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阐述了通过优化育人环境、改善考核体系、加强社会实践、促进文理渗透等措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考核;社会实践;文理渗透
作者简介:何文书(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李新学(1969-),男,山东菏泽人,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0-005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步伐加剧,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逐步提高,就业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业岗位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人们形成了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共识,但在如何培养人才方面还存在诸多争论,国内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和进行教育改革,本文就转变观念和优化育人环境方面谈一些体会。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评价标准。但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决非一蹴而就之功,是一个涉及到诸多环节和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学生为本,学生首先要顺利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生高中阶段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老师和家长以考试为中心通力合作。学生到了大学后往往存在目标缺失的现象,存在松一口气的思想,也有部分学生开始沉迷于电脑游戏,因此,在大学的初级阶段,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非常淡薄,在这个阶段还必须加强管理,设法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达到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觉、交往上自信的目标。
目前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处于受宠的地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不需要竞争和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意志。进入大学后,远离家庭的庇护,需要独立地进行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困扰,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求职问题等等,需要及时给予引导,让他们知道这些困扰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以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才能完成学业,全面发展,顺利走向社会。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如果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不但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因为性格缺陷影响学习和生活。有意识地加强人文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前提和保证。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出高徒,因为出了高徒才谈得上名师。因此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的作用贵在引导和疏导,培养学生就像教幼儿学走路一样,第一阶段抱着走,第二阶段扶着走,第三阶段自己走,教师应该作为学生成长的拐杖,学生离开拐杖越早,教师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完善,该松手时就松手,如果学生始终生活在学校和教师的框架中,很难培养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人员和专业教师的合力,引导学生实施学业规划,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立大学期间的发展预期、目标和道路,学会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收益。
以学生为本,就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培养令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大学阶段既要积累知识,更要培养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步伐加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的涌现,能够不断地接受培训,不断地自主学习,以适应工作岗位的新要求;能够根据面临的任务快速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大学阶段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拓展广博的专业知识。此外,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形势,我国实施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即便一般的工程技术人才,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熟悉国际交往礼节,因此,要通过讲座和国际交换生等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二、充分发挥大学的基本职能,优化育人环境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事实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决不能把人才培养片面理解为仅仅是教学环节的事情。有不少专家呼吁,知名教授要为低年级的大学本科生上课,无疑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以接受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立有效的体制,让本科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让本科生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去,发挥科研育人的功能。目前,各高校推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关键在于要找到适合不同年级、不同背景学生的创新项目,让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应用中学习专业知识。另外,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加本科生参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机会,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归宿,如果让学生了解培养计划的制定,参与各种教学改革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反馈教学的效果,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实践各项教育改革。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中设置育人的环节,真正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三、正确处理考评体系与成才导向的关系
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成长有导向作用,必须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起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高中阶段,学生非常关心课程分数的高低,到了大学阶段,不可能马上转变过来,此外,分数的高低又是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推荐免试的依据,因此,学生自然而然会关注分数的高低,在这种形势下,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改革考核办法,使之成为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自我发展、善于创新的导向,彻底打破那种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考试方式,彻底改变那种平时不努力、考前靠突击、过后就忘掉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考核对学习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从课程设置上讲,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课程的考核方式上讲,加大過程考核力度,注重应用,注重前沿,注重交叉,提高课程的效率;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双学位、选修研究生课程等方式实现个性化培养。
四、从社会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念、社会责任意识和学习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培育强烈的成才意识。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时给清华大学的学生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3点希望:“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科学技术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细,就越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合作。只有深入到社会实践中,才能体验知识的价值;只有与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接触,才能练就处事能力和生活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就业、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妥善处理同学、同事、家庭之间的各种关系,能够积极面对并设法解决日常学习与工作遇到的各种困难。高等院校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为学生服务社会、参与实践搭设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创造条件。
五、积极探索文理渗透的途径
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文理渗透是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从人才方面讲,大学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教师队伍,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从学科分布上讲,覆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为文理渗透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文理渗透的首先任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在教育一线,是人才培养职能的直接实施者,对学生的影响大。客观上要求教师既要有文理渗透的观念,又要具备文理渗透的综合素质,因而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探索文理渗透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并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其次,通过课程设置是实施“文理渗透”的直接途径,课程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单独开设跨专业的课程,通过跨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文科专业的学生就能了解当代科技前沿和发展动态;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就能领略到文科的风采。课程设置的另一种方式是学科内部的课程中贯穿文理渗透的内容,比如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中渗透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哲学、文史、艺术等文科课程中渗透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教材的内容组织和教师的配备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促进文理渗透,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依托大学的文化底蕴、学术氛围和大学精神,利用图书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是一门艺术,由于学生的学业背景不同,成才目标不同,不可能采取完全一致的培養模式。要依据特色化发展的要求,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以转变观念为核心,以优化环境为载体,尊重学生个性,加强社会实践,逐步建立起以培养身心健全、业务精湛、自主学习、视野开阔、富有潜力的学生为目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考核;社会实践;文理渗透
