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与水患斗争的历史,大禹、李冰就是中华民族治水始祖。在清朝,也有一位这样的治水能臣——栗毓美。
栗毓美,字含辉,又字友梅,为山西浑源人。
道光十五年(1835),栗毓美督河东道,负责河南山东两省河务,专管黄河的治理工作。没有两把刷子的人是不能担此大任的,毕竟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大工程,可见当时道光皇帝对栗毓美的重用。
那个时候,黄河下游河道两岸均有不少滩地。尤其是河南河段,河宽滩广,每年到了秋季都会遇到大汛。河水大涨就会漫上两岸的滩地,像野兽般怒吼着四散狂奔地发泄淫威,将滩面冲刷成无数串沟(水流在滩面上冲蚀形成的沟槽),串沟的首尾与大河互相连通之后,又分流成无数小河。可不能小瞧这些小河,串沟是量变,小河就是质变。质变的小河像一把把锋利的刺刀刺向大堤的肌体,最终造成决口之患。千里之堤决口之后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洪水猛于虎,治水如擒虎。栗毓美到任伊始,就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打好这场治水的硬仗,栗毓美乘小舟周历南北两岸做了实地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了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让数据说话,发言才更有分量。
其实,栗毓美也可以不用亲自去做调查研究的,他完全可以派出一些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去调查研究,把这些数据汇总后,进行分析判断,就可以下达治河任务了。这样做既减轻了自己的工作强度,又加快了治河进程,出了纰漏还能把责任推卸到下属身上。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就是要亲临一线去调查研究,这就是“多走一公里,下到田间地头”。
调查的结果是,沿堤上下40余里,处处吃紧,险情严重。这已不是蚊穴,而是比鼠洞还严重百倍的串沟。而比这更为严重的是,这一带堤防原不靠河,平时就没有准备修堤防汛的工料,若是采用秸埽抢护,堤段太长,又不可能全线厢修。
又经过一番细致调查,栗毓美发现,当时滩地民房被浸塌,其中砖房居多。于是他认为,砖与石相仿,可收购当地民砖,试抛砖坝抢护。
“砖与石相仿”这一论断,放到现在,是被普遍认可的。可是在道光十五年(1835),有这样的论断,需要一定的胆识。
说干就干。栗毓美购买民砖,经过40多个昼夜的抢修,计自阳武板张庄至孙家堤,30多里的堤段,抛砖成坝60余道。大风大雨是检验大堤修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工程刚刚完毕,大风大雨就急匆匆地赶来验收,大堤安然无恙,验证了砖可以修堤防汛的結论。这些老砖坝大堤,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是谓百年工程。
抛砖筑坝革新工程成功后,栗毓美就把工程技术以书面的形式,向道光帝作了汇报,请求进行全面推广,并奏请沿黄河两岸多设窑子烧砖,以备工用。道光十九年(1839),道光帝批准了栗毓美的建议。这里交待一下这种河砖的形状:砖为椭圆形,单重20斤左右,中有圆孔,可以用绳子穿系便于抛修。直到1949年,河南开封还设有砖料厂,专门烧制河砖,以补石料之不足。
道光二十年(1840),栗毓美病逝于任内,任河督虽然只有五年,但治绩卓著。栗毓美死后,道光帝评价其说:“栗毓美办事实心,连年节省帑金数十万,一旦病故,诚为可惜。”还为其御赐祭文。
民族英雄林则徐也对栗毓美的生平业绩做了详细介绍,其中提到:“公终日立泥淖中,砖甫出水势尚动摇,即率先屹立坝头。”这是对栗毓美身在基层,心系百姓,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真实评价。
栗毓美,字含辉,又字友梅,为山西浑源人。
道光十五年(1835),栗毓美督河东道,负责河南山东两省河务,专管黄河的治理工作。没有两把刷子的人是不能担此大任的,毕竟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大工程,可见当时道光皇帝对栗毓美的重用。
那个时候,黄河下游河道两岸均有不少滩地。尤其是河南河段,河宽滩广,每年到了秋季都会遇到大汛。河水大涨就会漫上两岸的滩地,像野兽般怒吼着四散狂奔地发泄淫威,将滩面冲刷成无数串沟(水流在滩面上冲蚀形成的沟槽),串沟的首尾与大河互相连通之后,又分流成无数小河。可不能小瞧这些小河,串沟是量变,小河就是质变。质变的小河像一把把锋利的刺刀刺向大堤的肌体,最终造成决口之患。千里之堤决口之后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洪水猛于虎,治水如擒虎。栗毓美到任伊始,就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打好这场治水的硬仗,栗毓美乘小舟周历南北两岸做了实地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了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让数据说话,发言才更有分量。
其实,栗毓美也可以不用亲自去做调查研究的,他完全可以派出一些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去调查研究,把这些数据汇总后,进行分析判断,就可以下达治河任务了。这样做既减轻了自己的工作强度,又加快了治河进程,出了纰漏还能把责任推卸到下属身上。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就是要亲临一线去调查研究,这就是“多走一公里,下到田间地头”。
调查的结果是,沿堤上下40余里,处处吃紧,险情严重。这已不是蚊穴,而是比鼠洞还严重百倍的串沟。而比这更为严重的是,这一带堤防原不靠河,平时就没有准备修堤防汛的工料,若是采用秸埽抢护,堤段太长,又不可能全线厢修。
又经过一番细致调查,栗毓美发现,当时滩地民房被浸塌,其中砖房居多。于是他认为,砖与石相仿,可收购当地民砖,试抛砖坝抢护。
“砖与石相仿”这一论断,放到现在,是被普遍认可的。可是在道光十五年(1835),有这样的论断,需要一定的胆识。
说干就干。栗毓美购买民砖,经过40多个昼夜的抢修,计自阳武板张庄至孙家堤,30多里的堤段,抛砖成坝60余道。大风大雨是检验大堤修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工程刚刚完毕,大风大雨就急匆匆地赶来验收,大堤安然无恙,验证了砖可以修堤防汛的結论。这些老砖坝大堤,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是谓百年工程。
抛砖筑坝革新工程成功后,栗毓美就把工程技术以书面的形式,向道光帝作了汇报,请求进行全面推广,并奏请沿黄河两岸多设窑子烧砖,以备工用。道光十九年(1839),道光帝批准了栗毓美的建议。这里交待一下这种河砖的形状:砖为椭圆形,单重20斤左右,中有圆孔,可以用绳子穿系便于抛修。直到1949年,河南开封还设有砖料厂,专门烧制河砖,以补石料之不足。
道光二十年(1840),栗毓美病逝于任内,任河督虽然只有五年,但治绩卓著。栗毓美死后,道光帝评价其说:“栗毓美办事实心,连年节省帑金数十万,一旦病故,诚为可惜。”还为其御赐祭文。
民族英雄林则徐也对栗毓美的生平业绩做了详细介绍,其中提到:“公终日立泥淖中,砖甫出水势尚动摇,即率先屹立坝头。”这是对栗毓美身在基层,心系百姓,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真实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