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世界与大地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u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德格尔探寻艺术之本质是从艺术作品入手的,因其主张“从已有的事物”出发。“世界”和“大地”是海德格尔解构艺术作品时所提到的两个相关相属的概念,海德格尔认为“世界”具有敞开性,而“大地”具有遮蔽性,二者一敞一蔽,在相互“争执”的关系中,“真理”得以生成。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视角切入,对艺术作品的本源、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及艺术作品中存在的“真理”这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拓展与研究,从而将“世界”与“大地”、“真理”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与内涵明朗化。
  关键词:海德格尔;艺术作品;世界;大地;真理
  长期以来,学界对艺术的思考从未停止过,艺术作品也被定义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可艺术作品究竟是什么?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试图用现象学来解构艺术作品。他认为,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是构成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然而,“世界”与“大地”却是两个被赋予隐喻性的概念,使人很难轻易体会其内涵。想要清楚地体会海德格尔在言说什么,还应从问题的本源谈起。
  一、艺术作品及其本源
  (一)本源的问题
  在追问艺术作品的源头时,海德格尔使用了“本源”一词。“本源”意为“一个事物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1]1。即一个事物出自何处,是什么让该事物成为该事物,又是如何成为该事物的。故而,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探索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追问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与其必要相关的要素,即艺术家。毋庸置疑,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生产者,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作品。故而,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本源。可艺术家的本源又是什么?是什么使艺术家成为艺术家呢?显然,艺术家被唤为艺术家是因其拥有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身份的最好证明。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因此,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来看,“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彼此不可或缺。”[1]1可倘若只是简单地认为二者互为对方的本源,似乎会陷入无止境的循环之中。果真如此吗?还是我们遗漏了什么?仔细研究发现,在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确存在一个与二者相关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使艺术家能称为艺术家,使艺术作品可称为艺术作品,这个“第三方”便是艺术。
  关于“艺术的本质”,西方大致有两种界定方式:一种方式认为,艺术需要人们作为观者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便可知其义;另一种方式则认为,艺术需要通过特性归纳才可知其义。但无论哪种方式,似乎都不能全面阐述艺术的本质。于是,海德格尔提出了“从已有的事物出发”的观点,主张从艺术产生的最现实的地方进行探索。对艺术而言,其已有的事物便是艺术作品。因此,海德格尔从艺术作品出发寻找艺术本源,力图让艺术自身显现出来。可艺术作品是什么?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为艺术作品?如此追问,海德格尔选择了与艺术作品相似的“物”进行类比。
  (二)物与艺术作品
  关于“物”的界定,在西方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将物定义为视觉可见的,包含形态、色彩、纹样等特征的载体;第二种,将物界定为感官可得的综合体;第三种则将物定义为含有一定形式的质料。但这三种界定似乎都只是简单的性质归纳,并未从根本上去界定“物”的本质。因此,海德格尔提出了“物是一切存在者”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物”又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纯然之物、器具和艺术品。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艺术作品也是一种物,只要它是某种存在者的话。”[1]6可见,艺术作品作为物的表现形态之一,具有“物的物性”,且在存在者的状态上与普通之物并无差别。
  艺术作品作为存在者,虽在存在者的状态上与通常之物并无差别,但在本质上却与纯物、器具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本质来看,纯然之物即自然之物,自身是封闭的,并不诉说什么,它的存在与人并不相关;器具虽与人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同艺术作品一样都属于手工之物,但二者在目的上却不尽相同。器具以使用为目的,是被支配的;艺术作品则是以自身为目的,是自由的。如此,艺术作品与纯物、器具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显然,艺术作品作为物的一种,是一种特殊之物,它以自身为目的、是自由的,甚至可以开启一个独立的世界。
  二、藝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
  (一)何谓世界
  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从来不是简单地观看作品,而是探索艺术作品之作品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世界”和“大地”是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
