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觉过程是人脑把个别感官刺激综合为整体经验而对事物的整体形象反映的过程。学生的音乐判断、音乐思维、音乐想象等一切比较高级、复杂的音乐心理活动都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音乐教师,若能有意识地构建知觉整合型音乐课堂,不仅能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在运动知觉中链接审美经验
小学低段学生对某些音乐形象的理解与把握,超出成人的想象。成人喜欢用语言来描述,但低段学生更喜欢用动作来表现。运动知觉是低段儿童所特有的天赋,音乐学习要唤醒学生的这种天赋,使他们更好地展现天性。另外,根据身体的表现,就能明白自身所感受和思考的东西。音乐旋律就是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用。音乐旋律应该从身体开始,以身体的律动、感觉的联结来实现。所以,通过体态律动能够诱发学生的运动知觉,有效链接起他们对音乐的审美经验。
(一)自由——无意动觉
小学生存在着知识经验水平有限、身心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年龄特点,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能更好地将学生引入教学。如教学时,笔者经常会播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旋律,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特定的情景中去,他们发自内心的表现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在自由的状态中,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无意动觉。
如风靡全国的《小苹果》,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着迷,因此笔者把它引入课堂教学中。当《小苹果》的音乐响起,不需要教师任何的语言,课堂中的每位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乐曲旋律扭动起来。教室内,顿时成了舞动的海洋,学生有的伸腿,有的跺脚,有的扭腰,有的手牵手转着圈,在动感十足的音乐中,自由快乐地尽情释放着对《小苹果》的理解。
上述设计,在没有任何提示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绪随着乐曲自由播撒,这是他们最初始的无意动觉,一种原生态的表现 ,更是他们对音乐真情实感的流露。
(二)发现——经验动觉
在自由的舞动中,笔者发现了学生从无意动觉到有意识动觉的过渡,在看似随意的律动中,学生慢慢发现了一些乐曲中的特点,融入一些自己对音乐的审美经验。
如《小苹果》这首歌曲节奏简单整齐,旋律好听好学,学生都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在自由舞动中学生在对音乐的体验上产生了一些共同之处。歌曲反复出现的八分节奏,学生基本都选用了跑跳步的形式合着节拍舞动或左右摆动。尤其是在每一乐句结尾处出现的|×- 00|节奏型,笔者发现,学生有的双手画圈苹果状,有的双手胸前绕圈,有的自转一圈,然后都会在休止符处原地停顿。于是,笔者随机问了几位学生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动作,有的说“我觉得都是八分节奏,跑跳步很合适”,有的说“ 我也觉得都是八分节奏,所以左右扭动不仅能配上节奏并且很好看”,有的说“每一句的后面都有休止符号,所以我就停下脚步双手作苹果状”……
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在链接已有音乐审美经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音乐之乐。笔者重视音乐学习过程中个体内心感觉和自我体验的客观规律,努力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自由状态下的无意动觉,并善于引导他们发现一些经验动觉,唤醒他们的运动知觉,引领学生步入音乐的世界。
(三)深化——转化动觉
人的任何内心活动都是与其身体的某种运动或某种动作欲望有关,内心情感的强烈程度决定手势和动作的强烈程度,只有将身体的各个部位全部调动起来,才有利于表演。引领学生以动觉来表现音乐,教学时,笔者以情促动,以动觉来丰富情感,以动觉来挖掘表演的潜能,以动觉来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动觉链接审美经验,培养学生的乐感。
《小苹果》的舞蹈经常在电视节目、广场舞等媒体中出现,学生都有所了解,个别学生甚至能完整跳下来。根据学生表演的动作,笔者归纳出了几个典型的动作,先让大家共同学习,再让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表演。最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再一次进行舞动,他们五人一组、六人一群,运用肢体语言随着动感的音乐翩翩起舞,并适时引导学生尝试在休止符处变换成四分节奏,进行拍击。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来的舞姿在节奏和美感上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内心的感受已转化为了动觉,并和谐统一于《小苹果》的旋律节奏中,获得了生理、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在乐曲的节奏处,进行拍击,使学生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在音乐形式中体验,让学生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情感与音乐互动,与音乐交融,使个体的体验不断得以升华,从而在意境渐进中逐步建构音乐审美结构,充分和准确地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感、旋律特点、情感内涵等,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和谐发展,提升了音乐学习的本质力量。
