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ALDO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课堂问题的真伪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从课堂“真”问题的特质出发,从课堂教学过程出发,对课堂“真”问题的设计进行探究,试图明晰历史课堂教学中“真”问题的内涵。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教学法”;“真”问题
  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特殊性,即它具有过去性,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历史知识好像是死的,学习历史知识只需死记硬背就行了。这造成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认识不足,引不起充分的重视,造成他们对历史知识不易理解或感觉枯燥、乏味。那么,怎样把“史”变“活”呢?运用问题教学,创设精巧的“真”问题是较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老师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线索等内容通过创设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逐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所谓“真问题”,应该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需要学生在理解基础上需要通过“分析”、“归纳”、“评价”、“比较”、“探究”、“讨论”等方式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要想运用“真问题”进行教学,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真问题”。如果不能对真问题有个明确的概念,就很难组织起真正有效的教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我们历史教学中的真问题;二是如何围绕真问题进行教学。
  1. 从教学和学生需要入手,明确有价值的“真”问题 要想给“真问题”下个定义,难度比较大。同时我想不同的学科对真问题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我想对我们历史教学的真问题提以下几个标准。
  1.1 判断历史真问题的几个标准。(1)简单地、史实性的问题,不能算是真问题,如: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什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什么?这些从基本史实化出来的问题,很难算是真问题。
  (2)简单重复性的问题不是真问题。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一节课中反复提问,这样的问题也不应该算是真问题,如前面说官渡之战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次提问时算是真问题,但在学习到后面的赤壁之战时,再问赤壁之战的特点是什么?这一问,我认为就变成了一个假问题了,因为它的思维含量降低了,思维的新异性失掉了。因为我们天天强调过程与方法进课堂,就在同一节课中,你提问了两个非常类似的问题,我想这样的问题很难算是一个真问题,也没有起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不是真问题。一个问题,可能我们老师认为是必要的,但有时可能超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没有相应生活经验和相应的知识储备,表现在讲课上就是出现“冷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是真问题。
  (4)真问题应该是从史实中提炼出来的,带有一定的归纳性,提升性,不能是直接从课本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1.2 避免出现假问题的策略。基本史实、基础知识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学习的,怎样来避免出现假问题?怎样来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可以借助学案,让学生进行自学,自己来完成;二是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如学习一个基本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自己从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等方面来学习,当然具体到某一个历史事件,可能上面的要素不一定全部掌握。举个例子来说,学习官渡之战,学生就可以自己在书上找到时间──200年,地点:官渡,人物:袁绍和曹操,意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关于战争的经过,可以不让学生掌握。可能有的教师要问一个问题,在学习官渡之战时,还应该知道这次战争的特点,那你就可以简单地进行一下补充,可以采取检测的办法,通过设计练习题,以检测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下面我们以一个实际问题,来说明一下,什么是历史教学中的真问题:
  如我们学习“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在学习了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等知识后,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台湾统一是大势所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可以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一是有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作为指导,二是香港、澳门的回归和繁荣;三是中华民族同根同祖,有相同的价值取向,维护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四是国际社会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等。
  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再去验证我们刚才提出的四个标准,我想这样可以对我们以后运用真问题组织教学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1.3 真问题设计的三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问题的设置必须以史实为准绳,决不能任意割舍史实,更不能为尊者讳,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2)整体性原则,问题设置也有一定的包容性,决不要把问题分成条条框框,以免妨碍学生的思维和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事件的能力。在进行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把基本史实划成了条条框框,有些学案分的太细了。
  (3)量体裁衣的原则,问题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问题既不能过难,也不应过易,应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问题设置是否成功的标准。
  1.4 真问题的设计应起到的四个作用。(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个比较开阔的空间,使他们有自由发挥的余地。问题的指向性减弱,教师隐到了幕后,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向“教是为了不教”迈进了一大步。
  (2)有助于能力培养,上述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教会学生做人、办事、求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3)增加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许多学生上完新课后都在思考。
  (4)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信心。
  2. 把“问题教学法”引入历史教学,创设“真”问题,让“史”变“活”   2.1 课前利用问题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讲“大变革时的社会经济”时可提问,“为什么战国七雄不断进行战争,而战国经济却得以发展呢?”讲“古代希腊”时可设问,“你知道'爱琴海'名称的来历吗?”这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学由被动变为主动。
