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952
山村,养猪,老人,或许看关键词会觉得这是一部很平常的片子。但当你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欣赏这部好片时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情节吸引,被它的画面吸引,被它的故事吸引。
《伴》是一部在创作者数年跟踪纪录下拍摄的,这种拍摄源于一种无悔的拍摄精神,投射出拍摄者对纪录片的耐心细致,展现出中国自古以来最简单的道义——孝,一种层面上中国社会缺失的孝,一段畸形人间百态的记录。
影片撞击心灵的思考
1) 无微不至的背后,源于刘老太独特的个人经历。全片围绕刘老太苦涩的微笑、无奈的自乐、忙碌的顽强等生存状态展开,由于老伴早逝而子女不孝,刘老太最终把自己的寄托转移到猪身上。影片中,刘老太每天给猪喂三餐,还精心定了食谱。而自己两天煮一次稀粥;平时随便穿,和猪合影时穿最好的衣服;33:20是影片的过渡,刘老太的步伐愈发沉重,强忍腰腿疼痛的折磨也要让猪吃好,感冒时依然对猪保持高度的人性化的关怀,细心的一口口喂食,馒头包子过温水,拿着蒲扇给猪扇风,如同对着自己心爱的孩子。通过营造一种质朴的表现,淡淡的忧伤来演绎生活的细节,抓住观众的好奇心,以达到打动情感的目的。
2) 空巢老人的凄凉。百善孝为先,刘老太媳妇指使孩子喊奶奶“花子老刘婆”,这是极带讽刺的称谓,刘老太在影片中说起前夫去世时儿子才一岁,她只能靠给别人洗衣服来维持生计,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长大,这更加深了观众对儿子的批判心理。通过影片描绘出如今社会空巢老人的现状,为当代人注入无形的危机感。也从侧面反映出老一代人淡薄的法律意识,其实刘老太是有足够的权利享受子女的赡养义务,但她却选择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
3) 老一代人深入脊髓的中华美德。影片多处从侧面描写刘老太受传统文化影响之深。28:27时,当记者问她“你的大猪要是卖很多很多钱的话,你准备干什么用”?刘老太说:生死养葬都是个人要用的,要请别人都来吃,不要儿贴钱,让叫花子也来吃饭,还说要把她出来的这条路也修一下;当她谈到身为一中职工的第二任丈夫如何追求她,请了四个介绍人找了她,因为她品质道德好,贞洁,当她说“他就像马蜂一样缠着我”我看到了一种打动心灵最朴实的笑;47:41刘老太含泪送别拍摄者,说他们大事小事太做得周到,并感谢他们为她添置的油米以及长久的陪伴,在门口久久凝望渐行渐远的背影挥手道别。这一系列的举动透露出刘老太具有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带给观众新的思考。
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影片中刘老太生活环境的窘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在边缘的城镇农村,贫困依然是主旋律,虽然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这并不能成为老人获得舒适生活唯一途径。国家单给一两百块的补贴是不够的,还有义务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点放在这些边缘人群身上,给他们更多生活补贴政策倾斜,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物质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温暖。
5) 内心深层次的孤独和悲凉。刘老太多次不忍卖豬源于她内心深层次的孤独和悲凉。她需要“伴”,她需要缓解子女不孝带给她内心的孤独感,她需要有个精神寄托心灵伴侣。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身体的日益虚弱,猪越来越成为了刘老太的负担,她也逐渐从破碎的幻想中回到现实,开始联系卖家,希望能尽早卖掉它,这反映出一个孤寡老人的动态心理变化。但谁又能知道当猪真的离开之后刘老太的心情,也许那一天,刘老太又很难适应,离死亡更近。最后以晨曦映照下刘老太拄着拐棍挑着扁担缓慢前行结尾,拐棍与地面撞击的声音,重重敲打着观影者的内心,让观众依然为刘老太和大猪的命运担心。
