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三部曲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它有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学习诗歌其过程大致有三部分:朗读点拨,初步理解;品读诵读,深入赏析;运用创新,活学活用。
  关键词:诗歌教学;朗读点拨;品读诵读;运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9-0026-03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奇葩,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诗歌在语文教学中占很大比重。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并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欣赏水平。这需要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巧妙引导学生使其在感知中积累,在感悟中提高,在运用中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
  诗歌教学主要分三个过程:朗读理解,诵读赏析,运用提高。以读贯穿教学全程。
  
  一、点拨、朗读是基调
  
  美妙的开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对整个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诗歌有鲜明的节奏,优美的韵律,丰富的意境。诗画同源,诗乐相通,因此在教学导入时,必须创设情境,巧妙利用音乐、图画,优美的语言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为理解诗文奠定基调。例如:学习叶赛宁的《夜》可以先听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创设宁静温馨的氛围,再深情地朗读诗文,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应该注意,教学开始不宜大量播放多媒体音乐画面,它会使学生对读图产生依赖,从而削弱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因为诗歌是通过文字唤起读者的想象空间的,再经过读者大脑的加工创造产生新的意象所以每个人头脑中的形象也不尽相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雷姆特”。如果不给学生阅读想象的空间,直接把一种模式的图画塞给他们,就会抹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激发情趣,调动情感。接着是大声朗读。朗读是运用有声语言传情达意的艺术。优美深情的朗读能够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唤起大家感情的共鸣。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吟则不能叹其深远之韵。老师把朗读的要领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读得字正腔圆,珠圆玉润。在美读中体味诗词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
  别有幽境暗滋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朗读中有空拍,目的是引起听众的心理期待,为后面的充分蓄势。朗读几遍之后,可以先让课堂静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诗词的境外之境,象外之象。
  在无言中,让想象的翅膀自由的翱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画成图画,或用语言描绘出来。也可以播放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画,画中诗”。例如,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除了江水和孤舟,你还能想到什么?把它们用语言描述一番,或画成图画,并简述你的设计意图。其中一位学生画得很有创意,他在江边画上作者,正在举目凝望,显得忧愁满怀,依依不舍。他发现了文字之外的境界,十分可贵。这时再播放多媒体课件,以便加深印象。
  
  二、品读、诵读是高潮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诗文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在反复朗读的同时,加入适当的讲读和品析会拓展作品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感情,名句的含义等从不同角度再作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教他们学会辩证的、历史的看待事物,分析问题。
  例如,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学生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老师引导深入品析:“赤壁之战,借东风用火攻,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你是否认为周瑜英雄,曹操无能?结合历史知识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讨论,畅所欲言,让思想的火花自由的进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探讨的过程就是品析的过程,在品析中让思维的浪花尽情地飞扬,峰回路转,风光无限,让心灵如明镜般澄澈,达到一种“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使学生对诗文的认识由理解上升到赏析。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个学生很会欣赏,他说:“‘见’字用得好,似乎是无意中抬头看见南山,仿佛见到了久违的朋友。那种超然物外的意趣妙不可言。”然后老师加以点评归纳:欣赏诗文大致从四个方面入手□字词的推敲、作品的意境、作者的情感、蕴涵的哲理□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既要读懂原文,还要悟出新意。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品析之后是诵读。“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诗词的情感、韵味、节奏、气势、神采等,不经反复诵读就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而吟咏可以使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给人回味无穷的美感,进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目的。学生在赏析诗文的基础上,深情美读,熟读成诵,让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沁人心脾,荡气回肠。让文学精华在精神世界遍地开花,让心灵的家园百花齐放,春意盎然。
  
  三、运用、创新是精髓
  
  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与审美情趣。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提高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由此可见,运用创新是诗词学习的高级阶段。
  
