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往昔与今朝》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via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家斯通是英国人,一九六三年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讲席教授,主编《过去和现在》杂志。
  这本书,是斯通多年写作的论文选集,载有文章十五篇,分为两个部份。第一部份的三篇文章,综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最近二十五年)欧美历史学界的动向。一、历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和交递,历史研究的领域的扩大;二、社会集团的传记式研究,这个研究领域,有点类似我国的“家谱”、“族谱”的研究,但其范围更大;三、历史的论与述,有点类似我国曾经讨论过的诸如“以史代论”、“以论代史”的内容。作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历史方法论上(包括近代科技设备的利用)有很多变化,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不少过去未予重视的新课题和新资料。作者称这二十五年是历史学界“英雄辈出的阶段”(HeroicPhase)。
  本书第二部份的十三篇文章,论述了十六世纪以来西欧历史上重大问题的历史学研究,例如:“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都是西欧历史上习以为常的题目,作者却加以新解。例如,一般都偏重于旧教对新教的剥削和迫胁,而作者却从新教对旧教的控制、侵犯来立论。第二部份的其他文章,涉及到广泛的范围,例如法律程序、大学制度,儿童与家庭,老年和死亡等等。就我偏狭的观点来看,我原认为以上各种问题,乃属于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而作者斯通却把它们放在时代风气、社会结构等历史发展的范畴来研究,这就颇使人目耳一新了。当然,这既由于作者个人专业所致(斯通是专习研究十六世纪英国社会史的历史学者),也是史学界潮流的影响:历史学已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领域了。
  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多地从“史学史”的角度来看。读完之后,这两方面未能获得系统的知识,因此感觉到不满足:第一,这本书既不以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为中心,也不以史家为中心进行论述,因此,从“史”的角度来看,未能得到系统的发展的概念;第二,它也没有以史学流派、史学理论为中心进行剖析,因此,从“史学”的角度来看,未能睹见其滔滔雄辩的风貌。然而回头一想,我之所以不能满足,也由于我个人的知识穷乏。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过去读过的汤普逊的《史学史》(J.W.Thom-Pson:HistoryofHistoricalWriting)和古奇的《十九世纪史家》(G.P.Gooch.History&HistoriansintheNineteenthCentury)等名著当作范本,不自觉地以此为准,这也许是一种束缚吧!这些都是四、五十年前的著作,半个世纪过去了,世界的变化是如此之大,特别是又经历了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学界概莫能外。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又爱读斯通的这本书,他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近二十五年来欧美历史学界发生的和正在进行着的变化。它尽管不够系统,但是读起来有新鲜感,当然,同时产生的是生疏感。斯通这本书里所据以论述的史学家、历史著作,知之不多,读过的书更少。三十年匆匆过去,常常有一种急于补阙、力求创新的既焦急又喜悦的心情。
  至此,恳切盼望博学多识之士,能系统地给我们介绍、推荐以至认真翻译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问世的国外的历史名著。我看,这是功德无量的事,当然这又是题外话了。可喜的是在社会上似已有这种呼声。
  
  (LawrenceStone,ThePastandthePresent.RoutledgeandK.Pau1.1981.274pp.)
其他文献
2011年浙江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计算题第一题(不计实验题)题目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诗性教育之感悟 “诗性教育”是一种以“浸润”和“体验”为特征的教育,它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和呈现,犹如山峦之颠奔腾而下的泉水,途经悬崖飞流直下化身为气势恢宏的瀑布,遇到山石激情进射水花四溅,沿山间沟壑潺潺流淌泉水叮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