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笺,是文人吟咏作札的专用笺纸。它应用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时尚彩色的小笺,宋元时则尚素纸。随着“镂象于木,印之素笺(纸)”(鲁迅语)传统木刻版画的发展,到了明代晚期制笺“藻绘争工,刻意标新”,木刻彩印诗笺便成了“翰苑之奇观,实文房之至宝”,于是集笺成谱,使它如同画谱一样以供艺林赏鉴和收藏。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海内外孤本《萝轩变古笺谱》(足本),它刻印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比鼎鼎大名的《十竹斋笺谱》还要早出十九年,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笺谱。它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版画史、印刷史的重要文献和我国木刻彩版艺术中的瑰宝。
时至上世纪初,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在北京重新盛行。当时京城的南纸店如淳青阁、松华斋、荣宝斋、静文斋等,均刻印诗笺出售,并可定制。若要考察有关近代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复兴的主要原因,首先应是得益于“文人画”的参与。即因当时一大批文人画家的参与,为制笺作画稿。如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书画家林琴南曾取宋人词意绘图制为山水笺;近代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李梅庵,近代画家金拱北等合作的罗汉笺;近代书画篆刻家陈师曾绘制的花果笺;近代学者、书画家姚茫父的唐画砖笺等;还有如齐白石的花卉笺,吴待秋的梅花笺,以及京城画家陈半丁、汤定之、王梦白、溥心畲、汪慎生、马晋等均为当时各家笺肆创作画稿。所作多系直抒性情,随笔点染,虽为短笺小景但情趣无穷,推陈出新,为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开创了新的天地。
诗笺虽以画稿为主,但刊印亦贵精良。当时北京就汇集了一批制笺雕版名手,如淳青阁的张启和、松华斋的张乐山、静文斋的杨华庭、荣宝斋的李振怀、松古斋的杨朝正等,无不刻工精巧,雕版不失画稿神采,加上用纸讲究,印制精良,才使得画笺深受文苑艺林的称赏。
对于木刻制笺这一传统工艺,能以版画发展史的眼光来珍视,并倡导复兴木刻版画艺术者,当推鲁迅和郑振铎两位先生。两人对传统版画同有爱好,喜爱搜集木刻版画。他们认为北平的笺纸是值得搜访而成为专书的,遂于1933年起合力辑印《北平笺谱》,“自九月始工,迄十二月竣事,其间商榷体例,访求笺样,亦颇费苦辛。入选者凡三百四十幅,区为六册,首仿古诸笺,纪所始也。次戴伯和、李伯霖、李钟豫、王振声、刘锡玲及李瑞清、林琴南诸氏所作,迹光宣时代之演变也。次陈衡恪、金城、姚华之作。次齐璜、王云、陈年、溥儒、吴徵、萧懋、江采、马晋诸氏之作,征当代文人画之流别也。而以吴、汤等二十家梅花笺,王、齐等数家壬申笺、癸酉笺殿焉。今日所见之诗笺,盖略备于兹矣。谭中国版画史者或亦有所取乎。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长乐郑振铎序”(郑振铎《北平笺谱序》)。当时两人共访得诗笺五百数十种,“选其尤佳及足以代表一时者三百数十种,托各原店用原刻版片,以上等宣纸印刷成册”。鲁迅在为《北平笺谱》拟的广告中,称画笺“画幅阔大,彩色绚丽,实为极可宝贵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丰碑也”。两人对民族传统工艺的热爱,以及保存和弘扬木刻制笺工艺的热心,情见乎辞!
