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巴黎中国曲艺节回顾与启示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lono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10月29日晚,巴黎中国曲艺节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数百名嘉宾、观众和中国曲协艺术团的演员、艺术家们欢快的生日歌声中度过了自己的第10个周岁生日。
  此前,巴黎中国曲艺节评委会主席、法国文化通讯部名誉戏剧总监让·皮埃尔·于尔斯先生刚刚宣布了本届巴黎中国曲艺节的获奖名单。上海评弹团选送的苏州评弹《白蛇·赏中秋》荣获了“卢浮”金奖,天津曲艺团选送的河南坠子《游湖借伞》和京韵大鼓《剑阁闻铃》等6个节目荣获“卢浮”银奖、铜奖和特别奖。
  巴黎中国曲艺节是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打造的文化交流品牌,旨在以交流、展演、讲座、评鉴等形式向法国观众推介传播拥有悠久历史、表演形式传统的曲艺艺术。目前,该品牌活动已连续在法国举办了10年。10年,算不上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对中国曲协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来说,这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不平凡的10年。
  破冰
  在中国曲协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2007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07年8月,时任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的姜昆老师率团一行8人,首次赴欧洲考察交流。从荷兰开始,他们一路乘坐朋友帮忙租来的中巴车几经辗转,最后来到了欧洲的现代文化之都—— 法国巴黎,专程拜会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侯湘華女士和艺术总监吴钢先生。在法国期间,经朋友介绍,他们还与时任法国华商会会长的卓旭光先生和欧洲时报社取得了联系。短短几天的拜访、坦诚直率的沟通交流给各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各方达成在法国联合举办中国传统曲艺艺术交流展演的合作协议。中国曲协负责选派参演节目和演员,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负责活动在法国的组织,法国华商会负责中国曲协艺术团在法国的具体接待工作,欧洲时报社负责活动的宣传等工作。
  展演活动计划于2008年上半年正式登陆法国。初期以先面向法国的华人华侨为主,逐步向法国本土观众推荐扩散。各方对这一活动的举办当时心里虽然都充满了期待,但也感觉不是那么的踏实,因为谁都想不到这个活动能坚持多久,更不可能想到正是这次访问成就了一个文化交流品牌的诞生。
  开端
  2008年5月,按照约定,中国曲协艺术团首次正式赴法访演,收获了法国华人观众的阵阵笑声与热烈欢迎。时任驻法公使衔文化参赞的蒲通在观看演出后建议:中国曲艺从未到欧洲展示,今后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春节期间组织中国曲艺家赴法慰问华人华侨、中资机构、留学生等;第二步把中国曲艺中的唱曲部分介绍到欧洲,比如评弹、南音、京韵大鼓等,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第三步定期和法国幽默艺术进行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首演取得巨大成功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吴钢老师敏锐地意识到,法国观众目前主要是通过中心举办的巴黎中国戏剧节等活动了解中国,而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曲艺却知之甚少。如果能将这一展演活动长期落户在巴黎,将极大地促进法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与认知。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与姜昆老师进行了沟通,双方一拍即合!在此次访法期间,艺术团还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中国曲艺”专题讲座。讲座结合艺术推介与现场展示的方式进行,收到了良好的交流效果。这是法国观众第一次接触中国曲艺,也开启了中国曲协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紧密合作。
  诞生
  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的巴黎访演结束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向中国曲协提议,希望将中国曲协赴法访演活动做成艺术节的形式,定期举办比赛并邀请外国艺术家担任评委和专场演出,向法国观众推介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曲艺艺术。就此,“巴黎中国曲艺节”定名,并于2010年正式登陆法国巴黎。中国驻法大使孔泉、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先生分别致信当年巴黎曲艺节以示祝贺。苏和大使在贺信中说:“曲艺,对西方观众来说可能是最陌生的一种传统艺术,希望巴黎中国曲艺节的创办能够为法国观众打开一扇近距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户,促进中法人文交流和传统友谊。”
