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叹珍稀母豹只剩6头了
不久前,一头阿穆尔母豹的尸体在俄罗斯巴索维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被发现。它的背部被子弹击中,并且它死前显然还遭到了重物殴打。这头体重35千克的母豹之死让人扼腕长叹,因为阿穆尔豹是全球目前最珍稀的一种大猫。全球野生阿穆尔豹的总数量如今仅为25~34头,并且其中只有6头母豹。阿穆尔豹曾广泛分布于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但是人类的影响逼得这种豹子如今严重濒危。
全球变暖鱼儿生长更快
海洋学家发现,随着全球变暖,上层海水升温,与50年前相比,在靠近太平洋表面的水域中生活的那些浅水鱼的生长速度加快了20%~30%。这对浅水鱼而言是有益的,因为它们抵御人类过度捕捞的能力更强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50年前相比,深水鱼的生长速度却减缓了20%~30%,这同深海海水持续变冷直接相关。深海海水变冷的原因迄今仍不明朗,但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几百年之久,这暗示深海海水变冷是跟全球变暖无关的独立事件。对于深海鱼来说,这是不利的,因为生长减慢就意味着生长期更长,从而更容易死于饥饿和被掠食。
暗物质藏身矮星系
天文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神秘的暗物质很可能隐身于大星系碰撞过程中形成的矮星系里。暗物质是不会发出或反射光线的物质,它们构成了宇宙质量的大部分。科学家发现了3个矮星系,它们的质量是其中星体和气体总质量的两倍,这说明其另一半质量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有两种形式,大约10%是尚未被探察到的一般物质(称为“重子”),90%则是奇妙的非重子,宇宙质量中超过25%由非重子构成,它们很可能构成了宇宙的基本构架,整个宇宙就是在这个构架上“丰满”起来的。
发现“银河爷爷”
宇宙是在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诞生的。令人惊奇的是,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年龄为132亿年的古老恒星——HE1523-0901,并戏称这颗跟宇宙几乎同龄的星为“银河爷爷”或“银河化石”。测定这颗星年龄的方法与考古学中常用的放射性碳测年法相似,即测定一种放射性同位素——铀的衰减剩余量。放射性同位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稳步衰减(减少),而其他同位素则保持稳定。所以,通过比较这两类同位素的数量,就能够知道一颗恒星的年龄。
雄蝶的闪电性反击
在过去近100年中,萨摩亚群岛上一种俗称“蓝月亮”的蝴蝶(学名幻紫斑峡蝶)一直在跟一种名叫“沃尔巴克氏体”的细菌苦苦搏斗。沃尔巴克氏体最终几乎让“蓝月亮”蝶断子绝孙了,这是因为沃尔巴克氏体会破坏“蓝月亮”雄蝶的生殖系统。到2001年,雄蝶数量已经只占整个“蓝月亮”蝶群的1%。令科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在经过长期的“屈辱”和“压抑”之后,仅仅花了5年时间,“蓝月亮”雄蝶就卷土重来,其数量大大增加,到2006年,雄蝶和雌蝶的数量已经平分秋色。如此迅速的进化性反击(或者说变化),科学家说他们还是首次见到。科学家推测,也许其中一只雄蝶率先出现了某种变异,使得自己和自己的雄性后代能够避免沃尔巴克氏体的进攻。从此,这种抵御性基因得以传播,雄蝶便闪电般崛起。
蜂王竟然给工蜂“洗脑”
