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工作任务分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lli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立项课题“广西区域经济背景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JB201107)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改革,是实现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语言和商务知识运用能力的最好途径,而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工作任务分析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前提,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商务英语;工作任务分析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demand changes unceasingly, cannot meet the actual demand of enterprise training English Maj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business traditional talents, curriculum reform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the best way to realize the students in the real scene language and business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 analysis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task is the premise of learning field curriculum is developed,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k process orient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word: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Business English; task analysis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慢慢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企业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与毕业生的能力之间有比较大的差距,学生认为学校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毕业生应具有的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要求,学校课程设置的老师很多都是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外贸企业相关的工作经验,课程内容受教材限制,与实际应用脱离,开设的课程没有很强的针对性,更缺乏实践性和后续发展等等。
  专业如何与产业对接?专业如何具备行业气质?这就需要贯彻教育部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指导思想,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依据是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开发需经过岗位调研和分析、职业能力分解组合、课程开发、实施教学这四个步骤。进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岗位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是首要工作,是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开展各项后续工作的基础。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所涉及的4大工作领域和20项工作任务及所需的工作能力的分析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企业的参与共同对该专业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了解岗位需求,为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准备。
  一、分析工作前的多层次精细化调研和明确专业定位
  新形势对从事对外经济贸易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更好的确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准确对接岗位群,为接下来的课程工作任务分析做好准备,需要进行多层次的调研走访。在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前,我们对广西、广东两省的数十家中小型的外向型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积极联系从事外贸行业的历届毕业生行座谈,还与其他院校的同行共同探讨。通过这种三访的形式,我们了解到了外贸行业的许多现状,如学生反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很多在实际工作中都用不上,而且书本的知识涉及范围太大,很多知识都只是学到一点皮毛;很多中小型涉外经贸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就业人员进行岗前培养,但很多毕业生跳槽,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现在企业对应聘人员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们一上岗就能用等等。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努力培养“为企业所需,为企业所用”的商务英语人才,而且还要了解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了解了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后,还要召开研讨会,确定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根据对企业、毕业生、兄弟院校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在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后,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最终定为位是主要面向涉外企事业单位、商贸行业的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良好的商务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国际贸易综合业务能力,从事商务助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岗位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到涉外企事业单位、商贸行业的国际部、进出口业务部、公共关系部、营销部等部门从事商务助理和外贸业务等工作。通过“三访一研”,明晰了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分析工作的思路和预期目标。
  二、商务英语专业工作任务分解组合的过程和成果
  工作分析就是把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它的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通过与企业共同进行的专业工作分析而设置的课程,是实现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语言和商务知识运用能力的最好途径。
