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马其顿国名,他忙了23年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6年前,前南斯拉夫联盟解体时,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希腊坚决反对这个新邻国使用“马其顿”一词,于是马其顿一直没有正式的、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国名。在这段时间里,有一个人一直努力寻求马其顿国名问题的解决方案。

23年国名之争


  虽然马修·尼米兹开玩笑说,“我可没有每时每刻都在思考这事”,不过他在过去 23 年一直在为马其顿国名一事奔波。
  “我的确考虑得比谁都多,包括对马其顿人民,但这并不是我唯一的工作。”这位78岁的美国老外交官说道。
  尼米兹从1994 年就开始着手协调解决这一奇怪的国际争议:希腊不仅反对马其顿使用“马其顿”作国名,而且一直阻挠马其顿加入北约、欧盟,除非马其顿改换国名。在希腊看来,马其顿与历史上作为古希腊文明一部分的古代马其顿帝国国名重合,地理位置上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省接壤,希腊人担忧马其顿迟早有一天会吞并希腊马其顿省。
  因此,希腊提议马其顿最好使用其首都斯科普里作为国名。马其顿拒绝这个提议。马其顿人声称本国民族可以追溯到古马其顿帝国时期,即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因此使用马其顿这一名字再正常不过了。
  如今,如果游客去马其顿和希腊旅游,在穿过希马边境时,会发现两边都有“欢迎来到马其顿”的标语。

历史遗留问题


  尼米兹刚开始接手马其顿国名问题时,还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特使,1999年后又担任联合国特使,他的任务就是敦促马其顿和希腊尽快解决国名纷争,每年象征性地领取1美元工资。
  在希腊的压力下,马其顿只能用“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称谓加入联合国,在多个官方场合也是使用这个名字。虽然有了名字,但对马其顿来说这并非长久之计,而且这一名字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就连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发生过口误,将马其顿叫做“前南斯拉夫的南斯拉夫”。
  “他(潘基文)告诉我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个名字太令人抓狂了。”尼米兹说道。
  尽管解决马其顿国名一事步履艰难,但是尼米兹并没有打算放弃。“有些人觉得我可能坐在那里只是想着如何在马其顿三个字前添加形容词,比如‘新马其顿’,‘上马其頓’……但这一问题牵涉到历史,涉及国家建设问题,绝不是加几个形容词就能解决的事。”
  尼米兹还以戏剧作比喻,“这件事一点也不枯燥,相关的人和事一直在变。想想《哈姆雷特》和《李尔王》的导演排练戏剧,舞台和演员一直在变,但是导演厌烦了吗?”
  回想上世纪90年代,尼米兹刚成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特使,那时候希马纷争看似行将失控。自1991年马其顿宣布独立以来,希腊便反对邻居以“马其顿”作为正式国名,第二年近1/10的希腊人走上街道游行示威。
  抗议引发希腊时任总理下台,新一任希腊总理安德烈亚斯·乔治乌·帕潘德里欧上台之后不仅禁止马其顿人使用希腊港口,而且宣称“马其顿对于希腊而言就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尼米兹理解希腊对马其顿的戒备心理,他们担心有朝一日马其顿人会占领希腊领土。“我向人们解释,希腊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尼米兹说道,“回顾历史便知,巴尔干半岛的每个国家都有国土分裂的历史,邻国之间时不时发生战事。”
  尼米兹曾以墨西哥为例向美国议员解释希马国名之争,“如果墨西哥改名墨西哥得克萨斯共和国,接着印刷地图暗示对美国西南领土有企图,美国会怎么做?”
希腊边境上的“欢迎光临马其顿”牌子

  同样的,尼米兹也理解马其顿人的想法。“希腊人一直认为马其顿人是9世纪、10世纪才来到这片土地,即使要称呼马其顿人最多也是‘新马其顿人’。但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人民却不认可所谓的‘新’,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马其顿人。”

