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的提出
模式化教学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它的重大缺陷,是对学生个性及其发展需要和要求的忽视甚至压抑。模式化教学更多地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压力而不是学生内在的需要,因而难以获得最佳效果。 个性化教学既强调对学科专业基本规范的尊重,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发展条件,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大批涌现,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研究的目标
1、促使教学有特色的教师脱颖而出,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又能有效激活学校用人机制。 2、调动每位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教师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成为教学有个性、有特色的教师。 3、总结出个性化课程观、实行个性化教育、培育个性化人才的方法。 4、丰富和完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三、参加研究人员的选定
课题组于2005年6月成立,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有6人,均为小学高级教师。参与研究的老师根据所教学科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研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研究内容
1、更新观念,以人为本。要实现“个性化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敢于表现自我;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2、建构多样化的综合课程体系 首先是要突破以往的学科、专业界限,拓展内容,丰富信息量,让学生以特有的方式选择和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形成系统而又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提供更广阔的课程背景。其次课程结构要多样化,各学科和跨学科的课程有较灵活的结构方式,给予学生合理选择的自由。 3、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 4、建立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目标相结合的教育测量和评价方式。
(二)課题研究实施过程 1、突出重点,分层推进。我们将课题研究实践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从2005年6月7至2006年3月,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对作文个性化的理论进行学习研讨,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加深对作文个性化教学的认识。第二阶段是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重点解决个性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第三阶段是从2008年1月至今,整理与推广阶段。
2、注重运用,力求实效。学校创设氛围,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将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检验、修订、改善。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正视学生“个性差异”,立足“求同存异” 1、重视学习,深入领会课题研究的实质。课题组要求参加实验的教师,每人各带一个实验班开展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初期重视理论学习,并认真开展同学科之间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并进行深刻的个人反思。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榜样引领,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个性化的问卷调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研究思路。课题组成员研究制定了各学科个性化问卷调查,通过家访对学生做了一次全面了解、记录,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二)教师们的个性化教学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
1、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2、授课教师都能够科学、有效地开拓教学资源。 3、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硕果累累。 4、重视活动交流,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提高研究效果。
(三)通过建构多样化的综合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1、组织灵活多变的活动,激发学生个性化需求。
2、学生们在个性化教学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六、问题与思考
1、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初步探索了由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化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法,但仍感觉不够完善,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操作性不够强,促进师生发展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在下一阶段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仍要以此为重点,进一步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个性化教学。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们感觉到学生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深入全面地学习个性化教育理念,系统地优化个性化教学,更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我们的课题研究,对于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重视得不够,课题研究的成果显得不够全面、丰富。
总结三年来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与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还要不懈地付出努力。
模式化教学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它的重大缺陷,是对学生个性及其发展需要和要求的忽视甚至压抑。模式化教学更多地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压力而不是学生内在的需要,因而难以获得最佳效果。 个性化教学既强调对学科专业基本规范的尊重,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发展条件,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大批涌现,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研究的目标
1、促使教学有特色的教师脱颖而出,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又能有效激活学校用人机制。 2、调动每位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教师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成为教学有个性、有特色的教师。 3、总结出个性化课程观、实行个性化教育、培育个性化人才的方法。 4、丰富和完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三、参加研究人员的选定
课题组于2005年6月成立,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有6人,均为小学高级教师。参与研究的老师根据所教学科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研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研究内容
1、更新观念,以人为本。要实现“个性化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敢于表现自我;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2、建构多样化的综合课程体系 首先是要突破以往的学科、专业界限,拓展内容,丰富信息量,让学生以特有的方式选择和组合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形成系统而又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提供更广阔的课程背景。其次课程结构要多样化,各学科和跨学科的课程有较灵活的结构方式,给予学生合理选择的自由。 3、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 4、建立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目标相结合的教育测量和评价方式。
(二)課题研究实施过程 1、突出重点,分层推进。我们将课题研究实践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从2005年6月7至2006年3月,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对作文个性化的理论进行学习研讨,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加深对作文个性化教学的认识。第二阶段是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重点解决个性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第三阶段是从2008年1月至今,整理与推广阶段。
2、注重运用,力求实效。学校创设氛围,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将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检验、修订、改善。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正视学生“个性差异”,立足“求同存异” 1、重视学习,深入领会课题研究的实质。课题组要求参加实验的教师,每人各带一个实验班开展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初期重视理论学习,并认真开展同学科之间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并进行深刻的个人反思。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榜样引领,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个性化的问卷调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研究思路。课题组成员研究制定了各学科个性化问卷调查,通过家访对学生做了一次全面了解、记录,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二)教师们的个性化教学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
1、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2、授课教师都能够科学、有效地开拓教学资源。 3、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硕果累累。 4、重视活动交流,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提高研究效果。
(三)通过建构多样化的综合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1、组织灵活多变的活动,激发学生个性化需求。
2、学生们在个性化教学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六、问题与思考
1、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初步探索了由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化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法,但仍感觉不够完善,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操作性不够强,促进师生发展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在下一阶段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仍要以此为重点,进一步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个性化教学。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们感觉到学生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深入全面地学习个性化教育理念,系统地优化个性化教学,更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我们的课题研究,对于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重视得不够,课题研究的成果显得不够全面、丰富。
总结三年来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与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还要不懈地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