  2010年5月的巴黎中国曲艺节非常隆重。三场比赛专场共汇集了来自国内16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声、评书、快板书、梅花大鼓、苏州评弹、绍兴莲花落、沧州木板大鼓等21个曲艺品种参加。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还特意聘请了美国的中国文化大使何兰莉女士、法国文化通讯部名誉戏剧总监让·皮埃尔·于尔斯先生和法国著名法汉翻译家梁佰纳先生担任评委。这是首次由外国人全程担任评委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最后,来自河北省的两位民间老艺人王振义和刘凤鸣演唱的沧州木板大鼓《贾宝玉夜探潇湘馆》征服了法国评委的心,获得了首届“卢浮”金奖。精彩的演出一炮走红,受到法国观众的瞩目。观看过演出的观众又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分享观演的感受,引来了更多的法国朋友前来观看。经中国驻法国文化参赞蒲通先生协调,5月31日举办的巴黎中国曲艺节颁奖典礼还被请进了驻法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一号大厅举办,受到来自法国观众和联合国文化机构官员、工作人员的关注。
  特色
  原汁原味的传统表演
  为了保证法国观众能够看到最传统的曲艺表演,巴黎中国曲艺节定下了这样一条规矩:除非特殊情况,不允许使用电声配乐,所有节目必须以现场伴奏的形式演出,而且演员在台上不使用话筒。这样做就是要让演员能够在舞台上充分发挥说、噱、逗、唱、演等曲艺表演的基本功,将自己学到的真本领和各自曲种的特色展现在法国观众面前。演员在台上演得用心,观众在台下看得入迷。同时,所有节目还配有精心翻译并经过法国汉学家校对过的字幕,以帮助法国观众理解节目内容和其历史或故事背景。
  由浅入深推荐节目
  由最初的快板等技巧型节目到苏州评弹、温州鼓词等优雅的曲唱类节目,甚至青海花儿、恩施耍耍、傣族章哈、白族大本曲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曲艺品种都陆续登上了法国舞台。比如一部《红楼梦》就会推荐单弦、沧州木板大鼓、苏州弹词等不同的曲艺品种进行表演,让法国观众在不同的曲艺种类中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中国曲艺的多样性。   “讲”与“演”的结合
  巴黎中国曲艺节与中国曲协在其他国家的展演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每个节目表演之前主持人都配以相应的节目介绍,包括节目的历史、源起、特点等,以增进法国观众对节目尤其是以方言表演的曲艺节目的了解和理解。有时,主办方还会在整场演出前精心安排一场曲艺讲座,方便观众先了解基本概念,然后再观看节目,以加深印象。
  中法名家交流互鉴
  名家之间的交流是巴黎曲艺节的重头戏。法国著名笑星霍曼诺夫女士(Anne Roumanoff)曾专门来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并表示她一定要看看姜昆是如何把13亿中国人逗乐的。当她认真听过姜昆老师的讲座后,最初表示很难理解中文的幽默,但经过与姜昆老师的面对面深入交流,她逐渐被汉语的魅力所折服。而她与姜老师的这段交流往事也一直被传为佳话。
  法国人评鉴中国传统艺术
  邀请外国艺术家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评鉴是巴黎中国曲艺节的最大特点。这并不是说只有外国人有这样的欣赏水平,而是希望通过他们的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中国曲艺,寻找东西方文化、欣赏习惯、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在差异中,双方可以实现互鉴;在差异中,彼此可以找到共同点;在差异中,我们也逐渐找到了中国曲艺在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中的定位,更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成果
  开创了中国曲协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巴黎中国曲艺节的创办,掀开了中国曲协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的新篇章。2008年后,以中华曲艺海外行为龙头工程的一系列品牌交流活动陆续创立,收获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7年12月份,中国曲协共派遣79个团组1056人次,分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往访国和地区观众、文艺界人士的欢迎与肯定。
  延伸了曲藝“走出去”的新渠道
  通过举办巴黎中国曲艺节,中国曲协“走出去”的路越来越远、越来越宽。我们也结交到了很多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且有意愿、有实力的合作伙伴,由最初的华人华侨社团到中国文化中心,由华商会到当地的专业艺术团体,由华文媒体到孔子学院等等。他们的加入,不仅延伸并拓宽了中国曲艺“走出去”的渠道,也为中国曲艺的海外传播搭建了桥梁,更丰富了中国曲协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内涵与意义。
  扩展了中国曲协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新空间
  巴黎中国曲艺节创办至今,中国曲协对外文化交流的足迹已遍及全球6个大洲的35个国家,不仅实现了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的交流展演,也到达了冰岛、爱尔兰、智利、法属圭亚那等平常很难去到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包括当时还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巴拿马(已于2016年6月13日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活动空间的扩展,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刺激了世界各国对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曲艺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的展现得到了积极回应。
