986年,前列腺引起的疼痛,使他不得不停止写作整天卧床……冬天,他那毫无知觉的腿,经不起寒冷,如果冻了,就有坏死的可能;夏天,全身的热量只能从上身排出,额头的痱子从来不断……”
  那时,他每次都要为了透析花掉四个半小时的时间,前提还是“路上不能堵车”。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史铁生每天几乎只有两个小时的工作时间。20万字的《病隙碎笔》,史铁生整整写了4年。算起来,他一天平均只写了136个字。根据不完全统计,这种艰难的写作之后,中国文坛留下了属于史铁生的100多万字作品,也鼓励了无数的读者。
  在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上,这位一辈子囿于轮椅的作家,被评为“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授奖词对这个作家作出了最为恰如其分的评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2010年12月31日凌晨,这个病逝作家的肝脏,按照他的遗嘱,被捐献给了一个来自天津的病人。而十几个小时后,2011年的元旦就要来临。
  生前,他曾经说过:“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也许,在这个节日里,这个病人的魂灵已经告别轮椅,微笑地飞翔着,进入了天国。
  (罗洪专摘自《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期刊
●土豆要去和包子决斗,可是前面有一条河,他过不去。(打一植物)  答案:荷兰豆(河拦豆)  ●决斗开始了,土豆捅了包子致命的一刀。(打一食品)  答案:豆沙包(豆杀包)  ●老鼠对野马说:“我昨天和猫约会呢!”(打一食品)  答案:薯片(鼠骗)  ●野马不信,把老鼠拎了起来。(打一蔬菜)  答案:马铃薯(马拎鼠)  ●一只羊在吃草,一只狼从羊身旁经过,但没有吃羊。(打一海产品)  答案:虾(瞎) 
期刊
把所有的悲伤走遍  悲伤却还在起点  于是  埋下一座城  关了所有灯    睫毛下的伤城路过了  谁的风景  纠结掉进了  谁的城池  醉生梦死
期刊
一天,上帝来到水里,想看看鱼类是怎样躲避人类的捕杀的,顺便给它们提提建议,找到生存的智慧。   马嘉鱼骄傲地说:“我才不怕渔网呢。一旦遭遇拦截,我会使出浑身解数,勇往直前,从不退缩,愈陷愈冲,哪怕撕个鱼死网破。”  上帝赞许地点点头说,宁折不弯,坚强。   翘头鱼狡黠地说:“我才不那么傻呢,我在水里自由嬉戏,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四处逃窜,以最快的速度逃离现场,寻求安全可靠的地方。”   上帝似有所悟
期刊
29岁的纳雷亚南·克里施南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马杜赖市人,他从小喜欢烹饪,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顶级大厨。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一所烹饪学校学习。21岁时,他已是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市一家五星级饭店的大厨。2002年5月,他受瑞士一家豪华酒店的邀约去担任主厨,年薪21万美金。  当年6月,他准备去瑞士前,回老家与父母告别,路旁一幅惨景映入眼帘:一名拄着双拐的50多岁男子,捡起已长绿毛的食品,不顾一切地
期刊
你这种人天理地理都难容。(他就是这么骂人的)  某些同学考试时脑袋偏转的角度不要超过黄赤交角。(他监考时说的)  有两艘船,一艘在热带捕鱼,一艘在温带捕鱼,哪艘船更容易沉掉?当然是温带的,为什么?温带鱼多,船装不下就沉了。(无厘头式)  太阳耀斑爆发是很可怕的,但我要是被惹火了的话,会比耀斑还可怕数万倍。(所以他有个外号叫万耀斑)  有些登峰造极的同学现在还把彗星写成“慧星”,真是充满智慧的扫把星
期刊
1.老师在批改作文《我的老师》时,发现这么一段:“……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学生,现在又在送我们这一庙……”  原来该生将“届”字错写成了“庙”。  老师批注:等送走你们这一“庙”,我就不当园丁,改当方丈了。   2.语文老师让学生用“却”“但是”造句,并解释道:“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连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个大弯。”  有学生立即说:“我家到学校只转几
期刊
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一直有一个头痛的问题,那就是他们遍布在全世界的一千多名机翼修理师,经常会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从梯子或机翼上掉下来,导致受伤。  原来,由于机翼有一定的高度,机翼修理师们在工作的时候必须要站在一个高梯上,必要的时候还需要站到机翼上。同时又由于机翼不是水平的,而是有一定的斜度,因此,如果修理师们站在梯子上,则需要他们高举手臂,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去够着工作,如果是站
期刊
↓幸福就是……  幸福就是:忘了你是谁,我是谁。一条澄澈的河流,从我们眼睛里流过。手拉着手,就像两缕风合在一起。在撞上不远处的石壁之前,这一瞬间的奇迹,比霞光更虚幻,比早晨更永恒。  幸福就是:你冰冷的理智之水浇不灭的火焰。诗歌里的北极熊、日记里的穿山甲。比雨点更明亮的日子,即便渗入泥土,也会长出密密的光芒。  幸福就是:你永远抓不住的那个梦。水从指缝间流失,掌心的洁净和静默,依然在岁月里缓缓流淌
期刊
【主题感言】  特约主持:刘洋  ○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美丽的姑娘会着意繁复的流行色,司机会瞪着眼觉得行人太多,而那些年轻的满脸泛着母性光辉的准妈妈们,则会吃惊地想,“同类”激增是为什么?  ○其实概莫能外,我们每个人都看到和自己有关的——这是视觉的自动过滤功能,但在屏蔽多余信息的同时,也屏蔽了更多美妙的色彩。更不乏一心只窥暗色之人,如此广袤而丰盛的人生摆在面前任君取舍,太多旅者却只是低了头撷取一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