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窗二十余载,石榴花从邵阳到北京,又从北京到哈佛,在 “别人家的孩子”、“学霸”这些神话的背后,真实的故事却是和大多数人一样不断挣扎和奋斗的漫漫征程。在哈佛,石榴花找到了11位同学,讲述了他们走到哈佛的真实经历,汇集成 《我在哈佛上大学》一书,“并不是所有人从小都是学霸,只不过他们赢在了转折点上。 ”
2012年8月初,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石榴花拿着登机牌,等待前往美国的航班。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硕士毕业的她,即将在哈佛展开5年的博士生涯。身旁一同出国的室友早已和父母哭作一团,独自一人的石榴花突然有些感伤,便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爸爸,我要去美国了。”“哦,快上飞机吧,我和你妈在大连玩呢。”还没来得及伤感,父亲就匆匆收了线。现在想起当时的一幕,石榴花仍然乐不可支,“可能是我从小就比较独立吧。”石榴花说。
“一没钱,二没权,以后你得靠自己”
小时候石榴花总爱问父母,“爸妈,你们的梦想是什么?”父母总是回答希望她能去北京上大学。“我们小地方,觉得清华北大就是最好的学校了。”石榴花的家在湖南邵阳,父亲石剑光是新邵八中的语文老师,家就安在学校里。
从小,石榴花就跟着学校的铃声一同作息,六点起,九点睡,哪怕是到了高三,在父亲的监督下,也从来不会超过十点。高考结束后,石榴花的志愿全部都填了北京的大学,最终被北师大录取。对于一向成绩优异的石榴花来说,高考成绩仍然有些遗憾。高考第一天的数学答得异常顺利,石榴花晚上又唱又跳兴奋得睡不着,第二天的英语却遭遇了滑铁卢。
从小,父亲就非常重视石榴花的数学成绩,总是提前准备了课本、习题,她从三年级起就习惯了自学下一年的课程。五年级的时候石榴花直接跳级—她参加了六年级的统考,数学全校第三。“只要习惯养成了,也就有了七八成”,对于女儿的教育,石剑光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培养“自主性”。小时候,只要爸爸一到书桌前备课,石榴花就模仿爸爸的样子,也拿一本书看,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直到上中学,父亲还是会按课程给她准备数学习题。一次石榴花一口气解出了九道奥数题,最后一道却怎么也打不开思路,索性放下笔吃饭去了。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自己拿起了练习册,连中饭也没吃,“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对着初中生的奥数题,研究了快三个小时。”石榴花说。等家里人吃完了饭,石剑光突然一拍大腿,“榴花,你快过来,爸爸想出来了!”
从此,石榴花总是不敢轻言放弃。然而青春期时,她也曾有过叛逆的日子,成日听歌,心思涣散,有时也和父母言语不和。面对敏感的女儿,石剑光的办法是“少说话”。但是那时父亲的一句话让石榴花一直记在心底, “爸爸一没钱,二没权,以后就靠你自己了。”
“像我们出身寒门,甚至没有门,只能靠自己。”石榴花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拼过高考的硬仗,大一的时候石榴花却又“放松过头了”,期末才发现自己的成绩仅在中游,这给她敲了个警钟。大二大三,石榴花发奋雪耻,只为争取一个保研的机会,最终顺利留校继续攻读城乡规划专业硕士。
修读本专业的同时,考虑到未来的深造,石榴花未雨绸缪,跨选了数学系的统计学课程。没想到机会真的就来了,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一位研究环境健康的博导希望招收有地理背景的学生,而这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名额,石榴花的地理专业和统计学背景让她顺利中选。
回了一趟家同父母告别,石榴花自己准备着出国的一切。回想当年上大学的时候,还是父母亲自坐火车送她到北京。回来后,母亲偷偷告诉她,“你爸爸在回家的火车上哭了。”只因担心她照顾不好自己。而现在,石剑光觉得“女儿比我们强了”。
“不是学霸,也能赢在转折点上”
在哈佛的宿舍,石榴花的三个室友都是北大的。“大家一介绍,都是北大、清华,甚至在美国念本科的。 ”这让石榴花多少有些紧张。哈佛的学生也会相互打趣,不光要对老师好些,更要对同学好些,说不定哪天他当了美国总统,还能提拔你当个贸易代表。
