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天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一个民族智力发展的总体水平,一个教育兴盛的国家才会出现伟大的天才,而由众多人才支撑的国度才有可能成为大国。本文以法国、德国、美国三个大国为例,分析了教育在这些大国崛起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军事天才;教育;大国崛起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多世纪以前问世的宏篇巨著《战争论》到现在为止仍然不失无穷的魅力,令人津津乐道?笔者认为,不仅是因为她代表了军事学术成果的一个高度,开创了军事学术领域的新局面,还因为其作者克劳塞维茨睿智的思想和独特的眼光,启示了我们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探索与展望。本文从培养军事天才成长的“土壤”出发,探讨教育在大国崛起中的因素。
一、天才的高低取决于一个民族智力发展的总体水平
克劳塞维茨认为,在任何一项专门的活动中,一个人要想达到相当高的造诣,需要在智力和感情方面有特殊禀赋。如果这些禀赋很高并能通过非凡的成就表现出来,就可称为天才。在他看来,尽管天才的涵义非常广泛,解释也很不一致,要想阐明其实质是很困难的,但按语言上的习惯,可以把天才理解为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高超的精神力量。
1.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的结合
克劳塞维茨认为,说到军事天才,并不是只指其在战争中所具有的勇气,或某种单一的力量,而应该包括智力、情感等其他方面的力量,或者说应包括其他若干精神力量,所以军事天才的特质应该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因此,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的和谐结合,其中这种或那种力量可能起主要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应起阻碍的作用(《战争论》第1卷,81页)。
2.伟大的统帅总是在文明发展较高的民族出现
克劳塞维茨把野蛮民族和文明民族作了比较。他认为在野蛮民族中,智力往往得不到必要和充分的发展。文明民族当然也会出现某些好战的倾向,并且越是具有这种倾向,在军队中具有尚武精神的人就会越多。也正因为在文明民族,较普遍的尚武精神往往会和较高的智力结合在一起造就伟大的统帅,所以,最光辉的战绩和伟大的统帅总是在文明发展较高的民族那里出现。
3.高质量的教育造就大量的人才
天才的出现不是凭空的,更不会出现在贫瘠的土壤里,而是出现在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度里,而文明国度的出现来自于高质量的全面普及的教育,也正是因为高质量的全面普及的教育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使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从而迈入大国的行列。
二、教育兴盛促使大国崛起
下面以法国、德国、美国等三个大国为例进行阐述,分析教育在这些大国崛起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一)法国
1.教派把教育作为争夺儿童和群众手段的做法,客观上刺激了教育的发展
16世纪的法国,受文艺复兴影响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教派与旧教教派的复杂斗争,两者争夺教徒的手段就是教育。在这场争夺战中,各方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在教育方法上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练习相结合,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可以说,教派之间的斗争在客观上促成了教育的兴盛,使得法国新一代公民的素质有了质的提高。
2.卢梭痛批时弊的思想主张,有力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有力作为使法国的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卢梭的教育思想先是被瑞士政府所推行,卢梭提出的按年龄分组来发展儿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得以实行,在欧洲“开风气之先”,并取得了成功。瑞士的做法引起了法国的注意,政府重新审视卢梭,并及时改弦更张,对卢梭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并着力推行。此后,德、英、意、俄、美等国政府,也纷纷派遣专家和官员前来瑞士学习,从而使得西方这些主要国家的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3.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教育改革,成为法国迈入强国之列的推动力量
1789-1794年法国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次更彻底、更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方面,资产阶级执政的各派力量都拟订过方案,其中著名者有康多塞、雷佩尔提和拉瓦锡等人所拟的教育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在当时都未来得及付诸实行,但对法国教育产生了影响,促成了后来法国教育的又一次革新。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会提出的方案,帮助法国设计了19世纪教育发展的框架,法国的教育又一次得到腾飞,使法国在各个领域脱胎换骨,国家综合实力大增,从而迈入大国之列。
由此可见,法国曾对欧洲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对人类历史进程起到推动作用,是法兰西整个民族素质急速提高后能量的一次释放。
(二)德国
1.国家强制推行的义务教育制度,确保了适龄儿童接受教育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没有形成大统一的局面,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法国都要落后。这些邦国,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等大的邦国,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政府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兵士,作为国家扩张最有力的人力工具,政府剥夺了教会的国民学校管理权,并大力提倡、强迫推行义务教育。
2.实科中学的普及,培养了德国人严谨的思维品质并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使得德国人具备了自然科学家般要求的严谨思维品质,并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3.泛爱主义和洪堡德的教育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并使德国走上了强国之路
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泛爱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做法非常受欢迎,后来传入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由于德国较早地抓教育,不仅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还崛起成为一个大国,说明了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教育理念的更为先进,教育方法的更为科学、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
