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旁肌CT值与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的相关性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an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CT技术定量测量椎旁肌肉的密度,评价椎旁肌肉CT值与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临床下腰痛患者101例,男44例,女57例,行常规腰椎CT横断面扫描,利用Pathria分级标准对腰椎小关节进行分级,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测量L3 ~ S1节段椎小关节中心层面腰大肌(PS)、多裂肌(MF)、竖脊肌(ES)的CT值;椎旁肌CT值根据同层面椎小关节Pathria分级相应的分为四组;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腰椎小关节Pathria分级组间相应层面椎旁肌CT值差异;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腰椎小关节Pathria退行性变程度与椎旁肌肉CT值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S、MF及ES的CT值在不同腰椎小关节Pathria分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椎小关节Pathria分级与年龄、体质指数(BMI)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0.17,均P=0.00];控制年龄、BMI因素后,椎小关节Pathria分级与PS、ES和MF的CT值均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19,-0.53,-0.45,均P=0.00).左、右两侧椎旁肌与椎小关节退变分级的相关性无明显差别;不同节段椎旁肌与腰椎小关节Pathria分级相关性与整体一致,相关性为MF> ES> PS;性别因素对PS影响最明显,对MF、ES影响差异不大.结论 ES和MF的CT值与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存在中等程度负相关,PS的CT值与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存在弱的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满足水样中痕量VOCs的测定需求,需要严格控制实验用水中自身存在的VOCs,以期减少或消除测定水样中痕量VOCs时由实验用水引入的本底干扰.方法:采用测定实验室制备的
目的:分析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三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后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校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08例,将其划分为两组,单纯性糖尿病患者共计54例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开展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将300例本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自2018.7到2019.7,以电脑随机分组为原则,将其分至两组,其中
目的:观察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在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应用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困难气道的处理中,规范未预料困难气道的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顽固胰腺癌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1~2020.1收治的68例顽固胰腺癌疼痛患者,分为甲、乙组,各组均采用腹腔神经丛毁损术(NCPB)治疗,乙组联合使用电针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