胡适曾说过,做学问就要“聪明人下笨功夫”。面对繁多的参考书目,平均三周一次的考试,哈佛学子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跑步机上看书、走路也要听讲义,“刻苦”一直是哈佛学生的代名词。面对前两 年80个学分的压力,石榴花一周有六天半都在学习,但是她依然保持着至少隔天就跟父母通话的习惯,只不过她的夜晚,变成了父母的白天。一晚在书桌前,石榴花又提出了小时候的问题,“爸爸,现在你的梦想是什么?”没想到这次爸爸回答,“希望你找个能照顾你的人。”来到哈佛一年后,这个人出现了,同样在哈佛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北大毕业生刘鹏飞,开始走进石榴花的世界。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刘鹏飞和石榴花逐渐认定了彼此。在哈佛读书期间,中国留学生时常聚会,两人的感情也借此升温。聊天中,一位同学给石榴花讲起了自己孕期和哺乳期备考哈佛的故事,让她深受触动,“并不是所有人从小都是‘学霸’,只不过他们赢在了转折点上”。事实是,基本上身边的每个人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也都曾艰难地跨过自己的那道坎,可是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
自此,石榴花便产生了编书的想法,不少同学当即表示支持。石榴花信心大增,很快做出了策划,又请国内的同学帮忙,三周时间便顺利定下了出版社。经过半年的筹稿,11位同学的自述终于集齐。在石榴花和刘鹏飞的精心筹备下,这本书最终定名为《我在哈佛上大学》,“以前也有人写过哈佛,但那里面的哈佛只是一个象征,而对我们来讲,哈佛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书中的主人公不是谁的室友,就是谁的老乡,要么是谁的妻子,“都是关系户”,刘鹏飞笑称。
在这11个人里,有人高考落榜,有人中学移民,有人从物理专业转到经济专业,有人当过花店店员……相同的是,豁出去之后,哈佛成为了他们人生的逆转。石榴花在哈佛学生学者联合会副主席的帮助下联系到了俞敏洪,给他看了样稿,俞敏洪非常支持,他在推荐语中说,“这些人最初也只是普通的孩子,但是他们一步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今年1月,石榴花和刘鹏飞已经回国领证结婚,《我在哈佛上大学》也终于出了印厂 。消息不胫而走,新邵八中邀请他们来校做演讲,大操场上,三四千学生搬着凳子乌压压的坐了一片。“当年我们也这样坐在下面,觉得讲台上的人好厉害,没想到今天自己也站在这了”,刘鹏飞说。
石剑光的亲朋也开始向他索书,“石老师。”多了个新称呼,如今别人总会介绍说,“这是石榴花的爸爸。”
石榴花 湖南省新邵县第八中学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及硕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三年级在读。与哈佛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刘鹏飞共同主编了《我在哈佛上大学》,讲述了11位哈佛学子的求学经历和成长故事。
2012年8月初,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石榴花拿着登机牌,等待前往美国的航班。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硕士毕业的她,即将在哈佛展开5年的博士生涯。身旁一同出国的室友早已和父母哭作一团,独自一人的石榴花突然有些感伤,便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爸爸,我要去美国了。”“哦,快上飞机吧,我和你妈在大连玩呢。”还没来得及伤感,父亲就匆匆收了线。现在想起当时的一幕,石榴花仍然乐不可支,“可能是我从小就比较独立吧。”石榴花说。
“一没钱,二没权,以后你得靠自己”
小时候石榴花总爱问父母,“爸妈,你们的梦想是什么?”父母总是回答希望她能去北京上大学。“我们小地方,觉得清华北大就是最好的学校了。”石榴花的家在湖南邵阳,父亲石剑光是新邵八中的语文老师,家就安在学校里。
从小,石榴花就跟着学校的铃声一同作息,六点起,九点睡,哪怕是到了高三,在父亲的监督下,也从来不会超过十点。高考结束后,石榴花的志愿全部都填了北京的大学,最终被北师大录取。对于一向成绩优异的石榴花来说,高考成绩仍然有些遗憾。高考第一天的数学答得异常顺利,石榴花晚上又唱又跳兴奋得睡不着,第二天的英语却遭遇了滑铁卢。
从小,父亲就非常重视石榴花的数学成绩,总是提前准备了课本、习题,她从三年级起就习惯了自学下一年的课程。五年级的时候石榴花直接跳级—她参加了六年级的统考,数学全校第三。“只要习惯养成了,也就有了七八成”,对于女儿的教育,石剑光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培养“自主性”。小时候,只要爸爸一到书桌前备课,石榴花就模仿爸爸的样子,也拿一本书看,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直到上中学,父亲还是会按课程给她准备数学习题。一次石榴花一口气解出了九道奥数题,最后一道却怎么也打不开思路,索性放下笔吃饭去了。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自己拿起了练习册,连中饭也没吃,“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对着初中生的奥数题,研究了快三个小时。”石榴花说。等家里人吃完了饭,石剑光突然一拍大腿,“榴花,你快过来,爸爸想出来了!”