转机


  希马各执一词,尼米兹一开始认为这场国名之争很快就能结束。马其顿政界也认为时间站在他们那一边,过几年或者领导层换了一轮局面就会不一样。“但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尼米兹说道。
  实际上关于马其顿新国名已经有了好几个提案,从“新马其顿”到“斯拉夫马其顿”,再到“斯科普里共和国”都有人提议过。一度还有人提议“上马其顿共和国”。但这些名字都没有被采纳。
  尼米兹认为只要时机成熟,马其顿国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以北爱尔兰、德国统一为例,“如果人们看待事物的眼界开阔了,或者新上台的领导人能更果敢地作出决断,或者人们厌倦了遥遥无期的争辩,国名一事就会出现转机。”
  随着社会民主党人佐兰·扎埃夫今年出任马其顿总理,该国长期的政治僵局被打破,国名一事或许将真的迎来转机。马其顿亟需寻找到解决方案,以便能尽快加入北约和欧盟。
  “国名一事确定后,马其顿人至少会心里踏实,国家的合法性和永久性也有了依据,他们也会拥有更多经济机会。”尼米兹表示,国名问题解决也能缓解马其顿人和阿尔巴尼亚族人的紧张关系。马其顿超过1/4的国民是阿尔巴尼亚族人。2001年,马其顿因民族矛盾爆发短暂的内战。
  马其顿领导人决定将国名一事交由全民公投,因为这涉及国家认同问题。一名斯科普里市民曾向尼米兹表达了他的担忧——也许某天早上他对着镜子刮胡子时他还是一个马其顿人,等到第二天早上刮胡子时他就变成了新马其顿人或上马其顿人。
  “我能理解他们的这种担忧,”尼米兹说道,“但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对,我们仅仅是在讨论国家的名字,而非民族、身份的改变。”
  仅有一次,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难得立场一致。马其顿一直将亚历山大大帝认作本国的民族英雄,除了位于首都斯科普里的国际机场,还有一条连接希腊的高速公路,都以这位古代帝王的名字命名,城中还有很多亚历山大大帝的雕像。这令希腊人大为光火。
  “我不是很明白,虽然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但他杀了那么多人,也摧毁了很多城市,为什么希腊和马其顿都这么推崇他。”尼米兹的这番言论被报道出去,顿时招致希马双方很大不满,尼米兹差点引咎辞职。
  最近尼米兹刚刚结束同马其顿政界和希腊外长的会谈,“或许很快两国就会达成一致。”尼米兹说。不过近期他正在忙着准备去北极圈度假,这对他来说或许是暂时远离马其顿国名之争的一个好机会。
  不够,尼米兹却不这样认为,他滔滔不绝地提到了加拿大土著人的身份认同问题。看起来,尼米兹就是热衷于解决这类问题,也因此才能23年来专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名字问题。
其他文献
与威廉王子是同学  埃迪·雷德梅尼,中国影迷习惯叫他“小雀斑”,因为他脸上的雀斑实在太多,好在他苍白的肤色淡化了这点,使他的外表看上去反而增添了几分俏皮和青涩的味道。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男子,他的满脸雀斑加上那略大且偏厚的嘴唇,构成了他独特的英伦气质。而就是这样一张看起来不太帅的脸却凭借出演《万物理论》斯蒂芬·霍金一角,成为2015年奥斯卡新晋影帝。与他一起共事过的同行也对他不吝赞美,在《丹麦女孩
苏联引进外国电影相当谨慎和苛刻。根据苏联相关法律法规,青少年满16岁才可观看较为“露骨”的外国影片,当然这些影片都是经过审查部门精心处理过的。法国导演安德烈·米歇尔1956年拍摄的电影《女巫》就因为片中有裸戏,在苏联引发了青少年能否观看的争议,最终《女巫》事件为苏联调整引进片的审查尺度和观影年龄限制的政策提供了依据。1968年,苏联又发生了苏匈合拍片《星与兵》审查事件,这部影片为苏联电影审查部门制
2017年6月,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接收了首艘20381型导弹护卫舰“完美”号。虽然这只是一艘排水量1800吨的轻型护卫舰,但却是俄海军太平洋舰队自俄罗斯独立以来入列装备的最大吨位水面舰艇,也是太平洋舰队26年来装备的第一艘新型水面舰艇。  在过去的十年里,俄罗斯海军在继承苏联时期水面舰艇部队的基础上,开始建造俄罗斯自己设计的新一代水面舰艇。由于俄罗斯的四大舰队相对独立封闭,各自的造船体系水平差异
