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魔咒》是现代合唱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之一,受到各大国际合唱比赛中参赛队伍的青睐,因作品在演唱过程中难度较高、音响色彩难控制等特点吸引着许多优秀的合唱团进行排练将其作为参赛作品表演;本文将从音响构成、记谱方式及音响色彩三方面去分析该作品的音乐语汇,致力于将《魔咒》进行全方位解读。
【关键词】现代合唱;《魔咒》; 音乐语汇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一、作曲家及作品背景
Arne Mellnas(1933.08-2002.10),瑞典著名作曲家,生于首都斯德哥尔摩,曾任国际现代音乐协会总会会长;主要作品有《31 Variations On Cage》《Aglaria》《The Mummy and the Humming-Bird》以及《魔咒》等,其中以《魔咒》最广为传唱;Arne Mellnas在1969年创作此曲,声部配置为S1、S2、A 三个女声声部,因音域与童声接近,常有俄罗斯春天童声合唱团等童声队伍演唱,作品《魔咒》展示了幽灵女子们对战争的愤慨和呼吁和平的渴求,亦是其重现传说中古代战场上,利用魔咒杀死敌方兵将的惊悚场面。
二、音响构成分析
(一)非常规音响的运用
在音乐创作的领域中常规音响的使用占有着主导地位,20世纪初西方先锋派作曲家摆脱传统音乐的束缚,运用一些非常规音响来创作音乐,包括音高、时值、节奏等。这些非常规音响的因素成为了这时期音乐作品的重要素材。在《魔咒》这首作品中,利用非常规音响的作曲技法,把现代音乐作品的即興性与不确定性的因素在这首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这首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
近似念白的大致音高,全曲中多次出现大致音高的演唱,且还在曲末标注演唱的要求。正是因为大量使用这种不确定的非固定音高结合,而形成非常规和声音响,用此来描绘作品的神秘感并渲染情绪,同样的大致音高用不同方式表演增加了音响厚度的层次,从而更加凸显作品的现代性。
滑音和极限音高演唱时所带来的非常规音响和声形态,滑音是一种运用广泛的装饰音,极限音高是标记音高的两个极端——最高音区和最低音区,形状为“”。
滑音在演唱过程中会产生非固定的音高,这些非固定的音高会与固定音高相碰撞从而形成特殊的和声形态,在本作品中主要运用了长滑音;滑音最开始由三个固定音高的音出发,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高低不一的走向并彼此相互碰撞,此处的滑音呈渐强的状态最终归于到一个大致音高上,这是现代作品演绎形式的即兴性与不确定性的表现。
对于极限音高的音的演唱,往往是尽可能地达到这个音的绝对高度,由于演唱者本身身体素质的差异,就单单演唱一个极限音都会形成非固定音高和声。同时也挖掘人声音高表达能力的极限并突出人声的表现力,诉说着战争带来的惶恐与绝望。
(二)念白
在音乐开始前会有一段念白,大意为他宣读这些咒语,可以让敌人哑口无言;向敌人轻轻地吹气,对方就会迷失理智不知该去向何方。这段话原是19世纪瑞典斯马兰作家Bengt对巨魔的一段描写,作曲家将其运用到作品开始前,为音乐渲染上一种神秘、紧张的气氛,增加对音乐的期待感。
(三)确定的音高和声
音块的使用,是指由一群紧挨着的音程(包含两个以上大小二度)同时发音的合音,在该作品中作曲家采取了声部叠加的方式来获得音块的音响,这种类型的音块称声部叠加式音块,首先先确定一个持续声部,然后在其上方或者下方依次加入其他声部,这样可使音响由单一变饱满,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确定的音高分布设定,全曲的确定音高设定是与不确定音高相互连接,形成音高的捆绑式关系;最先从女中声部的固定音高F音开始,然后依次引入S1、S2声部的非固定音高加入,再按此循环演唱,在一次时间较长的非固定音高运行后,作曲家设计了6个小节带节拍节奏的旋律,试图将音高拉回调性音乐中。
三、记谱方式
不确定音高的记谱,该记谱方式借助了图示记谱法,本作品的不确定音高主要有滑音、极限音,分别采用交错的波浪长线条和“▲”表示;确定音高的记谱,直接标写在五线谱中;文字说明的记谱,该作品的文字记谱法算作一大亮点之处且贯穿作品始终,开始处的念白、各声部进出的节奏点及音乐术语的标记。
四、音响色彩
这首作品在音响上充满了戏剧性与神秘性,整体风格稍阴暗、低沉,音响较为沉重。音响色彩中具有大量不同意义的“色彩性片段”,或沉重或尖锐,这种独特的音响色彩源于作曲家对战争的愤慨和呼吁和平的渴求。
音乐术语直接铺垫的音响色彩,该作品篇幅较短,却在多处使用“ad lib(随意的)”的音乐术语来增加音乐的不确定性与即兴性,作品无节拍也无曲式,速度自由随意,
