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房地产业的形成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的硝烟散去不久,1843年英国领事巴富尔带着一批商人匆匆赶到了刚刚宣布“开埠”的上海县城。巴富尔要上任,总得有个领事馆吧,可是中国人都觉得老外来到城里不是好事,所以不是不愿意出让房舍,就是“索价奇昂”。巴富尔好不容易在上海城里租了个民房安顿下来,可是在人地生疏的东方,横竖觉得不自在,而上海官府看到老外在自己身边安营扎寨也是浑身不舒服。于是双方一接洽,马上达成一致意见,还是让老外去城外吧,于是小东门外沿黄浦江的一片滩地,当时还是“芦草丛生”“丘墓累累”的卑湿之地,就被划定为供老外“租地造屋”的租界。按照中国人的祖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属于天子,哪有卖给外国人的道理,所以老外只能租地了。巴富尔在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李家场租地造屋,建起了英国领事馆。怡和洋行等第一批来到上海的商人纷纷跟进,很快,黄浦江边出现了洋人的聚居区。上海道台宫慕久很中意这样的安排,以为将洋人圈于这片荒僻之地,既可阻隔华夷交往,又可期待洋人无利可图而自行退出。
  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洋人,自有商人的头脑。刚刚租地时都是按照当地的规矩租一押一,就是交第一年的租金并预付第二年的租金作为押金。原来的业主负责向官府缴交“钱粮”,也就是土地税。很快,巴富尔瞅准了中国式思维的缝隙。他对道台说,我洋人把租金交给中国业主,中国业主再向你官府“完粮”,这样多麻烦呀,干脆我直接通过银行将“钱粮”缴给官府,本来“钱粮”的标准是每亩地六七百文到1300文不等,我就来个统一,每亩1500文怎么样?道台一听,觉得很好呀,多收了钱,还不用花费征收的力气,何乐而不为呢。不过巴富尔的方案是一整套的。他要的是大大提高押租,减少年租。年租就限定1500文,而押租一次性支付,就是以往的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不过这是永租,不得退租。宫慕久同意了,并签订了具有法律意义的《土地章程》。在这个文件的英文文本中是将年租和地税两个词并列混用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原来的业主收了押租等于是卖断了,从此与该地块再无干系。年租也就变成了地税,由租地洋人承担。租界里的土地关系演变至此,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市场经济中资产的全部要素,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式房地产业破土而出了。
  外商“永租”的土地均由租地人向洋行或外籍律师事务所挂号,由他们向其本国驻沪领事馆注册,再由领事馆照会苏松太兵备道发给道契。这样的交易,手续齐全,凭证可靠,因而广受欢迎。起先是洋人申领,后来华人也转手申领道契,特别是后来租界扩张和华洋分居局面被打破以后,道契成为最吃香的土地凭证,不仅租界土地,甚至在华界也有大片土地转用道契。
  持有房地产不外乎四种用途:一是作为生产资料,工厂企业、银行商家都有生产经营用房之需,特别是一些大公司以拥有高楼广厦为信誉和实力的象征;二是作为保值升值的手段,在社会动荡,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拥有房地产对于企业和居民都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三是用作信用筹码,以道契向银行作抵押贷款是十分通行的做法,银行也认为这是可靠的抵押品;四是用作房地产商的经营,或租赁,或转手出售,直接赚取租金或差价。
  沙逊洋行、哈同洋行和业广地产公司、普益地产公司等都曾经是上海滩非常著名的房地产商。它们以“永租”的名义购入土地,然后造高楼、洋房和里弄住宅,分割出售或出租,就像今天所说的开发商。还有一些比较新型的经营方式,如哈同洋行将自己手上的南京路地块让永安公司建造商厦,双方议定30年后地上建筑全部归哈同所有,如果届时永安公司还想用作商场,就得开始支付高额租金。那些房地产商是很会利用金融筹码的,它们往往买地造房,然后抵押取得贷款,再买地造房。如此滚动,撬动更多的资金投入了房地产。这样的投机经营,确实可以使房地产业越做越大,但是风险也会随之愈积愈多。遇到经济危机造成房地产崩盘,或房地产倒账引发金融风波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
  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經有四十个年头,房地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怎样保持这个产业部门的健康运转,从历史经验中应该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还有,按照今天的土地批租制度,房地产在50年或70年的使用期接近届满之际无疑会出现许多新的状况,为避免负面影响,当年的“永租制”是不是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呢?我觉得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党和国家曾派出了数批主要来自全国农垦系统的青年农工和技术人员远赴美国及加拿大的农场和大学研修。这批青年和常规的留学生不同,通过大部分时间在国外农牧场参加劳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支付假期中在大学的研修费用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费用,是名副其实的“勤工俭学”。当年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亲身经历见证了这段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使命和时代特色的难忘插曲。  婚礼上