6) 紧扣主题,体现较强的人文关怀。片子整体感非常好,在不经意间延伸着主题,具有一种流动的灵性,符合人们心灵节奏的表达。通过选取最能拨动观者情感的片段构成有机的艺术整体,虽然简单、朴实,但体现出了刘老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又使作品紧扣主题,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
表现艺术
1) 大量运用镜头叙述,让画面“开口”说话。好的镜头是能够开口说话的。拍摄镜头的取舍和选择绝不是随心所欲的,导演经过客观记录主观筛选之后的真实片段让我们更加客观地了解到刘老太的生活现状以及她所面临的问题,致力于抓拍生活中原态的质朴的美,叙事流畅完整,画面活灵活现。
2) 字幕直观性,不用声音解说。通过无声的字幕,适时的解释说明画面背后的信息。声音解说虽是纪录片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成为评价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一部纪录片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忽略了解说,而是源于对解说的过分重视。而这部片巧妙的运用解说词的亚语言,让中外观众都能看懂,同时力求语言以客观现实为线索,自然流畅、平实精炼,给予主题思想必要的说明和阐释。解说词的撰写采用叙述的方式,给予画面必要的补充,没有空话,没有大话,不做刻意的升华,无谓的引申,这样原始的纪录反而给人以更直观的心理冲击。
3) 同期声。纪录片作为声画的艺术,同期声的巧妙运用是纪录片纪实的重要手段。不加雕琢、不加修饰的同期声、现场声,原汁原味的效果增强了现场的真实感,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情感不断积累,不知不觉中逐渐凝聚,受到感染,并且努力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的还原拍摄现场,给人以更直接、更强烈的视觉听觉感受。
4) 巧妙的音效和画面的结合。影片中景别恰到好处,音效运用符合客观要求。15:59刘老太喝粥时,先是给刘老太的脸特写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同时配以适当的音乐烘托,给观众营造“先声夺人”的视听效果。接着是大全景交待环境以及刘老太生活的简陋住所,再俯拍她碗里的稀饭以及一系列动态的言行细腻的反映刘老太的情绪变化,画面转换自然,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画面和后期音乐相辅相成巧妙融合。
5) 开门见山的叙事和开放式的结尾。以猪吃东西时发出声响的同期声和刘老太拿着食物喂猪的大特写作为开头,直观生活的反映影片主题,使《伴》从故事一开始就仿佛有种神奇的引力在吸引受众观看、引发受众思考,让人永远想知道下一刻将要发生什么。而故事以晨曦映照下刘老太拄着拐杖缓慢前行结尾,这是本部影片的一大亮点。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需要答案,好的纪录片是能够引发观众思考的,这种开放性的收尾更耐人寻味。
6) 通过对比叙事、善于捕捉细节推动情节发展。纪录片中存在大量的对比。通过对比,我们更能体会到导演所想阐述的故事。对比第一处,刘老太的院子和他家儿媳的院子。通过对比,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刘老太生活环境的恶劣。前面已提到传统的孝道正在渐渐的沦陷,我们应该对父母长辈多一些关爱,让更多的老人能够享受他们本该享受的天伦之乐。其次,影片后期刘老太身体日益虚弱,走在为猪觅食的道路上步伐沉重腿脚蹒跚,这和纪录片刚开始刘老太健壮的脚步,快捷的步伐穿梭在食堂菜市场和崎岖小道上形成鲜明对比。
7) 画面颜色的选择。片中画面基本运用本色镜头,没有为了迎合受众视觉需要而做太大的颜色性调整,保留画面颜色的原汁原味,更客观的反映环境,增加了画面的可信度和真实感。
8) 大量跟拍,善用全景揭示人文内涵。由于有近距离长期的接触,创作者与刘老太建立起了非常生活化、人文化的平等关系,使纪录片整体非常自然,同时大量采用跟拍镜头,善于运用客观性强的全景镜头描绘环境,具有丰富多义的社会意蕴。作品站在人性的高度,表现着厚重的人文主义关怀,使受众能够感受到一种感动涌上心头在自然的流淌。