蜂巢中,一群年轻的工蜂(均为雌性)围着“母王”忙碌着,默默地奉献自己,在一旁鸣叫的则全部是雄蜂。“女儿们”为何会如此听话?科学家最近惊奇地发现,蜂王竟然是通过释放一种激素来让“女儿们”俯首称臣的。换句话说,就是蜂王居然懂得“洗脑”这一招。不过,当工蜂们长大成熟之后,蜂王的激素就不再有效。为何会这样,仍是一个谜。不过,这种“洗脑”不仅有利于蜂王自己,也有益于整个蜂群的和谐发展。如此看来,“洗脑”也是必要的。目前同样不清楚的是,这种激素对于身为“生育机器”的蜂王自身究竟有什么影响——在“统治”期间,蜂王一动不动。事实上,所有工蜂均为蜂王所生。
宇宙尘埃可能形成无机生命
俄罗斯物理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电脑模拟结果暗示,星际空间的尘埃可以形成无机的生命形式。这令人匪夷所思,但科学家解释说,类似生命的行为确有可能发生在某些等离子体(由带电原子构成的物质状态)结构中。在宇宙中,由尘埃和等离子体组成的巨型星云到处都是。科学家运用电脑模拟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尘埃和等离子体可以组织成类似DNA的稳定的螺旋形结构。尽管与DNA不同,这些螺旋不带有任何跟地球生物有关的复杂化学物质,它们却能模拟生命的最基本过程——分裂、繁殖甚至进化。例如,这种结构性的改变不仅能“遗传”给“下一代”,而且一旦条件改变就只有最稳定的结构才能遗传下来。上述结果目前还停留在电脑上,不过科学家相信,类似生命的等离子体有朝一日或许可能在宇宙空间被发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生命的定义无疑将被改写。
“万人坑”再现远古冲突
2007年,考古学家在位于当今叙利亚与伊拉克边界叙利亚一侧的两处布拉克古城遗址发现了数百具尸骸。这两处遗址相距仅12米,所以它们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万人坑”。所有死者都在十八九岁至三十几岁之间,而且肢体不全,比如手或脚不见了,或者脑袋掉了,也无饰品或武器陪葬。考古学家相信,这些遗骸生动再现了发生在5800年前的血雨腥风,这些死者很可能都是布拉克(石器时代著名定居点之一)争夺战中的牺牲品,当时布拉克城正迅速扩张,成为外敌和内部各派共同觊觎的目标。
衰老恒星灭不了地球
最近,天文学家观察到了飞马座v391b星在其衰老母恒星膨胀成红巨星过程中幸存的情形,并以此推测地球最终也能在太阳变成红巨星的过程中存活下来。飞马座v391b星是天文学家新近发现的一颗行星,其体积比地球大得多,与母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当其衰老母恒星膨胀成比自己的最初体积大100倍的红巨星时,飞马座v391b星被推至两倍于其原先公转轨道半径的新轨道上,并因此躲过了母恒星的“劫杀”。科学家说,人们其实完全不必担心太阳的最终膨胀会毁灭地球,因为就算会毁灭,那也是几十亿年之后的事情,所以完全不必杞人忧天。
印加冰冻木乃伊展出
最近,一具被命名为“少女”的印加女孩干尸在阿根廷一家博物馆展出,干尸的姿势显示她“冻死在沉睡中”。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女孩死于500多年前,当时她和另外两个更小的孩子在安第斯山山顶举行的一次祭祀仪式中被活活冻死以献给神灵。这三个孩子的干尸(木乃伊)于1999年在阿根廷被发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状况最好的木乃伊。这次展出过程中,博物馆将这具木乃伊置于冰冷、缺氧的展柜中,以此重现令木乃伊自然形成的高山环境条件。
发现黑死病“万人坑”
最近,考古学家在威尼斯城以南的拉扎雷托·维契奥岛上发现了埋葬黑死病(淋巴腺鼠疫)死者的“万人坑”,其中有超过1500具骨骸。这座“万人坑”形成于15世纪,当时正是欧洲爆发黑死病的黑暗时期,不光威尼斯的人口惨遭消减,事实上整个欧洲都深受病害。黑死病通过虱子传播——虱子吮吸染病老鼠的血,然后叮咬人。考古学家说,维契奥这座小岛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传染病人的集中隔离区。
蜜蜂压死入侵大黄蜂