期刊
34年无着落,陈寅恪落墓何处?  2019年是陈寅恪先生离世50周年、归葬庐山的第16个年头,人们对先生的思念无尽,先生墓前鲜花常年不断,清明时节尤其多。  先生1969年10月7日殒于“文革”凄风苦雨中,2003年6月16日,即先生113岁冥诞之日葬于庐山植物园。一条归葬路走了整整34年,让人感叹不已。  我涉入这件事,是主持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社联工作的时候。1994年春,省社联正在筹备召开“
期刊
许崇德先生是上海青浦金泽镇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宪法学奠基人之一,亲历和参与了新中国两部宪法的起草与修改,还先后参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2003年,他穷尽毕生所学,完成了7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对于中国宪法和宪法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渴望得到许崇德先生诗词集  2004年,上海青浦区政协成立了青浦籍知名人士档案史料征集组,
期刊
改革开放后,我和千千万万学子一样惊喜,大学的门又重新向我们打开了。于是我这个土生土长在丽江、从没走出过家乡的纳西族青年也有了参加高考的机会,并且以丽江地区文科第一名考上了云南大学中文系,成为1977级大学生中的一员,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开始了书山寻径、学海泛舟的求学之旅。如果没有40年前的改革开放,我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有希望成为一个大学生,更没有想到,我这个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也
期刊
外公戴戟,原名光祖,祖籍安徽旌德,1895年生于苏州。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从苏州到上海参加学生军,改名戴戟,一心想当执戟卫国的职业军人。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直至“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外公与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共同亲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系列大事件,结下生死之交。  和那时很多军政界人士一样,外公余暇有展笔弄墨的雅兴和习惯,字还愈练愈好。兴之所至,往往也会酣畅挥洒一番,加上友朋间酬酢
期刊
上海市社联筹备于1956年,成立于1958年。1958年政法、财经两校,外加中科院在沪的经济、历史所,以及复旦法律系四个单位合并为上海社会科学院。这样就有条件抽一部分教师组成市社联。我的好多老师和同学都被调去了市社联。我毕业后留在社科院学习室(原全名为“毛主席著作学习室”,后改称“学习室”“研究室”),我们的室主任由副院长庞季云担任,他同时也是社联领导成员之一,经常带我、派我去社联。社联迁过好多地
期刊
杨静如 :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妹妹  我的母亲考取西南联大,读的是中文系,做朱自清的学生。母亲自幼热爱文学,读书写作当教授,曾是她年轻时代的梦想。可是母亲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之后,改了专业,到外文系,读英国文学,想从欧美文学中汲取营养,以求更好地写作。于是我母亲结识了同在重庆中大外文系的杨静如阿姨。静如阿姨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英国作家勃朗特写的《呼啸山庄》,是静如阿姨译的,署名杨苡。勃朗特姐妹,是母亲
期刊
看了柴松岳回忆温州“皮带事件”和他述及全国劳模评选事情后,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往事。  我任江苏省政協秘书长时,陪同老领导张根生去浙江考察。省委书记张德江请吃晚饭。席间我戏问张书记:“报刊文摘近日头版头条批评你们私营老板怎能当全国劳模?您有何看法?”  “是吗?我没有看。不过前两天我还真收到北京来信,责问此文,并要我一周内答复。落款还签名盖章。”  “那您如何答复?”  “他郑重其事,我若无
期刊
2019年1月18日下午,在国务院第一会议室,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教科文卫体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听取了7位与会专家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第一位发言的是杨福家院士,他发言的题目是“高等院校,各尽其职”,提出要面向国家需要发展多种类型的高等院校。在日常工作中,我有幸能常常聆听到杨先生讲述他学习和工作中的传奇经历和生动故事,从而了解到这位教育家对于中国教育的很多真知灼见。而他自己也获得
期刊
2017年我回了趟老家扬州,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扬州古城里,一些居民在自发地改建老房子,或是营建古式的新房子。有的在自家的天井、院子里栽花种草弄盆景,有的堆了半壁假山,有的开了个池塘,更有的围了廊子,盖了亭子,俨然成了一个个居家的小园林。这些普通居民摒弃干巴巴的水泥方盒子和冷冰冰的瓷砖,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恢复了老祖宗曾经营造的诗情画意。小宅院里开始有了鸟语花香、春兰秋菊的情趣,也有池沼游鱼、亭台花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