二、在聆听知觉中融合审美要素
音乐是一种聆听知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聆听知觉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重要指标,且可以通过实践不断提高。教学中,笔者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聆听知觉的体验,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
(一)体验——解构听觉
从“听”入手,丰富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审美是靠音响刺激听觉神经来完成的,它不同于文字、绘画,只要看就会产生审美反应;音乐作品写在纸上,仅凭看是没有审美意义的,只有通过唱奏出来,听了之后才能有审美体验,才能产生美感,才会有学习的要求与欲望。
教学人音版第七册《龙里格龙》时,笔者要求学生先说一说京剧的四大行当,了解京剧方面的知识,再演一演生、旦、净、丑,说一说京剧伴奏乐器京胡、鼓板等,听一听乐器的音色,初听歌曲时让学生用拍手拍腿来进行京剧中板和眼的体验,第二次听歌曲时让学生思考歌词曲谱有什么特点,然后由教师来系统地分析这首歌曲——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艺术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相当于歌曲中的衬词,通过说、演、说、听、再说、再听来体验感受乐曲的演唱情绪,从中了解京剧艺术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京剧,体验京剧。 在体验中,丰富学生的聆听知觉,培养他们分检、消化音乐信息和把握音乐情感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对音乐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审美素养培养过程也就更完备了。
(二)表达——关联听觉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并将不同的听觉关联起来,以“感受、鉴赏”为核心,强化音乐审美体验,既包括对音乐外在的声、形、色的听觉,更包括对音乐流露的情感和音乐内涵的感知听觉。只有关联诸多的音乐听觉,才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真谛,并围绕音乐的内容,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参与”到音乐中去,形成审美能力,提高个人的音乐审美素养。
要演唱或演奏好一首乐曲,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该乐曲中所表现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对歌曲有自己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在反复的聆听中,从内心去感知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例如:在欣赏《龙里格龙》时,笔者首先引领学生边听边感觉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和意境,然后就要注意听音乐的分句、旋律与节奏的特点等等,想象该乐曲中所展现的情景。整首歌曲歌词只由“龙里格龙”组成,由于不受歌词内容的约束,学生的想象力犹如插上了翅膀,大家各抒己见:“我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群戏迷正摇头晃脑如痴如醉地欣赏着京剧”“我的脑海中是春晚戏曲表演时各种行当轮番上场时的热闹场面”“我觉得是京剧演奏大师在教学生拉京胡敲锣打鼓。”复听歌曲时,笔者让学生分组进行不同的表演方式。女同学加入旦角的兰花指在乐句中进行云手的表现,男同学加入生角的动作进行表演,当歌曲学会后,按下述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让学生看、想、演。
大锣(锵) × .×0 0
小锣(台) × ×× × ××
钹(才) 0 ×× × 0
鼓(大) 0 ×× 0 ××
教学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旋律优美、歌词健康的曲目进行欣赏、学唱,并配上演奏乐器,注重学生对多种听觉的关联,并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融合于对音乐的表达之中,在无痕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三)交响——创造听觉
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强调“听”,让学生从小多听、多想,不仅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而且更能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注重在音乐教学中,营造交响乐的效果,再与实际音响对照,如此反复练习,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的听觉效果,使学生的创造听觉与审美素养同时得到发展。
如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这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G大调2/4拍子、复三部曲式的波尔卡舞曲。作者采用描绘性的手法,以生动而逼真的造型性音响,表现了电光霍霍、雷声隆隆的景象和人们兴高采烈、纵情起舞的场面。