每到夏末,塞浦路斯地中海岛上的东方大黄蜂就会入侵蜜蜂巢。大黄蜂不仅个头是蜜蜂的3倍,而且拥有强有力的下颚,一口就能将蜜蜂的头咬下来。入侵的大黄蜂不仅会杀死成年蜜蜂,而且要吃掉幼蜂,每年蜜蜂群都会因此损失掉自己1/3的“人口”。蜜蜂的主要防御手段——叮咬,对大黄蜂来说几乎毫无作用,这是因为大黄蜂有着坚韧的“盔甲”——表皮。难道蜜蜂们就永远只能坐以待毙吗?当然不是。生物学家最近发现,蜜蜂们已经演化出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抗敌策略——大量蜜蜂紧紧合抱成球状,拼命挤压入侵的单个大黄蜂,直到后者窒息而死。
艺术地球
美国圣海伦斯火山自1857年以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现在,这座火山在经过了1980年3月的连续地震后苏醒,于5月18日发生剧烈爆发,开始了火山活动期。
“鞋店”冲击结构位于澳大利亚,冲击结构的直径30千米,是天体物质撞击地球时形成的。科学家目前对这一结构形成的年代仍不清楚,估计是在此之前的10亿年到6亿年之间形成的。
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个巨大的冲积扇地貌,面积达3470平方千米。河流在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体,扇顶伸向谷口。
从太空中很容易看到位于毛利塔尼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个称之为Richat的结构,它的直径达50千米。Richat结构曾被认为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但在坑周围找不到陨石撞击的证据。Richat结构由火山爆发造成的可能性看来也不大,因为没发现火成岩或火山岩堆成的圆顶。Richat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马拉斯皮纳冰川是美国阿拉斯加州圣伊莱亚斯山脉冰川的一部分,是该州最大的一块冰体。马拉斯皮纳冰川沿圣伊莱亚斯山南麓绵延80千米,冰厚300多米,面积约3900平方千米,为典型的山麓冰川。
不久前,一头阿穆尔母豹的尸体在俄罗斯巴索维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被发现。它的背部被子弹击中,并且它死前显然还遭到了重物殴打。这头体重35千克的母豹之死让人扼腕长叹,因为阿穆尔豹是全球目前最珍稀的一种大猫。全球野生阿穆尔豹的总数量如今仅为25~34头,并且其中只有6头母豹。阿穆尔豹曾广泛分布于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但是人类的影响逼得这种豹子如今严重濒危。
全球变暖鱼儿生长更快
海洋学家发现,随着全球变暖,上层海水升温,与50年前相比,在靠近太平洋表面的水域中生活的那些浅水鱼的生长速度加快了20%~30%。这对浅水鱼而言是有益的,因为它们抵御人类过度捕捞的能力更强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50年前相比,深水鱼的生长速度却减缓了20%~30%,这同深海海水持续变冷直接相关。深海海水变冷的原因迄今仍不明朗,但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几百年之久,这暗示深海海水变冷是跟全球变暖无关的独立事件。对于深海鱼来说,这是不利的,因为生长减慢就意味着生长期更长,从而更容易死于饥饿和被掠食。
暗物质藏身矮星系
天文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神秘的暗物质很可能隐身于大星系碰撞过程中形成的矮星系里。暗物质是不会发出或反射光线的物质,它们构成了宇宙质量的大部分。科学家发现了3个矮星系,它们的质量是其中星体和气体总质量的两倍,这说明其另一半质量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有两种形式,大约10%是尚未被探察到的一般物质(称为“重子”),90%则是奇妙的非重子,宇宙质量中超过25%由非重子构成,它们很可能构成了宇宙的基本构架,整个宇宙就是在这个构架上“丰满”起来的。