玛丽一世:我的末日正是我的开始  1587年,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坐在英格兰福瑟林黑城堡里,疲惫而忧伤。此时,她已成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囚徒,不久将被送上断头台,她开始提笔给自己的儿子,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写信,历史在回忆中又重新铺开。  在距离电影《勇敢的心》原型历时200多年后,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关系再度复杂起来。当时,统治苏格兰的斯图亚特王朝为了对抗英格兰的控制,一直与法国保持密切关系。  1
对欧盟而言,如果说主权债务危机、难民危机、恐怖袭击、欧元保卫战这些都是可预测的伤害的话,那么英国脱欧可就是意料之外的重创了。而制造这一意外的,离不开英国前首相卡梅伦。  12月9日,在2016年即将结束之际,美国新闻聚合网发起了一项“2016年最失败的人”的评选活动,其中希拉里排第一位,而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则排名第五。网站对他的点评如下:卡梅伦在这一年里,同意进行英国脱欧的公投。而他之所以敢拿“脱欧
英国女作家J.K.罗琳直接通过自己的网站出售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电子版本  《甄嬛传》、《步步惊心》、《琅琊榜》、《他来了,请闭眼》、《花千骨》……近些年,一系列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大热荧屏、银幕,让原本一直挣扎于温饱线的网络小说写手也一举成了热门行业,网络写手们从寂寂无名一跃成为高收入群体。但大多数国内网文作者处于九成人没钱拿,日更新近万字的状态,想成名既要勤勉又要多方运作。  网文席卷流行文
丑但是很温柔  去年12月,美国西海岸地区最知名的精品潮牌连锁店“凯特森”(Kitson)正式全线关门大吉。2000年,第一家凯特森在好莱坞比佛利山庄旁的罗宾逊大道开出,迅速成为名流大咖们热衷的购物地。在珍妮弗·安妮斯顿、布拉德·皮特以及安吉丽娜·茱莉三角恋占据八卦头条的新世纪头几年,凯特森里最爆款的产品是印有“我支持安妮斯顿”或“我支持茱莉”的文化衫。  像帕丽斯·希尔顿、林赛·罗韩和“小甜甜”
“日本全面支持越南对抗中国!”进入2014年5月以来,越南的大小媒体纷纷发布了这样一则“重大喜讯”,力图说明日本与越南正在进入一个“蜜月期”。  5月30日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安全会议上发表讲演,声称围绕南海地区的岛屿主权之争,日本要不惜一切代价支援东盟国家,并宣布要向越南出口先进的海上巡逻船,便于后者对抗中国。6月1日,正在新加坡出席亚洲安全会议的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与越南国防部
“脱欧”公投一年之际,英国选民又再度搞出了“大新闻”:6月8日举行的提前大选中,执政的保守党遭遇惨败,丢掉了原本拥有的议会绝对多数;而在野的工党则超水平发挥,大大增加了在议会的话语权。  此外,由于没有一个党派拿下议会过半席次、形成绝对多数,英国政坛产生了2010年大選以来第二次“悬浮议会”局面,未来政局走向陷入不确定性中。受此利空影响,英镑再度下挫到去年11月的最低点。更有评级机构警告要下调英国
令万千网友搓手期待的奥巴马版《名人荒野求生》(Running Wild with Bear Grylls)终于于拍摄完成近4个月后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播出。这集由史上最大牌嘉宾参演的真人秀节目虽然噱头够大、排场够高,最后也的确给NBC带来了显著的收视提升,但实际的娱乐效果却并没有大家之前想象的那么好。  出于安保的原因,节目不但没有出现网友之前脑补的“奥巴马喝尿”以及“奥巴马徒手杀熊”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