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化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面对当前经济危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如何引导毕业生摆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建立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已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就业形势;择业观;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2-0041-03
1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2008年12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610万人,2008年底到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原因在于:一是毕业生多,2008年是559万人,2009年是610万人;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张;三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四是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障碍。因此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
1.1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1)高等教育类别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对学历层次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比较旺盛,专科生缺乏竞争力。从总体情况来看,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较高,本科供需基本持平,专科、高职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出现了教育类别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本科岗位领域中,本科生比专科生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在专科岗位领域中,专科生并没有显现其明显优势。于是产生了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工作岗位、本科生又挤占专科生岗位的“挤占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过度教育问题,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结构性失业,即由供需层次的错位而引起的就业问题。
2)学科专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据2007年教育部直属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就业率较高的学科是工学类,就业率最低的学科是法学类,稳定性最好的学科是教育学类,增幅比较明显的是文学类。而且,金融、贸易、信息技术类等复合型人才缺口约在百万人以上,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完全满足岗位的要求。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契合。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更多的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和基础的,而较少参照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这种封闭状态导致学校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3)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合理的高等教育能级结构能够促进高校合理定位,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保证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相互协调。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缺乏准确定位,盲目追求综合化;缺乏面向地区、行业发展突出特色人才培养的规划,不利于各级各类学校办出特色;缺乏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学计划,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要求。目前,国内大学注重培养理论型、学历型人才,而技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过小,从而造成毕业生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个体的竞争力不强,“千人一面”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顺利就业。
1.2社会经济结构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并且必将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经济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的发展,由此而造成的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不相契合,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要求,学生在毕业时不能够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从而造成了不能顺利就业。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过程中,社会对传统型人才需求的极度萎缩,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过剩或趋于资源萎缩,人才总量和结构都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对各类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同专业之间初次就业率相差较大。
1.3就业偏好结构
一般而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方面,首先,会倾向于选择良好的公共秩序、文明的生活环境、较为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工具、方便的文化娱乐设施等客观环境和条件。其次,会追求经济利益(如货币收入、福利等),这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再次,还会涉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通过经营拥有一定的资产、通过获取政绩得以升迁,以及在社会或行业领域享有盛誉,等等。以上构成了高校毕业生所要追求的利益序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毕业生的价值追求可从主观上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有学者进行了大学生毕业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45.5%的毕业生倾向于在沿海地区择业,58.5%的毕业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77.4%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就业。在劳动力市场区域发展方面,有学者经测算得出,京津沪地区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为0.3,东部地区为0.66,中部地区为0.83,西部地区为1.08(弹性最大)。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低,但是大学生的择业偏好又倾向于这些地区,从而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难的问题。
2面对当前形势,高校的应对策略
2.1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应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贯彻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志愿服务西部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深化科教文卫、公共管理、高端服务业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开放准入,加快发展,为长期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奠定基础。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择业观念是一个人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对于择业的目的、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8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后得出结论,2008年大学毕业生在县城和乡镇工作的占27.4%,在农村的为1.9%。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两年前下降了5.9个百分点。而大学生就业开始由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县城,这无疑是理智的选择。2009届毕业生应该清醒地认清自己的处境,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
1)正确认识自我,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外,要想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必须认清和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因此,大学毕业生要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降低择业的期望值,拓宽就业领域。所谓择业期望值,是指求职者要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在物质、精神上需求的满足程度。每个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获得一份能更多、更好地满足自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但必须看到,要使这种需求变为可能,需要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择业的期望值必须有一个度,把握不好这个“度”,就难免走入择业的误区。应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此外,毕业生应转变“非专业不干”的思想,正视就业的难度,灵活处理自己的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
3)转变传统的就业思维,树立自主创业观念。应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过去,大学毕业生只有进入企事业单位、公司等才算是真正就业。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国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也在逐步重视自主创业,社会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
4)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还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成才。当代社会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每个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制度有所不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不断地增强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达610万人,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毕业生群体,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1)毕业生就业工作应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实行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制,以此明确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2)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应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1]。通过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课程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择业、就业、创业做准备。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培养创业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选择职业,顺利就业,为成才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育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要借鉴企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并运用企业营销策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沟通供求信息,以真诚和热情留住老客户,建立一批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形成“以基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增大自身市场信誉和知名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畅通信息渠道,为毕业生及时传递就业信息服务。一要加强网络建设,为本校毕业生及企业招聘岗位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二要加强各项法律、政策信息宣传;三要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
5)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2]。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仅是就业职能部门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义务。目前仍有个别专业教师认为,就业工作只是就业工作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人数,也影响到专业的发展规模,进而影响到专业教师的发展。为此,专业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帮助学生就业。一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特殊身份,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就业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企业面试。二是要利用专业教师从事专业时间长,经常从事一些行业活动,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长处,帮助学生联系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就业的成功率,不仅帮助了学生,也帮助了企业,加深了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感情,有利于在教学科研中保持与企业的联系。
6)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提高就业能力。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 制度,使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应对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急、应变措施,更是高等教育办学定位的长效制度建设。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源,紧贴市场需求,解放思想,拓宽就业门路,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广大毕业生尽快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政府、学校、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林蕙青.用改革的精神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3,(5):10-12
[2]王丽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5-97,106.