  2.2 课中利用问题设置悬念,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如讲“红色政权的建立”时可适时提问:①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武装起义的道路,但武装起义失败了,革命的道路怎样走?②这条正确的道路是如何形成的?③红色政权又是如何最终形成的呢?这样通过一个个悬念的设置,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教师课堂教学的思路上。又如讲“戊戌变法”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告密,戊戌变法会失败吗?”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告密,慈禧太后、荣禄就不会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就会成功;有的学生认为光绪帝没有实权,成功、失败难以预料。这样,学生被充分溶入课堂讨论的热烈气氛之中,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
  2.3 课后利用问题巩固知识。如学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后,可提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纠正'左'倾和'右'倾错误的,结果如何?”这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4 可利用逆向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讲隋朝时,可提问:有人说,隋朝的灭亡是因为开凿了隋朝大运河,你怎样看这个问题?又如讲“古代罗马”时,可提问:有人说,如果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没那么美,安东尼将战胜屋大维取得政权。这种说法对吗?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人一般是遇到了问题才会作深入细致的思考。善于抓住问题,并一追到底,这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方法。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教师成熟的运用“问题教学法”,以科学的、有价值的“真”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其他文献
(武宣县黄茆中学 广西 武宣 545900)  【摘 要】初中物理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行,效果如何?我对我校的几个班级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一些粗略的看法。新课改下从教师到学生、从教材到教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些变化和学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进步很大,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能力在很多方面得到提高,我就从下面几个方面谈
期刊
(济宁市嘉祥县黄垓乡中学 山东 嘉祥 272400)  【摘 要】巧用影视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握好切入的合适时机,为学生提供一种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地去体验、感悟文字作品,为学习语言、理解文本、升华情感服务。  【关键词】影视;资源;语文;教学  适切引入影视资源无疑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影视
期刊
(志丹县杏河中学 陕西 志丹 71750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学反思的含义、教学反思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教学反思的基本要求及开展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是笔者在对教学反思这一教学活动初步探索,对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或许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无论对教师的成长还是对学生的
期刊
(大名县大街乡李庄小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生命,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而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涉及到学生多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能力;兴趣;创新能力  “作文难”几乎是小学生的普遍感受,一难没有内容可
期刊
(延安市志丹县保安中学 陕西 志丹 717500)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注意品质,二是运用比较阅读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三是发掘有利因素,启发学生的想象。  【关键词】教学;智力;发展;注意品质;创造性思维;想象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它在人一生发展中起
期刊
(永年县第二中学 河北 永年 05715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创造型人才也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高中物理作为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该充分重视高中物理课堂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主要对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
期刊
(大名县大街中学 河北 大名 056900)  【摘 要】知识经济已经叩响新世纪的门环,创新成为通向富裕文明社会的金钥匙。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知识社会这样对创新有着如此迫切的需要,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对创造力的培养有如此急切的呼唤。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个性化教育策略  传统的地理教育将其功能定位在“知识的传播上”。知识社会无重量经济的飞速发展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刷着传统的地理教育观,培养创新力作为
期刊
(永年县第三实验学校 河北 永年 057150)  【摘 要】语文是其他学科的语言基础,教好语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然而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不佳的现象,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作者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本文总结了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力推广新课改的新经验、好做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初中语
期刊
(武宣县黄茆中学 广西 武宣 545900)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快乐的学习,自主探究的自我发现,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待学生的多元化肯定式的评价。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出一份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情境;操作;情感;趣味;生活;方式;心理  通过对新课程的解读和研究,我们了解到其目标之一是要转变学
期刊
(塔城市第五小学 新疆 塔城 834700)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但要发现教师自身存在的听说读写能力问题,分析解决好自身问题,解决好听说读写能力问题,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听说读写;语文  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
期刊