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作者在课改环境下,对新课标实施的意义、宗旨、实践提出看法,并结合高中教育教学、高考备考过程,简单论述新课标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三个“必须” 具体应用
一、新课程标准的普遍意义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指导全国基础教育工作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最低要求(高中毕业要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对这个要求最浅显的理解是:开设应该开设的课程,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培养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能力的劳动力。
二、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三个“必须”
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原因:①时代的需要。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②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教育;③学校要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和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要发展,就必须在继承教学传统的同时,适应时代和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自觉进行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三个“必须”:第一,必须在高考大纲的指导下进行新课程改革。教育功能中最重要的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这决定了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必须在高考大纲的指导下进行,而不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第二,必须以高考大纲引领和规范教学行为。国家在颁布新课标的同时,每年又都出台年度高考大纲——备考的指导文件,说明新课标不能指导高考,而高考大纲则符合新课标要求且高于新课标要求。因此,必须以高考大纲引领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第三,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自己的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人格。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课程面向社会实践,可以拓展课程时空范围。它穿越时间的隧道,使学生采摘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它跨过地域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
基本理念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基本理念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基本理念四: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学生参与教学蕴含着重要的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应该是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统一。只有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的统一,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才能够全落实。
三、课标、课本、考纲与教学
新课程标准是对指导全国基础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最低要求,是国民教育的标准,包括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功能。
以前课本是“全国一本”,课本就是教学之“本”,有唯一性,它适应了尝试需要,但脱离了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高中基础年级所使用的新课本是新课程标准的产物,新课程标准的课本则是“一国多本”。“一国多本”的课本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没有唯一性,它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结合紧密,有利于素质提高,不利于应试。“一国多本”符合新课程标准,统一于新课标而内容不统一,用什么“本”都可以,显然说明新课程标准不能指导高考,课本内容当然就不适应高考。高中基础年级必修内容简单是新课程标准也是国民教育标准的反映。
新课标施行后各省都有自己的高考大纲,但基本上是全国高考大纲的“复印件”,统而观之,各省高考大纲与全国高考大纲一样,关键字只有八个:知识、技能、实践、生活,其中知识、技能年年稳定,实践、生活年年变化。各省也会有自己的高考大纲,但只是全国高考大纲的“复印件”,即各省的高考大纲一定符合新课标要求且高于新课标要求。所以,高中基础年级教学必须以全国高考大纲为指导。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基础年级教学要求应当是:以全国高考大纲为指导,依据考纲丰富课本,以“丰富”的课本进行教学,一步到位,落实三年备考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考纲》学习到位。以全国高考大纲为指导,就是《考纲》要求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做到教学与高考高度统一。教学与高考高度统一的前提是把握《考纲》规定,只有把《考纲》学到位,做到把握、理解烂熟于心,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绝不能言必称《考纲》,却对《考纲》一知半解,教则必脱离《考纲》。
2.课本丰富到位。高中基础年级必修教材简单、内容少,显然是不符合《考纲》要求的,要依据《考纲》,利用旧课本和新选修本,把课本丰富起来。把现阶段应该加入的内容加入进去,加足加够,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应当对每一单元/每一章节应当增加什么内容做到成竹在胸。
3.内容延伸到位。教学内容应根据《考纲》和“丰富”后的课本进行延伸、拓展,各个点、各个线、各个面都要讲到、讲透,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做到基础巩固,基本技能提高,并为进一步学习、提高综合能力设置好对接点、对接口。
4.理念贯彻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要注重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创设新的情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注重学生的实际,实现分类指导;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参与教学,给学生参与教学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总之,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把学生樂学、学会、会学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5.考点检测到位。《考纲》把握了、课本丰富了、内容伸展了、理念贯彻了,考点检测就更要做到位,尤其是依据《考纲》新增加的内容,必须涉及,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会付之东流。因此,要高度重视新增加的内容训练检测题目的命题和选编,做到讲什么练什么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文件.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三个“必须” 具体应用
一、新课程标准的普遍意义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指导全国基础教育工作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最低要求(高中毕业要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对这个要求最浅显的理解是:开设应该开设的课程,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培养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能力的劳动力。
二、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三个“必须”
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原因:①时代的需要。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②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教育;③学校要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和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要发展,就必须在继承教学传统的同时,适应时代和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自觉进行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三个“必须”:第一,必须在高考大纲的指导下进行新课程改革。教育功能中最重要的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这决定了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必须在高考大纲的指导下进行,而不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第二,必须以高考大纲引领和规范教学行为。国家在颁布新课标的同时,每年又都出台年度高考大纲——备考的指导文件,说明新课标不能指导高考,而高考大纲则符合新课标要求且高于新课标要求。因此,必须以高考大纲引领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第三,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自己的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人格。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课程面向社会实践,可以拓展课程时空范围。它穿越时间的隧道,使学生采摘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它跨过地域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
基本理念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基本理念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基本理念四: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学生参与教学蕴含着重要的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应该是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统一。只有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的统一,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才能够全落实。
三、课标、课本、考纲与教学
新课程标准是对指导全国基础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最低要求,是国民教育的标准,包括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功能。
以前课本是“全国一本”,课本就是教学之“本”,有唯一性,它适应了尝试需要,但脱离了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高中基础年级所使用的新课本是新课程标准的产物,新课程标准的课本则是“一国多本”。“一国多本”的课本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没有唯一性,它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结合紧密,有利于素质提高,不利于应试。“一国多本”符合新课程标准,统一于新课标而内容不统一,用什么“本”都可以,显然说明新课程标准不能指导高考,课本内容当然就不适应高考。高中基础年级必修内容简单是新课程标准也是国民教育标准的反映。
新课标施行后各省都有自己的高考大纲,但基本上是全国高考大纲的“复印件”,统而观之,各省高考大纲与全国高考大纲一样,关键字只有八个:知识、技能、实践、生活,其中知识、技能年年稳定,实践、生活年年变化。各省也会有自己的高考大纲,但只是全国高考大纲的“复印件”,即各省的高考大纲一定符合新课标要求且高于新课标要求。所以,高中基础年级教学必须以全国高考大纲为指导。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基础年级教学要求应当是:以全国高考大纲为指导,依据考纲丰富课本,以“丰富”的课本进行教学,一步到位,落实三年备考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考纲》学习到位。以全国高考大纲为指导,就是《考纲》要求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做到教学与高考高度统一。教学与高考高度统一的前提是把握《考纲》规定,只有把《考纲》学到位,做到把握、理解烂熟于心,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绝不能言必称《考纲》,却对《考纲》一知半解,教则必脱离《考纲》。
2.课本丰富到位。高中基础年级必修教材简单、内容少,显然是不符合《考纲》要求的,要依据《考纲》,利用旧课本和新选修本,把课本丰富起来。把现阶段应该加入的内容加入进去,加足加够,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应当对每一单元/每一章节应当增加什么内容做到成竹在胸。
3.内容延伸到位。教学内容应根据《考纲》和“丰富”后的课本进行延伸、拓展,各个点、各个线、各个面都要讲到、讲透,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做到基础巩固,基本技能提高,并为进一步学习、提高综合能力设置好对接点、对接口。
4.理念贯彻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要注重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创设新的情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注重学生的实际,实现分类指导;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参与教学,给学生参与教学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总之,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把学生樂学、学会、会学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5.考点检测到位。《考纲》把握了、课本丰富了、内容伸展了、理念贯彻了,考点检测就更要做到位,尤其是依据《考纲》新增加的内容,必须涉及,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会付之东流。因此,要高度重视新增加的内容训练检测题目的命题和选编,做到讲什么练什么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文件.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