山村,养猪,老人,或许看关键词会觉得这是一部很平常的片子。但当你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欣赏这部好片时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情节吸引,被它的画面吸引,被它的故事吸引。
《伴》是一部在创作者数年跟踪纪录下拍摄的,这种拍摄源于一种无悔的拍摄精神,投射出拍摄者对纪录片的耐心细致,展现出中国自古以来最简单的道义——孝,一种层面上中国社会缺失的孝,一段畸形人间百态的记录。
影片撞击心灵的思考
1) 无微不至的背后,源于刘老太独特的个人经历。全片围绕刘老太苦涩的微笑、无奈的自乐、忙碌的顽强等生存状态展开,由于老伴早逝而子女不孝,刘老太最终把自己的寄托转移到猪身上。影片中,刘老太每天给猪喂三餐,还精心定了食谱。而自己两天煮一次稀粥;平时随便穿,和猪合影时穿最好的衣服;33:20是影片的过渡,刘老太的步伐愈发沉重,强忍腰腿疼痛的折磨也要让猪吃好,感冒时依然对猪保持高度的人性化的关怀,细心的一口口喂食,馒头包子过温水,拿着蒲扇给猪扇风,如同对着自己心爱的孩子。通过营造一种质朴的表现,淡淡的忧伤来演绎生活的细节,抓住观众的好奇心,以达到打动情感的目的。
2) 空巢老人的凄凉。百善孝为先,刘老太媳妇指使孩子喊奶奶“花子老刘婆”,这是极带讽刺的称谓,刘老太在影片中说起前夫去世时儿子才一岁,她只能靠给别人洗衣服来维持生计,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长大,这更加深了观众对儿子的批判心理。通过影片描绘出如今社会空巢老人的现状,为当代人注入无形的危机感。也从侧面反映出老一代人淡薄的法律意识,其实刘老太是有足够的权利享受子女的赡养义务,但她却选择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
3) 老一代人深入脊髓的中华美德。影片多处从侧面描写刘老太受传统文化影响之深。28:27时,当记者问她“你的大猪要是卖很多很多钱的话,你准备干什么用”?刘老太说:生死养葬都是个人要用的,要请别人都来吃,不要儿贴钱,让叫花子也来吃饭,还说要把她出来的这条路也修一下;当她谈到身为一中职工的第二任丈夫如何追求她,请了四个介绍人找了她,因为她品质道德好,贞洁,当她说“他就像马蜂一样缠着我”我看到了一种打动心灵最朴实的笑;47:41刘老太含泪送别拍摄者,说他们大事小事太做得周到,并感谢他们为她添置的油米以及长久的陪伴,在门口久久凝望渐行渐远的背影挥手道别。这一系列的举动透露出刘老太具有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带给观众新的思考。
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影片中刘老太生活环境的窘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在边缘的城镇农村,贫困依然是主旋律,虽然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这并不能成为老人获得舒适生活唯一途径。国家单给一两百块的补贴是不够的,还有义务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点放在这些边缘人群身上,给他们更多生活补贴政策倾斜,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物质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温暖。
5) 内心深层次的孤独和悲凉。刘老太多次不忍卖豬源于她内心深层次的孤独和悲凉。她需要“伴”,她需要缓解子女不孝带给她内心的孤独感,她需要有个精神寄托心灵伴侣。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身体的日益虚弱,猪越来越成为了刘老太的负担,她也逐渐从破碎的幻想中回到现实,开始联系卖家,希望能尽早卖掉它,这反映出一个孤寡老人的动态心理变化。但谁又能知道当猪真的离开之后刘老太的心情,也许那一天,刘老太又很难适应,离死亡更近。最后以晨曦映照下刘老太拄着拐棍挑着扁担缓慢前行结尾,拐棍与地面撞击的声音,重重敲打着观影者的内心,让观众依然为刘老太和大猪的命运担心。
