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识字;阅读;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0(A)—0057—01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这就说明了一点,教材既不是法典,也不是圣经。其实,只要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内容,都可以拿来做教材。这就涉及到了教师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也是逐步尝试,力求突破,试图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这里,我将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说明:
关于识字教学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重中之重。为了实现课标所提倡的“多识少写”的目标,在每一课的生字教学中,我都想办法让学生除了认识、写会课本中规定的生字外,还利用形声字、形近字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再认识几个与之相关的字。我觉得这样做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在学习、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认识、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如教学“份”时,我紧跟着列出“纷、芬、粉、吩”等字;教学“瓣”时,我紧跟着列出“辩、辫、辨”等字。这样,在掌握规定生字的同时,我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从字音到字形、字义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了更多的生字。
关于阅读教学
在这一方面,我想以小学语文第四册“语文园地”中所涉及到的阅读训练为例来说。从整册书中的八个语文园地看,有古诗、儿歌、诗歌、民言警句、故事等内容形式。其编排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教参要求学生读通、读熟,有的还要求背诵。可是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眼,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去诠释呢?我的做法是:以读带讲,读中感悟。找准问题、训练方法、培养能力。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基础要求的同时,我利用现成的教材进行了阅读能力的多种尝试训练。
如:在教学“语文园地”中的“我会说”、“口语交际”时,我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选用了旧教材的“春雨沙沙”并提出了两个要求:A.小声练习读,边读边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B.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图画美在哪?为什么这样美?教学中我在努力完成两个阅读要求的同时,又设计了“勾一勾” 、“画一画”两个动手环节。这样设计既照顾了阅读要求、阅读检测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能力。
关于口语交际课
说到口语交际课,这是一个新的话题。第四册教参中也给我们有明确提示:教学中应围绕话题,按照“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提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语言交流。要启发学生大胆说、仔细听,互相提问题、讨论问题、争论问题,并评论学生的表现,达到在双方互动的语言交流中提高认识能力、促进语言发展的目的。
如:在寒假结束,新学期刚开始时,我针对学生过年都积攒了不少压岁钱这一情况,将口语交际课的话题改为“压岁钱怎么用”,并准备了三幅图。三幅图分别描绘的是三个小朋友用自己的压岁钱都做了什么。在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时,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如教学设计安排。但是,有一位学生不同意这种说法。他把三幅图的内容串了起来:过年了,一位小朋友给爷爷、奶奶拜年时,爷爷、奶奶给了他压岁钱。于是,他拿了一些钱到书店买了一本书。回家后,他拿着剩余的压岁钱,想把这些钱装进信封寄给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我听了他的叙述,对照图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而且,对于这位学生来说,这已经是他进行了一番思考后所叙述的一段逻辑性很强的内容了。于是,为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这一思维,我同样肯定 了他的说法。这里我之所以用这样一个例子,其目的还是在于说明只有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学生的语言才能被激活,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新课程提到的理念问题非常多,而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教师怎样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多从教材本身去思考、挖掘、开发和利用,学生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课本中所规定的、所要求达到的那些能力吧。当然,这不是拔苗助长的事。我们要把教材当作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媒介,当作一片待开垦的沃土、一个培养学生的舞台,找准切入点,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多种方法,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0(A)—0057—01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这就说明了一点,教材既不是法典,也不是圣经。其实,只要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内容,都可以拿来做教材。这就涉及到了教师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也是逐步尝试,力求突破,试图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这里,我将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说明:
关于识字教学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重中之重。为了实现课标所提倡的“多识少写”的目标,在每一课的生字教学中,我都想办法让学生除了认识、写会课本中规定的生字外,还利用形声字、形近字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再认识几个与之相关的字。我觉得这样做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在学习、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认识、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如教学“份”时,我紧跟着列出“纷、芬、粉、吩”等字;教学“瓣”时,我紧跟着列出“辩、辫、辨”等字。这样,在掌握规定生字的同时,我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从字音到字形、字义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了更多的生字。
关于阅读教学
在这一方面,我想以小学语文第四册“语文园地”中所涉及到的阅读训练为例来说。从整册书中的八个语文园地看,有古诗、儿歌、诗歌、民言警句、故事等内容形式。其编排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教参要求学生读通、读熟,有的还要求背诵。可是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眼,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去诠释呢?我的做法是:以读带讲,读中感悟。找准问题、训练方法、培养能力。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基础要求的同时,我利用现成的教材进行了阅读能力的多种尝试训练。
如:在教学“语文园地”中的“我会说”、“口语交际”时,我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选用了旧教材的“春雨沙沙”并提出了两个要求:A.小声练习读,边读边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B.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图画美在哪?为什么这样美?教学中我在努力完成两个阅读要求的同时,又设计了“勾一勾” 、“画一画”两个动手环节。这样设计既照顾了阅读要求、阅读检测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能力。
关于口语交际课
说到口语交际课,这是一个新的话题。第四册教参中也给我们有明确提示:教学中应围绕话题,按照“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提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语言交流。要启发学生大胆说、仔细听,互相提问题、讨论问题、争论问题,并评论学生的表现,达到在双方互动的语言交流中提高认识能力、促进语言发展的目的。
如:在寒假结束,新学期刚开始时,我针对学生过年都积攒了不少压岁钱这一情况,将口语交际课的话题改为“压岁钱怎么用”,并准备了三幅图。三幅图分别描绘的是三个小朋友用自己的压岁钱都做了什么。在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时,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如教学设计安排。但是,有一位学生不同意这种说法。他把三幅图的内容串了起来:过年了,一位小朋友给爷爷、奶奶拜年时,爷爷、奶奶给了他压岁钱。于是,他拿了一些钱到书店买了一本书。回家后,他拿着剩余的压岁钱,想把这些钱装进信封寄给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我听了他的叙述,对照图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而且,对于这位学生来说,这已经是他进行了一番思考后所叙述的一段逻辑性很强的内容了。于是,为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这一思维,我同样肯定 了他的说法。这里我之所以用这样一个例子,其目的还是在于说明只有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学生的语言才能被激活,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新课程提到的理念问题非常多,而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教师怎样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多从教材本身去思考、挖掘、开发和利用,学生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课本中所规定的、所要求达到的那些能力吧。当然,这不是拔苗助长的事。我们要把教材当作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媒介,当作一片待开垦的沃土、一个培养学生的舞台,找准切入点,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多种方法,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