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忆自然音响,在没有任何打击乐器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来表现乐曲呢?大家发挥想象,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跺脚表现雷,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现闪电,可以用嘴巴发出的“呜、呜”声来表现风,用抖动书本中的纸张来表现雨点“沙沙”落下的声音。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用定音鼓来表现雷声,用钹来表现闪电,同时配上背景音乐用乐队和打击乐器演奏表现雷鸣电闪的音响效果。最后,去掉音乐作品中原有的用打击乐器表现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将刚才想到的表现方法,与乐队一起“合作”,完成整首音乐。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围绕“聆听知觉”来展开教学活动,在创设的各种音响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感受、创造音乐,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与审美能力和谐发展。
三、在知觉统摄中生成审美情感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体验,是学生知觉体验的最佳点。统领学生的知觉,将其融入音乐中,成为音乐的一部分,表情达意,生发知觉,在乐弦与心弦的共鸣之中升华审美情感。
(一)表意——支架统摄知觉
音乐的知觉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不断提高的,因为每一种知觉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的特点会影响一个人的知觉。支架统摄知觉,创设知觉情境,可以让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如在《共产儿童团》团歌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通过随音乐节拍进行律动行进,让学生初步体验儿童团员的自豪和勇敢。这首歌曲,每小节中都采用了附点八分节奏,学唱歌曲时,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在附点八分节奏处演唱的力度特别强,于是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对歌曲运用不同强弱的方法来演唱,从中感受不同的意境。整合歌曲特点,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知觉进行统领架构,在知觉情境的精心创设中,学生理解了乐曲的内涵,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自己就是威武的儿童团员,在战争年代,学知识学本领,救国民于危难之中。演唱时,学生把这种情感融入到了歌声中,歌声自然铿锵有力、真实感人了。
(二)达情——重构统摄知觉
音乐是情感艺术,课堂情感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笔者常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重构学生的统摄知觉,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优的心理情感状态,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最终成功地达成审美情感教育目标。
如通过多媒体观看电影《红孩儿》片段,让学生了解战争年代儿童团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场面,然后出示十六分节奏、八分节奏、四分节奏,让学生创编节奏并为歌曲进行声势伴奏,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创编了如下伴奏谱:
×× |××|
炮 声:轰轰 轰轰
×× ×× |×× ×× |
枪 声:叭叭 叭叭
||
机枪声:哒哒哒哒
加入歌曲演唱中,进行声势伴奏,再把节奏进行交换改变,当机枪声用四分节奏来表现时,学生回答:战斗快结束了,胜利了。当枪声换成十六分节奏时,学生说:是庆祝胜利的鞭炮声。这样的知觉情境创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歌曲演唱较有活力,表现了儿童团员勇敢、乐观、坚定的形象,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燃情——升华统摄知觉
教育的真谛在于爱,这是教育的核心,也是音乐教育的要义。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用爱的教育来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此时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如笔者在教学《共产儿童团团歌》时,将音乐教学与少先队班队课整合进行有机教学,选用队活动程序。请中队辅导员详细讲述了《共产儿童团团歌》产生的过程和发展史,让学生对《共产儿童团团歌》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只见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个个精神抖擞,小脸上写满了自信和庄严。当演唱歌曲环节开始了,笔者欣喜地发现许多学生悄悄地把胸前红领巾仔细整理好,就是平时淘气的学生,也连忙把歪在脖子后面的红领巾拽到胸前。整首歌曲不仅唱得非常流畅而且节奏稳定,铿锵有力,还把儿童团员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教学环节中,笔者创设了班队课的知觉情境,将多种知觉进行有机统领整合,拨动了学生心中的情弦,点燃了心中的情感之花,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让他们把对歌曲的理解转化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并转化为了实际行动。这正如马尔库塞所言“感知力的强化能够达到直接把事物审美化的境界”。
实践证明,小学知觉整合型音乐课堂的构建,不仅能让学生习得音乐知识技能,提升审美素养,更能让他们在知觉整合中亲历情感的体验,在音乐学习中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
