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许多著名的书法家无不经过对传统继承的过程。传统的养分是一个艺术家走向成熟形成风格的必经之路。并且越是伟大的书法家他们对传统的理解就越是深刻,而且临摹和吸收的方法也各有各的妙处。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一节中有一段谈临摹的话很是耐人寻味。一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意思是要我们在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