  诚然,海德格尔观点中的“世界”与生活中的日常世界是不同的。这里的“世界”作为确立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其更多地表现在一种设置下的情境化空间。而这种空间有赖于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世界中的存在,又被称为“此在”。“此在”与“世界”内的其他存在者是不同的,只因其他存在者总是固定的、遮蔽的,而“此在”却总是处于未定之中,充满着诸多可能性,从而与“世界”共同构成整体现象的生成环节。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世界’在存在论上绝非那种在本质上并不是此在的存在者的规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2]可见,他所表达的“世界”是以“此在”为基本结构的。同时,“世界”是一个不断向“此在”敞开的空间,只要人在世界之中存在,“世界”就会向人们敞开。这里的敞开,不是对现实世界的机械呈现,而是由“此在”建构出的无限种情境化的可能。譬如,当观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是从一个日常世界进入到作品“世界”。而这个作品“世界”往往可以揭示“此在”生存的真相,使观者与作品中的“世界”产生关联并产生无数种可能。而这种无数种可能的产生,便是“世界”的敞开性。
  “世界”不是指存在者本身,而是指存在者如何存在。例如,在艺术作品的“世界”中,人接触的每一样器具都以人的使用为目的,每一样器具或存在者都反映人的真实存在,这便是人在生活世界的痕迹通过器具进行显现的情境。因此,“世界”作为向人显现、生成的情境化空间,必然会呈现出一个具体而生动的世界。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1]30正是因为如此,艺术作品中存在者的生死祸福、荣辱兴衰都从人类存在那里获得了人类命运的形式。“石头是无世界的。植物和动物同样也是没有世界的。……农妇却有一个世界”。[1]31因此,世界只能是“此在”的世界,离开了“此在”便是无所论的世界。   (二)大地的规定
  “大地”是一个极具隐喻意味的词语。海德格尔将艺术作品中显现出来的“物的物性”,称为“大地”。他认为,艺术作品中的“大地”是透过作品的质料显现出来的。而这里的“质料”并非艺术生产所需要的一般材料。一般材料总是消融于操作性之中,而质料非但不会消融,反而会得到充分显现。故而,“大地”之所以是大地,是因为大地必须作为大地显现出来。比如,制作一张木桌,木桌的木头不是作为木头出现,而是作为木桌的承重架构后才显现的。因此从该意义上讲,艺术作品中的“大地”是具有“物的物性”的。而“物的物性”总是遮蔽的,如此,艺术作品中的“大地”也是趋向遮蔽的。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描述的那样:“大地是一切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并且是作为这样一种把一切涌现者返身隐匿起来的涌现。在涌现者中,大地现身而为庇护者。”[1]30
  (三)争执的发生
  “世界”与“大地”作为艺术作品构成的两个基本特征,二者虽在属性上有所差别,但却相关相属。在艺术作品中,“世界”需要依靠“大地”建立,没有“大地”便没有艺术作品的基底;而“大地”则需要通过“世界”的敞开进行显现。没有“世界”的敞开,“大地”也就不再是大地。诚然,“世界”总是想超越“大地”进行敞开,而“大地”作为庇护者却希望将“世界”纳入自身并留在自身。由此,双方往来的这种关系被称为“争执”。然而,这里的“争执”并非是一种分歧或破坏,它更多地体现在双方利用各自的属性力图超出自身并包含对方,即“在本质性的争执中,争执者双方相互进入其本质的自我确立中。”[1]38争执总是愈演愈烈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真理在艺术作品中产生。
  三、艺术作品中的真理
  (一)真理的意義
  海德格尔所谓艺术作品中的“真理”不同于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真理,这里的“真理”在古希腊意义上指的是“无蔽”,而“无蔽”是一种状态。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作品中的“真理”并非主体的认识活动,更不是“物”与“知”的统一,而是一种崇高的澄明境界的显现。此外,海德格尔还形象地将“真理”喻为“林中空地”。“林中空地”有动词“照亮”之意,但这并非只有光明,也包含着黑暗。在“林中空地”之下,光明与黑暗共存,时而敞开、时而遮蔽,更表现为不断的“争执”,“真理”便是在“争执”之中发生的。
  (二)真理的显现
  艺术作品并非简单的模仿,其重点在于通过意象把事情本身显露出来。艺术作品中“真理”的显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追问存在者的存在。以梵高的《农鞋》为例,画面本身只有一个存在者——鞋子。倘若观者只是用日常眼光来看,那么只会看到遮蔽的“大地”;而观者若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且认为它是一幅艺术作品的话,那么它便可以开启一个情境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中,也许你看到农妇的步履蹒跚,也许你看到农妇踩着那双农鞋在田里辛勤劳作……总之,作品给予观者以无限的可能。诚然,在梵高的《农鞋》中并未描绘任何关于农妇的生活世界,我们的种种推想都是根据那双农鞋的细节而展开的,而恰恰是这些推想使艺术作品的“真理”得到显现。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如果在作品中出现了对某一特定存在者的揭露,对其‘什么’和‘如何’的揭示,那么,在那里就有真理在起作用。”[3]
  可“真理”是以怎样的方式从“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中显现出来的呢?既然“真理”能够显现,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中仍存在间隙,而真理的涌现就是从间隙中生发的。也就是说,某个事物只要成为艺术作品,那么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便会产生“争执”,而“争执”的发生会促成间隙的出现,“真理”便可从间隙中涌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将间隙理解为“争执”下的一种必然生成之态。
  (三)真理的契机
  “真理”的存在使艺术作品成为艺术作品,艺术的存在使艺术作品成为艺术作品。那么,我们可以推导出:艺术为艺术作品中“真理”的涌现提供了契机。这种契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艺术作为契机直接言明“真理”,艺术作品作为真理之孕育者与当下明示观者;第二方面,艺术不直接言明“真理”,而是透过艺术作品将观者引入其“世界”。只有当观者进入作品的“世界”,与艺术作品、艺术、真理三者产生联系时,被遮蔽的“真理”才会显露其真谛。如此,我们可以推论出:“真理”与“艺术”在艺术作品中是共存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二者极其相似,甚至近乎一致。因此,当我们作为观者去深思艺术与探讨艺术作品时,唯有在审美体验中对艺术作品进行反思,才有助于实现“真理”的回归。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追问艺术作品本源的问题,实际就是探讨艺术之本质。艺术作品的“世界”即情境化空间的勾勒,“大地”则是情境化空间勾勒所使用的“物”,而“争执”下所产生的“真理”即产生情境化勾勒的前提与成果。思无止境,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艺术之思,且为研究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并向研究者指明了一条认真对待艺术本质的道路,从而使研究者在进行审美体验时更能体会到艺术作品的深意与真理。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92.