(浙江省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314200)
一、在运动知觉中链接审美经验
小学低段学生对某些音乐形象的理解与把握,超出成人的想象。成人喜欢用语言来描述,但低段学生更喜欢用动作来表现。运动知觉是低段儿童所特有的天赋,音乐学习要唤醒学生的这种天赋,使他们更好地展现天性。另外,根据身体的表现,就能明白自身所感受和思考的东西。音乐旋律就是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用。音乐旋律应该从身体开始,以身体的律动、感觉的联结来实现。所以,通过体态律动能够诱发学生的运动知觉,有效链接起他们对音乐的审美经验。
(一)自由——无意动觉
小学生存在着知识经验水平有限、身心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年龄特点,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能更好地将学生引入教学。如教学时,笔者经常会播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旋律,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特定的情景中去,他们发自内心的表现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在自由的状态中,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无意动觉。
如风靡全国的《小苹果》,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着迷,因此笔者把它引入课堂教学中。当《小苹果》的音乐响起,不需要教师任何的语言,课堂中的每位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乐曲旋律扭动起来。教室内,顿时成了舞动的海洋,学生有的伸腿,有的跺脚,有的扭腰,有的手牵手转着圈,在动感十足的音乐中,自由快乐地尽情释放着对《小苹果》的理解。
上述设计,在没有任何提示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绪随着乐曲自由播撒,这是他们最初始的无意动觉,一种原生态的表现 ,更是他们对音乐真情实感的流露。
(二)发现——经验动觉
在自由的舞动中,笔者发现了学生从无意动觉到有意识动觉的过渡,在看似随意的律动中,学生慢慢发现了一些乐曲中的特点,融入一些自己对音乐的审美经验。
如《小苹果》这首歌曲节奏简单整齐,旋律好听好学,学生都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在自由舞动中学生在对音乐的体验上产生了一些共同之处。歌曲反复出现的八分节奏,学生基本都选用了跑跳步的形式合着节拍舞动或左右摆动。尤其是在每一乐句结尾处出现的|×- 00|节奏型,笔者发现,学生有的双手画圈苹果状,有的双手胸前绕圈,有的自转一圈,然后都会在休止符处原地停顿。于是,笔者随机问了几位学生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动作,有的说“我觉得都是八分节奏,跑跳步很合适”,有的说“ 我也觉得都是八分节奏,所以左右扭动不仅能配上节奏并且很好看”,有的说“每一句的后面都有休止符号,所以我就停下脚步双手作苹果状”……
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在链接已有音乐审美经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音乐之乐。笔者重视音乐学习过程中个体内心感觉和自我体验的客观规律,努力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自由状态下的无意动觉,并善于引导他们发现一些经验动觉,唤醒他们的运动知觉,引领学生步入音乐的世界。
(三)深化——转化动觉
人的任何内心活动都是与其身体的某种运动或某种动作欲望有关,内心情感的强烈程度决定手势和动作的强烈程度,只有将身体的各个部位全部调动起来,才有利于表演。引领学生以动觉来表现音乐,教学时,笔者以情促动,以动觉来丰富情感,以动觉来挖掘表演的潜能,以动觉来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动觉链接审美经验,培养学生的乐感。
《小苹果》的舞蹈经常在电视节目、广场舞等媒体中出现,学生都有所了解,个别学生甚至能完整跳下来。根据学生表演的动作,笔者归纳出了几个典型的动作,先让大家共同学习,再让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表演。最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再一次进行舞动,他们五人一组、六人一群,运用肢体语言随着动感的音乐翩翩起舞,并适时引导学生尝试在休止符处变换成四分节奏,进行拍击。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来的舞姿在节奏和美感上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内心的感受已转化为了动觉,并和谐统一于《小苹果》的旋律节奏中,获得了生理、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在乐曲的节奏处,进行拍击,使学生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在音乐形式中体验,让学生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情感与音乐互动,与音乐交融,使个体的体验不断得以升华,从而在意境渐进中逐步建构音乐审美结构,充分和准确地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感、旋律特点、情感内涵等,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和谐发展,提升了音乐学习的本质力量。
二、在聆听知觉中融合审美要素