  1、感悟情境,多引用。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仍觉很新鲜。千古名句永远脍炙人口,因为它浓缩了思想情感的精华,能够穿越时空永驻人们的心灵,并被广为传诵、引用。因此我们学习诗词必须在大量积累的同时,自觉加以运用,才能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这需要老师因地制宜,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名句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例如,看到雪花飞舞,便引导学生吟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春风和煦,春雨蒙蒙时,便引导学生联想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同学做题久思不解,忽然茅塞顿开时,那种感觉正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再如,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也可以巧用诗文。例:当学生作文有抄袭嫌疑时,可以批“似曾相识燕归来”;当学生的作文语言清新质朴时,可以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样习惯成自然,当遇到某种情境时,学生会自然联想到有关诗文。长此以往,不仅会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更有利于扩大积累,灵活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2、联系生活,巧运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巧妙地运用诗文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例如: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由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演化而来,比原句更精彩。再如,琼瑶的小说中,引用了大量古诗词,语言生动优美。像《在水一方》就是运用《诗经》中的《蒹葭》。又如,四大名著里的很多诗词也是运用了古诗文,显得文采斐然。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诗词学习与生活实际和写作练习紧密结合,教他们活学活用。比如:学完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之后,一位学生在《品味初三》中写道:夜里挑灯奋战,梦回书山攀缘。初三就是夜以继日,初三就是学海无边……
  
  3、结合实际,妙反用。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我们学习诗词的目的不是“掉书袋”,钻到古文中爬不出来。应该运用鉴赏的眼光,辩证的思想去分析欣赏,加以修正,最后实现创新。正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任何东西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古诗词的思想情感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所以应该结合实际注意反思。毛主席的诗词就善于妙用、反用古诗文,显得新意无穷。例如,他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就是反用陆游的同名词作“意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从而显得积极乐观,别具一格。
  当然,诗歌教学的三部曲,也不是固定模式,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它们可以不断地变换、递进,使课堂教学形成美妙的韵律,真正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平衡互动和律动。使老师、学生、课本、生活有机结合,多元互动,和谐共处。让老师享受教育,让学生享受学习。
  
  责任辑:薛春科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激增,以及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加上再就业群体的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将高校的招生工作和就业工作挂钩。职业指导的目的在于促进就业,依据科学的指导方法,量体裁衣,制定合理的方法,创新开展工作。目前职业指导工作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各项机制、制度等尚未健全,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文章试图找出当前职业指导存在的误区,提出提升职业指导效
[摘 要]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忙起来,效果实起来?为此,在医学院校,探索医工结合的学生科创队伍组合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创实践,拓展对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钻研学习。  [关键词] 医学院校;医工结合;创新能力;科创实践  [项目基金] 2020-20
摘要:文章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为例,总结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提出专业课教师需改善知识结构,在考核方式和授课内容上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课课堂,发挥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3-0046-03   从2015年
小番茄發电机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艺术设计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大设计概念的阐述,以陈设艺术设计方向为例,探索大设计概念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的指引作用,并进一步从建设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开展校企合作四个角度分析了未来构建造型艺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策略的构建方向。  [关键词]造型艺术;陈设艺术;教学策略  [课题项目]2018年河北省教改课题“基于‘大设计概念’下的造型艺术设计方向本科
11年10月1日至6日,由国际手风琴联盟(CIA)、上海市文联和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共同主办,上海市音协和上海师大共同承办的第64届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在上海隆重举行。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以下简称世界杯赛)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格最高的国际手风琴大赛之一,被中国文化部列为一类国际音乐比赛。  本次比赛是世界杯赛第一次在亚洲举办,来自俄罗斯、德国、美国等25个国家的170名参赛选手和来自五大洲18个
博物館通关小列车欢迎你来挑战!  参与答题的小读者能获得独家限量版的“漫话国宝Q萌直尺”或“天天向上课程表”!  当然,如果你特别喜欢这套书并认真阅读过,就快快写下你的读书感想,寄给我们。我们会在其中挑选出一位幸运之星,送出最新出炉(lP)的图书《漫话国宝·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哦!  参加答题的小读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送答案:  1. QQ群☆★启蒙星之队★☆ 579411040  2.电子邮箱:
狼蛛001  他出生在一个大家庭里。他代表着他的133个兄弟姐妹在甲虫班上课。虽然他不是一只甲虫,却担任着甲虫班的班长职务。虽然他不是一只昆虫,却受到了昆虫们的尊敬。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是:因为他有毒牙。  棉花象鼻虫  长长的鼻子和长在鼻子两边的触角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不是一只悲观的虫子,却总是习惯用装死来解决问题,遇到危险时要装死,遇到麻烦时要装死,遇到困难时要装死。总之,每天他做得最
真討厌,到处都是屎壳郎弄的粪渣渣!
摘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我尝试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收获。  关键词:美读;互批;探究    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是我们这般人所能够驾驭的,咱们这些小人物谈大话题,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很吃力。不教语文的,谈到语文,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