发现“银河爷爷”
宇宙是在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诞生的。令人惊奇的是,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年龄为132亿年的古老恒星——HE1523-0901,并戏称这颗跟宇宙几乎同龄的星为“银河爷爷”或“银河化石”。测定这颗星年龄的方法与考古学中常用的放射性碳测年法相似,即测定一种放射性同位素——铀的衰减剩余量。放射性同位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稳步衰减(减少),而其他同位素则保持稳定。所以,通过比较这两类同位素的数量,就能够知道一颗恒星的年龄。
雄蝶的闪电性反击
在过去近100年中,萨摩亚群岛上一种俗称“蓝月亮”的蝴蝶(学名幻紫斑峡蝶)一直在跟一种名叫“沃尔巴克氏体”的细菌苦苦搏斗。沃尔巴克氏体最终几乎让“蓝月亮”蝶断子绝孙了,这是因为沃尔巴克氏体会破坏“蓝月亮”雄蝶的生殖系统。到2001年,雄蝶数量已经只占整个“蓝月亮”蝶群的1%。令科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在经过长期的“屈辱”和“压抑”之后,仅仅花了5年时间,“蓝月亮”雄蝶就卷土重来,其数量大大增加,到2006年,雄蝶和雌蝶的数量已经平分秋色。如此迅速的进化性反击(或者说变化),科学家说他们还是首次见到。科学家推测,也许其中一只雄蝶率先出现了某种变异,使得自己和自己的雄性后代能够避免沃尔巴克氏体的进攻。从此,这种抵御性基因得以传播,雄蝶便闪电般崛起。
蜂王竟然给工蜂“洗脑”
蜂巢中,一群年轻的工蜂(均为雌性)围着“母王”忙碌着,默默地奉献自己,在一旁鸣叫的则全部是雄蜂。“女儿们”为何会如此听话?科学家最近惊奇地发现,蜂王竟然是通过释放一种激素来让“女儿们”俯首称臣的。换句话说,就是蜂王居然懂得“洗脑”这一招。不过,当工蜂们长大成熟之后,蜂王的激素就不再有效。为何会这样,仍是一个谜。不过,这种“洗脑”不仅有利于蜂王自己,也有益于整个蜂群的和谐发展。如此看来,“洗脑”也是必要的。目前同样不清楚的是,这种激素对于身为“生育机器”的蜂王自身究竟有什么影响——在“统治”期间,蜂王一动不动。事实上,所有工蜂均为蜂王所生。
宇宙尘埃可能形成无机生命
俄罗斯物理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电脑模拟结果暗示,星际空间的尘埃可以形成无机的生命形式。这令人匪夷所思,但科学家解释说,类似生命的行为确有可能发生在某些等离子体(由带电原子构成的物质状态)结构中。在宇宙中,由尘埃和等离子体组成的巨型星云到处都是。科学家运用电脑模拟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尘埃和等离子体可以组织成类似DNA的稳定的螺旋形结构。尽管与DNA不同,这些螺旋不带有任何跟地球生物有关的复杂化学物质,它们却能模拟生命的最基本过程——分裂、繁殖甚至进化。例如,这种结构性的改变不仅能“遗传”给“下一代”,而且一旦条件改变就只有最稳定的结构才能遗传下来。上述结果目前还停留在电脑上,不过科学家相信,类似生命的等离子体有朝一日或许可能在宇宙空间被发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生命的定义无疑将被改写。
“万人坑”再现远古冲突
2007年,考古学家在位于当今叙利亚与伊拉克边界叙利亚一侧的两处布拉克古城遗址发现了数百具尸骸。这两处遗址相距仅12米,所以它们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万人坑”。所有死者都在十八九岁至三十几岁之间,而且肢体不全,比如手或脚不见了,或者脑袋掉了,也无饰品或武器陪葬。考古学家相信,这些遗骸生动再现了发生在5800年前的血雨腥风,这些死者很可能都是布拉克(石器时代著名定居点之一)争夺战中的牺牲品,当时布拉克城正迅速扩张,成为外敌和内部各派共同觊觎的目标。
衰老恒星灭不了地球