作者简介:何文书(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李新学(1969-),男,山东菏泽人,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0-005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步伐加剧,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逐步提高,就业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业岗位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人们形成了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共识,但在如何培养人才方面还存在诸多争论,国内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和进行教育改革,本文就转变观念和优化育人环境方面谈一些体会。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评价标准。但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决非一蹴而就之功,是一个涉及到诸多环节和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学生为本,学生首先要顺利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生高中阶段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老师和家长以考试为中心通力合作。学生到了大学后往往存在目标缺失的现象,存在松一口气的思想,也有部分学生开始沉迷于电脑游戏,因此,在大学的初级阶段,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非常淡薄,在这个阶段还必须加强管理,设法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达到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觉、交往上自信的目标。
目前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处于受宠的地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不需要竞争和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意志。进入大学后,远离家庭的庇护,需要独立地进行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困扰,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求职问题等等,需要及时给予引导,让他们知道这些困扰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以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才能完成学业,全面发展,顺利走向社会。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如果缺乏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不但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因为性格缺陷影响学习和生活。有意识地加强人文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前提和保证。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出高徒,因为出了高徒才谈得上名师。因此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的作用贵在引导和疏导,培养学生就像教幼儿学走路一样,第一阶段抱着走,第二阶段扶着走,第三阶段自己走,教师应该作为学生成长的拐杖,学生离开拐杖越早,教师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完善,该松手时就松手,如果学生始终生活在学校和教师的框架中,很难培养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人员和专业教师的合力,引导学生实施学业规划,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立大学期间的发展预期、目标和道路,学会安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收益。
以学生为本,就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培养令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大学阶段既要积累知识,更要培养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步伐加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的涌现,能够不断地接受培训,不断地自主学习,以适应工作岗位的新要求;能够根据面临的任务快速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大学阶段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拓展广博的专业知识。此外,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形势,我国实施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即便一般的工程技术人才,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熟悉国际交往礼节,因此,要通过讲座和国际交换生等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二、充分发挥大学的基本职能,优化育人环境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事实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决不能把人才培养片面理解为仅仅是教学环节的事情。有不少专家呼吁,知名教授要为低年级的大学本科生上课,无疑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以接受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立有效的体制,让本科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让本科生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去,发挥科研育人的功能。目前,各高校推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关键在于要找到适合不同年级、不同背景学生的创新项目,让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应用中学习专业知识。另外,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加本科生参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机会,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归宿,如果让学生了解培养计划的制定,参与各种教学改革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反馈教学的效果,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实践各项教育改革。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中设置育人的环节,真正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三、正确处理考评体系与成才导向的关系
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成长有导向作用,必须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起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高中阶段,学生非常关心课程分数的高低,到了大学阶段,不可能马上转变过来,此外,分数的高低又是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推荐免试的依据,因此,学生自然而然会关注分数的高低,在这种形势下,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改革考核办法,使之成为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自我发展、善于创新的导向,彻底打破那种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考试方式,彻底改变那种平时不努力、考前靠突击、过后就忘掉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考核对学习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从课程设置上讲,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课程的考核方式上讲,加大過程考核力度,注重应用,注重前沿,注重交叉,提高课程的效率;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双学位、选修研究生课程等方式实现个性化培养。
四、从社会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念、社会责任意识和学习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培育强烈的成才意识。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时给清华大学的学生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3点希望:“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科学技术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细,就越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合作。只有深入到社会实践中,才能体验知识的价值;只有与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接触,才能练就处事能力和生活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就业、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妥善处理同学、同事、家庭之间的各种关系,能够积极面对并设法解决日常学习与工作遇到的各种困难。高等院校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为学生服务社会、参与实践搭设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创造条件。
五、积极探索文理渗透的途径
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文理渗透是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从人才方面讲,大学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教师队伍,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从学科分布上讲,覆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为文理渗透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文理渗透的首先任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在教育一线,是人才培养职能的直接实施者,对学生的影响大。客观上要求教师既要有文理渗透的观念,又要具备文理渗透的综合素质,因而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探索文理渗透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并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其次,通过课程设置是实施“文理渗透”的直接途径,课程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单独开设跨专业的课程,通过跨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文科专业的学生就能了解当代科技前沿和发展动态;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就能领略到文科的风采。课程设置的另一种方式是学科内部的课程中贯穿文理渗透的内容,比如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中渗透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哲学、文史、艺术等文科课程中渗透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知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教材的内容组织和教师的配备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促进文理渗透,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依托大学的文化底蕴、学术氛围和大学精神,利用图书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是一门艺术,由于学生的学业背景不同,成才目标不同,不可能采取完全一致的培養模式。要依据特色化发展的要求,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以转变观念为核心,以优化环境为载体,尊重学生个性,加强社会实践,逐步建立起以培养身心健全、业务精湛、自主学习、视野开阔、富有潜力的学生为目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