  探索了曲艺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模式
  巴黎中国曲艺节是中国曲协与合作方在境外举办的第一个艺术节形式的文化交流品牌活动。这种模式较好地整合了专场展演、评奖比赛、讲座研讨、艺术推介、交流鉴赏等多种内容的交流活动,为我们发挥曲艺“轻骑兵”优势,向法国观众推介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曲艺艺术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邀请法国和其他国家专家参与对中国传统曲艺节目的评审,也提升了外国观众和文艺界人士参与的兴趣,增强了交流成效。同时,这也为不断丰富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形式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新思路。
  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曲艺在海外的传播
  10年来,已有来自中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曲艺品种登上了巴黎中国曲艺节的舞台。相声、快板、评书、苏州评弹、京韵大鼓、沧州木板大鼓、四川清音、扬州清曲、二人台、温州鼓词、二人转等一批有品格、有格调,能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并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优秀曲艺节目在世界舞台上亮相,惊艳了世界的目光,让金发碧眼的老外们听得如痴如醉,看得乐在其中,笑得酣畅淋漓。他们在为这些精彩的曲艺节目竖起大拇指的同时,也在为绵延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赞。
  传播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有两个为所有参加过活动的中国艺术家都熟悉的志愿者名人。他们是戴梦平(Pierre Demont)和兰婷(S a l v a g n i a c Valentine)。戴梦平早先在中心实习的时候,因为观看巴黎中国曲艺节的演出,渐渐爱上了中国的这门传统艺术。为了学习曲艺,他学汉语,到中国游历,向姜昆老师等求教……因为曲艺,他还爱上了一个中国云南的姑娘,并与她结为夫妻。活跃的他让大家给他起了个更亲切的名字—— “小戴”。2016年和2017年的巴黎中国曲艺节上,他穿上长衫和法国姑娘兰婷为观众表演了由吴钢老师为他们量身打造的相声小段《汉语与方言》。这段12分钟的相声表演得非常精彩,就连躲在剧场门口观看的姜昆老师也被他们逗得哈哈大笑。
  兰婷是曾在中心实习的一名漂亮的法国姑娘。因为喜爱中国文化,她学会了汉语,还拜中国老师学唱评剧。2017年巴黎中国曲艺节期间,中国曲协艺术团的所有成员就很有福气,不仅看到了“小戴”和她合说的相声,还听到了兰婷演唱的评剧《刘巧儿》中刘巧儿和《花为媒》中经典的张五可唱段。清新可爱的形象、略显生涩的语音和表演同样赢得了中国曲协艺术团各位艺术家的热烈掌声。
  除了他们二位,其实每次巴黎中国曲艺节的演出结束后,法国观众都舍不得离开剧场。他们会来到舞台前与演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摸一摸艺术家们身上穿的旗袍、大褂,弹拨一下艺术家们带来的琵琶、三弦,了解一下节目内容背后的历史故事,甚至有时还会请艺术家们把刚才演过的经典部分再展示一下。这台下的每一句交流、每一声问候、每一个动作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启示
  首先,坚持不懈是文化交流取得成功的秘诀。从无到有、从初创到形成品牌、从最初的以华人观众为主到今天法国观众占九成以上,如果没有中法双方坚持举办的魄力、胆识与毅力,这就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巴黎中国曲艺节的经验证明,文化交流需要有细水长流的耐心,更要有滴水穿石的勇气和毅力,只有这样才能将丰富的传统曲艺艺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介绍给西方观众。就像姜昆老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的:“中国曲艺‘走出去’绝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能蜻蜓点水,不能走马观花,而是要脚踏实地、一代传一代、一辈传一辈地去做。”
  其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文化自信是取得成功的基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曲艺艺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人“最陌生的一种传统艺术”。如何让这门陌生的艺术走进法国观众的内心,我们一直在探索。巴黎曲艺节的经验证明,只有在心中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曲艺节目以传统的表演形式呈现在外国观众面前,才能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外国观众中形成由点到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巴黎曲艺节的评委之一纪可梅女士(Marie Claire Kuo)在看过2017年巴黎曲艺节十周年纪念展演后表示:“中国的曲艺节目虽然讲的是过去的故事和传说,但体现的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精神与价值追求,能够让人们看到真实的中国面貌、中国人的精气神,值得我们(法国人)敬佩和学习。”