  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专家鞠紅霞的指导下,我院应用外语系的专业教师、公共课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的工作任务分析会,邀请了6名外贸企业一线技术专家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解、组合,确定商务英语专业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以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三个方面。在分析之前要给企业专家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工作领域的界定及叙述要求,要求他们不要考虑以前学过哪些知识,只叙述在岗位上做哪些工作,用工作概念而不是学习概念来反映每个项目。在工作领域中,只包括工作内容,不包含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一)工作领域分析
  工作领域是指一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它可能与工作岗位相对应,也可能不对应,这取决于不同职业的劳动组织方式。从事对外进出口贸易这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是以岗位服务内容为逻辑线索展开的(比如说接待商务代表团)。第一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是针对对外进出口贸易这个工作岗位来分析该岗位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任务。专家们要求在十来分钟内思考并在卡片上写出“商务英语这个专业领域的人员都做哪些工作”这个问题的答案。每张卡片只写一项工作,到时间后把所有的答案汇总。
  在收集完所有专家写下的答案后,邀请这些专家把所有的卡片进行归纳。先合并相同的,然后并掉能够被包容的,再整合零碎剩下的,最后给每个大类的工作命名。例如,在对外贸易工作中,常常要接待商务代表,安排整个行程的活动,向商务代表介绍本地的风俗情况,向商务代表介绍本公司的有关情况等等,这些工作最终被归纳为“文化交流”工作领域,因为这些工作都是洽谈生意的前期活动,通过合理的安排让外商了解本地的经济、历史、风俗、旅游等情况,让外商对熟悉环境并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分歧,为接下来的产品推广和谈判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专家会给出非常多的具体工作内容,我们要尽量把这些工作归纳到最少项目越好,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很好的引导能力,通过不断地与专家沟通,最后做到所有的项目不能再合并为止。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我们最终把商务英语专业要从事的岗位工作领域归纳为四类:文化交流、推介商品、洽商业務、执行合同。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就是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典型的单件任务。它是根据一个职业中可以传授的工作关系和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的,它在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以及工作结果的检查和评价等步骤。专家经过思考并在卡片上写下第一阶段归纳好的每个工作领域中需要完成哪些典型的单件任务,每张卡片只写一项任务,例如,对外贸易交易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我们所说的商务谈判,也就是第一阶段归纳出来的洽商业务,要完成这个工作领域,需要有步骤、有条理地完成各种有关的工作任务,如询盘、报盘,协商好运输、包装、保险、支付条件等有关条款,这些繁杂的工作任务通过专家的归纳,汇总出三个典型工作任务,即报价、洽谈条款和订立合同,这三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基本包含了这个工作领域下要完成的工作。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以就要引导专家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高度地概括,把相似或隐性的同类工作任务合并在一起,以避免后面的课程设置的学习领域分得过细,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重复太多。
  在这次分析会中,专家们最后把四大类的工作领域分解出二十个典型工作任务,文化交流项目下需要完成3个典型工作任务:本土文化介绍、公司介绍和接待;推介商口项目下需要完成3个典型工作任务:资料准备分析、翻译文件和样品处理;洽商业务项目下需要完成3个典型工作任务:报价、洽谈条款和订立合同;执行合同项目下需要完成11个典型工作任务,其中专门针对出口方面的有3个:安排生产、收汇和制作单证;专门针对进口方面的有2个:审单付汇和催发货;同时针对出口和进口两方面的有6个:验货、办理保险、运输安排、报检报关、资料归档和售后服务。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基本就构成了本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领域模块。
  (三)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就是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采取的动作、行为和所需要的知识,也就是完成这项工作必需具备哪些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分析有助于有效评价和诊断高职学生能力,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已经变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转移,只有与企业共同合作,依照适合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构建高职学生新的质量观与质量标准。
  例如在进口交易中完成审单付汇这项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审核单证与合同要求的能力、掌握汇率变动情况的能力、掌握银行付汇流程知识的能力和熟悉并理解单证一致性、完整性的能力。再如,在进出口的运输安排中,工作人员首行必须要掌握货物出厂时间安排、租船、订舱的知识,其次还要了解运输及装载工具的性能及注意事项,还要了解装货、运输费用的有关知识,最后要了解各种运输机构的情况。只有细化岗位工作的能力要求,才能在教的内容和方法上时刻与该能力要求保持紧密的联系。
  最后这个阶段就是要细化每个典型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每位专家在卡片上写出完成每个典型任务时需要具备的哪些具体能力,最后进行汇总和归纳,6位专家同时对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进行删减和补充,最后得出了76种职业能力。这些总结出来的职业能力应该是每个典型工作任务所特有的,其同有的如应具备流备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应被示为本专业所生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均源于企业对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通过和企业在课程建设上的有效合作,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项目、教学内容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使该学科知识和实践更深入有效,缩短企业招聘需求与学生能力的差距。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素质要求设置课程教学模块,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前提,以此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创新,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郁,李红梅.论校企合作式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林润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N].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1.
其他文献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继承和升级,是在总结千年发展目标经验的基础上,全球携手制定的一个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发展议程,开始了全球协同发展新纪元。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