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是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需要体育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地采取措施,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促使高中体育教育得到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29-01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体育课堂实施创新与多元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强化身体素质,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加强高中体育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体育锻炼为目的的模式。但是目前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1.创新性不足。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一直以创新与发展为前提,让高中体育课更加具有可塑性。目前,我国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在利用多元化体育教学方面虽然有尝试着创新,但依然还在惯用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如灌输性、指令性的指导与教学,教师在创新意识上难以取得突破,从而无法保障多元化体育教学的功能被充分发挥。
  2.教学方法不够合理。
  高中体育课堂实施多元化教学应该从学生和学校入手,在通过了解学生以及学校的区域文化后,再针对性地实施具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中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课时,常常忽略了学生心理需求,在设计活动上,不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所以采取照搬教学案例中的活动方法,这使得教学的内容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3.教学环境相对落后。
  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学环境的选择也尤其重要。对教学场地、设施、设备等的要求,也是对优秀教学环境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高中学校都普遍存在体育环境不达标的情况,如体育器材、设备不完善等问题,这对体育教师实施多元化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二、科学开展高中体育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思想。
  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掌握大众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技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体育教师要意识到学科教学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切勿妄自菲薄,要立足于学科教学的要求,主动投身到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本着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求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要立足于高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
  体育教师也要有危机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努力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从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来看,精力充沛的他们是需要一定的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放松自我的。同时,在高中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同于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知识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而是重在锻炼人的身体协调能力,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跳高、跳远等项目都可以走进高中体育课程,利用每周仅有的一两节体育课,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学习中体会体育给他们带来的身心愉悦之感。同时还可以组织小型的篮球比赛和短跑比赛等,既激发了学生的比赛热情,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又达到了多样化教学、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如此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促使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加强制度建设,打造制度保护机制。
  制度是发展一切的前提,一切发展都要以制度为保障。要保证体育课程不被占用,保证学生能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就要加强制度建设。这就要求全国各高中学校顺应时代潮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接受新课改要求,努力提高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加快制度保障建设,为学生的体育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4.开展竞赛活动,培育终身体育理念。
  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是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的最佳选择。在模块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运动会、比赛等体育竞赛活动的重视程度,定期举办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多运动、多锻炼。竞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之余享受体育带来的魅力。終身体育的理念重在导向、激励、调节,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引导和调节学生选择正确的体育观,鼓励学生参与到终身体育的热潮中来。
  5.加强教师培训,强化体育精神文化熏陶。
  为适应新时期要求,各高中学校应尽快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他们的专业素养。政府要在各地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为体育教师的培训提供服务。培训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过程,更是一个交流过程,不同学校的教师相聚一起方便于他们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互补不足,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模块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学校要注重体育精神文化的熏陶,这种熏陶不应局限于体育教师,更应在全校范围内使体育文化盛行开来,只有对体育文化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充分激起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只有对体育文化有充分的认识,模块教学才能为体育教师广泛接受,同时不断开拓创新。
  总之,目前,我国高中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学习压力巨大,正需要有效的体育运动来调节学习压力。通过更加多元的体育教学方法,能够发挥出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水平,通过更加多元的创新来满足学生对丰富体育内容的需求,也能够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高德.模块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体育世界,2015,(09):62.
  [2]梁志忠.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探讨[J].才智,2016,(30):169.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美是诗歌的本质属性,诗歌的艺术美给读者留下了无限解读的空间。唐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依托夜泊生活片断,精选意象,冷暖交融,为读者勾勒了一幅主旨丰富、意象模糊的素描图。以“艺术美”为切入点,从诗歌意境美、语言模糊美两方面解读《枫桥夜泊》的艺术美,对鉴赏诗歌美学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枫桥夜泊;意境美;模糊美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坚守平凡,做好每件简单的事,完成每件平凡的小事,把身边简单的事、平凡的小事做到常态化那就是不简单、不平凡,这样才能以崇高的情操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关键词】影响;关爱;以身作则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74-01  光阴荏苒,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好
【摘 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教育工作也走上了改革的道路,特别是在新课改理念提出之后,素质教育成为校园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就针对初中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提出在生的视角下,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改善初中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为初中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是具备数学特点的一种思考方法和能力,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在学习数学时会更加简单,所以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也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需要老师不断去尝试和探索,从而实现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 要】“课程标准”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构建可起到直接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摘 要】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幼儿右脑潜能,使直觉与抽象,情感与理智,非理性与理性得以平衡,奠定完全的人格基础。  【关键词】艺术教育;渗透;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
HDB-3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保持AMI码极性反转的特点,减少连0串的长度,有利于提取定时信息,广泛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针对现有HDB-3编码器中存在编码复杂、输出延时长等缺点,
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市场,开展专业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是所有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本文在借鉴了广大同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义乌工商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