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场白:3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在北京市档案局(馆)报送的工作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档案部门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加强档案管理,丰富国家档案资源,积极主动开展档案服务,成效显著。档案工作是保存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基础性工作,首都的档案工作尤为重要。希望全市档案工作者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奋发有为,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作出新贡献。”批示指出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肯定了北京市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全市档案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档案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对全市档案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谷振海:学习刘淇同志的重要批示,使我进一步认识了档案与奥运的紧密联系。批示中虽然通篇没有“奥运”二字,却又让人觉得处处连着奥运。比如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奥运就是今年全市工作的大局;又如,丰富国家档案资源,北京奥运会便是千载难逢的重要的国家档案资源;再如,奥运档案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保存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基础性工作。
史 雷:记得1990年上大学期间,校团委要我们暑期留下来做亚运会组委会群工部的工作人员,如用现在的叫法就是当一名亚运会志愿者,不过当时的中国还不流行这种国际上的通用叫法。由此,笔者联想到如果当年这方面档案材料齐全的话,就能以“中国大型运动会与志愿者的成长”为课题,研究中国志愿者的成长道路。所以,从档案利用者的视角思考档案与奥运的关系,可能更有意义。
张 朋:查市档案馆撰写的北京市大事记可知:“1984年6月11日,本市8名伤残人运动员(盲人3名、肢残人5名),被选入中国伤残人运动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第三届伤残人奥运会。盲人平亚利获女B2级跳远金牌。”依此线索,找到有关档案,即可采访这些伤残人运动员,了解当年他们参加美国举办的第三届伤残人奥运会的感受。这对办好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逝去的时间最能说明档案与奥运的关系。
赵 海:2005年第2期《北京档案史料》载杨海山“京郊清代墓碑”一文,谈到朝阳区洼里乡地处京城北郊,周边地区原有清代大小坟茔数百处,仅各类墓碑即达近百通。因此地是2008年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园址,故朝阳区文管部门计划对该地区文物及现存碑刻原地修复、整理并保存,使之成为公园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供游人游览观瞻。我觉得这就是借助历史档案,秉承绿色奥运理念,为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服务的一个突出例证。
周 宏:从贵刊获悉,经市档案馆验收,市“2008”工程办公室2006年以前形成的10619件文书档案已于近日移交进馆。这是在建设精品奥运工程的同时,保证奥运工程建设与档案工作同步开展的一个范例,这也从某个角度上反映了在档案工作者和相关单位的协作下,奥运与档案的天然联系变得更加自觉和紧密。
杜伟功:我们身在西安,西安虽不是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但奥运火炬将在西安传递,西安也将有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更多的西安市民还会成为奥运志愿者。特别是奥运会后,不少国际友人将到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旅游观光。所以,西安的档案人当然也要收集与西安有关的奥运档案。
曾祥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有一天,西安或者中国的另一座城市,也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承办奥运会的申请,那时北京奥运会的档案将有多大的参考借鉴作用,将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衷心地祝福和支持北京的档案人,做好北京奥运会的档案收集工作,并为各省市的同行提供一些新鲜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叶 丽:说到经验,我最欣赏北京市档案局(馆)早在去年就已派出“40名档案人员进驻奥运筹办机构和竞赛场馆工作”的做法,这是保证奥运会与档案工作同步进展必不可少的措施。看来只要是重点工程、重点活动就得采用此法,否则档案的齐全完整就很难得到保证,这也是历史的教训。亡羊补牢,总是不如未雨绸缪好。
李彧翠:我是退休的档案人,我觉得市档案局(馆)的档案人员在奥运会开幕前,就进驻奥运筹办机构和竞赛场馆工作,这在以往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它彰显了社会档案意识的普遍增强和档案工作者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希望在职的档案人能珍惜这个几代档案人为之不懈奋斗、来之不易的成果,出色地做好奥运档案工作。
谷振海:学习刘淇同志的重要批示,使我进一步认识了档案与奥运的紧密联系。批示中虽然通篇没有“奥运”二字,却又让人觉得处处连着奥运。比如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奥运就是今年全市工作的大局;又如,丰富国家档案资源,北京奥运会便是千载难逢的重要的国家档案资源;再如,奥运档案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保存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基础性工作。
史 雷:记得1990年上大学期间,校团委要我们暑期留下来做亚运会组委会群工部的工作人员,如用现在的叫法就是当一名亚运会志愿者,不过当时的中国还不流行这种国际上的通用叫法。由此,笔者联想到如果当年这方面档案材料齐全的话,就能以“中国大型运动会与志愿者的成长”为课题,研究中国志愿者的成长道路。所以,从档案利用者的视角思考档案与奥运的关系,可能更有意义。
张 朋:查市档案馆撰写的北京市大事记可知:“1984年6月11日,本市8名伤残人运动员(盲人3名、肢残人5名),被选入中国伤残人运动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第三届伤残人奥运会。盲人平亚利获女B2级跳远金牌。”依此线索,找到有关档案,即可采访这些伤残人运动员,了解当年他们参加美国举办的第三届伤残人奥运会的感受。这对办好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逝去的时间最能说明档案与奥运的关系。
赵 海:2005年第2期《北京档案史料》载杨海山“京郊清代墓碑”一文,谈到朝阳区洼里乡地处京城北郊,周边地区原有清代大小坟茔数百处,仅各类墓碑即达近百通。因此地是2008年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园址,故朝阳区文管部门计划对该地区文物及现存碑刻原地修复、整理并保存,使之成为公园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供游人游览观瞻。我觉得这就是借助历史档案,秉承绿色奥运理念,为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服务的一个突出例证。
周 宏:从贵刊获悉,经市档案馆验收,市“2008”工程办公室2006年以前形成的10619件文书档案已于近日移交进馆。这是在建设精品奥运工程的同时,保证奥运工程建设与档案工作同步开展的一个范例,这也从某个角度上反映了在档案工作者和相关单位的协作下,奥运与档案的天然联系变得更加自觉和紧密。
杜伟功:我们身在西安,西安虽不是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但奥运火炬将在西安传递,西安也将有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更多的西安市民还会成为奥运志愿者。特别是奥运会后,不少国际友人将到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旅游观光。所以,西安的档案人当然也要收集与西安有关的奥运档案。
曾祥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有一天,西安或者中国的另一座城市,也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承办奥运会的申请,那时北京奥运会的档案将有多大的参考借鉴作用,将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衷心地祝福和支持北京的档案人,做好北京奥运会的档案收集工作,并为各省市的同行提供一些新鲜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叶 丽:说到经验,我最欣赏北京市档案局(馆)早在去年就已派出“40名档案人员进驻奥运筹办机构和竞赛场馆工作”的做法,这是保证奥运会与档案工作同步进展必不可少的措施。看来只要是重点工程、重点活动就得采用此法,否则档案的齐全完整就很难得到保证,这也是历史的教训。亡羊补牢,总是不如未雨绸缪好。
李彧翠:我是退休的档案人,我觉得市档案局(馆)的档案人员在奥运会开幕前,就进驻奥运筹办机构和竞赛场馆工作,这在以往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它彰显了社会档案意识的普遍增强和档案工作者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希望在职的档案人能珍惜这个几代档案人为之不懈奋斗、来之不易的成果,出色地做好奥运档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