(三)美国
1.地方当局主办教育的做法,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美国早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当时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使全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系统。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主抓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2.以立法形式赋予公民拥有的教育权利,让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美国的《独立宣言》写道:“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普及教育,美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权与生命权、财产权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第一个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拥有教育的权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先河。
3.向不同阶层人士敞开门槛的高等教育,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方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于高深的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很丰硕;另一方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两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向不同阶层人士敞开门槛的高等教育,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4.职业中学的创办,为美国培养了众多的技能型人才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办学方针,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分担了公立中学的职能,专门培养技能型的人才,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职业中学学生中的卓越代表。
5.加速美国教育发展的“2061计划”,使美国在科技上保持创新的活力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这一推陈出新的重要举措,使美国在教育道路上阔步前进,获得了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科技上永葆创新活力。
如今,美国牢牢占据世界霸主地位,与其最早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教育理念不无关系,与其在教育手段、模式上采取非常规方式不无关系,与其所拥有的全世界最庞大的教育系统不无关系。
三、结论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迈入信息社会以后,大国的崛起越来越依赖于内部经济组织的高效率,依赖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知识、信息和智力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竞争要素。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所以说,一个拥有先进教育思想的国家、一个教育兴盛的国家才能步入大国的行列。
关键词:军事天才;教育;大国崛起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多世纪以前问世的宏篇巨著《战争论》到现在为止仍然不失无穷的魅力,令人津津乐道?笔者认为,不仅是因为她代表了军事学术成果的一个高度,开创了军事学术领域的新局面,还因为其作者克劳塞维茨睿智的思想和独特的眼光,启示了我们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探索与展望。本文从培养军事天才成长的“土壤”出发,探讨教育在大国崛起中的因素。
一、天才的高低取决于一个民族智力发展的总体水平
克劳塞维茨认为,在任何一项专门的活动中,一个人要想达到相当高的造诣,需要在智力和感情方面有特殊禀赋。如果这些禀赋很高并能通过非凡的成就表现出来,就可称为天才。在他看来,尽管天才的涵义非常广泛,解释也很不一致,要想阐明其实质是很困难的,但按语言上的习惯,可以把天才理解为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高超的精神力量。
1.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的结合
克劳塞维茨认为,说到军事天才,并不是只指其在战争中所具有的勇气,或某种单一的力量,而应该包括智力、情感等其他方面的力量,或者说应包括其他若干精神力量,所以军事天才的特质应该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因此,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的和谐结合,其中这种或那种力量可能起主要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应起阻碍的作用(《战争论》第1卷,81页)。
2.伟大的统帅总是在文明发展较高的民族出现
克劳塞维茨把野蛮民族和文明民族作了比较。他认为在野蛮民族中,智力往往得不到必要和充分的发展。文明民族当然也会出现某些好战的倾向,并且越是具有这种倾向,在军队中具有尚武精神的人就会越多。也正因为在文明民族,较普遍的尚武精神往往会和较高的智力结合在一起造就伟大的统帅,所以,最光辉的战绩和伟大的统帅总是在文明发展较高的民族那里出现。
3.高质量的教育造就大量的人才
天才的出现不是凭空的,更不会出现在贫瘠的土壤里,而是出现在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度里,而文明国度的出现来自于高质量的全面普及的教育,也正是因为高质量的全面普及的教育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使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从而迈入大国的行列。
二、教育兴盛促使大国崛起
下面以法国、德国、美国等三个大国为例进行阐述,分析教育在这些大国崛起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一)法国
1.教派把教育作为争夺儿童和群众手段的做法,客观上刺激了教育的发展
16世纪的法国,受文艺复兴影响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教派与旧教教派的复杂斗争,两者争夺教徒的手段就是教育。在这场争夺战中,各方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在教育方法上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练习相结合,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可以说,教派之间的斗争在客观上促成了教育的兴盛,使得法国新一代公民的素质有了质的提高。
