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报道1例发生于右颧部的汗腺癌。方法 予深层局部组织切除,取病理组织活检。 结果 组织病理可见真皮全层与表浅相连的皮状上皮细胞团块,异型性明显,有管腔结构。 结论 临床诊断为汗腺癌。
[关键词] 汗腺癌;右颧部;HE染色
[中图分类号] R739.5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38-02
汗腺癌是比较少见的皮肤附件恶性肿瘤,易浸润、易转移,容易误诊为其他皮肤肿瘤,用组织病理活检的方法可以确诊,而简单的局部切除容易造成复发。最初表现为表面皮肤粘连的结节或斑块,可突然增大。占皮肤恶性肿瘤的0.05%~8.4%[1],占皮肤肿瘤的0.005%,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为60~70岁。大部分发生于头皮、面部、腋下、胸壁、阴囊及肛门周围等汗腺密集的部位[2],发生面颧部比较罕见。现报道如下,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5岁。于2009年右颧部皮下出现一黄豆粒大的包块,质硬,活动度好,无疼痛、瘙痒破溃,以为良性血管瘤,未予以重视。观察2年,瘤块生长缓慢,略有增大。2011年10月病变局部表皮破损出血,病变大小未见明显变化,未行诊治。2011年11月包块表皮开始频繁破裂出血,表面有红色结节伴有血痂。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予以手术切除,切除3 cm×3 cm深层包含皮肤及脂肪浅层的局部组织。取组织病理活检示(图1):真皮全层与表浅相连的皮状上皮细胞团块,异型性明显,有管腔结构,诊断为汗腺癌。PET-CT提示右侧颈部、右侧锁骨区及右前臂肌间多发淋巴结转移。
2 讨论
汗腺癌病程缓慢,一般为长期良性肿瘤。突然发生恶化,是发生于汗腺的恶性肿瘤,确诊需要病理诊断。大汗腺癌一般分为5型,分别为未分化型、分化型、腺型、黏液表皮样型、湿疹样癌型。小汗腺癌分为4型,分别为汗管样小汗腺癌、透明细胞小汗腺癌、黏液性小汗腺癌、小汗腺腺癌。临床上,大汗腺癌多见于腋下、乳晕、会阴部。大多数情况为单发,质地硬,直径多在2 cm以上,常与表面皮肤粘连,表面肤色正常或略红,有时可破溃成菜花状。开始时增长较为缓慢,常常突然增大,切除后易复发,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小汗腺癌多见于头皮、面部和肢体,常为单个,表现为浸润性斑块。一般生长较快,具有高度转移性[4]。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汗腺多处于真皮层,所以早期多表现为完整皮肤有皮下结节,少量出现皮肤破溃生长,界限不清晰,活动差。所以不容易发现,医生对此疾病的认识不足,常常出现误诊。组织病理上,大汗腺癌浸润性生长,伊红染色胞浆淡染或深染;有明显异型,排列成条索状或斑块状。小汗腺癌的瘤细胞常侵入真皮甚至皮下组织。有实质性、导管、基底样或鳞状细胞团和腺囊性结构,透明细胞内有小汗腺型酶和糖原[3]。PAS染色有助于同转移癌的区别。如出现下列情况就应该高度怀疑该病:经久不愈或少量出血的皮肤溃疡;久不消退的红色皮肤疤,应该取病理组织进行活检。如果病变较小,一般行切除术,并进行组织病理活检以确诊。本病需要与化脓性肉芽肿、纤维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相鉴定。手术既可明确诊断,同时又可切除病变。根据病变大小及浸润深度扩大手术切除范围,进行广泛切除,至少距离病变3~5 cm,两侧潜行分离2~3 cm[2],并进行区域性淋巴结清除术,并将累及的脏器一并切除。尽早进行放化疗辅助治疗。临床上本病难以治愈的原因可能有:(1)早期发现肿块未及时诊治,后肿块急剧恶化的时候已进入中晚期;(2)容易误诊,导致疾病不能及时诊治;(3)发生于头面部的癌变不易扩大切除;(4)手术切除范围过小,淋巴结清扫不彻底[5];(5)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导致疾病发生后的治疗和处理不得当。因此本病应该早诊断、早手术、早放化疗及药物综合治疗,以提高病人的5年生存率。
不同组织亚型的小汗腺癌预后稍有差异[6]。典型的汗腺癌转移播散发生率高,但微囊泡附属器癌无转移的报道,粘蛋白小汗腺癌以局部高复发率及低转移率为特征。腺样囊性癌在一些病例中可局部复发,也可转移。透明细胞汗腺癌的病人转移率高达60%。淋巴转移的病人,常见皮肤的卫星损害提示预后较差。
3 讨论
如果发现身上有肿物,要严密观察,肿物是否增大、有无压痛、活动度如何,是否有破溃、出血等,并到医院进行局部手术切除并取活检。汗腺癌为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一经发现,患者要给予重视。根据病变大小及侵润深度扩大手术切除范围,进行广泛切除,至少距离病变3~5 cm,两侧潜行分离2~3 cm。并进行区域性淋巴结清除术,并将累及脏器一并切除,尽早进行放化疗辅助治疗。广泛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战胜,赵颖新.小汗腺癌3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11(6):1192.
[2] 贺占青,郑永波.汗腺癌1例临床治疗分析并文献复习[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2(2):77-78.
[3] 肖萍,薛玲,彭建军,等.乳腺大汗腺癌临床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4):272-273.
[4] 朱学俊.皮肤病的组织病理诊断[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355.
[5] 尹军平,李文华.汗腺癌6例诊治体会[R].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2(5):739.
