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考

来源 :知识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客观需要和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也应该是我国预算改革的最终目标。本文从我国实行绩效预算改革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部分地区财政部门实践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转轨经济下我国国有企业其内部治理机制体现出内部人控制企业、股权高度集中、激励约束机制与绩效评估机制弱化等特征。信息不对称导致激励机制扭曲,带来效益损失。1999—2005
由于我国实施的《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因此,在我国的债券市场中
2012年1月,在IDC最新发布的《IDC Market Scape:2011全球打印管理服务供应商分析报告》中,理光集团再次被评为“领袖企业”。
经济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在克服私法和公法的不足中应运而生,它在协调民商法和行政法之间的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调整平等、自由与公权力之间关系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