使得音乐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加入许多偶然因素,从而直接奠定全曲散漫的基调;从另外一角度来说可以自由控制作品演唱时间。乐曲刚开始时A声部从F音开始长音保持,S2声部进来时上方标记“Tempo ad lib”以及在全曲高潮的滑音演唱时依旧使用“Tempo ad lib”的术语标记,极大程度上放松了音响节奏的有序性,这一段的音响色彩相对于整首作品而言变得较为尖锐明亮,下方声部的随性散漫拉宽了音响色彩的两个极端对比。
声部叠加所引起音响色彩的变化,声部的叠加或递减都会带来音响厚度及色彩的变化。
作品中,乐曲刚开始时是由A声部做长音保持状态,然后S2声部使用“耳语重声呼出”的方式加入音乐运行的轨道中,使得气氛更加阴沉;S1声部在S2声部加入后一段时间出现,伴随着念白似的音以及随性的节奏,音响的厚度再次增加,由于S1声部念白的歌词使得音响色彩稍稍明亮些许,但整体依旧处于混沌状态。
三个声部以有明确的和声和规整的节拍同时出现,将音响色彩牵至光亮中,随后在极限音高的推动下色彩又由明亮转至尖锐然后消失,音乐停止后是由S1-S2-A声部依次进入,此处出现了固定音高和声组合,色彩映射在音块中。
在高潮前又出现了一次极限音高的演唱,与此前不同的是本次极限音高的出现是突然上升到极高音区再逐渐滑向极低音区,紧接着回到固定音高上再以长滑音渐强的方式推到向本曲的高潮,然后则以每人按自己音调演唱将音乐进行下去,此处色彩转变很大,由混沌低沉转向幽暗、吵杂、尖锐最后走向明亮,仿佛压抑了很久的忧虑、焦灼以及惶恐不安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在本曲的结束处与曲最开始处一样,运用了“耳语重声呼出”的演唱标记,又加深了乐曲的沉重。
五、结语
本文从音响构成、记谱方式及音响色彩三个方面去分析《魔咒》该作品的音乐语汇并进行了简单的规要,通过对该作品的解读希望可以更好的去把握、理解现代作品。该作品的创作以及其受欢迎的程度,更好地展示了人们对现代音乐作品一种新的尝试,也为合唱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范同乐.浅析巴托克《小宇宙》中蕴含的现代音乐语汇[J].艺术评鉴,2018(9):7-8.
[2]王康义.刘晓耕合唱作品《水母鸡》中民族和声语汇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19):19-22.
作者简介:彭梦梦(1996—),女,汉族,江苏南京,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合唱指挥。
【关键词】现代合唱;《魔咒》; 音乐语汇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一、作曲家及作品背景
Arne Mellnas(1933.08-2002.10),瑞典著名作曲家,生于首都斯德哥尔摩,曾任国际现代音乐协会总会会长;主要作品有《31 Variations On Cage》《Aglaria》《The Mummy and the Humming-Bird》以及《魔咒》等,其中以《魔咒》最广为传唱;Arne Mellnas在1969年创作此曲,声部配置为S1、S2、A 三个女声声部,因音域与童声接近,常有俄罗斯春天童声合唱团等童声队伍演唱,作品《魔咒》展示了幽灵女子们对战争的愤慨和呼吁和平的渴求,亦是其重现传说中古代战场上,利用魔咒杀死敌方兵将的惊悚场面。
二、音响构成分析
(一)非常规音响的运用
在音乐创作的领域中常规音响的使用占有着主导地位,20世纪初西方先锋派作曲家摆脱传统音乐的束缚,运用一些非常规音响来创作音乐,包括音高、时值、节奏等。这些非常规音响的因素成为了这时期音乐作品的重要素材。在《魔咒》这首作品中,利用非常规音响的作曲技法,把现代音乐作品的即興性与不确定性的因素在这首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这首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
近似念白的大致音高,全曲中多次出现大致音高的演唱,且还在曲末标注演唱的要求。正是因为大量使用这种不确定的非固定音高结合,而形成非常规和声音响,用此来描绘作品的神秘感并渲染情绪,同样的大致音高用不同方式表演增加了音响厚度的层次,从而更加凸显作品的现代性。
滑音和极限音高演唱时所带来的非常规音响和声形态,滑音是一种运用广泛的装饰音,极限音高是标记音高的两个极端——最高音区和最低音区,形状为“”。
滑音在演唱过程中会产生非固定的音高,这些非固定的音高会与固定音高相碰撞从而形成特殊的和声形态,在本作品中主要运用了长滑音;滑音最开始由三个固定音高的音出发,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高低不一的走向并彼此相互碰撞,此处的滑音呈渐强的状态最终归于到一个大致音高上,这是现代作品演绎形式的即兴性与不确定性的表现。