上述便是近代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复兴的一些背景。有关我收藏《旧京残笺(册)》的由来及收藏经过,在此也简述如下,并将所藏画笺十二幅与同好共赏。
1998年冬,一日有位雅好书画的友人来访,说有两册“旧花笺纸”(吴地对诗笺的俗称)要我代为看看。所见笺册,系线装,封面上均无文字题署。每册计有各种图样的画笺一百余幅(帧),两册共计有二百余幅,其中稍有图样重复者。据我曾读郑振铎《西谛书话》中《北平笺谱序》《访笺杂记》《重镌〈十竹斋笺谱〉跋》三文中的相关内容来看,在友人这些画笺中有不少,如仿古笺,以及陈师曾的花果笺、姚茫父的罗汉笺、齐白石的花卉笺、吴待秋的梅花笺等等,即都被当年鲁迅、郑振铎收入《北平笺谱》。但综观两册画笺,它并非是《北平笺谱》(线装,一函六册)之中的两册。因为如郑振铎在《访笺杂记》中就有记谓:“(又访见)王雪涛花卉笺四幅,刻印俱精,色调亦柔和可爱。惜全书已成,不及加入。”其中所谓“全书已成”,指1933年岁末《北平笺谱》已印行,所以王雪涛花卉笺才未能收入谱中。而在所见两册画笺中就有如:王羽仪“甲戌(1934年)正月吉”绘《双犬》(图1)、马晋“戊寅(1938年)初春”所作《虎》(图2)、陈缘督“己卯(1939年)岁首大吉”所作《双兔》(图3)、张大千“己卯(1939年)十月写小册八页”中的《子猷爱竹》(图4),这些画笺显然都是作于1933年年末《北平笺谱》印行之后,据此便可证实上述“两册画笺并非是《北平笺谱》之中的两册”的推断。尤其是在两册画笺中尚有“十竹斋”诗笺数种,这就更能证明以上推断的正确。况且,当1933年岁末《北平笺谱》印行之后,郑振铎复有重镌《十竹斋笺谱》的提议,当即得到了鲁迅的赞同,并“力促其成”。郑即于1934年春末,假王孝慈藏本付荣宝斋重刊复印。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刊复印中时作时辍,历时七载,直至1941年夏终告全谱完成。在重镌《十竹斋笺谱》中除了鲁迅时时关心之外,还得到了同好友人马隅卿、赵斐云、王孝慈、魏建功、徐森玉、向觉明诸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但遗憾的是至全谱复印告成时,鲁迅、马隅卿、王孝慈已相继下世而不及见到。重刊的《十竹斋笺谱》“持较原作,几可乱真”,可见当时北京刊印诗笺工艺的精湛。因这些亦堪为民初北平制笺的掌故,并能有助于诗笺的赏鉴,故也略说如上。
我又鉴于郑振铎先生早年曾在上海有正书局偶得到木刻彩印诗笺数十幅,“这些笺纸,终于舍不得用,都分赠给友人们当作案头清供了”(郑振铎《访笺杂记》)。因此便将所见画笺所蕴含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都告知友人,希望他善自珍藏。友人听闻后,随即从已脱线的一散册中拣图样重复的画笺十二帧(图1-图12)相赠,供我作为案头清供了。
我受赠的十二帧画笺,出自九位画家的手笔。其中的吴待秋、齐白石、张大千、溥心畬、马晋、王师子、陈半丁七位,在近现代画坛上均声名卓著,故在此毋需再作赘述。但尚有两位名不见经传—连在当今书画界影响颇大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俞剑华编著)中也未有记载他们的名字,故而有必要藉此简要地对画家王羽仪、陈缘督二位作些介绍。
王羽仪(1902-1996年),字雨簃,浙江长兴人。他因受家庭影响,自幼爱好绘画。1925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今交通大学)铁路机械专业。1928年留学美国,获机械工程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铁路部门从事技术工作,建国后任铁道部参事、计划局副局长、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诸职。早年师从王梦白,画善写意花鸟,兼习写意山水、人物。1932年为北京荣宝斋所作木版水印生肖笺,被鲁迅、郑振铎收入《北平笺谱》。尚绘有反映旧京风土人情的《旧京风俗百图》,曾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从我藏册中所存他“甲戌(1934年)正月吉”所绘《双犬》来看,所作堪称笔简意饶,委为能传王梦白精于动物画衣钵者。
陈缘督(1902-1967年),原名煦,字缘督,号梅湖,广东梅县人。1917年从金北楼学画,1923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1926年参与创办湖社画会,为副总干事。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辅仁大学美术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职。建国后当选北京新国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诸职。善画山水、花卉、翎毛,尤擅人物画,并在连环画创作方面也贡献良多。创作了《水浒传》、《白蛇传》、《西游记》等大量连环画作品。
