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教育培训市场之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之乱象为切入点,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发行乱象进行原因剖析并探讨相关法律治理建议,以期在鼓励、激活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 消费者 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305
近年来,教育培训市场频频出现机构“暴雷”,深陷“跑路潮”,其中包括了成立20余年、大众熟知的知名的外语培训机构“韦博英语”。这些“暴雷”“跑路”的教育培训机构在运营及营销过程中,几乎都有涉及采用商业预付卡模式,这进一步导致相关维权的人群之广、金额之大,对社会负面影响之深。
(一)教育培训机构“跑路”现象多发且严重
通过网络公开资料查询及统计,仅2019年全国至少已有29家教育培训机构停课、关门,具体可参见下表:
(二)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乱发卡现象严重
首先,2018年8月之前.国家或各地政府部门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并无明确的牌照准入的法律约束,这也使教育培训市场拥有了“小阳春”,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后于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规定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需获得办学许可证,但并未对线下和线上培训作出区分。2019年7月15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等六部门对外公布其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教基函〔2019〕8号),该文件是我国校外线上培训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规范性文件,要求对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实施备案审查制度,但对于线上培训活动仍未要求办理办学许可证。对此,目前面向早教、非学科类的线下教育培训,以及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教育培训仍不存在牌照、资格准入要求,由此,这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仍参差不齐。
其次,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对发卡商家资质提出要求的大背景下,商家把目光纷纷投向了发行单用途卡的市场。同时,随着消费模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商业预付卡给消费者带来的消费便利以及价格优惠,预付卡也逐渐成为了商业的一种新的融资手段,方便商家盘活资金并具有保持稳定客源的功能。但这也不乏导致出现一些资质不佳的商家盲目跟风、过度扩张、虚假宣传、最后卷款潜逃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
(三)对教育培训市场的商业预付卡发行的法律规制欠缺
首先,目前我们国家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发行、管理等方面,主要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来执行,法律层级较低,所以它管理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后续消费者维权就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
其次,根据商务部颁发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仅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在境内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方适用该部门规章。换言之,从事线上或线下的教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非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不受该部门规章规制,以及个体户、合伙企业等非企业法人发行的任何行业的商业预付卡亦不受该部门规章的规制。
(四)政府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监管空白大量存在,且企业违法成本比较低
首先,教育培训行业内发行单用途预付卡的企业无须进行至各级商务部进行备案,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
其次,即使在上海等一些城市实际已经要求全部发行单用途预付卡的企业均须至各级商务部进行备案,但仍然有大量企业应备案而未备案,从而形成不备案比备案受约束少、违法收益比违法成本高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再次,就行政处罚而言,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执法部门对单卡各类违规行为的最高处罚是3万元。但对于一个发卡金额动辄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企业而言,处罚金额实在太低,无法形成真正的威慑。
(五)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内的存量预收资金余额的监管不到位
目前,国内对于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存量预收资金余额的管理措施主要有:发卡企业开设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预收资金的专用存款账户、投保履约保证保险、及同业企业互助担保。前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保障消费者预付给发卡企业的资金余额安全,但仍存在两方面漏洞:一是前述措施均非通过法律、行政法规予以制定、施行,缺乏法律强制性,不免出现“选择性守法”问题;二是回归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实务中,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获利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者长期不消费的资金获利,然而,对于消费者长期未消费的金额的法律定性及处置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一定程度上变相“鼓励”了很多商家绞尽脑汁地扩大长期不消费金额的规模,以便将其挪作他用,并造成后期不注重服务或产品质量等恶性循环。
(六)发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跑路企业”的失信成本低
根据《公司法
关键词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 消费者 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305
近年来,教育培训市场频频出现机构“暴雷”,深陷“跑路潮”,其中包括了成立20余年、大众熟知的知名的外语培训机构“韦博英语”。这些“暴雷”“跑路”的教育培训机构在运营及营销过程中,几乎都有涉及采用商业预付卡模式,这进一步导致相关维权的人群之广、金额之大,对社会负面影响之深。
一、教育培訓行业的商业预付卡乱象及其原因分析
(一)教育培训机构“跑路”现象多发且严重
通过网络公开资料查询及统计,仅2019年全国至少已有29家教育培训机构停课、关门,具体可参见下表:
(二)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乱发卡现象严重
首先,2018年8月之前.国家或各地政府部门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并无明确的牌照准入的法律约束,这也使教育培训市场拥有了“小阳春”,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后于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规定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需获得办学许可证,但并未对线下和线上培训作出区分。2019年7月15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等六部门对外公布其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教基函〔2019〕8号),该文件是我国校外线上培训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规范性文件,要求对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实施备案审查制度,但对于线上培训活动仍未要求办理办学许可证。对此,目前面向早教、非学科类的线下教育培训,以及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教育培训仍不存在牌照、资格准入要求,由此,这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仍参差不齐。
其次,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对发卡商家资质提出要求的大背景下,商家把目光纷纷投向了发行单用途卡的市场。同时,随着消费模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商业预付卡给消费者带来的消费便利以及价格优惠,预付卡也逐渐成为了商业的一种新的融资手段,方便商家盘活资金并具有保持稳定客源的功能。但这也不乏导致出现一些资质不佳的商家盲目跟风、过度扩张、虚假宣传、最后卷款潜逃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
(三)对教育培训市场的商业预付卡发行的法律规制欠缺
首先,目前我们国家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发行、管理等方面,主要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来执行,法律层级较低,所以它管理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后续消费者维权就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
其次,根据商务部颁发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规定,仅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在境内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方适用该部门规章。换言之,从事线上或线下的教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非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不受该部门规章规制,以及个体户、合伙企业等非企业法人发行的任何行业的商业预付卡亦不受该部门规章的规制。
(四)政府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监管空白大量存在,且企业违法成本比较低
首先,教育培训行业内发行单用途预付卡的企业无须进行至各级商务部进行备案,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
其次,即使在上海等一些城市实际已经要求全部发行单用途预付卡的企业均须至各级商务部进行备案,但仍然有大量企业应备案而未备案,从而形成不备案比备案受约束少、违法收益比违法成本高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再次,就行政处罚而言,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执法部门对单卡各类违规行为的最高处罚是3万元。但对于一个发卡金额动辄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企业而言,处罚金额实在太低,无法形成真正的威慑。
(五)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内的存量预收资金余额的监管不到位
目前,国内对于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存量预收资金余额的管理措施主要有:发卡企业开设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预收资金的专用存款账户、投保履约保证保险、及同业企业互助担保。前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保障消费者预付给发卡企业的资金余额安全,但仍存在两方面漏洞:一是前述措施均非通过法律、行政法规予以制定、施行,缺乏法律强制性,不免出现“选择性守法”问题;二是回归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实务中,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获利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者长期不消费的资金获利,然而,对于消费者长期未消费的金额的法律定性及处置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一定程度上变相“鼓励”了很多商家绞尽脑汁地扩大长期不消费金额的规模,以便将其挪作他用,并造成后期不注重服务或产品质量等恶性循环。
(六)发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跑路企业”的失信成本低
根据《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