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图洛书、入周问礼、李杜相会、洛阳纸贵……”这些流传千年的历史故事,都源自洛阳这座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城市。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
不过,许多人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似乎依然停留在牡丹节、龙门石窟、白马寺这些关键词上。这一次,洛阳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它的独特之处。
这是一次跨领域、跨空间的合作:在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市文联、洛阳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及河南省美术出版社的指导和支持下,洛阳市作家协会、洛阳市美术家协会、驻洛高校艺术学院专家以及各地连环画家,展开了“黄河明珠洛阳城系列连环画”(下称“洛阳连环画”)的创作。
“这个城市有太多话题可谈”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盆地,丰富的河流让城市多了几分灵气。黄河、洛河、伊河、涧河、瀍河“五水融洛”构成了它发达的水系。春夏之交,走在洛河边上,却有一种来到江南的感觉。
洛阳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厚重感。这里留下了商汤、周公光、武帝、孝文帝、武则天等帝王将相的名字,也留下了白居易、李贺、邵雍这些文人雅士的身影。
“洛阳的历史典故太多了!我们精选了70条故事,最终呈现了33条。”洛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小朋细细地讲起这次创作。在“洛阳连环画”中,作协负责连环画的故事主题选取和配文撰写。
王小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每年四五月份,洛阳会迎接前来一睹牡丹风采的国内外游客。但是要论牡丹之艳,洛阳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王小朋认为,“洛阳牡丹是历史文化的馈赠”——夺目的历史,流芳百世的诗词,让洛阳牡丹夺得头魁。
2020年,洛阳不仅有牡丹节,还有中秋晚会。5月份,创作团队接到这个消息,觉得这对于“洛阳连环画”是一个难得的亮相机会。如何在中秋前产出高质量的画册?这狠狠地推了创作团队一把。“工期非常紧。”王小朋这样形容那段忙碌的日子。
“洛阳连环画”由洛阳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名胜古迹三个系列组成,“我们围绕着洛阳来讲故事”。确定主题后,作家协会再组织作家团队撰写故事脚本。他们“基本上都是洛阳本土作家”,因为对洛阳较为了解,同时方便查阅资料和实地访问。
和中国画相比,连环画更像电视剧和电影,一个是连续表现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层层递进;一个是定格呈现赏心悦目的独特画面,高度凝炼。
王小朋也算是一个洛阳人——他虽然生于山西,但在孩童时期就跟随父亲来到了洛阳。对于洛阳,他觉得“这个城市有太多话题可谈”。
1959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带着考古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考察,发现了二里头遗址。这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一步。二里头遗址对应着先秦时期的夏、商王朝。“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没有建成之前,整个世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是从商代开始的。甲骨文最早可以上溯到商代,而商代以前的夏代不被國际上的历史学所承认。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使得夏商周三代的断代得以追溯到3800至3500年以前。这对于我国文化自信的树立是非常有益的。”王小朋不无自豪地说。
现在,洛阳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五大都城遗址。
王小朋介绍说,洛阳还是“儒释道”的发源地。相传,“河图洛书”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阴阳、五行、太极、八卦、风水等中国传统文化皆可追溯至此。虽然它的具体诞生地点难以考证,但洛阳曾经是夏商周三朝的都城,伫立在黄河边,洛水穿城而过。洛阳为这个传说提供了营养。2014年,洛阳的河图、洛书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团队反复讨论,具有代表性的、正向的、易于传播的33个主题最终脱颖而出。
像连续剧般复现历史
6月份,作家协会将文字脚本先后两次交到洛阳美术家协会手上,画家们同步开始绘画创作。
“想当年,连环画那是风靡全国。但现在关注度不高了,成了小画种,受众就少了,所以从事这种创作的画家也比较少。”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张建京说,寻找连环画画家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当年的画家大都已经年迈,一个故事有20张画,很多老画家因为“眼睛不好使、体力状况跟不上”而没能参与进来。如何找到适合的画家,并在2个月内完成所有创作,成为一个挑战。
已经退休的寇衡先生是本次“洛阳连环画”绘画创作中最年长的一位。生于1950年的他,是地地道道的洛阳本地人。寇衡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每个洛阳街道名称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我们是文化家族,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现洛阳。”对于家乡历史文化的传播,寇衡带着使命感。