音乐是一种聆听知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聆听知觉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重要指标,且可以通过实践不断提高。教学中,笔者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聆听知觉的体验,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
(一)体验——解构听觉
从“听”入手,丰富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审美是靠音响刺激听觉神经来完成的,它不同于文字、绘画,只要看就会产生审美反应;音乐作品写在纸上,仅凭看是没有审美意义的,只有通过唱奏出来,听了之后才能有审美体验,才能产生美感,才会有学习的要求与欲望。
教学人音版第七册《龙里格龙》时,笔者要求学生先说一说京剧的四大行当,了解京剧方面的知识,再演一演生、旦、净、丑,说一说京剧伴奏乐器京胡、鼓板等,听一听乐器的音色,初听歌曲时让学生用拍手拍腿来进行京剧中板和眼的体验,第二次听歌曲时让学生思考歌词曲谱有什么特点,然后由教师来系统地分析这首歌曲——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艺术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相当于歌曲中的衬词,通过说、演、说、听、再说、再听来体验感受乐曲的演唱情绪,从中了解京剧艺术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京剧,体验京剧。 在体验中,丰富学生的聆听知觉,培养他们分检、消化音乐信息和把握音乐情感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对音乐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审美素养培养过程也就更完备了。
(二)表达——关联听觉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并将不同的听觉关联起来,以“感受、鉴赏”为核心,强化音乐审美体验,既包括对音乐外在的声、形、色的听觉,更包括对音乐流露的情感和音乐内涵的感知听觉。只有关联诸多的音乐听觉,才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真谛,并围绕音乐的内容,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参与”到音乐中去,形成审美能力,提高个人的音乐审美素养。
要演唱或演奏好一首乐曲,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该乐曲中所表现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对歌曲有自己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在反复的聆听中,从内心去感知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例如:在欣赏《龙里格龙》时,笔者首先引领学生边听边感觉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和意境,然后就要注意听音乐的分句、旋律与节奏的特点等等,想象该乐曲中所展现的情景。整首歌曲歌词只由“龙里格龙”组成,由于不受歌词内容的约束,学生的想象力犹如插上了翅膀,大家各抒己见:“我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群戏迷正摇头晃脑如痴如醉地欣赏着京剧”“我的脑海中是春晚戏曲表演时各种行当轮番上场时的热闹场面”“我觉得是京剧演奏大师在教学生拉京胡敲锣打鼓。”复听歌曲时,笔者让学生分组进行不同的表演方式。女同学加入旦角的兰花指在乐句中进行云手的表现,男同学加入生角的动作进行表演,当歌曲学会后,按下述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让学生看、想、演。
大锣(锵) × .×0 0
小锣(台) × ×× × ××
钹(才) 0 ×× × 0
鼓(大) 0 ×× 0 ××
教学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旋律优美、歌词健康的曲目进行欣赏、学唱,并配上演奏乐器,注重学生对多种听觉的关联,并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融合于对音乐的表达之中,在无痕之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三)交响——创造听觉
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强调“听”,让学生从小多听、多想,不仅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而且更能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注重在音乐教学中,营造交响乐的效果,再与实际音响对照,如此反复练习,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的听觉效果,使学生的创造听觉与审美素养同时得到发展。
如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这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G大调2/4拍子、复三部曲式的波尔卡舞曲。作者采用描绘性的手法,以生动而逼真的造型性音响,表现了电光霍霍、雷声隆隆的景象和人们兴高采烈、纵情起舞的场面。
