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4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栓通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维生素B12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血栓通; 甲钴胺;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7-66-0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慢性的四肢远端对称性损害的多发性神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痛苦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50%~80%[1],也是致死、致残原因之一。临床上以对称性肢体疼痛、感觉减退、麻木、灼热感或冰凉感为特征,部分患者可伴有植物神经、颅神经损害,后期可出现运动神经受累表现,亦可合并糖尿病足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因此,其防治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缺乏确切的治疗手段,但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及延缓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为了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我院于2004年3月~2008年12月应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4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均符合1997年ADA关于T2DM的诊断标准[2]:①有四肢感觉异常或运动神经障碍,如疼痛、麻木、蚁走感、肢体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有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②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③无严重心、肺、肝、肾病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7岁,平均(62±12)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13.5±5.4)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13年,平均(4.8±1.2)年。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2~71岁,平均(56.6±6.2)岁;糖尿病病程1~29年,平均(14.5±6.1)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11年,平均(3.9±2.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显效 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经采用χ2检验,χ2=4.08,查χ2界值表,χ20.05 (1)=3.84,χ220.05 (1),P<0.05,故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见表2。治疗组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最常见原因,常见于血糖未能很好控制和病程较长的患者,但也见于病史不长和治疗良好的患者或作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出现[4]。该病病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主要症状为痛觉过敏、疼痛、麻木、蚁走感、发冷、影响夜间睡眠;后期也可累及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神经系统检查深浅感觉减退,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振动觉减弱或消失等,上述情况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其主要病理基础是高血糖,但连接这一代谢紊乱与各种病理改变的确切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DPN的发病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和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血管微循环异常、神经生长因子缺乏、氧化应激自由基产生增多和自身免疫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5]。糖代谢异常对神经组织起直接影响,可引起神经细胞酶的活性降低,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使神经组织的脂质合成和构成髓鞘的脂质比例异常。最终导致神经细胞肿胀,轴突变性,生理功能降低,传导速度减慢。血管微循环病变是引起DPN的另一主要因素,糖尿病机体组织血流量增加和高灌注状态使大分子蛋白经微血管外流,沉积于血管壁,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微血管透明变性、增生,管壁内脂肪及糖蛋白沉积,管腔狭窄导致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神经失去营养,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DPN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常规给予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应用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和甲钴胺等药物治疗[6]。血栓通是中药三七的块根提取物,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Rg1 Rb1等。实验研究证实它具有以下药理作用:①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粘附功能亢进,而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而且还有抗纤维化、抗衰老、抗炎和镇痛作用;②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它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钙离子内流[7],从而扩张血管、改善周围神经的血供;③动物实验证明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降糖作用明显,而对正常动物不明显,提示与双胍类药物伍用有降血糖可能;④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的长期作用,红细胞膜的脂蛋白成分改变,膜弹性降低,影响了红细胞的变形性,从而减慢了通过微循环的速度,使微循环内红细胞淤滞,从而加大了血液黏滞度,而且能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⑤能够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神经功能。甲钴胺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B12制剂,在甲基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参与卵磷脂和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前者是髓鞘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则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因此,甲钴胺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损伤神经的修复。甲钴胺通过甲基化反应,可促进神经组织内的核酸、蛋白质及脂肪的新陈代谢。甲钴胺在高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过程中起辅酶作用,可直接使轴索结构蛋白的输送正常化,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此外还能提高蛋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髓鞘的主要结构脂质卵磷脂合成,从而修复损伤的髓鞘,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本临床研究观察,治疗组联合应用血栓通和甲钴胺等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确切,是治疗DPN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光伟. 北京弥可保临床观察协作组.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4-17.
  [2] 吴庆强,窦连军,黄效生. 碟脉灵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121-122.
  [3] 李剑波,陈家炜.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学探讨及治疗[J].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9(3):48-49.
  [4] 张蜀平.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的若干进展[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6,16(4):184-187.
  [5] 聂立红,蒋亚斌,李国成.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 广东医学,2007,28(6):988-989.
  [6] 马叶萍,孙新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5):631-632.
  [7] 史玉良. 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423.
