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修复术后发生内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272例AAA病人行腔内修复术的临床资料和术后3、6、12、24、36个月随访结果。分析腔内修复术后各型内漏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特征、支架类型、动脉瘤颈结构的关系。结果:272例病人腔内修复术后内漏总发生率为15.8%(43/272),其中Ⅰ、Ⅱ、Ⅲ或Ⅳ型以及张力性内漏(Ⅴ型)的发生率分别为7.4%(20/272)、6.3%(17/272)、1.5%(4/272)和0.7%(2/272)。Ⅰ型内漏多在随访3个月时发现,而其他类型内漏在随访12个月或更晚发现。动脉瘤近端瘤颈短(<1.5 cm)、重度扭曲(>45°)、形状不规则或钙化程度高(>25%)与Ⅰa型内漏发生显著相关(P<0.05)。持续通畅的肠系膜下动脉以及存在≥2根罪犯血管是Ⅱ型内漏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病情分级、吸烟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部疾病等对内漏发生率无影响。不同类型的人工血管支架对内漏发生有显著影响(P=0.047)。与其他类型支架相比,Endurant支架的内漏发生率最低(10.7%)。结论:制定腔内修复手术方案时,应充分评估AAA的特征和内漏风险,以期达到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