我为了使友人赠予的画笺既能便于展赏,一睹名家画笔之风采,又能妥善保存,以对友情的“收藏”,便想到把它装裱成册子。又考虑到这些画笺是我国传统木刻版画作品,所以我首先请苏州版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潘裕钰先生题写扉页,潘先生题曰:“书画刊印,一时之选。旧京画笺集书、画、刻、印为一体,尤堪赏鉴。”(图13)揭示了我国木刻彩印画笺的工艺特色。继而又请老画家陈英泉先生(1924-2003年)绘《瓜瓞书屋赏笺图》册页(图14),以同付装裱。图中所写水木清幽,松荫下有书屋二楹,屋旁修竹茂密,环境雅逸幽静,是为理想中的读书品艺的最佳场所而已。而图端有题曰:“绵绵老弟近得旧京画笺十二帧,装为一册赏玩,属写此记之。”以志我对这些画笺的珍赏。册子装裱完成后,我再请吴门工艺美术界老前辈、著名书法家程质清先生(1917-2000年,号怡斋)题签,当程老听闻我收藏画笺的经过,观赏了册子中所集画笺。他鉴于所集画笺十二帧多为当年画家所作整套题材中的散页,况且以《北平笺谱》而言,诸笺只能说是一鳞半爪,但它能保存至今也实属难能可贵,堪称吉光片羽了,遂拈毫书以“旧京残笺”(图15)为题。以上便是我有缘收藏《旧京残笺(册)》的大致经过。而今我收藏《旧京残笺(册)》已十余年,当年为我题签、作画的程、陈二老已作古人,抚册追怀当年交谊友情,使我对这件藏品尤觉珍爱了。(责编:李禹默)
时至上世纪初,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在北京重新盛行。当时京城的南纸店如淳青阁、松华斋、荣宝斋、静文斋等,均刻印诗笺出售,并可定制。若要考察有关近代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复兴的主要原因,首先应是得益于“文人画”的参与。即因当时一大批文人画家的参与,为制笺作画稿。如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书画家林琴南曾取宋人词意绘图制为山水笺;近代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李梅庵,近代画家金拱北等合作的罗汉笺;近代书画篆刻家陈师曾绘制的花果笺;近代学者、书画家姚茫父的唐画砖笺等;还有如齐白石的花卉笺,吴待秋的梅花笺,以及京城画家陈半丁、汤定之、王梦白、溥心畲、汪慎生、马晋等均为当时各家笺肆创作画稿。所作多系直抒性情,随笔点染,虽为短笺小景但情趣无穷,推陈出新,为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开创了新的天地。
诗笺虽以画稿为主,但刊印亦贵精良。当时北京就汇集了一批制笺雕版名手,如淳青阁的张启和、松华斋的张乐山、静文斋的杨华庭、荣宝斋的李振怀、松古斋的杨朝正等,无不刻工精巧,雕版不失画稿神采,加上用纸讲究,印制精良,才使得画笺深受文苑艺林的称赏。
对于木刻制笺这一传统工艺,能以版画发展史的眼光来珍视,并倡导复兴木刻版画艺术者,当推鲁迅和郑振铎两位先生。两人对传统版画同有爱好,喜爱搜集木刻版画。他们认为北平的笺纸是值得搜访而成为专书的,遂于1933年起合力辑印《北平笺谱》,“自九月始工,迄十二月竣事,其间商榷体例,访求笺样,亦颇费苦辛。入选者凡三百四十幅,区为六册,首仿古诸笺,纪所始也。次戴伯和、李伯霖、李钟豫、王振声、刘锡玲及李瑞清、林琴南诸氏所作,迹光宣时代之演变也。次陈衡恪、金城、姚华之作。次齐璜、王云、陈年、溥儒、吴徵、萧懋、江采、马晋诸氏之作,征当代文人画之流别也。而以吴、汤等二十家梅花笺,王、齐等数家壬申笺、癸酉笺殿焉。今日所见之诗笺,盖略备于兹矣。谭中国版画史者或亦有所取乎。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长乐郑振铎序”(郑振铎《北平笺谱序》)。当时两人共访得诗笺五百数十种,“选其尤佳及足以代表一时者三百数十种,托各原店用原刻版片,以上等宣纸印刷成册”。鲁迅在为《北平笺谱》拟的广告中,称画笺“画幅阔大,彩色绚丽,实为极可宝贵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丰碑也”。两人对民族传统工艺的热爱,以及保存和弘扬木刻制笺工艺的热心,情见乎辞!
上述便是近代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复兴的一些背景。有关我收藏《旧京残笺(册)》的由来及收藏经过,在此也简述如下,并将所藏画笺十二幅与同好共赏。
1998年冬,一日有位雅好书画的友人来访,说有两册“旧花笺纸”(吴地对诗笺的俗称)要我代为看看。所见笺册,系线装,封面上均无文字题署。每册计有各种图样的画笺一百余幅(帧),两册共计有二百余幅,其中稍有图样重复者。据我曾读郑振铎《西谛书话》中《北平笺谱序》《访笺杂记》《重镌〈十竹斋笺谱〉跋》三文中的相关内容来看,在友人这些画笺中有不少,如仿古笺,以及陈师曾的花果笺、姚茫父的罗汉笺、齐白石的花卉笺、吴待秋的梅花笺等等,即都被当年鲁迅、郑振铎收入《北平笺谱》。但综观两册画笺,它并非是《北平笺谱》(线装,一函六册)之中的两册。因为如郑振铎在《访笺杂记》中就有记谓:“(又访见)王雪涛花卉笺四幅,刻印俱精,色调亦柔和可爱。惜全书已成,不及加入。”其中所谓“全书已成”,指1933年岁末《北平笺谱》已印行,所以王雪涛花卉笺才未能收入谱中。