2.卢梭痛批时弊的思想主张,有力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有力作为使法国的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卢梭的教育思想先是被瑞士政府所推行,卢梭提出的按年龄分组来发展儿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得以实行,在欧洲“开风气之先”,并取得了成功。瑞士的做法引起了法国的注意,政府重新审视卢梭,并及时改弦更张,对卢梭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并着力推行。此后,德、英、意、俄、美等国政府,也纷纷派遣专家和官员前来瑞士学习,从而使得西方这些主要国家的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3.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教育改革,成为法国迈入强国之列的推动力量
1789-1794年法国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次更彻底、更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教育方面,资产阶级执政的各派力量都拟订过方案,其中著名者有康多塞、雷佩尔提和拉瓦锡等人所拟的教育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在当时都未来得及付诸实行,但对法国教育产生了影响,促成了后来法国教育的又一次革新。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会提出的方案,帮助法国设计了19世纪教育发展的框架,法国的教育又一次得到腾飞,使法国在各个领域脱胎换骨,国家综合实力大增,从而迈入大国之列。
由此可见,法国曾对欧洲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对人类历史进程起到推动作用,是法兰西整个民族素质急速提高后能量的一次释放。
(二)德国
1.国家强制推行的义务教育制度,确保了适龄儿童接受教育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没有形成大统一的局面,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法国都要落后。这些邦国,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等大的邦国,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政府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兵士,作为国家扩张最有力的人力工具,政府剥夺了教会的国民学校管理权,并大力提倡、强迫推行义务教育。
2.实科中学的普及,培养了德国人严谨的思维品质并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使得德国人具备了自然科学家般要求的严谨思维品质,并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3.泛爱主义和洪堡德的教育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并使德国走上了强国之路
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泛爱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做法非常受欢迎,后来传入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由于德国较早地抓教育,不仅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还崛起成为一个大国,说明了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教育理念的更为先进,教育方法的更为科学、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
(三)美国
1.地方当局主办教育的做法,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美国早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当时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使全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系统。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主抓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2.以立法形式赋予公民拥有的教育权利,让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美国的《独立宣言》写道:“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普及教育,美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权与生命权、财产权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第一个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拥有教育的权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先河。
3.向不同阶层人士敞开门槛的高等教育,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方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于高深的学术研究,学术成果很丰硕;另一方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两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向不同阶层人士敞开门槛的高等教育,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4.职业中学的创办,为美国培养了众多的技能型人才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办学方针,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分担了公立中学的职能,专门培养技能型的人才,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职业中学学生中的卓越代表。
5.加速美国教育发展的“2061计划”,使美国在科技上保持创新的活力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这一推陈出新的重要举措,使美国在教育道路上阔步前进,获得了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科技上永葆创新活力。
如今,美国牢牢占据世界霸主地位,与其最早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教育理念不无关系,与其在教育手段、模式上采取非常规方式不无关系,与其所拥有的全世界最庞大的教育系统不无关系。
三、结论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迈入信息社会以后,大国的崛起越来越依赖于内部经济组织的高效率,依赖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知识、信息和智力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竞争要素。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所以说,一个拥有先进教育思想的国家、一个教育兴盛的国家才能步入大国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