[6] 张战胜,赵颖新. 小汗腺癌3例诊治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6):1191-1192.
(收稿日期:2012-02-20)
[关键词] 汗腺癌;右颧部;HE染色
[中图分类号] R739.5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38-02
汗腺癌是比较少见的皮肤附件恶性肿瘤,易浸润、易转移,容易误诊为其他皮肤肿瘤,用组织病理活检的方法可以确诊,而简单的局部切除容易造成复发。最初表现为表面皮肤粘连的结节或斑块,可突然增大。占皮肤恶性肿瘤的0.05%~8.4%[1],占皮肤肿瘤的0.005%,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为60~70岁。大部分发生于头皮、面部、腋下、胸壁、阴囊及肛门周围等汗腺密集的部位[2],发生面颧部比较罕见。现报道如下,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5岁。于2009年右颧部皮下出现一黄豆粒大的包块,质硬,活动度好,无疼痛、瘙痒破溃,以为良性血管瘤,未予以重视。观察2年,瘤块生长缓慢,略有增大。2011年10月病变局部表皮破损出血,病变大小未见明显变化,未行诊治。2011年11月包块表皮开始频繁破裂出血,表面有红色结节伴有血痂。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予以手术切除,切除3 cm×3 cm深层包含皮肤及脂肪浅层的局部组织。取组织病理活检示(图1):真皮全层与表浅相连的皮状上皮细胞团块,异型性明显,有管腔结构,诊断为汗腺癌。PET-CT提示右侧颈部、右侧锁骨区及右前臂肌间多发淋巴结转移。
2 讨论
汗腺癌病程缓慢,一般为长期良性肿瘤。突然发生恶化,是发生于汗腺的恶性肿瘤,确诊需要病理诊断。大汗腺癌一般分为5型,分别为未分化型、分化型、腺型、黏液表皮样型、湿疹样癌型。小汗腺癌分为4型,分别为汗管样小汗腺癌、透明细胞小汗腺癌、黏液性小汗腺癌、小汗腺腺癌。临床上,大汗腺癌多见于腋下、乳晕、会阴部。大多数情况为单发,质地硬,直径多在2 cm以上,常与表面皮肤粘连,表面肤色正常或略红,有时可破溃成菜花状。开始时增长较为缓慢,常常突然增大,切除后易复发,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小汗腺癌多见于头皮、面部和肢体,常为单个,表现为浸润性斑块。一般生长较快,具有高度转移性[4]。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汗腺多处于真皮层,所以早期多表现为完整皮肤有皮下结节,少量出现皮肤破溃生长,界限不清晰,活动差。所以不容易发现,医生对此疾病的认识不足,常常出现误诊。组织病理上,大汗腺癌浸润性生长,伊红染色胞浆淡染或深染;有明显异型,排列成条索状或斑块状。小汗腺癌的瘤细胞常侵入真皮甚至皮下组织。有实质性、导管、基底样或鳞状细胞团和腺囊性结构,透明细胞内有小汗腺型酶和糖原[3]。PAS染色有助于同转移癌的区别。如出现下列情况就应该高度怀疑该病:经久不愈或少量出血的皮肤溃疡;久不消退的红色皮肤疤,应该取病理组织进行活检。如果病变较小,一般行切除术,并进行组织病理活检以确诊。本病需要与化脓性肉芽肿、纤维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相鉴定。手术既可明确诊断,同时又可切除病变。根据病变大小及浸润深度扩大手术切除范围,进行广泛切除,至少距离病变3~5 cm,两侧潜行分离2~3 cm[2],并进行区域性淋巴结清除术,并将累及的脏器一并切除。尽早进行放化疗辅助治疗。临床上本病难以治愈的原因可能有:(1)早期发现肿块未及时诊治,后肿块急剧恶化的时候已进入中晚期;(2)容易误诊,导致疾病不能及时诊治;(3)发生于头面部的癌变不易扩大切除;(4)手术切除范围过小,淋巴结清扫不彻底[5];(5)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导致疾病发生后的治疗和处理不得当。因此本病应该早诊断、早手术、早放化疗及药物综合治疗,以提高病人的5年生存率。
不同组织亚型的小汗腺癌预后稍有差异[6]。典型的汗腺癌转移播散发生率高,但微囊泡附属器癌无转移的报道,粘蛋白小汗腺癌以局部高复发率及低转移率为特征。腺样囊性癌在一些病例中可局部复发,也可转移。透明细胞汗腺癌的病人转移率高达60%。淋巴转移的病人,常见皮肤的卫星损害提示预后较差。
3 讨论
如果发现身上有肿物,要严密观察,肿物是否增大、有无压痛、活动度如何,是否有破溃、出血等,并到医院进行局部手术切除并取活检。汗腺癌为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一经发现,患者要给予重视。根据病变大小及侵润深度扩大手术切除范围,进行广泛切除,至少距离病变3~5 cm,两侧潜行分离2~3 cm。并进行区域性淋巴结清除术,并将累及脏器一并切除,尽早进行放化疗辅助治疗。广泛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战胜,赵颖新.小汗腺癌3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11(6):1192.
[2] 贺占青,郑永波.汗腺癌1例临床治疗分析并文献复习[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2(2):77-78.
[3] 肖萍,薛玲,彭建军,等.乳腺大汗腺癌临床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4):272-273.
[4] 朱学俊.皮肤病的组织病理诊断[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355.
[5] 尹军平,李文华.汗腺癌6例诊治体会[R].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2(5):739.
[6] 张战胜,赵颖新. 小汗腺癌3例诊治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6):1191-1192.
(收稿日期:20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