而在所见两册画笺中就有如:王羽仪“甲戌(1934年)正月吉”绘《双犬》(图1)、马晋“戊寅(1938年)初春”所作《虎》(图2)、陈缘督“己卯(1939年)岁首大吉”所作《双兔》(图3)、张大千“己卯(1939年)十月写小册八页”中的《子猷爱竹》(图4),这些画笺显然都是作于1933年年末《北平笺谱》印行之后,据此便可证实上述“两册画笺并非是《北平笺谱》之中的两册”的推断。尤其是在两册画笺中尚有“十竹斋”诗笺数种,这就更能证明以上推断的正确。况且,当1933年岁末《北平笺谱》印行之后,郑振铎复有重镌《十竹斋笺谱》的提议,当即得到了鲁迅的赞同,并“力促其成”。郑即于1934年春末,假王孝慈藏本付荣宝斋重刊复印。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刊复印中时作时辍,历时七载,直至1941年夏终告全谱完成。在重镌《十竹斋笺谱》中除了鲁迅时时关心之外,还得到了同好友人马隅卿、赵斐云、王孝慈、魏建功、徐森玉、向觉明诸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但遗憾的是至全谱复印告成时,鲁迅、马隅卿、王孝慈已相继下世而不及见到。重刊的《十竹斋笺谱》“持较原作,几可乱真”,可见当时北京刊印诗笺工艺的精湛。因这些亦堪为民初北平制笺的掌故,并能有助于诗笺的赏鉴,故也略说如上。
我又鉴于郑振铎先生早年曾在上海有正书局偶得到木刻彩印诗笺数十幅,“这些笺纸,终于舍不得用,都分赠给友人们当作案头清供了”(郑振铎《访笺杂记》)。因此便将所见画笺所蕴含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都告知友人,希望他善自珍藏。友人听闻后,随即从已脱线的一散册中拣图样重复的画笺十二帧(图1-图12)相赠,供我作为案头清供了。
我受赠的十二帧画笺,出自九位画家的手笔。其中的吴待秋、齐白石、张大千、溥心畬、马晋、王师子、陈半丁七位,在近现代画坛上均声名卓著,故在此毋需再作赘述。但尚有两位名不见经传—连在当今书画界影响颇大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俞剑华编著)中也未有记载他们的名字,故而有必要藉此简要地对画家王羽仪、陈缘督二位作些介绍。
王羽仪(1902-1996年),字雨簃,浙江长兴人。他因受家庭影响,自幼爱好绘画。1925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今交通大学)铁路机械专业。1928年留学美国,获机械工程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铁路部门从事技术工作,建国后任铁道部参事、计划局副局长、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诸职。早年师从王梦白,画善写意花鸟,兼习写意山水、人物。1932年为北京荣宝斋所作木版水印生肖笺,被鲁迅、郑振铎收入《北平笺谱》。尚绘有反映旧京风土人情的《旧京风俗百图》,曾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从我藏册中所存他“甲戌(1934年)正月吉”所绘《双犬》来看,所作堪称笔简意饶,委为能传王梦白精于动物画衣钵者。
陈缘督(1902-1967年),原名煦,字缘督,号梅湖,广东梅县人。1917年从金北楼学画,1923年入中国画学研究会,1926年参与创办湖社画会,为副总干事。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辅仁大学美术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职。建国后当选北京新国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诸职。善画山水、花卉、翎毛,尤擅人物画,并在连环画创作方面也贡献良多。创作了《水浒传》、《白蛇传》、《西游记》等大量连环画作品。
我为了使友人赠予的画笺既能便于展赏,一睹名家画笔之风采,又能妥善保存,以对友情的“收藏”,便想到把它装裱成册子。又考虑到这些画笺是我国传统木刻版画作品,所以我首先请苏州版画院院长、著名画家潘裕钰先生题写扉页,潘先生题曰:“书画刊印,一时之选。旧京画笺集书、画、刻、印为一体,尤堪赏鉴。”(图13)揭示了我国木刻彩印画笺的工艺特色。继而又请老画家陈英泉先生(1924-2003年)绘《瓜瓞书屋赏笺图》册页(图14),以同付装裱。图中所写水木清幽,松荫下有书屋二楹,屋旁修竹茂密,环境雅逸幽静,是为理想中的读书品艺的最佳场所而已。而图端有题曰:“绵绵老弟近得旧京画笺十二帧,装为一册赏玩,属写此记之。”以志我对这些画笺的珍赏。册子装裱完成后,我再请吴门工艺美术界老前辈、著名书法家程质清先生(1917-2000年,号怡斋)题签,当程老听闻我收藏画笺的经过,观赏了册子中所集画笺。他鉴于所集画笺十二帧多为当年画家所作整套题材中的散页,况且以《北平笺谱》而言,诸笺只能说是一鳞半爪,但它能保存至今也实属难能可贵,堪称吉光片羽了,遂拈毫书以“旧京残笺”(图15)为题。以上便是我有缘收藏《旧京残笺(册)》的大致经过。而今我收藏《旧京残笺(册)》已十余年,当年为我题签、作画的程、陈二老已作古人,抚册追怀当年交谊友情,使我对这件藏品尤觉珍爱了。(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