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技术发展对痔诊断、治疗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7844412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痔是一种常见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加重。据我国1975~1977年中医肛肠学会组织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人痔的发病率为46.26%,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其中内痔最多,占53.9%。1985年美国流调学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痔的发病率是50%,接近1/3的人进行了手术治疗[1],被认为是最多发和需要药物或外科处理的疾病[2]。目前痔的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临床疗效也不一致。但是,疗程长短、痛苦大小、有无明显并发症以及是否经济,仍旧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焦点。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创新,痔的治疗方式出现了重大革命性的变化,痔的诊断也将
其他文献
川崎病(KD)在成人中很少见,其主要累及小于5岁的儿童,它是典型自限性疾病,如果不予治疗,其临床过程主要表现为持续11天左右的发热和急性炎症反应。KD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冠
6月28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下简称《问责条例》),这是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制度
目的探讨不同医疗保险人群的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的发病情况,以及DRA发病率与血清β2微球蛋白清除率及关节评分是否有显著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南部战区海军第
<正>排尿困难、频繁的尿意、排尿紧张、乱尿尿、排尿前尖叫和尿血是猫下泌尿道疾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这些症状不是某些特定疾病所特有的,可能发生在尿结石、尿路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