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土地规划是土地分配的主要依据,通过科学的土地规划,来满足土地利用的各项需求,从而发挥土地效益。土地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浪费。
一、 存在的问题
1、 土地规划的严谨性不强。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地多功能的最大效益。但有的地区因片面追求政绩、追求土地利益,忽视了土地规划的经济政策,忽视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土地规划缺乏必要的严谨性,就会直接降低土地的利用价值,给该地区后期的经济发展埋下不利因素,最终必然会阻碍农村社会、经济地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用地资源减少。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乡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土地,非农建设占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等原因,导致农业用地资源减少。有的地区为了城镇建设,甚至占用农业耕地,毁坏万亩良田,令人痛惜。“民以食为天”,保证近14亿国民的吃饭问题、保证粮食安全问题是重要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
3、 土地利用形式不合理。土地利用形式是否合理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规划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规划仍较为滞后,农村住宅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户居住点布局不合理性。农民建房随意性大,房屋座落散乱,朝向高矮不一,存在着乱圈乱占,乱搭乱建等现象,不仅浪费土地资源,也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随着城乡社会的良好发展,许多农民进城买房、工作、生活,原有的老房由于年久失修,或是因自然灾害等因素,有的已变为破房、危房,不仅影响美观,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相应对策
1、要加强土地规划的严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使用土地前,必须要严格按照该管理办法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擅自利用土地、使用土地。土地规划是根据本地区土地分布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利用、效益价值的规划方案,在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加强审批管理,确保农业用地面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土地的审批、规划和管理,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土地规划、使用过程中,要保持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确保农业用地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确保国民吃饭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不能顾此失彼。科学合理的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配置,使土地资源配置更加符合生态规律、符合本地实情,为土地良性利用、可持续利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3、强化利用形式,提高村镇规划水平。对农村土地要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科学制定和实施村庄整治计划。结合当地实情,对农村住宅进行科学布局、集中化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人员必须要下基层、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当地文化、民俗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不能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桌上规划”,既无法发挥出土地规划的作用,又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阻碍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4、 加强管理,集中建房,推进宅基地整治工作。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发展,过去散、乱的建房模式早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冻结零星用地,实行农民集中建房,走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對闲置宅基地、空房、危房等,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方法加以解决。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鼓励村民对违法占地者积极举报。对非法用地占地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要给予法律严惩,不能以罚款,补办手续等方式处理。
总之,农村土地的规划管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对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对确保农业用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采取新的管理新模式,充分挖掘农村土地的自身优势和现有潜力,集约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741000甘肃省天水市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院)
一、 存在的问题
1、 土地规划的严谨性不强。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地多功能的最大效益。但有的地区因片面追求政绩、追求土地利益,忽视了土地规划的经济政策,忽视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土地规划缺乏必要的严谨性,就会直接降低土地的利用价值,给该地区后期的经济发展埋下不利因素,最终必然会阻碍农村社会、经济地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用地资源减少。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乡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土地,非农建设占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等原因,导致农业用地资源减少。有的地区为了城镇建设,甚至占用农业耕地,毁坏万亩良田,令人痛惜。“民以食为天”,保证近14亿国民的吃饭问题、保证粮食安全问题是重要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
3、 土地利用形式不合理。土地利用形式是否合理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规划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规划仍较为滞后,农村住宅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户居住点布局不合理性。农民建房随意性大,房屋座落散乱,朝向高矮不一,存在着乱圈乱占,乱搭乱建等现象,不仅浪费土地资源,也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随着城乡社会的良好发展,许多农民进城买房、工作、生活,原有的老房由于年久失修,或是因自然灾害等因素,有的已变为破房、危房,不仅影响美观,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相应对策
1、要加强土地规划的严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使用土地前,必须要严格按照该管理办法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擅自利用土地、使用土地。土地规划是根据本地区土地分布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利用、效益价值的规划方案,在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加强审批管理,确保农业用地面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土地的审批、规划和管理,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土地规划、使用过程中,要保持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确保农业用地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确保国民吃饭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不能顾此失彼。科学合理的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配置,使土地资源配置更加符合生态规律、符合本地实情,为土地良性利用、可持续利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3、强化利用形式,提高村镇规划水平。对农村土地要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科学制定和实施村庄整治计划。结合当地实情,对农村住宅进行科学布局、集中化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人员必须要下基层、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当地文化、民俗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不能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桌上规划”,既无法发挥出土地规划的作用,又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阻碍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4、 加强管理,集中建房,推进宅基地整治工作。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发展,过去散、乱的建房模式早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冻结零星用地,实行农民集中建房,走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對闲置宅基地、空房、危房等,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方法加以解决。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鼓励村民对违法占地者积极举报。对非法用地占地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要给予法律严惩,不能以罚款,补办手续等方式处理。
总之,农村土地的规划管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对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对确保农业用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采取新的管理新模式,充分挖掘农村土地的自身优势和现有潜力,集约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741000甘肃省天水市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