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效率是课堂教师的重要基础,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的有效诱因,高中物理重视课堂提问,创造性的设置问题,对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益,恰当选择质疑、设问教学方法,可有效启迪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目前,在新课程所倡导的素质教学前提条件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课堂提问(设问)教学模式直接挂钩,从学生的学习需求方面出发,创建符合教学需求的提问式教学体系,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及课堂教学效益具有肯定作用,值得广大教师及研究者不断深入探索与研究。
一、设计课堂提问,注重导入式教学
1.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主要以教科书、计算机、视听光盘、实验室等方面内容构成,教师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完成新课标素质教学目标。立足于《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内容,明确“伽利略、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师结合教材、网络课件、实验器材等课程资源,引入“车不推就不走、门不拉就不开”常见现象,设置“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問题,转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和简单物理实验,便于引发学生的合理猜想,具有深入考究教学特征。
2.引导自主独立思考
针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采用引导型设问方式,注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式设问特点,引导学生自主独立思考问题,可有效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物理教学终端目标。以“牛顿定律的应用”例题为例,设置引导型设问教学模式。例题内容如下:已知水平面物体的质量达到5kg,当水平拉力F=10N时,物体呈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求解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提出此种问题后,教师分别就摩擦力、倾斜角度、斜面光滑程度等依据,导入其他类似物理问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二、实施课堂提问,彰显高效益教学
1.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一直都是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实验器材、实验工序等的教学辅助工具,展现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型,并结合激趣型设问,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基于高效课堂实施标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自行车行驶视频资料,向学生提出“你们指导自行车是如何加速的吗?又是怎样使自行车减速的?利用脚踏板来给车轮提供动力作用,急速刹车致使车辆减速的实质又是什么?”等相关问题,重新演示了伽利略实验:在两个斜面上,将小球放置于左边斜面之上,放手后小球从左边斜面上滚到右边的斜面上,持续进行此动作,并猜想小球有摩擦力的情况下的理性运动状态[2]。经由教师总结小球运动规律,提出加速、减速与运动的探究原理,论证课堂教学所提问题的合理性,可辅助学生了解章节知识点。利用双斜面实验论证方法,引发学生思考“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释放点到上升最高点的高度差是什么关系?排除摩擦力,物体会上升到多高的地方?”,满足“实验(事实)+逻辑推理”课程培养需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2.转用合作学习
在实践教学中,融合应用型设问方法,开展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将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结合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为论证“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定理,将日常生活中的车辆暂停原理、车辆匀速运动等现象融入小组实验中(准备小车、木板等器材,当小车达到启动状态后,车上的木板随之呈现出向后倒的趋势),引导学生解析“在施加推力前,小车和木块的状态如何?当小车施加推力后,小车和木块会出现什么变化?”实验问题,从而完成课堂提问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评价课堂提问,拓展全方位教学
1.创设问题情景
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面来考虑,课堂提问(设问)的评价模式与其问题应用情境息息相关,遵循针对性、适用性、启发性设问原则,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功效。综合考虑定律的应用问题,通过视频展示(铁锹扬沙、气垫导轨上物体近乎匀速运动),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沙可以被扬出去?为什么车上物体被反倒?你能例举出生活中其他与惯性有关的现象么?结合伽利略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鼓励学生围绕设想问题,自制理想斜面实验器材,论证“用手推车,车前进;反之则停止”常见实验现象,创建浓厚的问题引发式氛围,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3]。
2.完善评价机制
针对课堂提问教学情况,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缓解学习枯燥及疲劳程度。在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讲解过程中,运动和力的关系一直都是物理学界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伽利略理想实验探究至今,得出了“运动物体减速的缘由与摩擦力具有直接关联”等相关结论,教师可结合物理知识竞赛、物理实验“对号入座”活动等辅助性教学手段,依据设问情境及猜想论证(质疑假设、科学猜想“运动状态下的球沿着斜面滚动状况且与摩擦阻力的内在关系”),为学生提供合理等级的评价内容,激发学生的求学求知欲望,形成“全民问答”教学环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表达意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设问)教学具备高效、便捷的价值优势,值得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便于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设计课堂问题的基本原则——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从“设计—实施—评价”三个方面来考虑,秉持服务于学生和课堂教学的理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海丰.浅议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06)