从此,石榴花总是不敢轻言放弃。然而青春期时,她也曾有过叛逆的日子,成日听歌,心思涣散,有时也和父母言语不和。面对敏感的女儿,石剑光的办法是“少说话”。但是那时父亲的一句话让石榴花一直记在心底, “爸爸一没钱,二没权,以后就靠你自己了。”
“像我们出身寒门,甚至没有门,只能靠自己。”石榴花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拼过高考的硬仗,大一的时候石榴花却又“放松过头了”,期末才发现自己的成绩仅在中游,这给她敲了个警钟。大二大三,石榴花发奋雪耻,只为争取一个保研的机会,最终顺利留校继续攻读城乡规划专业硕士。
修读本专业的同时,考虑到未来的深造,石榴花未雨绸缪,跨选了数学系的统计学课程。没想到机会真的就来了,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一位研究环境健康的博导希望招收有地理背景的学生,而这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名额,石榴花的地理专业和统计学背景让她顺利中选。
回了一趟家同父母告别,石榴花自己准备着出国的一切。回想当年上大学的时候,还是父母亲自坐火车送她到北京。回来后,母亲偷偷告诉她,“你爸爸在回家的火车上哭了。”只因担心她照顾不好自己。而现在,石剑光觉得“女儿比我们强了”。
“不是学霸,也能赢在转折点上”
在哈佛的宿舍,石榴花的三个室友都是北大的。“大家一介绍,都是北大、清华,甚至在美国念本科的。 ”这让石榴花多少有些紧张。哈佛的学生也会相互打趣,不光要对老师好些,更要对同学好些,说不定哪天他当了美国总统,还能提拔你当个贸易代表。
胡适曾说过,做学问就要“聪明人下笨功夫”。面对繁多的参考书目,平均三周一次的考试,哈佛学子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跑步机上看书、走路也要听讲义,“刻苦”一直是哈佛学生的代名词。面对前两 年80个学分的压力,石榴花一周有六天半都在学习,但是她依然保持着至少隔天就跟父母通话的习惯,只不过她的夜晚,变成了父母的白天。一晚在书桌前,石榴花又提出了小时候的问题,“爸爸,现在你的梦想是什么?”没想到这次爸爸回答,“希望你找个能照顾你的人。”来到哈佛一年后,这个人出现了,同样在哈佛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北大毕业生刘鹏飞,开始走进石榴花的世界。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刘鹏飞和石榴花逐渐认定了彼此。在哈佛读书期间,中国留学生时常聚会,两人的感情也借此升温。聊天中,一位同学给石榴花讲起了自己孕期和哺乳期备考哈佛的故事,让她深受触动,“并不是所有人从小都是‘学霸’,只不过他们赢在了转折点上”。事实是,基本上身边的每个人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也都曾艰难地跨过自己的那道坎,可是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
自此,石榴花便产生了编书的想法,不少同学当即表示支持。石榴花信心大增,很快做出了策划,又请国内的同学帮忙,三周时间便顺利定下了出版社。经过半年的筹稿,11位同学的自述终于集齐。在石榴花和刘鹏飞的精心筹备下,这本书最终定名为《我在哈佛上大学》,“以前也有人写过哈佛,但那里面的哈佛只是一个象征,而对我们来讲,哈佛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书中的主人公不是谁的室友,就是谁的老乡,要么是谁的妻子,“都是关系户”,刘鹏飞笑称。
在这11个人里,有人高考落榜,有人中学移民,有人从物理专业转到经济专业,有人当过花店店员……相同的是,豁出去之后,哈佛成为了他们人生的逆转。石榴花在哈佛学生学者联合会副主席的帮助下联系到了俞敏洪,给他看了样稿,俞敏洪非常支持,他在推荐语中说,“这些人最初也只是普通的孩子,但是他们一步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今年1月,石榴花和刘鹏飞已经回国领证结婚,《我在哈佛上大学》也终于出了印厂 。消息不胫而走,新邵八中邀请他们来校做演讲,大操场上,三四千学生搬着凳子乌压压的坐了一片。“当年我们也这样坐在下面,觉得讲台上的人好厉害,没想到今天自己也站在这了”,刘鹏飞说。
石剑光的亲朋也开始向他索书,“石老师。”多了个新称呼,如今别人总会介绍说,“这是石榴花的爸爸。”
石榴花 湖南省新邵县第八中学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及硕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三年级在读。与哈佛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刘鹏飞共同主编了《我在哈佛上大学》,讲述了11位哈佛学子的求学经历和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