对于极限音高的音的演唱,往往是尽可能地达到这个音的绝对高度,由于演唱者本身身体素质的差异,就单单演唱一个极限音都会形成非固定音高和声。同时也挖掘人声音高表达能力的极限并突出人声的表现力,诉说着战争带来的惶恐与绝望。
(二)念白
在音乐开始前会有一段念白,大意为他宣读这些咒语,可以让敌人哑口无言;向敌人轻轻地吹气,对方就会迷失理智不知该去向何方。这段话原是19世纪瑞典斯马兰作家Bengt对巨魔的一段描写,作曲家将其运用到作品开始前,为音乐渲染上一种神秘、紧张的气氛,增加对音乐的期待感。
(三)确定的音高和声
音块的使用,是指由一群紧挨着的音程(包含两个以上大小二度)同时发音的合音,在该作品中作曲家采取了声部叠加的方式来获得音块的音响,这种类型的音块称声部叠加式音块,首先先确定一个持续声部,然后在其上方或者下方依次加入其他声部,这样可使音响由单一变饱满,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确定的音高分布设定,全曲的确定音高设定是与不确定音高相互连接,形成音高的捆绑式关系;最先从女中声部的固定音高F音开始,然后依次引入S1、S2声部的非固定音高加入,再按此循环演唱,在一次时间较长的非固定音高运行后,作曲家设计了6个小节带节拍节奏的旋律,试图将音高拉回调性音乐中。
三、记谱方式
不确定音高的记谱,该记谱方式借助了图示记谱法,本作品的不确定音高主要有滑音、极限音,分别采用交错的波浪长线条和“▲”表示;确定音高的记谱,直接标写在五线谱中;文字说明的记谱,该作品的文字记谱法算作一大亮点之处且贯穿作品始终,开始处的念白、各声部进出的节奏点及音乐术语的标记。
四、音响色彩
这首作品在音响上充满了戏剧性与神秘性,整体风格稍阴暗、低沉,音响较为沉重。音响色彩中具有大量不同意义的“色彩性片段”,或沉重或尖锐,这种独特的音响色彩源于作曲家对战争的愤慨和呼吁和平的渴求。
音乐术语直接铺垫的音响色彩,该作品篇幅较短,却在多处使用“ad lib(随意的)”的音乐术语来增加音乐的不确定性与即兴性,作品无节拍也无曲式,速度自由随意,
使得音乐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加入许多偶然因素,从而直接奠定全曲散漫的基调;从另外一角度来说可以自由控制作品演唱时间。乐曲刚开始时A声部从F音开始长音保持,S2声部进来时上方标记“Tempo ad lib”以及在全曲高潮的滑音演唱时依旧使用“Tempo ad lib”的术语标记,极大程度上放松了音响节奏的有序性,这一段的音响色彩相对于整首作品而言变得较为尖锐明亮,下方声部的随性散漫拉宽了音响色彩的两个极端对比。
声部叠加所引起音响色彩的变化,声部的叠加或递减都会带来音响厚度及色彩的变化。
作品中,乐曲刚开始时是由A声部做长音保持状态,然后S2声部使用“耳语重声呼出”的方式加入音乐运行的轨道中,使得气氛更加阴沉;S1声部在S2声部加入后一段时间出现,伴随着念白似的音以及随性的节奏,音响的厚度再次增加,由于S1声部念白的歌词使得音响色彩稍稍明亮些许,但整体依旧处于混沌状态。
三个声部以有明确的和声和规整的节拍同时出现,将音响色彩牵至光亮中,随后在极限音高的推动下色彩又由明亮转至尖锐然后消失,音乐停止后是由S1-S2-A声部依次进入,此处出现了固定音高和声组合,色彩映射在音块中。
在高潮前又出现了一次极限音高的演唱,与此前不同的是本次极限音高的出现是突然上升到极高音区再逐渐滑向极低音区,紧接着回到固定音高上再以长滑音渐强的方式推到向本曲的高潮,然后则以每人按自己音调演唱将音乐进行下去,此处色彩转变很大,由混沌低沉转向幽暗、吵杂、尖锐最后走向明亮,仿佛压抑了很久的忧虑、焦灼以及惶恐不安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在本曲的结束处与曲最开始处一样,运用了“耳语重声呼出”的演唱标记,又加深了乐曲的沉重。
五、结语
本文从音响构成、记谱方式及音响色彩三个方面去分析《魔咒》该作品的音乐语汇并进行了简单的规要,通过对该作品的解读希望可以更好的去把握、理解现代作品。该作品的创作以及其受欢迎的程度,更好地展示了人们对现代音乐作品一种新的尝试,也为合唱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范同乐.浅析巴托克《小宇宙》中蕴含的现代音乐语汇[J].艺术评鉴,2018(9):7-8.
[2]王康义.刘晓耕合唱作品《水母鸡》中民族和声语汇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19):19-22.
作者简介:彭梦梦(1996—),女,汉族,江苏南京,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合唱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