最近,天文学家观察到了飞马座v391b星在其衰老母恒星膨胀成红巨星过程中幸存的情形,并以此推测地球最终也能在太阳变成红巨星的过程中存活下来。飞马座v391b星是天文学家新近发现的一颗行星,其体积比地球大得多,与母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当其衰老母恒星膨胀成比自己的最初体积大100倍的红巨星时,飞马座v391b星被推至两倍于其原先公转轨道半径的新轨道上,并因此躲过了母恒星的“劫杀”。科学家说,人们其实完全不必担心太阳的最终膨胀会毁灭地球,因为就算会毁灭,那也是几十亿年之后的事情,所以完全不必杞人忧天。
印加冰冻木乃伊展出
最近,一具被命名为“少女”的印加女孩干尸在阿根廷一家博物馆展出,干尸的姿势显示她“冻死在沉睡中”。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女孩死于500多年前,当时她和另外两个更小的孩子在安第斯山山顶举行的一次祭祀仪式中被活活冻死以献给神灵。这三个孩子的干尸(木乃伊)于1999年在阿根廷被发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状况最好的木乃伊。这次展出过程中,博物馆将这具木乃伊置于冰冷、缺氧的展柜中,以此重现令木乃伊自然形成的高山环境条件。
发现黑死病“万人坑”
最近,考古学家在威尼斯城以南的拉扎雷托·维契奥岛上发现了埋葬黑死病(淋巴腺鼠疫)死者的“万人坑”,其中有超过1500具骨骸。这座“万人坑”形成于15世纪,当时正是欧洲爆发黑死病的黑暗时期,不光威尼斯的人口惨遭消减,事实上整个欧洲都深受病害。黑死病通过虱子传播——虱子吮吸染病老鼠的血,然后叮咬人。考古学家说,维契奥这座小岛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传染病人的集中隔离区。
蜜蜂压死入侵大黄蜂
每到夏末,塞浦路斯地中海岛上的东方大黄蜂就会入侵蜜蜂巢。大黄蜂不仅个头是蜜蜂的3倍,而且拥有强有力的下颚,一口就能将蜜蜂的头咬下来。入侵的大黄蜂不仅会杀死成年蜜蜂,而且要吃掉幼蜂,每年蜜蜂群都会因此损失掉自己1/3的“人口”。蜜蜂的主要防御手段——叮咬,对大黄蜂来说几乎毫无作用,这是因为大黄蜂有着坚韧的“盔甲”——表皮。难道蜜蜂们就永远只能坐以待毙吗?当然不是。生物学家最近发现,蜜蜂们已经演化出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抗敌策略——大量蜜蜂紧紧合抱成球状,拼命挤压入侵的单个大黄蜂,直到后者窒息而死。
艺术地球
美国圣海伦斯火山自1857年以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现在,这座火山在经过了1980年3月的连续地震后苏醒,于5月18日发生剧烈爆发,开始了火山活动期。
“鞋店”冲击结构位于澳大利亚,冲击结构的直径30千米,是天体物质撞击地球时形成的。科学家目前对这一结构形成的年代仍不清楚,估计是在此之前的10亿年到6亿年之间形成的。
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个巨大的冲积扇地貌,面积达3470平方千米。河流在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体,扇顶伸向谷口。
从太空中很容易看到位于毛利塔尼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个称之为Richat的结构,它的直径达50千米。Richat结构曾被认为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但在坑周围找不到陨石撞击的证据。Richat结构由火山爆发造成的可能性看来也不大,因为没发现火成岩或火山岩堆成的圆顶。Richat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马拉斯皮纳冰川是美国阿拉斯加州圣伊莱亚斯山脉冰川的一部分,是该州最大的一块冰体。马拉斯皮纳冰川沿圣伊莱亚斯山南麓绵延80千米,冰厚300多米,面积约3900平方千米,为典型的山麓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