[关键词]就业形势;择业观;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2-0041-03
1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2008年12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610万人,2008年底到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原因在于:一是毕业生多,2008年是559万人,2009年是610万人;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张;三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四是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障碍。因此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
1.1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1)高等教育类别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对学历层次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比较旺盛,专科生缺乏竞争力。从总体情况来看,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较高,本科供需基本持平,专科、高职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出现了教育类别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本科岗位领域中,本科生比专科生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在专科岗位领域中,专科生并没有显现其明显优势。于是产生了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工作岗位、本科生又挤占专科生岗位的“挤占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过度教育问题,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结构性失业,即由供需层次的错位而引起的就业问题。
2)学科专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据2007年教育部直属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就业率较高的学科是工学类,就业率最低的学科是法学类,稳定性最好的学科是教育学类,增幅比较明显的是文学类。而且,金融、贸易、信息技术类等复合型人才缺口约在百万人以上,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完全满足岗位的要求。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契合。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更多的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和基础的,而较少参照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这种封闭状态导致学校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3)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合理的高等教育能级结构能够促进高校合理定位,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保证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相互协调。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缺乏准确定位,盲目追求综合化;缺乏面向地区、行业发展突出特色人才培养的规划,不利于各级各类学校办出特色;缺乏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学计划,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要求。目前,国内大学注重培养理论型、学历型人才,而技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过小,从而造成毕业生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个体的竞争力不强,“千人一面”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顺利就业。
1.2社会经济结构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并且必将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经济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的发展,由此而造成的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不相契合,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要求,学生在毕业时不能够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从而造成了不能顺利就业。尤其是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过程中,社会对传统型人才需求的极度萎缩,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过剩或趋于资源萎缩,人才总量和结构都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对各类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同专业之间初次就业率相差较大。
1.3就业偏好结构
一般而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方面,首先,会倾向于选择良好的公共秩序、文明的生活环境、较为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工具、方便的文化娱乐设施等客观环境和条件。其次,会追求经济利益(如货币收入、福利等),这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再次,还会涉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通过经营拥有一定的资产、通过获取政绩得以升迁,以及在社会或行业领域享有盛誉,等等。以上构成了高校毕业生所要追求的利益序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毕业生的价值追求可从主观上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有学者进行了大学生毕业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45.5%的毕业生倾向于在沿海地区择业,58.5%的毕业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77.4%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就业。在劳动力市场区域发展方面,有学者经测算得出,京津沪地区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为0.3,东部地区为0.66,中部地区为0.83,西部地区为1.08(弹性最大)。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低,但是大学生的择业偏好又倾向于这些地区,从而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难的问题。
2面对当前形势,高校的应对策略
2.1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应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贯彻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志愿服务西部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深化科教文卫、公共管理、高端服务业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开放准入,加快发展,为长期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奠定基础。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择业观念是一个人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对于择业的目的、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8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后得出结论,2008年大学毕业生在县城和乡镇工作的占27.4%,在农村的为1.9%。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两年前下降了5.9个百分点。而大学生就业开始由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县城,这无疑是理智的选择。2009届毕业生应该清醒地认清自己的处境,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
1)正确认识自我,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外,要想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必须认清和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因此,大学毕业生要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降低择业的期望值,拓宽就业领域。所谓择业期望值,是指求职者要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在物质、精神上需求的满足程度。每个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获得一份能更多、更好地满足自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但必须看到,要使这种需求变为可能,需要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择业的期望值必须有一个度,把握不好这个“度”,就难免走入择业的误区。应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此外,毕业生应转变“非专业不干”的思想,正视就业的难度,灵活处理自己的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
3)转变传统的就业思维,树立自主创业观念。应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过去,大学毕业生只有进入企事业单位、公司等才算是真正就业。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国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也在逐步重视自主创业,社会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
4)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还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成才。当代社会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每个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制度有所不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不断地增强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达610万人,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毕业生群体,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1)毕业生就业工作应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实行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制,以此明确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2)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应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1]。通过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课程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择业、就业、创业做准备。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指导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培养创业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选择职业,顺利就业,为成才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育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要借鉴企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并运用企业营销策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沟通供求信息,以真诚和热情留住老客户,建立一批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形成“以基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增大自身市场信誉和知名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畅通信息渠道,为毕业生及时传递就业信息服务。一要加强网络建设,为本校毕业生及企业招聘岗位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二要加强各项法律、政策信息宣传;三要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
5)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2]。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仅是就业职能部门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义务。目前仍有个别专业教师认为,就业工作只是就业工作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人数,也影响到专业的发展规模,进而影响到专业教师的发展。为此,专业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帮助学生就业。一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特殊身份,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就业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企业面试。二是要利用专业教师从事专业时间长,经常从事一些行业活动,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长处,帮助学生联系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就业的成功率,不仅帮助了学生,也帮助了企业,加深了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感情,有利于在教学科研中保持与企业的联系。
6)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提高就业能力。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 制度,使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应对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急、应变措施,更是高等教育办学定位的长效制度建设。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源,紧贴市场需求,解放思想,拓宽就业门路,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和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广大毕业生尽快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政府、学校、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林蕙青.用改革的精神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3,(5):10-12
[2]王丽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5-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