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yy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设疑提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深入挖掘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鲜活起来,才能获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设疑;有效提问;思考;效果
  【Abstract】Classroom teachers located the suspect's basic question is one of the success of the suspect set questions, to give teachers the teaching of endless fun, but also give students the joy of thinking, thinking to improve. Teachers should be good at teaching the reality of random and change, dig the text of the question,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so that classroom alive, to get the best teaching unexpected results.
  【Key words】Classroom located the suspect; effective questioning; think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9-0038-02
  
   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提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多了起来。但是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教学中被老师的提问肢解着,提问和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美析。这些“提问”使得教学过程看似热闹,实则华而不实。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一、紧扣教学目标,提问具有针对性
  
  教师课堂上所提问的问题,应该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并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紧扣教学目标,多提一些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精炼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进一步引导他们的思考。
  设计课题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抓重点提问,可以使学生在课文理解上扣住重点,教师加以引导点拨,效果事半功倍;抓难点提问,深入浅出,可以使学生克服课文理解中的拦路虎,更加深入体会文意。如《故乡》中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课文中的“路”,只是你们看到的这种地上的路吗?(不是,还隐含有人生的路)那“路”和“希望”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路和希望都是人“走”出来、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人生的很多希望本来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提问方式,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又不会因为提问过于简单而使学生思维惰性滋生。只有这种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地提问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二、深入研究文本,提问具有创新性
  
  提问是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提问如果过于雷同,毫无新意,这种千篇一律、一般化的提问往往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甚至使其产生厌倦情绪。
  教师应该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善于从新的角度、采用比较新颖的提法,调动学生积极地思维活动。
  如教学《愚公移山》,愚公想尽办法移走他所居住的地方的两座大山,那你们生活中有没有大山阻挡,这些大山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认识到,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就会像愚公一样,将生活中的困难踩在脚下,只要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具有层次性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课堂提问应坚持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注意难易的梯度,既能保护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又能激发优秀学生的求知热情,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艰辛与挫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的问题分解成易于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如《变色龙》一文,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怎样的?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时有些同学就答出“反复无常”、“变得快”、“蠢”等;教师再继续发问:他变来变去,但他有一样始终没变,是什么?部分学生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自然答出:“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再进一步提出更深入地问题:他为什么一边再变?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原因有哪些?这几个问题里面既有稍微简单一些的问题,又有一些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的问题,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更具有积极意义。
  
  四、激发学生思维,提问具有曲折性
  
  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课堂提问时,教师应采用“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问题,要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思维上“跳一跳”,激发学生思维。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并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有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因此,用富有技巧的提问,并对学生因势利导,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等各种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设疑提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深入挖掘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鲜活起来,才能获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交流服务的。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依归。通过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的根本任务。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分析了目前学生学习后不能灵活运用英语的原因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法。  【关键词】灵活应用;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
期刊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点滴;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Abstract】Primary School In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9-0033-0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标准》对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要求的综合体现,也是整个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管齐下的训练方式,可以全面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一、坚持“口头作文 ”,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说话和听话能力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就显示出波动性。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  【关键词】中学英语;培养;学习兴趣  【Abstract】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ells us: the motivation
期刊
【摘要】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学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研究性课程教学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生;探究式教学  【Abstract】Inquiry learning,students discover their own problems,through the
期刊
【摘要】中学生伴随者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得十分敏感和冲动,他们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自由,有时太多的渴望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应对;中学生;心理问题  【Abstract】Students who grow up with joy, life's anguish, the pressure of learning, various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9-0037-02      提到作文,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学生最关心的不是什么等级,而是老师的评语。调查发现,学生最反感的评语是“优良中差”或一个“阅”字,多数学生不希望在评语中看到“层次分明、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之类的套话,希望在评语中得到教师的鼓励和中肯的批评。可见,评语虽是作文教学中的“小环节”,但“小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9-0032-02      英语作为我国教育体制考核中的一项重要的科目,其教学水平对于学生的升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打下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关键。我国初中学生家长开始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各学校也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有关设备、师资的投入,以此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但是传统英语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9-0041-01     幼儿园开展诗歌教学,使幼儿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健康的人格心理。为此,教师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通过诗歌教学的有效实施,促进幼儿优良的思想道德品德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中国是诗的国度,众多伟大诗人的诗词佳句绵延千百年,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吟。诗歌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9-0042-02      传统美术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局限于较为单一的作业批改,分出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这种只强调学习结果的单一化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碍于学生的发展。随着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美术新课程标准对美育进行了重新诠释,为学校的美术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