  第三,关注细节是文化交流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组织一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节目的选择,剧场的灯光音响设施,演员的乐器、服装、道具、唱词翻译、字幕,甚至包括签证、日程安排、团队的安全等等,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到交流活动全局的关键一环。而对细节的关注正是对自身艺术的一种尊崇与敬畏,也是对外国观众的尊重与关怀。而人文交流也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与平等的环境中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实现交流的目的。
  未来
  一转眼,巴黎中国曲艺节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受众过万,影响深远。2017年12月上旬,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吴钢老师又打来电话,就2018年及未来的巴黎中国曲艺节举办的模式和走向谈了自己的想法。又一次,中国曲协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想法、思路不谋而合!未来,这一品牌活动还会继续在法国坚持举办下去,还会继续探索新的交流模式,以当地观众更加易于接受的方式推荐展示精彩的中国文化,还会让更多的法国观众欣赏、品鉴来自中国的优秀传统曲艺艺术。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建筑工业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我国今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为代表产品的建筑工业化进程将进入快速、规模化发展阶段。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业化整体水平还远远落后。从市场层面来看,大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传统的“一把尺子”来衡量和教育,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更不适合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因此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的分层作
“工人怎么想”的启迪□兆鑫黄康浙江省万向集团是一个拥有资产超过8亿元人民币、员工4000多人的企业集团。身为这个企业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的鲁冠球的办公室却十分简陋,没有空调
一心为民的女警官高知坤共产党员王永玲是吉林市黄旗屯派出所的户籍民警,虽然从警时间不长,但她牢记人民警察的天职,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荣获了吉林市“三八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我有幸全程参与大会,并在现场聆听习总书记的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我感到无比荣幸、无比自豪,也感到责任重大,更感到使命崇高。在听完报告后,我不仅受到了鼓舞和激励,更接受了一次思想教育。党的十九大带给我最深的有六点体会:亲、严、浓、高、强、美。习总书记的报告很“亲”,会风会纪很“严”,民主意识很“浓”,开放程度很“高”,履职能力很“强”,宏伟蓝图很“美”。  习总书记的报告从上午9点
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享誉当代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品牌。乌兰牧骑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由创建初期的两支队伍21名队员,发展到今天的众多支队伍众多名队员。多年来,活跃在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坚持“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的轻骑队特点,充分发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的职能,把丰富的文艺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这种扎根沃土、服务群众的精神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也是广
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服务大众的窗口.在数字时代,地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我国地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主要途径,数据库的数量和质量是数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出发,调查了解这一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现状,找出提高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有效途
在大多数报业集团力图使其发展模式从粗犷型转为集约型的背景下,从战略层面重新审视作为原材料的纸张供应,显得极为现实和重要。 In the context of most newspaper groups
“造林”书记□张闯今年56岁的冯树义是辉南县辉南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他特别重视抓林业生产,积极带领村民垦荒造林,为村里营造了一座资产丰厚的“绿色银行”,被村民称为“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