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忆自然音响,在没有任何打击乐器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来表现乐曲呢?大家发挥想象,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跺脚表现雷,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现闪电,可以用嘴巴发出的“呜、呜”声来表现风,用抖动书本中的纸张来表现雨点“沙沙”落下的声音。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用定音鼓来表现雷声,用钹来表现闪电,同时配上背景音乐用乐队和打击乐器演奏表现雷鸣电闪的音响效果。最后,去掉音乐作品中原有的用打击乐器表现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将刚才想到的表现方法,与乐队一起“合作”,完成整首音乐。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围绕“聆听知觉”来展开教学活动,在创设的各种音响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感受、创造音乐,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与审美能力和谐发展。
三、在知觉统摄中生成审美情感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体验,是学生知觉体验的最佳点。统领学生的知觉,将其融入音乐中,成为音乐的一部分,表情达意,生发知觉,在乐弦与心弦的共鸣之中升华审美情感。
(一)表意——支架统摄知觉
音乐的知觉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不断提高的,因为每一种知觉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的特点会影响一个人的知觉。支架统摄知觉,创设知觉情境,可以让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如在《共产儿童团》团歌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通过随音乐节拍进行律动行进,让学生初步体验儿童团员的自豪和勇敢。这首歌曲,每小节中都采用了附点八分节奏,学唱歌曲时,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在附点八分节奏处演唱的力度特别强,于是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对歌曲运用不同强弱的方法来演唱,从中感受不同的意境。整合歌曲特点,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知觉进行统领架构,在知觉情境的精心创设中,学生理解了乐曲的内涵,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自己就是威武的儿童团员,在战争年代,学知识学本领,救国民于危难之中。演唱时,学生把这种情感融入到了歌声中,歌声自然铿锵有力、真实感人了。
(二)达情——重构统摄知觉
音乐是情感艺术,课堂情感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笔者常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重构学生的统摄知觉,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优的心理情感状态,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最终成功地达成审美情感教育目标。
如通过多媒体观看电影《红孩儿》片段,让学生了解战争年代儿童团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场面,然后出示十六分节奏、八分节奏、四分节奏,让学生创编节奏并为歌曲进行声势伴奏,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创编了如下伴奏谱:
×× |××|
炮 声:轰轰 轰轰
×× ×× |×× ×× |
枪 声:叭叭 叭叭
||
机枪声:哒哒哒哒
加入歌曲演唱中,进行声势伴奏,再把节奏进行交换改变,当机枪声用四分节奏来表现时,学生回答:战斗快结束了,胜利了。当枪声换成十六分节奏时,学生说:是庆祝胜利的鞭炮声。这样的知觉情境创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歌曲演唱较有活力,表现了儿童团员勇敢、乐观、坚定的形象,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燃情——升华统摄知觉
教育的真谛在于爱,这是教育的核心,也是音乐教育的要义。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用爱的教育来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此时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如笔者在教学《共产儿童团团歌》时,将音乐教学与少先队班队课整合进行有机教学,选用队活动程序。请中队辅导员详细讲述了《共产儿童团团歌》产生的过程和发展史,让学生对《共产儿童团团歌》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只见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个个精神抖擞,小脸上写满了自信和庄严。当演唱歌曲环节开始了,笔者欣喜地发现许多学生悄悄地把胸前红领巾仔细整理好,就是平时淘气的学生,也连忙把歪在脖子后面的红领巾拽到胸前。整首歌曲不仅唱得非常流畅而且节奏稳定,铿锵有力,还把儿童团员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教学环节中,笔者创设了班队课的知觉情境,将多种知觉进行有机统领整合,拨动了学生心中的情弦,点燃了心中的情感之花,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让他们把对歌曲的理解转化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并转化为了实际行动。这正如马尔库塞所言“感知力的强化能够达到直接把事物审美化的境界”。
实践证明,小学知觉整合型音乐课堂的构建,不仅能让学生习得音乐知识技能,提升审美素养,更能让他们在知觉整合中亲历情感的体验,在音乐学习中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
(浙江省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3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