[2]宋丹丹.高效物理课堂教学愿景实现的障碍与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09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益,恰当选择质疑、设问教学方法,可有效启迪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目前,在新课程所倡导的素质教学前提条件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课堂提问(设问)教学模式直接挂钩,从学生的学习需求方面出发,创建符合教学需求的提问式教学体系,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及课堂教学效益具有肯定作用,值得广大教师及研究者不断深入探索与研究。
一、设计课堂提问,注重导入式教学
1.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主要以教科书、计算机、视听光盘、实验室等方面内容构成,教师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完成新课标素质教学目标。立足于《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内容,明确“伽利略、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师结合教材、网络课件、实验器材等课程资源,引入“车不推就不走、门不拉就不开”常见现象,设置“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問题,转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和简单物理实验,便于引发学生的合理猜想,具有深入考究教学特征。
2.引导自主独立思考
针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采用引导型设问方式,注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阶梯式设问特点,引导学生自主独立思考问题,可有效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物理教学终端目标。以“牛顿定律的应用”例题为例,设置引导型设问教学模式。例题内容如下:已知水平面物体的质量达到5kg,当水平拉力F=10N时,物体呈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求解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提出此种问题后,教师分别就摩擦力、倾斜角度、斜面光滑程度等依据,导入其他类似物理问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二、实施课堂提问,彰显高效益教学
1.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一直都是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实验器材、实验工序等的教学辅助工具,展现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型,并结合激趣型设问,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基于高效课堂实施标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自行车行驶视频资料,向学生提出“你们指导自行车是如何加速的吗?又是怎样使自行车减速的?利用脚踏板来给车轮提供动力作用,急速刹车致使车辆减速的实质又是什么?”等相关问题,重新演示了伽利略实验:在两个斜面上,将小球放置于左边斜面之上,放手后小球从左边斜面上滚到右边的斜面上,持续进行此动作,并猜想小球有摩擦力的情况下的理性运动状态[2]。经由教师总结小球运动规律,提出加速、减速与运动的探究原理,论证课堂教学所提问题的合理性,可辅助学生了解章节知识点。利用双斜面实验论证方法,引发学生思考“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释放点到上升最高点的高度差是什么关系?排除摩擦力,物体会上升到多高的地方?”,满足“实验(事实)+逻辑推理”课程培养需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2.转用合作学习
在实践教学中,融合应用型设问方法,开展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将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结合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为论证“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定理,将日常生活中的车辆暂停原理、车辆匀速运动等现象融入小组实验中(准备小车、木板等器材,当小车达到启动状态后,车上的木板随之呈现出向后倒的趋势),引导学生解析“在施加推力前,小车和木块的状态如何?当小车施加推力后,小车和木块会出现什么变化?”实验问题,从而完成课堂提问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评价课堂提问,拓展全方位教学
1.创设问题情景
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面来考虑,课堂提问(设问)的评价模式与其问题应用情境息息相关,遵循针对性、适用性、启发性设问原则,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功效。综合考虑定律的应用问题,通过视频展示(铁锹扬沙、气垫导轨上物体近乎匀速运动),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沙可以被扬出去?为什么车上物体被反倒?你能例举出生活中其他与惯性有关的现象么?结合伽利略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鼓励学生围绕设想问题,自制理想斜面实验器材,论证“用手推车,车前进;反之则停止”常见实验现象,创建浓厚的问题引发式氛围,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3]。
2.完善评价机制
针对课堂提问教学情况,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缓解学习枯燥及疲劳程度。在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讲解过程中,运动和力的关系一直都是物理学界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伽利略理想实验探究至今,得出了“运动物体减速的缘由与摩擦力具有直接关联”等相关结论,教师可结合物理知识竞赛、物理实验“对号入座”活动等辅助性教学手段,依据设问情境及猜想论证(质疑假设、科学猜想“运动状态下的球沿着斜面滚动状况且与摩擦阻力的内在关系”),为学生提供合理等级的评价内容,激发学生的求学求知欲望,形成“全民问答”教学环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表达意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设问)教学具备高效、便捷的价值优势,值得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便于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设计课堂问题的基本原则——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从“设计—实施—评价”三个方面来考虑,秉持服务于学生和课堂教学的理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海丰.浅议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06)
[2]宋丹丹.高效物理课堂教学愿景实现的障碍与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