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很欣赏这样一句话“教学之路就是问题之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更欣赏这样一句话“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琢磨这两句有价值的话,使我感到善于提问的教师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境界,如何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做到善问呢?下面谈几点浅见。
一、数学课堂提问要体现明确性
一个有效的课堂应当向问题敞开,更要向有价值的问题敞开,这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体现明确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通过问题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在“9加几”的教学中,在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时,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观察画面出示饮料图,马上问学生,“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的回答一定五花八门,在这里,如果教师换个角度这样问“比赛正在进行,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解渴的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课件出示主题图左下角插图)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现在有多少盒?你们能帮帮他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这样明确性的提问就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评价学习的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学习潜能。
二、数学课堂提问要体现全面性
课堂上,是要利用提问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调查表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具有回答教师提出问题的愿望和要求。因此,提问的对象尽量要广,不能只围绕几个尖子生转,不能满足于几个尖子生的对答如流,一切顺利。还应该看到,在对答如流的背后,可能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教师在提问时,心中要有两个字:“全”和“爱”。即面向全体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在教学“9加几”时,当有个学生在展示台用小棒摆出“凑十法”教师引导学生一面摆,一面说,教师的问话就是面向全体性,“你们听明白他是怎么想的吗?你能一面摆学具一面说吗?这样的问话让全体同学参与到学习的活动当中来,当学生用学具一面摆一面说后,教师如果再点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样就能既让优等生记得牢,又让中等生记得好,也让学困生记得住。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在35分钟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的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提问时可说“你能帮老师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你愿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吗?”“你能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同学商量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老师显得亲切随和,好像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琐碎,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解答。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跳一跳就是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就容易进出智慧的火花。有些新教师喜欢不分主次,不管难易,处处提问。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如此,非但收不到启发的作用,还令学生“误入歧途”。
课堂提问就是一门学问,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从不熟练到驾轻就熟。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邀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广西武鸣县仙湖镇中桥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一、数学课堂提问要体现明确性
一个有效的课堂应当向问题敞开,更要向有价值的问题敞开,这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体现明确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通过问题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在“9加几”的教学中,在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时,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观察画面出示饮料图,马上问学生,“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的回答一定五花八门,在这里,如果教师换个角度这样问“比赛正在进行,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解渴的饮料,已经喝了一些。(课件出示主题图左下角插图)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现在有多少盒?你们能帮帮他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这样明确性的提问就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评价学习的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学习潜能。
二、数学课堂提问要体现全面性
课堂上,是要利用提问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调查表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具有回答教师提出问题的愿望和要求。因此,提问的对象尽量要广,不能只围绕几个尖子生转,不能满足于几个尖子生的对答如流,一切顺利。还应该看到,在对答如流的背后,可能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教师在提问时,心中要有两个字:“全”和“爱”。即面向全体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在教学“9加几”时,当有个学生在展示台用小棒摆出“凑十法”教师引导学生一面摆,一面说,教师的问话就是面向全体性,“你们听明白他是怎么想的吗?你能一面摆学具一面说吗?这样的问话让全体同学参与到学习的活动当中来,当学生用学具一面摆一面说后,教师如果再点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样就能既让优等生记得牢,又让中等生记得好,也让学困生记得住。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在35分钟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的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提问时可说“你能帮老师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你愿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吗?”“你能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同学商量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老师显得亲切随和,好像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太琐碎,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解答。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跳一跳就是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就容易进出智慧的火花。有些新教师喜欢不分主次,不管难易,处处提问。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如此,非但收不到启发的作用,还令学生“误入歧途”。
课堂提问就是一门学问,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从不熟练到驾轻就熟。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邀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广西武鸣县仙湖镇中桥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