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着良好机遇;然而,随着加入WTO保护期和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农产品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和挑战逐渐显现,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压力明显加大,出口贸易的壁垒日益增多,面临国际竞争非常激烈。
关键词:农产品;对外贸易;WTO;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B
一、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稳中有变,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良好机遇
近几年,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2000年,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为4218.28亿美元,2002年达到4540.03亿美元,最近的2005年农产品贸易额达到6690.63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8%。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增长速度超过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因而农产品单位价值指数在2002~2005年期间持续上涨,2005年达到了1.29。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增长反映了世界农产品市场在扩大,将带给各农产品出口国更大的机会,农产品单位价值指数上涨则表明农产品出口可能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各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可能更加激烈。
尽管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但无论从农产品进口还是出口来看,美国近几年均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第一强国。以2005年农产品进口额进行排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占据前五名,中国排在第八位,占世界农产品进口额的4.16%;从2005年农产品出口额排名看,美国以668.956亿美元的出口额排名首位,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的1/10强。荷兰、法国、德国、巴西则占据了第二至第五名。中国排名第十二,与2004年排名相同,出口额为199.627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3.04%的份额,不足美国的1/3,德国的1/2。因此,尽管近几年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排名不断上升,但与农产品出口强国差距仍然很大,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仍然较弱,另外也说明,如果中国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农产品出口仍然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从世界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来看,近几年中各类农产品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商品结构稳中稍有变化。以2004年为例,粮食(18.9%)、植物油(10.3%)、畜产品(6.8%)、水果(6.2%)、蔬菜(6%)、食用油籽(4.2%)、棉花(2.7%)、水产品(2.1%)等是规模较大的贸易农产品。其中,中国传统上认为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类别中,畜产品、蔬菜、水果、水产品所占贸易比重较高,而茶叶等占贸易比重较低。尽管世界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比较稳定,但从近几年来看,不同类别农产品所占比重仍有变化。2001~2004年,食用油籽、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所占比重趋增,植物油、饼粕、坚果、水产品、茶叶等农产品所占比重保持稳定,而粮食、畜产品、棉花等农产品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反映出中国农产品出口仍面临着可能持续增长的机遇。
二、中国农业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挑战
(一)中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外具有竞争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并没有如预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农业将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但从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1、农产品关税降至承诺的终点。加入WTO前,农产品关税平均为23.2%。2001年加入WTO后大幅度降低关税,2002年降到15.8%,2005年降到15.3%,2006年降到15.2%。在加入WTO后5年的过渡期内,关税从23.2%降到15.2%,降幅为8个百分点,其幅度之大是世界少有的。现在,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已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成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为国外农产品涌入我国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
2、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已经达到最高点,进口经营更加灵活。自2004年起,粮食等重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已经达到最高点,2005年之后仍继续维持这样的高水平。除小麦继续保持90%的国营贸易比例外,其他农产品的国营贸易比例将逐步缩小。2005年取消羊毛和毛条的进口指定经营制度;2006年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进口的关税配额管理,实行9%的单一关税管理。
3、农产品补贴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承诺自加入WTO起,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承诺将国内支持中的黄箱补贴上限约束在8.5%,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农业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将全面提升,尤其是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将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中国降低农产品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逐渐开放农产品市场,使农产品竞争由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中国农业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带来的国外农产品进口对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和发展我国农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农产品关税下降也使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据统计,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逆差。2004年达46.4亿美元,2005年达11.4亿美元,200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比上年同期缩小,但仍达6.7亿美元。我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
外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了市场供给,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据农业部测算,如国产大豆717.8万吨被进口大豆替代,替代面积为5790.73万亩,由此减少827.25万个农民就业机会,总收入就损失111.34亿元人民币。钟甫宁(2001)对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增加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进口增加带来的福利效应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品的消费者剩余将增加,畜牧业产品生产者剩余将增加,种植业产品生产者剩余将下降。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绝大部分从事种植业,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会使农民收入问题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以技术壁垒为代表的新制约因素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加入WTO前制约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关税、配额的影响正逐渐消退,而以技术壁垒为代表的新制约因素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出来。受此影响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给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
1、市场准入规则的实施使价格竞争力对贸易的影响大大增加。在WTO背景下,由于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国内支持规则的调整、关税减让及削减出口补贴,使得价格竞争力取代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而成为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中国有些农产品表现出了高度的价格竞争力,与国外产品相比有较高的价格优势。这些产品主要包括蔬菜、花卉、水果和部分畜产品、水产品等。上述产品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另外一些土地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粮食、油料、糖等,则价格竞争力较弱,甚至处于绝对劣势。价格竞争力的不均衡是造成中国农产品近年来国际贸易额不断增加,但贸易顺差逐年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动植物检疫检验规则的实施使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质量竞争力缺乏。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若按照国际标准检验,中国许多农产品的质量都不能达标。目前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以,“绿色壁垒”为代表的新技术壁垒越来越多,这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性、安全性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因此,各国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特别是农产品卫生的检疫标准。而且许多国家在中国加入WTO后由于不能使用配额等限制贸易的手段,从而转向使用动植物检疫检验规则来限制中国农产品,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频遭绿色壁垒的限制。
如何充分利用机遇,适应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关键在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应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质量标准国家化、充分利用WTO规则允许的支持政策、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主体契约化、集团化经营等方面下功夫,并以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的产品为引领,逐步扩大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提高产品贸易效益。