  [3]比梅尔.海德格尔[M].刘鑫,刘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0.
  作者简介:王晋然,武汉纺织大学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创作过程是从艺者被陶造的历程,在此过程中,艺术品被刻上了创造者心灵的印记。因为创作者的心理机制不同,艺术的表达形式也就不同。日本女画家小松美羽让绘画成为一场灵性的仪式,带领观者参与到心灵关怀的旅程中去。小松美羽的美术仪式给观者留下深刻的记忆。她调动意念,将意念注入到绘画作品中,向观者传达冥想中所见到的完整世界,这种方式为从艺者探寻新的艺术创作途径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心灵关怀;创作途
期刊
摘 要:“画知不画见”这一编码方式是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显著特征。同时,这一特征也普遍存在于儿童画中。由此,我们可以基于二者共有的这一编码方式,分析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与儿童画的联系。  关键词:画知不画见;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儿童画  “画知不画见”,简而言之就是画知道的,而不是画见到的。就“画知不画见”而言,其打破了传统绘画单一视角的局限性。通常在一个平面内,我们无法看到事物各个面的结构,但不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状况变动和文学观念的变化,左翼文学因鲜明的政治色彩,其真实性受到质疑,甚至有论者把左翼文学仅仅归结为一个“话语事件”、一个“文化出版现象”。实际上,通过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与左翼文学叙事关联的研究,可以发现:乡土小说对旧中国乡土社会危机和苦难的叙事与左翼文学相互印证,其在客观上补充和加强了左翼文学的叙事基础;而左翼文学着重叙述的是在此基础之上一个更高的历史阶段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和传播媒介给青年亚文化带来了改革创新的机会,也促进了青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融合,青年亚文化由最开始的小众化转向现在人人都会涉及的大众化。在转型的过程中,青年亚文化对社会大众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逐渐增大,也为文化创新增加了可能性。节目《奇葩说》,里面融入的许多青年亚文化的象征元素,不仅显示着这档节目的风格化,也代表着青年亚文化的普及,和象征青年亚文化元素在当代媒介下与大众文
期刊
摘 要:20世纪以来,不少学生走出国门学习音乐。20世纪早期声乐留学生群体的出现,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浪潮里,使中国音乐文化历经了重大变革,他们在中国音乐艺术文化留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见证了中国声乐教育的起步、发展到繁荣的历程。与此同时,大量的相关专著及论文被出版和发表。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早期我国声乐留学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简要收集和整理,以进  行综合分析,从而对这一时期的声乐留
期刊
摘 要:抗战时期,丰子恺美育思想的大厦已基本落成。社会动荡期间,他从事学校美育实践,致力于社会美育工作。他在身体力行中注重“艺术心”的培植,他的美育思想围绕着芬芳胸怀的同情心、美德与技艺的双向修行、追求人生艺术的圆满人格层层递进。通过梳理可看出丰子恺美育思想受到儒家思想和西方美学影响,又在当时社会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广泛吸收美育思想有效经验才形成发展。丰子恺美育思想为我国近现代美育扎下深厚基础,直至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美学研究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但传统的归纳法不具有普遍性;演绎法具有独断性,不适用于美学研究,不能解决美的发现和证明问题。哲学研究方法论有两种:一个是发现的方法,一个是证明的方法。现代哲学以现象学方法发现美的本质,以存在论证明美的本质,从而建立了合理的美学体系。  关键词:存在论;现象学;审美  一、关于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哲学方法论包括发现的方法和证明的方法,发现的逻辑和证明
期刊
摘 要:汉画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中国艺术史的一座不朽丰碑,古往今来的许多学者都在不断进行搜集和研究。汉画像的发现和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金石学时期;第二个时期是近代考古学研究时期;第三个即现代综合时期,每一时期的研究都对汉画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基于洪适《隶释·隶续》的研究,有助于探寻其对汉画像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隶释;隶续;金石学;汉画像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
期刊
摘 要:“疯女人”形象在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米兰·昆德拉就在其长篇小说《不朽》中刻画了贝蒂娜、洛拉和阿涅丝这三位风格迥异的“疯女人”形象。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域下,结合福柯关于“疯癫”、“凝视”、权力话语等方面的理论,揭示在男权支配下女性或“显性疯癫”或“隐性疯癫”的精神生态,引发人们对其生存状态的思考。三位女主角也通过其不尽相同的生存方式和斗争方式,展现了女性对抗男权压迫的多种可能性。
期刊
摘 要:当西方文明的源头无一例外地指向欧洲版图东南部的星罗岛屿,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诗人,柏拉图无疑是西方美学发展历程上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美学思想既是在对前人观点的继承上进行了一个超越,同时他的集大成之作又对西方后世美学思想的延伸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上,他将自己的整个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确立为哲学本源问题探讨上所提倡的“理念”;在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上,他从理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