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在班级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是班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如何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生活能力、为人处世的原则及其人格的定位和世界观的形成。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呢?以下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要有规范的班级制度,大力实行民主管理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作为学校的基本单元的班级,也要有规范的班级制度,学生毕竟是孩子,是来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严而有理,严而透情。要真正搞好民主管理,首先要使同学们从思想上树立起集体意识,树立“我与班级共荣辱”的观念,时时事事处处想到集体,想到为集体争光。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的选举采用“自我推荐”的形式,并要求其在班会上进行就职演讲,然后同学们参与投票选择他们心目中的班干人选,最后班主任确定人选,然后进行上岗培训,进一步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其自身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班主任在整个选取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选班干不是儿戏。最后,班主任大胆放心地把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交给同学们选出来的班干们进行管理,最终的实践表明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实践中师生要不断完善班规,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笔者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做,班主任不用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子女是很难成气候的,而应该是用民主的方式管理他们,“无为而治”,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使其往正确的方向成长。
二、真心付出,用爱温暖每一位学生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以情感教育手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作为班主任应该与学生有心灵上、感情上的沟通,和学生达成共识,成为朋友,更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转变和班级工作的开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感情的顶峰。”对道德素质相对落后的学生来说,往往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或者是在父母的训斥下长大的,与父母的沟通是很困难的。在学校若不能与老师沟通,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甚至因为心理障碍而走向极端。班主任的施教之术,应在于攻心为上。对学生采取和风细雨式的疏导远比压服更利于学生的转变。
笔者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以理服人的。刷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详细阅读学生的档案,从档案中捕捉到学生的特点、性格等,能和学生很好地进行沟通交流,方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让他们自觉履行道德规范。这样比“压着”、“堵着”更有效果。讲清道理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才有可能疏通学生心理上、感情上的结。任何高压政策、强制手段都是行不通的。压服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学生暂时还不敢直接和你对抗,只是暗中与你较劲,背着你用更恶劣的行为来发泄对你的不满。另一种情况是当你“压”到一定的程度时,一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因长期积聚而得不到解决。他们的心结会越来越大而与你产生直接的对立情绪。学生不听你的,还常常刁难你。这时作为班主任的你往往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更有甚者造成老师与学生针锋相对的尴尬局面。
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想通。思想工作做好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班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主题班会。由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普遍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心里的状态和教养达不到同龄孩子的要求,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老师的信任、尊重和关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教师的一句话甚至一个鼓励、信任的眼神可以喚起一个学生对人生的自信和希望。反之,教师的恶言恶语、一个厌恶的眼神,可能会使学生走上歧途。所以在班级的班会上就要求班主任和班干从生活的细微之处给予关怀,让同学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坚持言传身教,努力做学生们学习的楷模。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班主任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班主任的威信来自于他的人格的力量。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我,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谓“身教”,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躬自厚而薄责于火”,用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格,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青少年,这一阶段由于学生自身差异,他们在前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要保持自身情绪、心境的稳定,保持头脑的冷静,保持一举一动的模范作用。由于他们仍处于“偶像崇拜”期,故对教师的所作所为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如果教师道德修养欠佳,教师自身缺乏说服力,则将使学生产生失望情绪,继而陷入道德迷惘,或使学生因盲目效仿而趋于道德误区。反之,如果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则将使学生心生崇敬之情,在不知不觉中品格得到熏陶,在模仿中提高自身的修养。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他们人生路上的导航员。成才先成人,成千上万的学生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道德品质决定了国家的未来走向,学生是在学校里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观之后再走向社会的,因此,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培养和形成,间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向,是人类真正的灵魂工程师。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言行具有很大示范性,教师只有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上课铃一响,教师就应该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按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身教胜于言教。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非同寻常,既繁重又艰巨,我们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出色,使我们的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桃李满天下,为祖国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
一、要有规范的班级制度,大力实行民主管理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作为学校的基本单元的班级,也要有规范的班级制度,学生毕竟是孩子,是来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严而有理,严而透情。要真正搞好民主管理,首先要使同学们从思想上树立起集体意识,树立“我与班级共荣辱”的观念,时时事事处处想到集体,想到为集体争光。当然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对班干部的选举采用“自我推荐”的形式,并要求其在班会上进行就职演讲,然后同学们参与投票选择他们心目中的班干人选,最后班主任确定人选,然后进行上岗培训,进一步培养其管理能力,提高其自身自制力,树立正确的思想。其次,班主任在整个选取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重视程度,选班干不是儿戏。最后,班主任大胆放心地把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交给同学们选出来的班干们进行管理,最终的实践表明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实践中师生要不断完善班规,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笔者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做,班主任不用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子女是很难成气候的,而应该是用民主的方式管理他们,“无为而治”,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使其往正确的方向成长。
二、真心付出,用爱温暖每一位学生
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以情感教育手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作为班主任应该与学生有心灵上、感情上的沟通,和学生达成共识,成为朋友,更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转变和班级工作的开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感情的顶峰。”对道德素质相对落后的学生来说,往往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或者是在父母的训斥下长大的,与父母的沟通是很困难的。在学校若不能与老师沟通,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甚至因为心理障碍而走向极端。班主任的施教之术,应在于攻心为上。对学生采取和风细雨式的疏导远比压服更利于学生的转变。
笔者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以理服人的。刷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详细阅读学生的档案,从档案中捕捉到学生的特点、性格等,能和学生很好地进行沟通交流,方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让他们自觉履行道德规范。这样比“压着”、“堵着”更有效果。讲清道理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才有可能疏通学生心理上、感情上的结。任何高压政策、强制手段都是行不通的。压服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学生暂时还不敢直接和你对抗,只是暗中与你较劲,背着你用更恶劣的行为来发泄对你的不满。另一种情况是当你“压”到一定的程度时,一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因长期积聚而得不到解决。他们的心结会越来越大而与你产生直接的对立情绪。学生不听你的,还常常刁难你。这时作为班主任的你往往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更有甚者造成老师与学生针锋相对的尴尬局面。
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想通。思想工作做好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班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主题班会。由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普遍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心里的状态和教养达不到同龄孩子的要求,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老师的信任、尊重和关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教师的一句话甚至一个鼓励、信任的眼神可以喚起一个学生对人生的自信和希望。反之,教师的恶言恶语、一个厌恶的眼神,可能会使学生走上歧途。所以在班级的班会上就要求班主任和班干从生活的细微之处给予关怀,让同学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坚持言传身教,努力做学生们学习的楷模。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班主任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班主任的威信来自于他的人格的力量。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我,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谓“身教”,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躬自厚而薄责于火”,用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美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格,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青少年,这一阶段由于学生自身差异,他们在前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要保持自身情绪、心境的稳定,保持头脑的冷静,保持一举一动的模范作用。由于他们仍处于“偶像崇拜”期,故对教师的所作所为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如果教师道德修养欠佳,教师自身缺乏说服力,则将使学生产生失望情绪,继而陷入道德迷惘,或使学生因盲目效仿而趋于道德误区。反之,如果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则将使学生心生崇敬之情,在不知不觉中品格得到熏陶,在模仿中提高自身的修养。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他们人生路上的导航员。成才先成人,成千上万的学生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的道德品质决定了国家的未来走向,学生是在学校里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观之后再走向社会的,因此,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培养和形成,间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向,是人类真正的灵魂工程师。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言行具有很大示范性,教师只有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上课铃一响,教师就应该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按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身教胜于言教。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非同寻常,既繁重又艰巨,我们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出色,使我们的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桃李满天下,为祖国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