寇衡已经画了几十年的洛阳。1988年,他的《洛阳纸贵》工笔画在“88中国画大奖赛”中获奖。这次,他用连环画的形式进行再次创作。“年老眼花,每过1个小时就休息下,尽量把画画得好一点,能为洛阳做一点有益的事情,我很高兴。” 区别于其他画种,连环画看图读文,更加客观、真实、直观和细致。“你必须要回到当时的年代,遵循当时的历史场景与历史现实。”张建京说,不懂历史,就无法创作出合格的连环画。
无论哪一个主题的连环画,画面之间必须有前后关联。连环画家们在构图时,顺着情节,看着原著,笔下的画面时而是远景,时而是近景,更多的时候是中景。
“和中国画相比,连环画更像电视剧和电影,一个是连续表现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层层递进;一个是定格呈现赏心悦目的独特画面,高度凝炼。连环画通过多个方向和角度的场景,抽丝剥茧般展现连绵不断的立体多维的细节。”山东省滨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炳坤向本刊介绍。
本土画家对洛阳更为熟悉,但能够在工期内完成创作的连环画画家很少。加上疫情的影响,张建京不得不通过互联网在全国寻找适合的画家。从第二册开始,大部分的参与画家来自外地。这些画家有的来过洛阳,有些从未来过。
现任洛阳市文化馆副馆长的杨耀辉是其中一位年轻画家。此前,他只在童年时期来过一次洛阳。7月,杨耀辉接到洛阳连环画的创作通知。带着一腔热情,他发动了同学朋友们一起参与。“那段时间,我经常熬夜到凌晨两点,创作时常常感觉自己穿越到了古代。”
“连环画不能画成‘跑马书’,自己首先要满意。”杨耀辉说。为了确保“洛阳连环画”符合历史现实,创作团队请来了洛阳考古院的专家徐婵菲。在微信群中,她为大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与图式。对每幅画的细节,徐婵菲都带着考究的精神认真观看并提出修改建议。
“在创作《周公营洛》时,我在场景中添置了香薰炉和飞檐屋顶。后来徐老师告诉我这些在西周时期是不准确的。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创作团队的严谨。”刚刚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明怡告诉本刊。
在《河图洛书》中,因为伏羲氏时期的人们大多赤裸上身,画面需要表现人体及肌肉结构。“在描绘龙马踏浪而来,危害百姓的场景时,我干脆让我爸脱掉短袖,穿上睡裤躺在地上,再做出一副极度受惊吓的样子。我拍下来,把它当成素材来画。”李明怡回忆。
像其他没有去过洛阳的画家一样,李明怡用尽可能的方式去了解这个城市:查阅历史类书籍、通過网络查询图文资料、向专家请教。
感召于中华文化
张炳坤特别喜欢历史人物的创作,通过连环画创作,努力使历史人物和场景复现。画完《诗鬼李贺》之后,他不禁感慨:天造斯人其命悲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洛阳浓郁而独特的文化土壤和环境,也就没有鬼才诗人李贺。
在连环画中,他融合了唐朝洛阳的景物,给李贺穿上了唐朝的服装。创作的同时,张炳坤也在脚本字眼中感悟李贺的命运,对他多了一丝同情和感慨。
洛阳最辉煌的时期在宋代以前。由于历史久远,加上后世的战火冲击,洛阳的古建筑和文物遭受了破坏。如今,保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收藏在博物馆中。在这个非省会城市,却有一个占地300亩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
“在描绘龙马踏浪而来,危害百姓的场景时,我干脆让我爸脱掉短袖,穿上睡裤躺在地上,再做出一副极度受惊吓的样子。我拍下来,把它当成素材来画。”李明怡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在洛阳细转,能发现很多古墓和故居。这里坐落着玄奘、邵雍、鬼谷子、白居易、李贺等人的故居。洛阳北部的邙山陵墓群是中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这里古墓葬数量超过十万,是中国安葬帝王最多的地方。
张炳坤已经创作过诸多历史题材连环画。按照业内行情,张建京担心他会拒绝,但“没想到他一口答应了!”
“洛阳的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每一个连环画家都不会对这一表现题材无动于衷。”张炳坤说,“我很感动!他们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带着这份对于中华文化的敬畏和崇尚,积极地投入创作。”
从这次创作中,创作者们对洛阳有了更深的认识。张建京感叹,“洛阳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
寇衡的成长与新中国同步,他们这一辈人见证了祖国发展的每一步。解放后的洛阳是一个工业重镇,十大厂矿闻名全国。1953年,焦裕禄被调入洛阳矿山机器厂,一待就是9年。洛阳孕育了“焦裕禄精神”。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洛阳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发展受限,河南头部交椅从洛阳移到了郑州。
而如今的洛阳城,改造了老城区,建了新城区,基础设施愈发完善,寇衡笑言,“我是洛阳人,都不认得路了”。
这几年,洛阳着力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截至2020年5月,洛阳已有博物馆82座,“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博物馆之都。”王小朋说。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新洛阳也会被画到连环画中,被定格的隽永画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