6) 紧扣主题,体现较强的人文关怀。片子整体感非常好,在不经意间延伸着主题,具有一种流动的灵性,符合人们心灵节奏的表达。通过选取最能拨动观者情感的片段构成有机的艺术整体,虽然简单、朴实,但体现出了刘老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又使作品紧扣主题,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
表现艺术
1) 大量运用镜头叙述,让画面“开口”说话。好的镜头是能够开口说话的。拍摄镜头的取舍和选择绝不是随心所欲的,导演经过客观记录主观筛选之后的真实片段让我们更加客观地了解到刘老太的生活现状以及她所面临的问题,致力于抓拍生活中原态的质朴的美,叙事流畅完整,画面活灵活现。
2) 字幕直观性,不用声音解说。通过无声的字幕,适时的解释说明画面背后的信息。声音解说虽是纪录片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成为评价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一部纪录片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忽略了解说,而是源于对解说的过分重视。而这部片巧妙的运用解说词的亚语言,让中外观众都能看懂,同时力求语言以客观现实为线索,自然流畅、平实精炼,给予主题思想必要的说明和阐释。解说词的撰写采用叙述的方式,给予画面必要的补充,没有空话,没有大话,不做刻意的升华,无谓的引申,这样原始的纪录反而给人以更直观的心理冲击。
3) 同期声。纪录片作为声画的艺术,同期声的巧妙运用是纪录片纪实的重要手段。不加雕琢、不加修饰的同期声、现场声,原汁原味的效果增强了现场的真实感,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情感不断积累,不知不觉中逐渐凝聚,受到感染,并且努力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的还原拍摄现场,给人以更直接、更强烈的视觉听觉感受。
4) 巧妙的音效和画面的结合。影片中景别恰到好处,音效运用符合客观要求。15:59刘老太喝粥时,先是给刘老太的脸特写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同时配以适当的音乐烘托,给观众营造“先声夺人”的视听效果。接着是大全景交待环境以及刘老太生活的简陋住所,再俯拍她碗里的稀饭以及一系列动态的言行细腻的反映刘老太的情绪变化,画面转换自然,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画面和后期音乐相辅相成巧妙融合。
5) 开门见山的叙事和开放式的结尾。以猪吃东西时发出声响的同期声和刘老太拿着食物喂猪的大特写作为开头,直观生活的反映影片主题,使《伴》从故事一开始就仿佛有种神奇的引力在吸引受众观看、引发受众思考,让人永远想知道下一刻将要发生什么。而故事以晨曦映照下刘老太拄着拐杖缓慢前行结尾,这是本部影片的一大亮点。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需要答案,好的纪录片是能够引发观众思考的,这种开放性的收尾更耐人寻味。
6) 通过对比叙事、善于捕捉细节推动情节发展。纪录片中存在大量的对比。通过对比,我们更能体会到导演所想阐述的故事。对比第一处,刘老太的院子和他家儿媳的院子。通过对比,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刘老太生活环境的恶劣。前面已提到传统的孝道正在渐渐的沦陷,我们应该对父母长辈多一些关爱,让更多的老人能够享受他们本该享受的天伦之乐。其次,影片后期刘老太身体日益虚弱,走在为猪觅食的道路上步伐沉重腿脚蹒跚,这和纪录片刚开始刘老太健壮的脚步,快捷的步伐穿梭在食堂菜市场和崎岖小道上形成鲜明对比。
7) 画面颜色的选择。片中画面基本运用本色镜头,没有为了迎合受众视觉需要而做太大的颜色性调整,保留画面颜色的原汁原味,更客观的反映环境,增加了画面的可信度和真实感。
8) 大量跟拍,善用全景揭示人文内涵。由于有近距离长期的接触,创作者与刘老太建立起了非常生活化、人文化的平等关系,使纪录片整体非常自然,同时大量采用跟拍镜头,善于运用客观性强的全景镜头描绘环境,具有丰富多义的社会意蕴。作品站在人性的高度,表现着厚重的人文主义关怀,使受众能够感受到一种感动涌上心头在自然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