  (收稿日期:2009-07-16)
其他文献
那年,我从外地回家过年。火车走到半路,就看到雪下得正紧,地面上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  下了火车,幸好还有班车跑县城,我裹着一身雪花上了车。车子开得很慢,像只蜗牛在慢慢爬。等到了县城,已是傍晚了。由于下雪,好多门店早早就关了门,偶尔会有辆车子缓缓驶过。因为有雪,夜晚才显得不那么黑。距家还有十几里地,找车子已经是不可能的,我决定徒步回去。  正当我收拾好东西准备走的时候,有个男子凑了过来:“兄弟,你去
H市城管大队最近新建立了一个城管工作群,群主由综合执法局的主管副局长担任。日常执法过程中的没收摊贩商品、清理街头广告、强制拆除违建等一切工作,都要发到群里面,这样既有利于上级监督城管队员的工作状态,也有利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这天,王副队长带队巡逻到实验小学附近时,发现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妈正在卖菠萝。王副队长很生气,说:“准备好执法记录仪,商品暂扣。”下车后,王副队长一边命令把菠萝装上巡逻车,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與免疫应答反应中淋巴组织增殖分化产生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累及胸导管引起乳糜胸者临床少见,国内文献报道恶性肿瘤侵犯胸导管的发生率为3.0%~30%,本文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恶性淋巴瘤合并乳糜胸报道如下。
[摘要] 目的 探讨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电切手术经验。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8月采用TURBT治疗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患者23例,男21例,女2例,单发肿瘤21例,多发肿瘤2例。肿瘤均在距输尿管口0.5cm内,最大者2.0cm×1.0cm×1.5cm,最小者0.2cm×0.3cm×0.3cm。结果 23例患者均100%一次切除肿瘤,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5年,3例术后当年复发,另
一  明嘉靖四十四年,衡州府临武县。  时近正午,县城南门人群熙攘,进出城者川流不息。  离着城门边不远,有个小食摊,几根竹竿支撑着一大块油毡布当顶篷,敝旧的幌子迎风招展,上写着五个大字:栖凤渡鱼粉。  长街上,一个风尘仆仆的外乡男子缓缓走来,他左顾右望打量着市井风貌,耳中不时飘进几句街边孩童吟唱的歌谣:光莹莹,亮晶晶,白似雪,贵如金……四海行,大豪商……  他边听边在心里琢磨着,路过小食摊时,正
学生放学了,公交车站乌泱泱一片。大家眼巴巴地盯着公交车来的方向,恨不得一下子到家休息。突然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扫向车站对面的马路,那边正上演着人车大战。一个穿保安制服的人,正在追赶一辆豪华小轿车。小保安边跑边喊:“停车费,停车费……”  公交车站的人们开始议论纷纷:  “这个司机素质太差了,停车费都不交!”  “只听说过逃车票,逃船票,逃戏票,这没多少钱的停车费也要逃,真没想到。”  “现在做保安
1  襄阳城守将耶律楚风的儿子耶律呼雄率领几个家将,正在街上耀武扬威,应天笑怀抱宝剑,挡在路上,冷笑道:“耶律呼雄,你的死期到了!”  耶律呼雄狂笑一声,腰刀悠忽到手,挥刀直逼应天笑,家将们也纷纷拔刀围攻上来。应天笑移形换影,宝剑闪电挥出,卷起无数剑花,和众人战在一起。耶律呼雄自幼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身手自然不凡,随从们也是他网罗来的各路高手,他们渐渐占了上风。情势危急之下,应天笑剑锋一转,顿时幻
[摘要] 目的 探討ERCP及EST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ERCP及其中75例EST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术中护理配合技巧、操作经验。结果 108例患者插管成功101例,成功率为93.5%,EST 75例,未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ERCP及EST术是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有效方法,而器械的正确、熟练使用,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关键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电击伤伴复合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我科室对 2例严重电击伤伴高处坠落伤进行了诊治。病例1通过早期扩创、血管移植、皮瓣修复腕部创面,保存了肢体;病例2及时发现肝破裂并手术切除肝左叶,肾挫裂伤、肺挫伤给予正确的对症处置,对创面进行准确的手术时机和术式的选择。结果 2例病例均通过对伤情的准确判断及复合伤的正确救治,病情逐渐好转,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结论 电击伤伤情的准确判断、
[摘要] 目的 评价多重PCR在快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痰液标本中的DNA,扩增病原体DNA后电泳并观察其结果,同时给予普通PCR或分离培养作为对照。结果 成功检测出32例感染者,与普通PCR符合率达100%,敏感性高于分离培养。结论 多重PCR能高通量、快速诊断病原体,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廣。  [关键词] 多重PCR;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  [中图分类号] R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