责任编辑:张 实
关键词:农产品;对外贸易;WTO;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B
一、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稳中有变,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良好机遇
近几年,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2000年,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为4218.28亿美元,2002年达到4540.03亿美元,最近的2005年农产品贸易额达到6690.63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8%。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增长速度超过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因而农产品单位价值指数在2002~2005年期间持续上涨,2005年达到了1.29。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增长反映了世界农产品市场在扩大,将带给各农产品出口国更大的机会,农产品单位价值指数上涨则表明农产品出口可能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各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可能更加激烈。
尽管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但无论从农产品进口还是出口来看,美国近几年均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第一强国。以2005年农产品进口额进行排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占据前五名,中国排在第八位,占世界农产品进口额的4.16%;从2005年农产品出口额排名看,美国以668.956亿美元的出口额排名首位,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的1/10强。荷兰、法国、德国、巴西则占据了第二至第五名。中国排名第十二,与2004年排名相同,出口额为199.627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3.04%的份额,不足美国的1/3,德国的1/2。因此,尽管近几年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排名不断上升,但与农产品出口强国差距仍然很大,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仍然较弱,另外也说明,如果中国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农产品出口仍然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从世界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来看,近几年中各类农产品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商品结构稳中稍有变化。以2004年为例,粮食(18.9%)、植物油(10.3%)、畜产品(6.8%)、水果(6.2%)、蔬菜(6%)、食用油籽(4.2%)、棉花(2.7%)、水产品(2.1%)等是规模较大的贸易农产品。其中,中国传统上认为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类别中,畜产品、蔬菜、水果、水产品所占贸易比重较高,而茶叶等占贸易比重较低。尽管世界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比较稳定,但从近几年来看,不同类别农产品所占比重仍有变化。2001~2004年,食用油籽、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所占比重趋增,植物油、饼粕、坚果、水产品、茶叶等农产品所占比重保持稳定,而粮食、畜产品、棉花等农产品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反映出中国农产品出口仍面临着可能持续增长的机遇。
二、中国农业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挑战
(一)中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外具有竞争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并没有如预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农业将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但从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1、农产品关税降至承诺的终点。加入WTO前,农产品关税平均为23.2%。2001年加入WTO后大幅度降低关税,2002年降到15.8%,2005年降到15.3%,2006年降到15.2%。在加入WTO后5年的过渡期内,关税从23.2%降到15.2%,降幅为8个百分点,其幅度之大是世界少有的。现在,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已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成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为国外农产品涌入我国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
2、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已经达到最高点,进口经营更加灵活。自2004年起,粮食等重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已经达到最高点,2005年之后仍继续维持这样的高水平。除小麦继续保持90%的国营贸易比例外,其他农产品的国营贸易比例将逐步缩小。2005年取消羊毛和毛条的进口指定经营制度;2006年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进口的关税配额管理,实行9%的单一关税管理。
3、农产品补贴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承诺自加入WTO起,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承诺将国内支持中的黄箱补贴上限约束在8.5%,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农业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将全面提升,尤其是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将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中国降低农产品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逐渐开放农产品市场,使农产品竞争由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中国农业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带来的国外农产品进口对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和发展我国农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农产品关税下降也使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据统计,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逆差。2004年达46.4亿美元,2005年达11.4亿美元,200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比上年同期缩小,但仍达6.7亿美元。我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
外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了市场供给,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据农业部测算,如国产大豆717.8万吨被进口大豆替代,替代面积为5790.73万亩,由此减少827.25万个农民就业机会,总收入就损失111.34亿元人民币。钟甫宁(2001)对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增加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进口增加带来的福利效应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品的消费者剩余将增加,畜牧业产品生产者剩余将增加,种植业产品生产者剩余将下降。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绝大部分从事种植业,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会使农民收入问题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以技术壁垒为代表的新制约因素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加入WTO前制约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关税、配额的影响正逐渐消退,而以技术壁垒为代表的新制约因素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出来。受此影响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给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
1、市场准入规则的实施使价格竞争力对贸易的影响大大增加。在WTO背景下,由于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国内支持规则的调整、关税减让及削减出口补贴,使得价格竞争力取代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而成为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中国有些农产品表现出了高度的价格竞争力,与国外产品相比有较高的价格优势。这些产品主要包括蔬菜、花卉、水果和部分畜产品、水产品等。上述产品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另外一些土地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如粮食、油料、糖等,则价格竞争力较弱,甚至处于绝对劣势。价格竞争力的不均衡是造成中国农产品近年来国际贸易额不断增加,但贸易顺差逐年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动植物检疫检验规则的实施使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质量竞争力缺乏。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若按照国际标准检验,中国许多农产品的质量都不能达标。目前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以,“绿色壁垒”为代表的新技术壁垒越来越多,这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性、安全性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因此,各国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特别是农产品卫生的检疫标准。而且许多国家在中国加入WTO后由于不能使用配额等限制贸易的手段,从而转向使用动植物检疫检验规则来限制中国农产品,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频遭绿色壁垒的限制。
如何充分利用机遇,适应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关键在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应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质量标准国家化、充分利用WTO规则允许的支持政策、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主体契约化、集团化经营等方面下功夫,并以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的产品为引领,逐步扩大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提高产品贸易效益。
责任编辑:张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